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八课时解决问题(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八课时解决问题(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八课时解决问题(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八课时解决问题(1)

第八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P15例8及练习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所学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及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发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片。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妈妈到超市购买了3盒牛奶,每盒2.8元,4千克苹果,每千克7.8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第15页例8.

说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想要知道钱数够不够,只要把买到的所有商

品的价格加在一起,与100元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结果,这样的题一般采用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3.列式解题

(1)解决问题一: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

用“上舍入”取单价的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30.6元,不超过()元,2袋大米不超过()元;

肉每千克26.5元,0.8千克不超过()元;

一盒10元的鸡蛋总价不超过()元+()元+10元=()元,也就是说100元()(够、不够)。

(2)解决问题二: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20元的鸡蛋吗?

用“下舍入”的思想取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30.6元,超过()元,2袋超过()元;

肉每千克26.5元,超过()元,0.8千克超过()元;

总价超过()元+()元+20元=()元,也就是说:

100元()(够、不够)。

4.用计算器验证估算结果的正误。

5.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

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实际数,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于实际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3题。

这个房间地面的面积为:

8.1×5.2=42. 12(平方米)。

一块地砖的面积为:0.6×0.6=0.36(平方米),

100块地砖的面积一共是0.36×100=36(平方米),36<42.12,

所以100块这样的地砖不够铺这个房间的地面。

2.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4题。

0.25×15=3.75(千米),所以王老师家离学校3.75千米。

5×0.8=4(千米),4>3. 75,所以王老师步行0.8小时能到学校。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六、板书设计

第八课时解决问题(1)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doc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 1、生产1吨草稿纸大约需木材5立方米,回收1千克废纸可生产0.8 千克再生纸,某市有中小学生17.5万人,每人每学年回收2千克废纸,全是中小学生一学年回收的废纸盒大亨惨多少千克再生纸? 2、一种铺路用的钢轨,每根长12.5米,每米重44千克,80根这样的 钢轨重多少千克? 3、4辆汽车7天可以节约汽油35.28千克,平均每辆汽车每天可以节约 汽油多少千克? 4、50页纸大约厚0.4厘米,2.2厘米厚的纸大约有多少页? 5、某公司在电视台黄金档插播一条15秒的宣传广告,每天播出一次, 连续播出一周,共付人民币87.5万元,这条广告平均约多少元?(的数保留两位小数)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1.5小时行驶了96千米,这时离乙地还 有134.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需要多少小时? 7、在为西部贫困小学捐书的活动中,某地区共得到捐书2.2万册,计

划每个学校分的0.08万册,要分完这些书,可以分给几个学校? 8、制作一张课桌需要1.2平方米的木板,20平方米的木板最多可制作 几张这样的课桌? 9、新兴海港运来54.4吨重的货物,要想把货物一次性运走,每辆装卸 车载重量是8.5吨,需要几辆装卸车? 10、服装厂要加工一批儿童服装,如果每套用布1.5米,正好可加工470 套。如果每套用布1.4米,可加工多少套? 11、某市出租车收费规定如下:乘车路程不超过3千米时,收费4元(起 步价);超过3千米时,超过部分按每千米1.6元加收车费。王叔叔一次乘车付费23.2元,他乘车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2、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30千克,24、5公顷的松柏林31天分 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13、一个房间长8.1m,宽5.2m。现在要铺上边长为0.6m的正方形的砖, 100块够吗? 14、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王老师每小时行15千米, 家到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不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精选 1、一间会议室用边长是0.4米的方砖铺地,需要500块,如果改用边长是0.5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砖? 2、有一堆砂子,第一次用去一半又0.5吨,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又0.5吨,第三次用去第二次剩下的一半又0.5吨,最后还剩下6吨,这堆砂子原来有多少吨? 3、小林和小平的平均体重是33千克,小林和小群的平均体重是33.5千克,小平和小群的平均体重是34.5千克,小林重多少千克? 4、一个学生从家到学校,先每分50米的速度走了2分钟,如果这样走下去,他会迟到8分钟,后来他改用每分钟60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早到学校5分钟,这个学生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5、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比货车每小时多行8千米,经过

