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图书馆的新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390.66 KB
- 文档页数:3
2012年3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rch2012 第6期总第256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6T o tal N o.256
影响图书馆的新技术
范鹏飞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 451150)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图书馆要想赶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需求,就需要密切的关注和适时的应用新技术。
目前来看,图书馆所要关注的新技术包括:云计算、RFID、移动图书馆和Web2.0。
关键词:云计算;RF ID;移动图书馆;Web2.0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6—0078—02
过去的100多年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改变,同样也在改变着图书馆的工作环境和服务方式。
20世纪,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图书馆完成了由手工操作到自动化的转变,尤其是M RAC格式的应用,一直到今天都还有重要影响。
21世纪初,互联网革命的到来,给图书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以Googl e为首的搜索引擎极大地冲击了图书馆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一度使图书馆迷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虽然我们不知道下一次影响图书馆的技术是什么,但通过技术的进步不断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个原则始终没有改变。
作为图书馆人要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而才能追上时代的步伐,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笔者就一些新技术做了一些探讨,指出它们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方法可能带来的影响。
1 云计算
云计算被称为是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也是未来3年~5年全球范围内最值得期待的技术革命,同时,IT巨头们也把它看做是未来的“决战之地”。
在云环境下,图书馆借助云计算,并在各项云服务的支持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资源建设与服务提供能力,显然是一种不可回避的选择[1]。
1.1 云计算的概念和应用
云计算(clo ud com put 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
云其实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
云计算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
目前,图书馆应用云计算服务的典型有:OCL C基于WorldCat书目数据的“Web级协作型图书馆管理服务”,盛大文学基于电子书交互平台2.0的软硬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云中图书馆等。
1.2 云计算对图书馆的影响
引进云计算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图书馆的技术工作,使图书馆人员专注于服务工作。
1.2.1 减少运营成本。
图书馆利用云服务,可以大大减少其在IT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
云服务提供商通过把内存、I/O设备、存储和计算能力集中起来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来为整个网络提供服务。
图书馆只需较低的费用即可使用这些硬件设施,免去了图书馆购买和更新服务器等各种设备的费用和相关人员的配备。
图书馆利用云服务,还节省了构建信息系统所需的大量资源和购买软件的费用。
云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用户只需支付一次性的项目实施费和定期的软件租赁服务费,就可通过互联网享用信息系统。
对于图书馆来说,通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托管平台,不需要本地配置设备和安装管理软件,只通过网络浏览器即可实施业务管理。
1.2.2 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
由于当前图书馆购买的数字资源多属于异构资源,读者要检索不同数据库的内容则需要进入不同数据库的检索界面,多样的格式也要求多种阅览器才能阅读,这给普通用户的检索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而云计算通过中间技术屏蔽了信息资源的多样性格式,提供一次检索多个数据库的一站式服务,方便读者使用电子资源,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率。
这样,通过云计算将相关图书馆的资源都连接起来,共同构建信息共享空间,每个图书馆都可以分享其他图书馆的资源,用户获取信息资源将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通过一个界面即可实现所有需求。
作为一种新技术,云计算在给图书馆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会对其原有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发生影响,甚至改变图书馆固有的业务流程。
此外,采用云运算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服务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更具针对性,提供一对一的即时参考咨询或指导性的服务将会越来越多。
可以说,云计算最大的价值在于让图书馆人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摆脱IT的束缚,发挥IT的最大效益,降低IT应用的难度和复杂性,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减少风险,并进行更大范围的协助,提供更好的服务[2]。
2 RFID
2.1 RF ID的概念和应用
RFID(Radio F requency Ident ificat ion),即射频识别技术,它使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对人或物的非接触识别和数据信息交换。
1998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开始测试RF ID在图书馆流通、分拣与物流系统。
随后美国、荷兰、德国等国图书馆也相
收稿日期:2011-12-22
范鹏飞・影响图书馆的新技术2012年第6期
继使用。
国内图书馆应用RF ID技术则较晚,直到2006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建成国内首家使用全套RF ID系统设备的图书馆,其后,深圳图书馆、武汉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相继实施RFID技术管理图书馆。
