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应力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69.00 KB
- 文档页数:10
《过程设备设计基础》教案2—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课程名称:过程设备设计基础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任课教师:第2章 压力容器应力分析§2-1 回转薄壳应力分析一、回转薄壳的概念薄壳:(t/R )≤0.1 R----中间面曲率半径 薄壁圆筒:(D 0/D i )max ≤1.1~1.2 二、薄壁圆筒的应力图2-1、图2-2 材料力学的“截面法”三、回转薄壳的无力矩理论1、回转薄壳的几何要素(1)回转曲面、回转壳体、中间面、壳体厚度 * 对于薄壳,可用中间面表示壳体的几何特性。
tpD td pR tpD Dt D p i 22sin 24422====⨯⎰θπθϕϕσσαασπσπ(2)母线、经线、法线、纬线、平行圆(3)第一曲率半径R1、第二曲率半径R2、平行圆半径r(4)周向坐标和经向坐标2、无力矩理论和有力矩理论(1)轴对称问题轴对称几何形状----回转壳体载荷----气压或液压应力和变形----对称于回转轴(2)无力矩理论和有力矩理论a、外力(载荷)----主要指沿壳体表面连续分布的、垂直于壳体表面的压力,如气压、液压等。
P Z= P Z(φ)b、内力薄膜内力----Nφ、Nθ(沿壳体厚度均匀分布)弯曲内力---- Qφ、Mφ、Mθ(沿壳体厚度非均匀分布)c、无力矩理论和有力矩理论有力矩理论(弯曲理论)----考虑上述全部内力无力矩理论(薄膜理论)----略去弯曲内力,只考虑薄膜内力●在壳体很薄,形状和载荷连续的情况下,弯曲应力和薄膜应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即可采用无力矩理论。
●无力矩理论是一种近似理论,采用无力矩理论可是壳地应力分析大为简化,薄壁容器的应力分析和计算均以无力矩理论为基础。
在无力矩状态下,应力沿厚度均匀分布,壳体材料强度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是最理想的应力状态。
(3)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a、无力矩理论的基本假设小位移假设----壳体受载后,壳体中各点的位移远小于壁厚。
考虑变形后的平衡状态时壳用变形前的尺寸代替变形后的尺寸直法线假设----变形前垂直于中面的直线变形后仍为直线,且垂直于变形后的中面。
2019年固体力学与岩石力学基础例题第二章 应力分析例题2.1 设某点的应力张量为012120201⎛⎫ ⎪= ⎪ ⎪⎝⎭σ试求过该点平面12331x x x ++=上的应力矢量,并求正应力矢量和切应力矢量。
解:设该平面的法线矢量为:v =(l ,m ,n)由几何关系知:l 1=m 3=n 1联立方程:l 2+m 2+n 2=1于是解得:l =√1111,m =3√1111,n =√1111所以,该平面上的应力矢量的三个分量分别为:T x =σx l +τyx m +τzx n =0×√1111+1×3√1111+2×√1111=5√1111 T y =τyx l +σy m +τzy n =1×√1111+2×3√1111+0×√1111=7√1111 T z =τzx l +τzy m +σz n =2×√1111+0×3√1111+1×√1111=3√1111该平面的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为:σv =T x l +T y m +T z n =5√1111×√1111+7√1111×3√1111+3√1111×√1111=2911τv 2=T v 2−σv 2=8311−841121=72121τv =6√211解答完毕。
例题2.2 设有图2.1示三角形水坝,试列出OP 面(光滑面)的应力边界条件。
图2.1解:在OP 面上有应力边界条件:(σx1x2)x1=0=γx 2 (τx1x2)x1=0=0式中,γ为水的比重。
解答完毕。
例题2.3 已知一点的应力张量为2201211210σ⎛⎫ ⎪ ⎪ ⎪⎝⎭过该点的一个作用面,作用面上的应力矢量=N 0,求: 1)22σ;2)作用面法线与坐标系的夹角余弦(,,)l m n 。
解:由于具有一个平面,使得在过改点的一个平面上,应力矢量为0,即:0×l +1×m +2×n =0 1×l +σ22×m +1×n =0 2×l +1×m +0×n =0又根据几何关系:l 2+m 2+n 2=1解得:σ22=12l =√66 m =−√63n =√66解答完毕。
第二章 厚壁圆筒的弹塑性应力分析1.只受内压作用:(1)在厚壁圆筒中,筒体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其中θσ为拉应力,r σ为压应力,且沿壁厚非均匀分布;而z σ介于θσ和r σ之间,即2r z θσσσ+=,且沿壁厚均匀分布。
(2)在筒体内壁面处,θσ、r σ的绝对值比外壁面处为大,其中θσ具有最大值,且恒大于内压力i p ,其危险点将首先在内壁面上产生。
(3)θσ沿壁厚分布随径比K 值的增加趋向更不均匀,不均匀度为内、外壁周向应力之比,即2()1()2io r R r R K θθσσ==+=。
显然,不均匀度随2K 成比例,可见K 值愈大,应力分布愈不均匀。
当内壁材料开始屈服时,外壁材料远小于屈服限,因此筒体材料的强度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由此可知,用增加筒体壁厚(即增加K 值)的方法来降低厚壁圆筒的内壁应力,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而内压力接近或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时,增加厚度是完全无效的。
为了提高筒壁材料的利用率,有效的办法是改变应力沿壁厚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其趋于均化。
2.往往采用组合圆筒或单层厚壁圆筒自增强处理技术,以提高筒体的弹性承载能力。
3.温差应力:厚壁圆筒的厚壁可能从内表面或外表面被加热,由于筒壁较厚,并有一定的热阻,在筒体的内、外壁之间存在温度差,温度较高部分因受热而引起膨胀变形,同时受到温度较低部分的约束,从而使前者受压缩,而后者受拉伸,出现了温差应力或称热应力。
(1)厚壁圆筒中,温差应力与温度差t ∆成正比,而与温度本身的绝对值无关,因此在圆筒内壁或外壁进行保温以减小内、外壁的温度差,可以降低厚壁圆筒的温差应力。
(2)温差应力的分布规律为三向应力沿壁厚均为非均匀分布,其中,轴向应力是环(周)向应力与径向应力之和,即t t t z r θσσσ=+ ;在内、外壁面处,径向应力为零,轴向应力和环(周)向应力分别相等,且最大应力发生在外壁面处。
(3)温差应力是由于各部分变形相互约束而产生的,因此应力达到屈服极限而屈服时,温差应力不但不会继续增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得到缓和,这就是温差应力的自限性,它属于二次应力。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