3.5小时相遇,相遇时客车离乙站还有11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 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52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66、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千米,求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时比乙车快6 天,改进炉灶后,这批煤实际烧吨煤,计划可以烧饭207、水泥厂食堂运回3 天。实际平均每天比计划节约用煤多少千克?了25 人没有床位;如果每20、学校分配学生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6人,那么有8 个房间住8人,则正好住满。学生宿舍有多少个房间?(用方程解答) 10cm 9、如图,梯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50 米。如果用这根绳子在靠墙的一块土地上围出一个直角三409、有一根绳子长角形,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最大是多少?(先画出示意图,再解答)

条910、有甲、乙两缸金鱼,甲缸的金鱼条数是乙缸的一半,如从乙缸里取出金鱼放人甲缸,这样两缸鱼的条数相等,求甲缸原有金鱼多少条.(用方程解) 2 11、曙光小学本学期新购置课桌椅,买来5张桌子与9把椅子,共用1040元。已知这种桌椅一套160元,每张桌子和每把椅子各多少元? 12、新强买了1枝钢笔和1本笔记本共用3.6元,向伟买了同样的1枝钢笔和4本笔记本共用了10.5元,钢笔和笔记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3、某停车场收费标准是:(1)1小时内收2.5元。(2)超过1小时,每0.5小时收2.50元。李叔叔在这个停车场交了20元,李叔叔在这个停车场停车几小时? 14、一艘轮船从A港开往B港,计划每小时行20千米,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多行2.4千米,这样行了4.5小时后,离B港还有11千米,求AB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_解决问题练习题 一、分段计算类型: 某停车场规定停车15分钟内免费.2小时以至少收费5元.超过2小时的每多停一小时加收1.5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算).李师傅在这里停车3.6小时.应付多少钱? 市市内电话的收费标准:前3分钟(不满3分钟也按3分钟计算)共0.4元,以后每打1分钟加0.2元,小明有一次打电话一共付了1.2元,小明电话打了多少分钟? 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答案类型: 张老板有49千克花生油,每个花生油桶最多装4.5㎏花生油.至少要准备多少个这样的花生油桶? 服装店用20米布给学生做衣服.每套衣服用布1.6米.这些布最多可以做多少套衣服? 有一块长方形布长1.3米.宽0.6米.能裁成下图中的三角形布多少块? 三、先求剩余的解决问题 农具厂赶制540件农具支援灾区.前10天每天制造32件.余下的要在5天内完成.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件? 四、连乘连除的解决问题: 仓库有189吨化肥.用6辆载重3.5吨的汽车运走.需要多少次才能运完? 学校为五年级学生共买了28盒钢笔.每盒12枝.每枝3.2元.学校共花了多少元? 基本本小数乘除解决问题: 超市里有两种果酱.1.2千克的卖15元.0.8千克的卖10.4元.哪种果酱便宜些?

先求每份数的解决问题: 台收割机4.5小时收割麦子78.75公顷.照这样计算.这台收割机多少小时可以收割完472.5公顷的麦子? 先求总数的解决问题: 某工程队承包一条自来水管道的安装任务.原计划每天安装0.48千米.35天完成.实际每天安装0.6千米.实际安装了几天? 有一批香蕉要包装成箱.如果每箱装15.4千克.可以装5箱.每箱多装4.1千克.这样可以装几箱? 求平均数的解决问题 五年级同学为灾区捐款.五(1)班45名同学.平均每人捐款21元.五(2)班43人.一共捐款1035元.两个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甲地到乙地距离156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了2.4小时.回来时用了.回来时用了3.6小时.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行程问题的解决问题: 甲乙两地相距312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52千米.乙车每小时78千米.经过几小时相遇? 甲乙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52千米.乙车每小时78千米.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78行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B两地相距36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48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面积问题: 一块梯形稻田上底是80米湄公河底是100米.高是64米.预计每以顷稻田可收稻谷12吨.这块稻田可收稻谷