2.2 RFID对图书馆的影响
2.2.1 改变传统工作流程,转变图书馆工作重心。
RF ID的主要功能自助借还、自动分拣图书以及智能清点整理书架,都以机器替代图书馆员的重复劳动,大大减轻了图书馆员的工作强度,可以使一部分馆员从简单的机械操作中解放出来,从事读者咨询服务或其他信息服务工作。
有利于大多数图书馆工作者实现从“图书保管员”到“信息服务者”的转变,从而更好地稳定图书馆职工队伍。
2.2.2 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
图书馆除了为广大读者提供馆内服务外,还可以为那些不能到馆的读者提供馆外服务。
借助RFID技术在距离图书馆较远的地方建立自助借还书服务点或图书流动服务车,有利于图书馆服务覆盖范围的扩大,也是图书馆进行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创新举措。
同时这种服务模式可以节省读者的时间和金钱,通过缩短文献在读者手中的保存时间,达到提高文献流通效率的目的。
通过RFID技术,有效提高图书馆的管理精度,改善服务形象,拓展延伸服务,它的应用能够为图书馆行业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3]。
3 移动图书馆
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已达3.18亿,占到总网民的65.5%[4]。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分享信息的主要接口之一。
作为图书馆管理员必须要注意到这一变化,为未来的图书馆移动交互做好准备。
3.1 移动图书馆的概念及应用
移动图书馆是指依托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在我国,上海图书馆开通全国首家基于短信的图书馆服务,读者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手机享受到各种信息服务。
吉林省图书馆、厦门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也相继开通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3.2 移动图书馆对图书馆的影响
3.2.1 有利于图书馆价值的实现。
图书馆服务的理想目标就是信息服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任何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图书馆的任何信息资源。
而移动图书馆的到来显然可以便利的实现图书馆的这个目标。
用户可以利用手持通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展开学习。
对于偏远地区的人群来说,只利用手机就可以获取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这有利用消除信息鸿沟,实现信息公平。
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服务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图书馆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3.2.2 对图书馆的信息系统提出新要求。
随着手机用户和移动阅读人群的增加,许多图书馆已经认识到移动图书馆的重要性,开发了针对移动手机用户的应用系统[5]。
但这些系统仅为用户提供诸如图书馆馆藏书目查询、文献预约、到期提醒等服务,并不能保证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无缝接入和获取。
此外,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系统和格式各种各样,如何保证各种手持终端设备都能使用,也是移动图书馆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
面对新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图书馆应该高度重视,积极介入移动图书馆系统的开发,针对移动环境,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和系统架构。
4 Web2.0
4.1 Web2.0的概念
Web2.0的概念,产生于2004年O’Reilly公司和M edia L iv e国际公司举办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中。
互联网协会把W eb2.0定义为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自上而下的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Web2.0使用博客(Bl og)、简易信息聚合(RSS)、维基(Wiki)、标签(T ag)、社会性书签(Boo km ar k)、网络社区(SNS)等新的网络技术,把网络用户从信息的消费者变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实现着从“全民上网”到“全民织网”的转变。
目前W eb2.0技术在我国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重庆大学图书馆采用Web2.0技术构建了图书馆现代管理系统ADL IB2.0,进行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服务开展和各项管理。
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与本校信息处理中心合作构建了“图书馆LISER网络系统”,以图书文献资源为基本元素和沟通桥梁,融合了图书馆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等内容,实现了校园、图书馆咨询导航以及兴趣相同者之间的交流、互助和分享。
4.2 Web2.0对图书馆的影响
4.2.1 服务理念的转变。
P aul Miller曾经说过,“与其说Web2.0是一种新技术或模式,倒不如说W eb2.0是一种理念或态度”[6]。
范并思在其博客中提出了图书馆2.0的五理念:图书馆提供参与、共享的人性化服务;图书馆没有障碍;图书馆无处不在;无缝的用户体验;永远的Bet a版,强调了以用户为中心和用户参与的理念,注重人性化服务和用户体验[7]。
Web2.0对图书馆的启示是,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要由“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单向作业,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双向交流转变。
在W eb2.0时代,用户更多的参与到图书馆资源的建设中来,他们由过去的信息消费者演变为信息的生产者、创造者。
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获取所需的各种资源和信息,可以对信息内容方便、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想,图书馆可以和用户更加直接、快捷的交流,增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4.2.2 更加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
利用Web2.0技术,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服务。
借助RSS技术,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服务,如我国的厦门大学利用RSS方式进行预约取书通知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读者证号定制RSS F eeds,当用户预约的图书归还时,该通知会由图书馆系统自动推送给用户。
