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6
简评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摘要】本文就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进行考察,分析其理论中的缺陷。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城市工业部门的流动进行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但是,这个模型不仅有一些理论和现实相悖,同时也忽视了农业部门的生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只注重对供给方面的分析而缺少对总需求方面分析。
【关键词】二元经济剩余劳动力农业生产总需求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中,市场在国家疆域的限制下是统一的,每种生产要素只有一个价格,这个价格传递着生产要素的供求信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据此做出生产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资源会得到有效配置。
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却与新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情况不甚一致:发展中国家处于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十分落后,市场体系尚未形成,社会经济结构具有刚性,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重新配置的作用很小。
刘易斯(A.Lewis)1954年发表了《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把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市场成熟完善的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二元结构,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土著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很低、劳动收入仅足以糊口的维持生计部门(主要指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活、劳动率较高、工资率较高的资本主义部门(主要指城市工业部门)。
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其表现是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这部分劳动力形式上在劳动,实际上处于“伪装失业”的状态。
而在工业部门,劳动者已实现了充分就业,其工资率水平高于农村劳动力收入,从而农村过剩劳动力有流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自然趋向。
只要农业部门存在着“伪装失业”,只要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收入保持差距,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就会对工业部门形成源源不断的无限供给。
工业生产的扩大不会引起工资率上涨,因为雇佣来自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而积累起来的利润可以转化为投资,可以使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再吸收更多的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
另一方面,农业部门由于过剩劳动力的逐渐消失,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收入将逐渐提高,这一过程一直维持到农村过剩劳动力被吸收殆尽,工农两部门工资水平相等为止。
其结果将是工业化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得到发展。
一、农业的剩余劳动力
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可以把他们视为自我雇佣,这样他们得到收入就可以看为工资。
受到土地数量有限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农业工资一般是很低的,仅能维持生计,因此可以称农业工资为生存工资(subsistence wage),农业部门可以称为生存部门(subsistence sector)。
这里,农业部门的生产企业首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了这个目标可以增雇或者解雇工人;生产单位是家庭,它和企业的生产目标是不一样的,家庭的首要目标是维持所有成员的生存。
正是因为这个差异,传统农业部门就存在着过剩劳动力。
如图1所示,图中TP线和TC线分别表示农业总产量和劳动力总成本(总工资)。
MP是TP曲线上对应L?鄢点的切线,表示第L?鄢个工人的边际生产率。
LT为劳动力总数。
W为工资率,正是TC线的斜率。
起初,总产量随着劳动力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劳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当劳动力数量超过L0以后,总产量不再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了。
在给定的一个工资率W下,如果是一个现代化农业企业,此时就只会雇佣L?鄢个工人,这样能保证利润最大化原则。
但作为一个从事传统农业的家庭,不可能解雇自己的家庭成员,劳动力总量是LT,他们都要生存,要得到工资,因此总产量要在全部劳动力中进行分配。
这样一来,劳动力L?鄢LT虽然表面上参加了农业生产,但时间上其边际生产率小于工资率,处于伪装失业状态。
其中,L0LT是完全过剩的。
他们的边际生产率是0,但是得到工资W。
这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劳动力就是刘易斯所谓的剩余劳动力。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如图2所示,OA表示农业部门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实际收入,OW表示工业部门的实际工资。
WSS?鄢是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曲线,D1K1、D2K2、D3K3分别为不同资本量下工业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
对工业部门来说,在OW工资水平下,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具有完全弹性的,即不必提高工资,就能不断地得到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的源源供给,所以劳动供给曲线WS段是一条完全水平的直线。
假定工业部门在初始阶段的资本量为K1,当资本固定在这个水平上而逐渐增加劳动投入时,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劳动的边际产品逐渐减少,如曲线D1K1所示。
这条曲线也正是工业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
工业部门雇佣工人的数量由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此时,在K1的资本量下,雇佣的劳动力数量是OL1。
工业部门的总产量为OD1FL1,付出的工资总量为OWFL1,剩余产出即利润量为D1FW。
只要有剩余劳动力,这个过程就可以重复下去,“一旦存在一个资本主义部门,它的壮大就只是时间问题”。
这样使得工业部门的资本量继续增加,雇佣的劳动力数量随之增加,利润额不断扩大,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张。
这个阶段是刘易斯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的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中劳动力无限供给,资本相对稀缺,工业工资不变,利润额不断增加。
当工业部门雇佣的劳动力增加到一定限度后,进入刘易斯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中,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资本和劳动都是稀缺的,工业工资上升,利润额不一定不断增加。
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已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农业中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将提高,农业的劳动力收入也将提高。
此时,工业部门要得到更多的劳动力,就不得不提高工资水平。
在图2中,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为OLS,超过这个数量,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向右上方上升,成为SS?鄢。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并提出了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途径和思路,的确是发展经济学理论上的重大贡献。
但是这个模型也有其以下几个缺陷。