新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一、短语归纳 go on vacation去度假stay at home待在家里go to the mountains去爬山go to the beach去海滩visit museums 参观博物馆quite a few相当多 go to summer camp去参观夏令营study for为……而学习go out出去 most of the time大部分时间taste good尝起来很好吃of course当然 go shopping去购物come up出来drink tea喝茶 in the past在过去walk around四处走走study for tests 为了测试而学习one bowl of… 一碗…… the next day第二天keep a diary (写日记)take photos照相something important重要的事up and down上上下下 二、知识点归纳 1. because of因为后接名词because 后接从句 2. buy sth. for sb. / buy sb. sth.为某人买某物buy sth + from + sp. 从某地买某东西 3. taste + adj. 尝起来…… look+adj. 看起来…… 4. have a good time = have fun 玩得高兴feel like给……的感觉;感受到 5. there is nothing to do…but + do(动词原形) 除了……之外什么都没有 6. seem+(to be)+ adj. 看起来…… seem that + 从句 7. arrive in+大地点/ arrive at+小地点到达某地 8. decide to do sth.决定去做某事decide on sth 决定某事 9. try doing sth.尝试做某事/ try to do sth.尽力去做某事 10. forget doing sth.忘记做过某事/ forget to do sth.忘记做某事 11. enjoy doing sth.喜欢做某事dislike doing sth. 不喜欢做某事 12. start doing sth.开始做某事keep doing sth.继续做某事 13. stop doing sth. 停止做某事stop to do sth 停下来去做另外一件事 14. Why not do. sth.?为什么不做……呢?Why don’t you do sth.? 15. so+adj.+that+从句如此……以至于…… 16. tell sb. (not) to do sth. 告诉某人(不要)做某事 17. wait for sb. 等待某人should + 动词原形应该做某事 18. take the train = by train 乘火车 19. enough 放在名词前后皆可,放在形容词副词后 20. what + a/an + adj + n + 主语+ 谓语! How + adj/adv + 主语+ 谓语!感叹句 三、句子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你去哪里度假了? 2. When we got the top, it was raining really hard. 当我们到达山顶时,雨下的很大。 3. I wonder what life was like here in the past. 我想知道这过去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四、作文:假如你是林涛,去年夏天去北京度假,参观过许多地方。以My vacation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Last summer, I went to Beijing on vacation with my parents. The weather was sunny and hot. First we visit the Great wall. It was the longest wall in the world. The next day, we visited the Palace Museum and Tian’anmen Square. We took a lot of photos there. We also some other interesting places in Beijing. We had Beijing duck, too. We had a good time there. It was very tired, but happy.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第四节气候特征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综合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知道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2.使学生懂得气候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的典型性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 运用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分析气候特征。 教学方法 讨论法、发现法、探究法。 教学媒体 投影:“中国自东向西植被变化图”、“中国自南向北冬季自然景观图”、“全国气候类型图”、“气候叠加示意图”,计算机软件:气候的多样性,季风气候的显著性,气候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前面学习了有关气温和降水的知识,通过前面学习可知:气温和降水将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即发生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对于某一地区而言,每一天的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是不同的。但是气温和降水在较长的时期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因此,我们只要找到并了解气温和降水在较长时期内的变化规律,把握其中的规律性,就可以掌握某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气候的特征”这一节课来研究一下怎样分析和研究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 【板书】第四节气候的特征 【活动】我们在座的同学天天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气候有切身体会,通过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请你来描述一下北京的气候有哪些特点(也就是说北京的气候是什么样的)?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通过同学们的描述可以知道我们一般从天气的冷暖、降水的多少、风力的大小和多少等几个方面来描述气候呢。气候的要素主要包含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虽然我们每天看天气预报时发现今天和昨天的天气可能有些方面不同,但我们会发现北京今年整个冬季的气候和去年的、前年的冬季气候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气候是一个地区较长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具有内在的规律性。 【板书】一、气候要素 降水、气温 二、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投影】“中国自东向西的植被变化图” 【提问】(1)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图中的植被发生了那些变比?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投影】“中国自南向北冬季自然景观图” 【讨论】(1)看图说出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投影】“气候叠加示意图”。 【总结】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是不同的,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差异显著,同时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因此形成了多种温度带和多样的干湿地区。因此,我国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复杂多样。 【板书】l.气候复杂多样