图书馆还可以根据用户检索历史和借阅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针对用户对信息需求和检索特点,将用户可能需要的信息推送给用户。
图书馆可以利用Bl og实现学科导航、用户培训与教育、学术交流和发布信息等,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图书馆的动态。
利用虚拟社区,为图书馆和用户提供了一个在线交流平台,满足读者与读者、读者与馆员、馆员与馆员之间的交流需求。
(下转第81页)
韩勇・基于SM IL的课件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12年第6期
<layout>部分定义播放时的基本显示窗口,设定窗口属性,然后再在屏幕上定义各具体多媒体片断显示区域的位置、大小,这样才能完成一个流媒体的平面布局。
SM I文件部分关键代码如下。
<lay out>
<region id=“Video”t it le=“Video”width=“170”heig ht=“120”f it=“m eet”backg round-co lor=“#f f ff ff”/>
<reg ion id=“tex t”tit le=“tex t”lef t=“170”w idt h=“420”heig ht=“950”f it=“m eet”back-gr ound-co lor=“#f f ff ff”/>
<r eg io n id=“main”tit le=“main”t op=“120”w idt h=“170”height=“830”fit=“m eet”background-colo r=“#f ff ff”/>
</layout>
2.5 制作HT M L文件
将流媒体文件SM I嵌入HT M L页面中,必须通过RPM文件实现。
RPM文件指明了SM I所在的路径和流文件名。
调用SM I文件的RPM文件程序是: file://5- 1.Sm i。
之后在<body>和< body>之间输入以下代码。
<EM BED SRC=“5- 1.rpm”W IDT H= 640HEIGHT=420CONT ROL S=ImageW in-dow AU-T OST ART=t rue>
保存HT M L文件,至此一个完整的课件点播系统制作完成,将该系统上传到流媒体服务器上,用户在客户端通过系统首页的超链接,就可以有选择的浏览课件内容。
3 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合理选择流媒体播放器
SMIL语言支持的流媒体播放器范围广泛,但是基于SM IL播放器的代码有所区别,格式不尽统一,因此必须选择一种具体的播放器来播放流媒体课件。
在选择时我们还需考虑到,要使用能迅速判断在宽带接入中可以利用的带宽,从而大大减少播放前的装载时间。
3.2 合理设置各种多媒体文件的组合播放方式
流媒体课件由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多媒体文件组成,其中有些多媒体文件是不可分割的,即必须进行同时播放,比如视频和音频;而有些多媒体文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播放,比如图片和文本。
同时,我们还应考虑到组合播放的文件是否与带宽相冲突,是否能保证课件播放的整体平滑性。
一般原则是高带宽文件尽量和低带宽文件相组合,播放时先播放低带宽文件和压缩程度较高的音频文件,在此过程中,播放器利用多余带宽预先传送后面将要播放的高带宽文件所消耗的数据。
因此在使用SMIL 语言制作流媒体课件时需合理设置不同多媒体文件之间的组合播放方式,达到最优化组合。
4 结束语
利用SM IL语言制作的流媒体文件实现了音频、视频与电子讲稿的同步化,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诸多不足,对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一体化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这种多媒体集成技术会更加完善,使用更加便捷。
[参考文献]
[1] 杨新.基于SMIL的流媒体课件开发与制作
[J].计算机教育,2010,(4):63~65.
[2] 陆炜妮.基于SMIL的远程教学系统的架构设
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10,(3):131~132.
[3] 侯戎.在课件制作系统中SM IL的应用研究
[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8,(13):102~
104.
[4] 廖宏建,唐连章,杨玉宝.SM IL在多媒体教学
资源集成中的应用研究[J].多媒体技术及其
应用,2008,(4):149~151.
[5] 奚达新.基于SMIL的双语智能流媒体课件的
设计与制作[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8):
2470~2472.
(上接第79页) 图书馆还可以利用IM技术,进行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等服务。
图书馆可以根据各自情况,灵活利用一种或几种Web2.0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5 结束语
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可以看到新技术在带给图书馆革新的同时,也对图书馆原有的业务造成了冲击。
但正是这些冲击迫使图书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业务流程和核心价值观,逐渐剥离技术含量不高的日常琐碎工作,注重创新。
显然,这更有利于图书馆思考自己的工作,认清今后的发展道路和专注点,在新的条件下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同时,图书馆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新技术、积极学习和探索新技术,漠视或者敌视新技术的应用,只能是使图书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离用户的需求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1] 孙坦,黄国彬.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建设与服
务策略[J].图书馆建设,2009,(9):1~6.[2] 刘炜.图书馆需要一朵怎样的“云”?[J].大学
图书馆学报,2009,(4):2~6.
[3] 张肖回.RF ID技术对图书馆管理形态和管理
结构的影响[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
(11):38~40.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 t p://w w w.
/research/bg x z/t jbg/201107/
t20110719-22120.ht ml,2011-12-20.
[5] 宋恩梅,袁琳.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
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
(5):34~48.
[6] P aul Miller.Web2.0:Building t he New L i-
brary[EB/OL].ht t p://w w w.ariadne.ac.
uk/issue45/miller.2011-11-21.
[7] 老槐也博客.图书馆学五定律2.0版[EB/
OL].ht t p://o /4631665.
ht m l.20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