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23.72 KB
- 文档页数: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小微企业迅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丰富了商品供给、促进了国外贸易的平衡。据统计,2014年末我国中小企业占比超过了99%,对GDP贡献率超过了50%,并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
但是,这些遍布在各行各业、数量庞大、融资种类不同、需求不同的小微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近年来国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尤为突出,甚至有的企业陷入了因资金连断裂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什么原因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为缓解这一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已发展成为引起多方关注的社会问题
1.国家已启动相关措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近年来,国务院、各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文件,采取有力措施助力企业融资发展。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回升。截止2014年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46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0.4%,占比比上年末高1个百分点。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2.13万亿元,增量占企业贷款增量的41.9%,比上年占比水平低1.6个百分点。
2.小微企业贷款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
虽然中央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金融机构也加大了扶持力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贷款需求的不断增加,小微企业甚至规模相对较大的小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或从商业银行贷款的难度仍然很大,且获得贷款实际承担的利率水平也明显更高。以为例,通过银行和农信社等传统金融机构融到资的只占21%,而49%的小企业主通过亲友和民间借贷融资,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融资的占7%和1%(其他22%无借贷行为)。而这些企业中63%的企业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远高于大型、中型企业,且需支付较多的额外费用。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15%到25%之间。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较高的融资成本大于了企业的利润率,导致了企业生存危机,甚至出现“老板跑路”的现象。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社会根源
1. 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和银行机构以“做大做强”为目标的经营战略不匹配。虽然近年来股票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债券市场开始推进,但目前我国的融资结构仍然是以银行间借融资为主,而中国银行从经济成分和股权机构上看以国有主。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是民营企业,国有银行在对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认定上格外谨慎。一方面。近些年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把“做大做强”作为首要战略目标,一些中型银行、小银行也由此动向,甚至整合起来组建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但他们并没有坚持在区域做精做强,而是仍然优先选择和大中企业对接,导致地区金融缺位。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规模小、承受能力较弱,一旦货币政策收紧,小微企业感受的压力更为明显。银行在信贷紧缩、可用资金减少时,从自身盈利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原则出发,优先支持大型优质客户,对小微企业放贷设置重重关卡,条件苛刻,耗时耗力,隐性成本极高,加剧了小微企业贷款难。
2.小微企业的自身特点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信贷融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财务报表缺乏可信性。小微企业由于专业人才不足,导致财务会计制度不规,不健全,缺乏系统、连续、全面的财务报告,使得金融机构对其对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不易准确判断,增加了贷款难度。二是小微企业规模小,抵押物有限。贷款机构利用贷款担保是确保贷款安全性,小微企业因为缺乏足够的实物资产作抵押,商业银行对之放贷比大中型企业更加谨慎。三是小微企业贷款的资金需求“短、频、快、急”,各家企业情况各异,增加了程序的复杂性,增加了成本,因此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的积极性偏弱。
3. 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导致与银行和担保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即使信用状况好的企业也很难通过银行及资本市场融到足够的资金。同时,目前的担保机构相对于小微企业的崛起,数量还是偏少且运作不够规,造成在协作银行方面还有不少困难。
4.小微企业银行信贷以外的融资渠道较窄。相比大企业可以发行股票、债券及融资租赁、信托等多种方式融资来讲,小微企业的信贷不能满足。
三、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的建议和思考
1.加快信用平台建设,改善投融资环境。
加快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既有助于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改善融资环境,又能为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降低交易成本,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档案时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明确赋予人民银行采集企业信用信息的法律地位,细化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信息采集和更新的义务,鼓励小微企业定期上报真实的财务信息,同时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提高查询使用的标准;加强部门间协调,促进银行系统和各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整合,在加强行业部管理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信息库,统一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规小微企业信用披露、征集、比对、共享和利用等活动;加大信息推介和使用,培养小微企业信用意识,发挥信用信息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的支撑作用。 2.拓宽融资服务市场,规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在法律规健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小额贷款公司,引导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遏制地下非法融资,是把处于灰色地带的影子银行、地下钱庄等变为合法化和正规化的有效途径。在制度方面,小额贷款中的借贷行为和利率基本上都是处于市场化运作的,虽然贷款利率略高于银行,但明显低于民间借贷利率。在效率方面,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手续简便,担保条件相对较低,交易过程快捷,能使小微企业迅速、方便地筹到所需资金。在风险防控方面,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贷出资金中自有资金比例较大,对贷款项目审查谨慎,并且借贷当事人获得的与贷款相关的信息透明度高,所以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违约率较低,风险比较小。
相比那些大型金融机构,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同样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建议通过对运营状况良好、风险防控能力强的优质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增加资本金,扩大经营规模,并适当放宽融资比例,支持其从银行获得相对优惠的利率的同时,经营中遵循市场化原则放松贷款利率管制,另外,减轻税收负担,建立健全评级体系,加强外部监管和监测。
3.以金融改革为契机,积极引导稳步发展民营金融。
民营金融指的是由政府和国有企业之外的其他主体参与的金融活动,狭义上指民间资本参与并主导的金融活动。相比国营金融,有更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市场化的特征。因此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民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