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应用题专项 一、算术法解题 1.小红家种了80棵向日葵,估计每株大约可以出葵花籽0.25千克。如果每千克葵花籽可以榨油0.18千克,他们收的葵花籽大约可以榨油度少千克/ 2.一辆摩托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摩托车每小时行28.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 70.5千米,经过3.9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3.一台插秧机每小时插秧1.75公顷。6台这样的插秧机,4.3小时大约能插秧多少公顷?4.有一块梅花鹿高1.48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这只梅花鹿的3.5倍,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少米? 5.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田,底长27.9米,高18.6米,这块麦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6.一根木棍锯成两段,第一段长38.7米,第二段比第一段长度的1.5倍还长2.3米,第2段有多长? 7.豆腐店有23袋黄豆,每袋40千克。1千克黄豆能做4.1千克豆腐。这些黄豆能做多少千克豆腐? 8.学校操场长86.4米,宽65.7米,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9.在一块变长12.5米的正方形菜地上种韭菜,种黄瓜的菜地面积是种韭菜的2.4倍。种黄瓜的菜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0.绿化队种杨树48棵,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1.5倍,两种书一共种了多少棵? 11.王叔叔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每小时行18千米。李阿姨骑电动车从乙地出发,每小时行28千米。经过2.7小时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做一条裤子用1.2米布,做一件西装用布是裤子的2.3倍。做一套西装需要多少米布?13.某车队13辆同型号汽车25天一共节约汽油552.5千克。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14.强强从家去邮局用0.6小时到达,每小时走4.5千米。如果回来每小时走3千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回家? 15.黄金周明明一家去旅游,带了1000元钱,回来时还剩337.8元,这7天平均每天消费多少钱? 16.张老师家的门厅面积是25.2平方米。正好用了28块地砖,每块地砖的面积是多少?17.一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3.5千米,用了3.6小时,平均每小时运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1位小数) 18.一架飞机以990千米/时的速度沿着赤道飞行1周,需要多少小时(得数精确到个位)19.3台收割机5小时可以收割小麦5.9公顷,照这样计算,每台收割机平均每小时收割多少公顷小麦?(得数保留1位小数) 20.一辆汽车7小时行248.5千米,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3.9千米,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多少倍? 21.食堂有堆煤,如果每天烧3.5吨,可以少30天。如果每天烧2.5吨,可以烧多少天?22.张老师买来8支钢笔,共付31.2元,已知1支钢笔的价钱是1支圆珠笔的3倍。买1支圆珠笔需要多少钱? 23.发电厂有一批煤,原计划可烧45天,每天烧7.2吨。改进技术后,实际烧了54天,实际每天烧了多少吨? 24.王叔叔要将51千克茶叶重新包装,每0.23千克装1箱,大约需要多少个袋子?(得数保留整数) 25.编1个中国结需要8.5米彩绳,100米彩绳能编多少个中国结? 26.买9条毛巾58.5元。照这样计算,买18条毛巾要花多少元/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重难点讲解及练习 1. How often do you shop 疑问词how的用法 (1)怎样,用什么手段,方法/交通工具 How are you / How is she How did he do it / I don’t know how to swim.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2) 情况如何(指身体健康状况) How are you? (3) how many,how much表示“多少” how many后接可数名词复数,how much接不可数名词。 How many times do you go to the park How many pens do you want How much water do we drink every day How much are those pants? (4) how often是对动作发生的“次数”提问,询问的是频率“多久一次” 回答可以是:Every day. / Once a week. / Three times a week. / Often. / ... How often do you play tennis How often do you surf the Internet. (5) How old... 询问年龄 How old are you I am five. (6) How about… ……如何……怎么样 How about going to the movies 练习:选择how, how many, how much, how old, how about, how often填空。 (1). ________ is your mother She’s fine, thanks. (2). _________ do you watch TV (3). _________ apples do you have Three. (4). _________ are these pants They’re two dollars. (5). I’m free this afternoon. ________ going for a walk 2. Some students do homework three or four times a week. time表示不可数名词,意为“时间”。

