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与蒙古地缘关系

我国与蒙古地缘关系

我国与蒙古地缘关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快速提高,国内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要求“收回“蒙古的呼声,这一群体性心态的出现也绝非偶然,主要诉求原因如下:首先是国家快速的发展带给一种要恢复汉唐的希望,燕然勒功策马北海等曾经的历史激发人们的雄心。其次,快速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作为支撑,而蒙古正可以作为稳固的供应基地。最后,蒙古的失去,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失掉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国家。对中国的民族心理和国土的完整性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国家版图形状是国家力量博弈结果积淀下来的活化石。在前清时期,由于中国东南沿海尚未出现大规模的危机,那时中国清政府尚可控制外兴安岭至库页岛一线,并于1689年迫使沙俄与中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外蒙古独立就是不可思议的事。可到鸦片战争后,中国北线的防御能力就不得不大幅后退,并在《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中被迫让共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条件下,外蒙古在俄国人的操纵下逐渐脱离中国并转向独立。

在大国之间剥离出碎片小国是缓冲大国冲突的常用策略,蒙古便是俄国在中国地缘政治的关键区以牺牲中国为前提被苏联硬剥离出来的这样的国家。蒙古国所处的地缘政治位势是一把双刃剑,它北上可截断俄罗斯的东西联系——正因此,日本于1939年在蒙古诺门坎向苏联发起挑衅性冲突并遭到苏联红军的迎头痛击;也正是这个理由,斯大林在牺牲中国利益的前提下坚持蒙古独立。1945年夏,蒋经国曾以特殊的私人身份就外蒙古独立问题与斯大林交换看法,斯大林告诉他说:“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俄罗斯东西相距太远,这使得它的中间部分显得特别脆弱。在这个脆弱地带分离出一个小国,犹如在俄罗斯的软腹下加了一层护垫。

蒙古独立对新中国的北部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它在苏联将其安全边界大大向中国方向南推的同时,也压近了中国北方边界与中国首都北京的距离:由蒙古南下可迅速抵进中国的京畿重地,威胁中国政治心脏的安全,并由此切断中国东北与新疆地区的联系,强化那里的分离倾向。正因如此,国家在建国之初就优先发展了兰新线,在冷战中苏交恶后,内蒙保持了巨大的军事高压,以防止苏联重装集团的快速南下。

冷战结束后,蒙古国的老政治家坚持符合蒙古国地缘政治特点的不结盟、等距离、全方位和多支点的外交战略。进入21世纪,随着巨大矿产资源的逐步开发及加入世贸组织的经济获益,蒙古国年轻的政治家们开始脱离中立外交路线,向西方靠拢。2004年,蒙古国加入了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亚洲伙伴国;2012年3月,蒙古国成为北约合作伙伴国;2012年10月31日,正式申请加入欧安组织并获批准。如果对蒙古这些外交举动做评价,用一句当下时髦话说:no do no die 。在这样特殊的地缘政治

位势和这样高的对华经济依存度中,蒙古国选择加入远在天边的欧安会的结果可想而知。如果用越南原国防部长范文茶的“天堂很远,中国却很近”这一比喻来概括蒙古国加入欧安会后的难堪境遇,是比较贴切的。

蒙古人民军总兵力共有2万人。时代到了今日,收回早已不是能力问题。只要38军一个前进,蒙古就会变为囊中之物,可是由此带来的后续问题却是极其棘手。首先,在我军的占领之下,俄罗斯的南部战略屏障失去,乌拉尔重工业区直接暴露在我方的攻击范围,俄罗斯此时东西部联系的重要动脉一旦切断,首尾则不能兼顾。因此为确保战略安全,必定重兵压至乌拉尔地区,甚至由当前的全天候战略伙伴变为头号潜在战略威胁,互相囤兵蒙古边境而消耗不可计算的物资和钱财。

其次,在经济方面考虑,从对华经济依赖来说,蒙古国是夹在中国和俄国家门口的国家,而且蒙古国目前90%的出口商品流向中国,中国商品已占蒙古国进口总量的1/3,不断上升的对华贸易额目前已占到蒙古国经济的3/4。从资源获取的便宜上来说,蒙古的资源受俄中两大陆包夹,毫无铁路和出海口。那么只能找俄罗斯和中国其一去卖,谁要呢?只有中国会要。好,既然中国是唯一的客户,那价钱谁来定?假如蒙古有了第2个客户,也就是日本了;俄罗斯自己也想卖资源,自己买资源都卖不出去,还给你个竞争对手提供便利?所以不会给蒙古资源提供任何出海口,这点也是可以很容易想象到的。所以,中国和俄罗斯联合封锁死蒙古陆路货运道路,蒙古有本事空运出去,生产的又不是CPU芯片这样的高附加值产品,空运油费都是问题。

最后,从民族角度考虑,蒙古独立已快百年,对中国国家感情薄弱,没有了克里米亚之于俄罗斯的民众认同感与归属感,甚至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仇恨心态,蒙古国内还有一部分纳粹做着“蒙古帝国”的春秋大梦。我国国内的蒙古族同胞也是绝对不同意的,虽然他们是属于非常本分安定的民族,但是他们也想有斡难河开始的蒙古辉煌,他们不求恢复这一个辉煌,但是想保留这个民族辉煌的象征,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强行统一,最后蒙古族走向与维族中某些敌对分子的相同道路,这将大大增加我国日益繁重的反恐负担。

因此,在现今的形势下,收回蒙古显然是不可取的,且不论上述原因,对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动武,违反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联合国宪章,将大大增加外交压力。

当然收回蒙古并不是完全不可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可预见的未来北冰洋一旦消融,北方航道开通,世界航运的十字路口就会转向北冰洋。届时俄罗斯原来安全无忧的北方就会失去天然屏障,而各个大国军事力量必会前来插足,做分一杯羹,俄罗斯则就要抽调有限的力量去防守北方边界,此时收回蒙古则条件更加成熟。自苏联解体,国家放血过多,俄罗斯虽近年经济略有起色,但再也回不到苏联的辉煌了,主要产品天然气也受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加之生育率降低,广大的国土无力防卫。面对

各个方向外部压力,一旦国家内乱,各地独立,东西不能兼顾之时,我军应迅速北进,占领远东地区,扼守白令海峡西段,使我们具有随时封锁这条黄金航道的能力,并修建及占据北冰洋沿岸良港,为华夏子孙谋万世之基业。

抛去俄罗斯的因素,单说蒙古。在平时要加强和平演变的步伐,具体来说要充分利用与我国蒙古同胞同民族的关系,利用民间或半官方基金会对蒙古精英人士在资金及各个方面拉拢腐蚀,对“第五纵队”进行支持与保护,对民间媒体及新兴媒体以注资或控股加大资金支持,对青少年加大双边文化交流,对死硬分子利用舆论及社会关系进行抹黑分化孤立的攻击,加大对蒙古国内民用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大蒙古民间社会活动的经费。

我国是一个大陆性国家,保持一支庞大的重装陆军是极其有必要的,一旦世界局势变革,我国的国家利益才能迅速得到维护及执行。在战略机遇期未到之前,还应蛰伏待机。待时机到来,则正是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的用武之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