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家——中国人千百年来隐藏在房子中的情怀

安家——中国人千百年来隐藏在房子中的情怀

安家——中国人千百年来隐藏在房子中的情怀
安家——中国人千百年来隐藏在房子中的情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318968994.html,

安家——中国人千百年来隐藏在房子中的情怀

作者:姚兰

来源:《安家》2015年第11期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房子就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很多人将拥有自己的房子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三苏”之一的苏辙,在京城当了数十载的官,未曾置得半亩房产,退居许州后,眼看李方叔盖了新居,羡慕不已。他在《李方叔新宅》中叹道:“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为了圆一个“房子梦”,他倾其所有,建得房屋三间:“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不过心愿实现了,一生积蓄也耗尽了,难免自责:“我老不自量”,到了这把年纪还做房奴。

人们在贫困潦倒的时候,会想到房子一一杜甫在凄风苦雨中无奈地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盛唐著名诗人薛据在落第后作《落第后口号》云:“十五能文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哪怕是杜甫、薛据这样的才子,都需要在困境中以房子作为感情寄托,如果有了房子,人们有了栖身之所,心境大概也不会这么凄凉。流离颠沛四海家,车水马龙无惊哗。最似飘飘风无束,可怜滚滚一尘沙。也许这就是没有房子四海为家的浪子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吧。

人们在功成名就的时候,会想到房子——秦统一六国后,倾尽蜀地的木材,在骊山建造了雄伟壮观的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祓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秦王以收纳六国珍宝的阿房为宫,彰显自己一统天下的功绩,而曹操消灭袁氏兄弟后,也筑铜雀台于漳水之畔,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功成名就安家立业,是千百年来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其实,人们对于房子的执念,是对家的向往,是一种更直观的表达。正因为有了这种情感在里面,所以古人更愿意将盖房子当成一件艺术品的制作,中国古建筑在满足人居条件的同时,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注重布局和装饰,垂花门、抄手游廊、影壁、飞檐、斗拱、亭台楼榭等等等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内涵丰富,无论是历史价值、科研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非常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然而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已经随没落的封建王朝一同离我们远去了,精巧的木构架结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让人们追求更高效、更便捷的建筑形式,火柴盒式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简单粗暴地解决了人类对于房子的需求,没有格调,没有与自然的融合,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