22 中国的气候 第一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教学案 教与学目标: 1、学会阅读等温线图,了解我国冬季与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教与学重点: 1、我国冬季与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2、温度带的划分。 教与学难点: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 教与学方法: 情景导入、对比讲解、读图分析 教与学准备: 景观图片、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图。 教与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一组图片(图片展示:哈尔滨的冰雕展览 与广州的花卉展),它们分别在哪里举行?什么时间?(学生回答) 相同的时间,广州与哈尔滨却举办了两种不同的展览,说明两地 的气候差异很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8页图2——14“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与第 29页图2——15中国的“七月平均气温图”,解决以下问题: (1)29页活动题1、2、3。 (2)我国冬季与夏季的气温分布各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1)探究问题: 就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而夏季却南北普 遍高温? (2)教师点拨: 冬至日,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自南向北白昼时间逐渐变 短,夏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自南向北,白昼时间逐渐变 长。 阳光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离阳光直射点越远,正 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单位面积获得太阳热量就越少。 此外,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3)探究结论: 受纬度位置与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受纬 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夏季普遍高温。个性化修改4、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我国冬季与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分别就是

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解决问题(3)班别姓名成绩 1、农具厂赶制540件农具支援灾区,前10天每天制造32件,余下的要在5天内完成, 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件? 2、小红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10.7吨,每吨水的价格是2.35元,小红家有5口人,平均 每人付水费多少元?(根据实际取值) 3、仓库有189吨化肥,用6辆载重3.5吨的汽车运走,需要多少次才能运完? 4、卫生间的面积是6平方米,用边长是0.3米的正方形砖铺地,至少要买多少块方砖? 5、学校体育室买篮球和小足球各9个,共用去697.5元,每个篮球的单价是52.5元,小 足球每个多少元?

6、学校体育室买篮球和小足球各9个,分别用去315元和135元,每个篮球比每个小足 球贵多少元? 7、王老师跳高的成绩是1.35米,小强跳高的成绩是0.75米,王老师跳的高度是小强的 几倍? 8、一辆货车7.2小时行驶604.8千米,一辆客车6.4小时也行驶了同样的路程,客车的速 度比货车的速度快多少千米? 9、学校为五年级学生共买了28盒钢笔,每盒12枝,每枝3.2元,学校共花了多少元? 10、超市里有两种果酱,1.2千克的卖15元,0.8千克的卖10.4元,哪种果酱便宜些?

解决问题(4)班别姓名成绩 1、一台收割机4.5小时收割麦子78.75公顷,照这样计算,这台收割机多少小时可以收 割完472.5公顷的麦子? 2、一列火车0.6小时行驶了38.64千米,以同样的速度又行驶了2.5小时,这列火车共行 驶了多少千米? 3、小明家有5口人,十月份的用水量是18.6吨,共付水费44.64元,平均每人每天用水 多少吨?平均每人每天应付水费多少钱? 4、3个小组共植了324棵树,每个小组9人,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5、有一批香蕉要包装成箱,如果每箱装15.4千克,可以装5箱,每箱多装4.1千克,这 样可以装几箱?

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第一课时 (2013-08-29 15:15:53) 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一课题研究:“感受歌曲情感,培养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音版〉16册三单元内容,歌曲《大海啊故乡》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采用了4/4,3/4变换节拍。抒发了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学生的创编活动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四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难点: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有关大海的视频资料,音乐光盘,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