1、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忽略了农业在工业增长中的重要性。
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先决条件。
1960年,罗斯托(Rostow,W.W.)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中提出了主导部门方法的理论。
他引入了主导部门的概念,并认为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不同的主导部门相继地作为增长的基本发动机。
在罗斯托的发展政策体系中,农业部门在工业化的早期可以充当主导部门,承担经济加速增长的责任。
此外,农业还得为迅速增加的人口提供粮食,为新生的工业部门提供市场,为农业以外的新主导部门提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
而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里把农业部分的作用过于简单化了。
拉尼斯(Ranis,G.)和费景汉(Fei,J.C.H.)对二元经济理论对刘易斯模型的这些缺陷进行了补充和改进。
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会减少农业产出,也不会提高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
农业生产的剩余随着劳动力的转移而同时被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作为发展的资金来源。
在这一体系中,
农业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既贡献劳动力,又贡献剩余产品。
正如拉尼斯和费景汉所说:“任何试图加速工业化的国家,如果忽视了农业部门先行的或至少是同时进行的革命,都会发现难以前行。
因此,我们强烈认识到这个事实:任何只集中于工业部门劳动吸收能力的成功标准,仅仅是一个指标,它暗含地包括了农业部门同时释放劳动的能力。
”
2、另一个重大缺
陷就是把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看成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动力。
刘易斯曾明确指出,经济发展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去理解一个由原先的储蓄和投资还不到国民收入的4%或5%的社会本身变为自愿储蓄增加到国民收入12%或15%以上的经济过程。
它之所以成为中心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事实是迅速的“资本积累”。
刘易斯只注重对工业部门供给方面的分析,认为在劳动无限供给的约束下,现代工业部门发展的唯一约束是投资(储蓄),只要有了足够的投资,现代工业部门就可以不断扩张,创造足够的需求,剩余劳动就可以被吸引完毕,经济就可以进入持续发展阶段。
他忽略了总需求不足也可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这里,刘易斯模型背后其实隐藏了萨伊定理。
作为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社会,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经济表现也许可以对此做出一个反面证明。
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中国经济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总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乏力。
这可以从当时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看出,不论是连续的调低银行利息,甚至是调低银行准备金率,还是发行大量的政府债券进行大规模的公共投资,都是针对总需求不足而采取的措施。
伴随着总需求的不足,还有很多产业产能的剩余,中国经济的这个例子说明:一个二元结构经济社会不会很容易由于伴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可以保证现代工业部分的持续扩张,创造持续需求从而使经济持续发展。
刘易斯的分析框架基本上还是从总供给的角度出发,停留在古典经济学的背景里,忽视了从总需求角度去考虑经济的发展。
3、一些理论也与现实脱节。
即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速度和工业资本积累的速度不可能总是成比例的。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的积累并不一定都是用于生产性投资,事实上,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企业家把大量利润用于奢侈性消费,或者转移到发达国家的银行里。
其次,即使积累的利润用于投资,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现代化,往往又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削弱了吸收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此外,在刘易斯模型中,肯定了乡—城人口流动的影响,认为正是这种人力资源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区域向边际生产率较高区域的转移,带动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但是现实表明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乡—城人口流动一方面给城市造成巨大的人口压力,加剧了城市就业竞争;另一方面造成了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大量外流,使农业现代化更加滞后于工业现代化,对经济发展形成了负面的影响。
出现了缪尔达尔(Myrdal, G.)所提出的“回浪效用”,即由于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受报酬差异吸引而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流动,从而有利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不利于落后地区发展,最终使落后地区成为发达地区持续扩张的工具。
在具有二元结构经济的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城市里存在大量的失业,失业的压力十分巨大,而农村落后地区的劳动力仍源源不断的向城市转移。
这一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也无法解释,在刘易斯模型里,现代工业部门在使农业部门的工资上升到和工业部门相同的水平之前,是可以无限制地吸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而保持工资不变的。
同时,环境、住房、交通、治安等社会问题日益尖锐,这些国家里的“城市病”日益严重,显见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并不是如刘易斯模型里所显示的那样的顺利和完美。
4、刘易斯假设剩余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即图1中的L0LT部分)边际生产率为零的观点也很难令人接受。
这一点至今仍有许多经济学家持不同意见。
舒尔茨(Schultz,T.W.)借助了一个“自然实验”反驳了刘易斯的这个观点。
1964年,舒尔茨利用印度1918至1919年发生全国性流感的数据,对比了流感前后农业生产力人数和农业产量,发现流感使全国的劳动力减少了8.3%,产量下降了3.8%,而且死亡人数越多的地区,产量下降的幅度越大,这说明了印度农业中原本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否则,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应该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还有经济学家指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播种或收获季节,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完全消失,此外,在家庭农场之外也可能有其他就业机会,使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为零。
三、结论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作为结构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
正如上文所述,刘易斯模型在比较确切地解释了发展
中国的经济特征的同时,有着自身的缺陷。
从本质上来说,刘易斯发展理论在分析方法上注重的是结构主义,倾向于把经济分解为几个构成部分,通过对结构剖析去认识和研究经济发展的进程。
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在经济思想上是古典主义,忽视对总需求的分析。
默认了在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供给会自发地创造出需求。
也就是说,萨伊定律对该模型来说是外生的。
【参考文献】
[1]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 张东辉: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3] 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4] 陈南岳:中国过剩二元经济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