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91)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数与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中,不少教师产生了疑惑,如“新课程还要不要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新课程下学生的运算技能大大下降了吗?”等,帮助教师对这些疑惑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更进一步,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科学地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如何合理地评价他们的运算技能。
估算在数学课程中得到了强调,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一、二学段的“数与代数”中共有45条具体目标,其中有关估算的目标就有6条。
实验教材也大大增强了估算的份量,教师们更是在估算教学中进行着积极探索。
但由于理论研究的缺乏、课程设计及实践的经验不足,教师们在估算教学和评价中遇到了许多困惑。
在我们的生活经验当中,估计是非常普遍的。
有的专家将估计的形式分成了三种:数量估计(大约有多少,有人称之为估数)、测量估计(即我们所说的估测)、计算估计(即我们所说的估算)。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每个家庭要计划自己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这就需要估计。
一个商场,它的营业额是多少,它的利润如何,这要进行大致的预测,这也是估计。
我们可以说生活离不开估算。
估算为判断计算器、口算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
小学生开始使用计算器,但有时候由于操作失误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学生有了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就能很快发现计算器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是否合理,可以及时纠正过来。
估算有利于确定运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意识。
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尤其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
在学生日常口算和笔算过程中,无论是计算前估算还是计算后估算,都有一定的价值。
估算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有重要作用。
在数学的应用中,包括在数学的计算中,常常需要用到近似数,用估计来解决问题,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只有更加深刻地去感受、去领悟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才能自觉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估算教学的策略从学生角度来看,“估算”中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选择用估算,往往学生一看见有“大约”,就开始估了。
二是学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什么样的估算策略。
培养估算意识估算教学,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记住一种估算的方法,应当是通过估算的教学来培养学生近似意识,让学生逐步地去理解估算的意义,不断地丰富估算的经验。
形成估算策略估算策略主要有:①凑整法。
如凑成一个整十整百的数。
②取一个中间数。
比如32、37、30、39这4个数求和,这些数都很接近35,有的比35多一点,有的比35少一点,就取一个中间数35,直接用35×4,就大约地计算出这几个数相加的结果。
③利用特殊的数作参照。
如126×5,就可以想到125×8,125的8倍,就
得到1000。
④寻找区间。
也就是说寻找它的范围,也叫做去尾进一,“去尾”就是只看首位,那么只看首位的时候,估得的结果就是它至少是多少,“进一”就是首位加一,假如说278,我们就看成了300,首位加一,这样就是它最多可能是多少,这样得到一个范围,就是寻找它的区间范围。
⑤两个数,一个估大,一个估小,或者一个估一个不估。
⑥先估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