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气温说课稿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气温》说课稿 各位评委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气温。 一、紧扣课标——说教材 本章教材主要是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认识我国的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学习了解我国气候特征及探讨其影响因素的的重要基础,湘教版教材在这节内容的结构组织上,主要是分为四个部分:正文(即对我国冬夏气温的一个概括: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气温图(一月份和七月份平均气温图)、两个活动题(气温图的判读和讨论夏季南北温差小的原因)和一段阅读材料(探讨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教材对于能力的训练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和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能够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因此,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气温资料地图来认识我国气温分布规律,近一步探究影响我国气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二、学段分析——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知道气温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具备了学习气候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本学段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很高,但学习过程中容易存在停留知识表面,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培养,根据以上对于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及 教学实际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三、三维整合——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 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得和处 理地图信息的能力。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会利用 已有资料和知识简单分析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参 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我国冬夏两季的气温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影响我国气温的主要因素。 四、因材施教——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使教学贴近学生实际情况,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抓住“引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这个核心来设计教学方法。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景导入法、读图比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根据以上对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第三课时 古代印度

第三课时古代印度(见学生5页)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 在南亚次大陆上||,有两条重要的河流__印度河__与__恒河__||。肥沃的土壤和丰沛的河水使得这里发展灌溉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二、古代印度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约公元前__2500__年||,__印度河__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来||,来自中亚的__雅利安__人侵入南亚次大陆||,征服了当地居民||,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 三、种姓制度 1.产生背景: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内部逐渐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称为“__种姓制度__”||。根据这一制度||,社会成员被划分为四个等级||。 __不得通婚__|| 4.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__社会矛盾__||。引起人民的不满||,反对__婆罗门特权__的情绪不断高涨;促进佛教的诞生||。 四、佛教的产生和发展 1.佛教产生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__种姓制度__日益引起人民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就在这种形势下诞生了||。 2.佛教产生的时间和创始人:公元前__6世纪__的古代__印度__||。佛教的创始人是__乔达摩·悉达多__||,后来被人们称为__释迦牟尼__||。 3.佛教的教义: (1)佛教宣扬“__众生平等__”||,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 (2)佛教认为苦的根源是__人的欲望__||,只有__消灭欲望__||,__忍耐服从__||,__刻苦修行__||,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 4.阿育王弘扬佛教:__公元前3__世纪||,国王__阿育王__大力弘扬佛教||,在古代印度兴建了许多佛寺和佛塔||。佛教兴盛一时||,并向外传播||。 5.佛教的传播: (1)一支向北经__中亚__传入中国内地||,然后通过中国传到__朝鲜__半岛和__日本__等||,这支佛教称为__北传__佛教||。 (2)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__傣族__地区以及__斯里兰卡__、__缅甸__和__泰国__等国||,称__南传__佛教||。 1.佛教传播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我国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5.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6.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要求我国地理第一个学习的内容是了解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划,“增强国土意识”。这一单元课标明确:(1)了解我国的范围,从世界的角度了解我国的辽阔疆域。(2)了解国土面积和邻国、濒临的海洋,进而了解我国漫长的陆地国界线和海岸线。(3)了解行政区划通过我国的行政区划。通过以上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土意识,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本章是学生学习我国地理的开篇之作。要认识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特征和发展变化,了解区域的特征、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理解我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首先要认识我国的空间位置、空间范围、行政区划、人口组成和特征以及民族。 本章内容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知道自己祖国的大小、边界起止点,半球位置、海陆位置、邻国,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在初步了解祖国概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行政区划再进行详细学习。这部分是学生以后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知识积累。教材接着从人文地理的视角对我国的人口特征、分布、存在着的问题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了解我国的民族组成、各个民族的分布、民俗、民族的分布特征以及国家的民族政策是每一个公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本章的第三节对这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去年已经进行了每一周两课时一个学年的系统学习,已经具有了世界的洲洋组成、各个大洲和大洲分区的基础知识,已经具有了有关世界的人口分布、民族、语言、宗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地球和地图中已经会在地图上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会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能够利用地图上的颜色变化分析地形和地势的变化。

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解决问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鸡兔同笼(列表法) 1、 停车场内有二轮摩托车和小汽车共有25辆,70个轮子,二轮摩托车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2、 全班同学46人去划船,共有12条船,其中大船每船坐5人,小船每船坐3人,大船、 小船各几条? 二、铺地砖 1、 有一段长15m,宽3m 的长方形小路需要铺方砖。学校打算买边长30cm 的方砖。如果每 块地砖6元,请算一算,要买这样的方砖共需要多少元? 2、 给35平方米的方砖铺客厅,买了80cm ×80cm 的方砖50块,够不够? 小明和爸爸、妈妈、外公、 外婆一起去香山玩。选哪 种方案比较省钱?

答: 四、看图找关系 1、 小明骑车从家出发,去离家6千米远的图书馆,借了书后自行车坏了,便乘出租车 回家,下图表示这段时间里小明离家距离的变化情况。 小明在图书馆里用了多长时间? 小明从家去图书馆平均每分钟骑车 多少千米? 1、 在空格中填入最简分数 2、 你从表中获得哪些信息?(至少要写两点) 3、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3、家电超市有一批彩电共60台,4天内销售情况如下,请算出每天销量占总台数的几分之几? 销售4天后,剩下的台数占总台数的几分之几? 五、综合应用 1、 要给27平方米的房间铺地,用边长为60cm 的方砖铺,至少要用多秒块方砖? 2、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一条直角边长6厘米,另一条直角边长是多少? 3、 小娟用13.6元买了20枚6角邮票和8角的邮票,6角、8角的邮票各有几枚? 4、 五年级看一部英语卡通片,第一周看了全部的 52,第一周看了全部的4 1 ,第三周看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语法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语法知识点归 纳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Unit 1 一、词组、短语: 1、go on vacation去度假, 2、stay at home 呆在家, 3、go to the mountains 上山/进山, 4、go to the beach到海边去, 5、visit museums 参观博物馆, 6、go to summer camp 去夏令营, 7、quite a few 相当多, 8、study for为……学习, 9、go out 出去, 10、most of the time大部分时间/绝大多数时间, 11、taste good 尝起来味道好, 12、have a good time玩的开心, 13、of course当然可以, 14、feel like感觉像……/想要, 15、go shopping购物, 16、in the past 在过去, 17、walk around绕……走, 18、too many 太多(可数名词前面), 19、because of 因为, 20、one bowl of 一碗……, 21、find out 查出来/发现, 22、go on继续, 23、take photos 照相, 24、something important重要的事情, 25、up and down上上下下, 26、come up出来 二、习惯用法、搭配 1. buy sth. for ab./ buy sb. sth. 为某人买某物 2. taste + adj. 尝起来…… 3. nothing ….but + V.(原形) 除了……之外什么都没有 4. seem + (to be) + adj 看起来 5. arrive in + 大地方 / arrive at + 小地方到达某地 6. decide to do sth. 决定做某事 7. try doing sth. 尝试做某事 / try to do sth. 尽力做某事 8. enjoy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9. want to do sth. 想去做某事 10. start doing sth. 开始做某事 11. stop doing sth. 停止做某事 12. look + adj 看起来 13. dislike doing sth. 不喜欢做某事 14. Why not do sth. 为什么不做…….呢?

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

年级高二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地理制作人______ 第二部分第二章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冬夏气温各异南北分布不同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 2、能够利用中国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分析规律和成因。

东侧大致______走向,主要受____(太阳辐射)的影响。 西侧呈________走向,主要受____(山脉)的影响。 4.分析同纬度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地冬季气温差 异。 5、我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哪儿?气温大约是多少?原因? 知识点二: 温度带划 分及其分 布 1、生长期: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____ 的持续时期。 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平均气温达到 10℃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2、积温: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之和。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 带 范围10℃作物熟制 寒温 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 部(大兴安岭北段) <1600℃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 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 带 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 夏平原、准葛尔盆地、东北 平原 1600— 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 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 带 华北平原、山东半岛、辽东 半岛、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塔里木盆地 3400— 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 麦复种早熟糜子、荞麦,后 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 薯

16℃ 8℃ 16℃ 台北 昆明 3、无霜期:指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时间。在这一期间内,没有霜的出现。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有密切关系。无霜期愈长,生长期也愈长。 亚热带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油菜或冬小麦 热带 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岛、桂、粤、台南部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三、 巩固诊断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①北方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 ②北方白昼比南方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③ 读图回答2~3题。 2.8℃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岸线 B .纬度 C .地形 D .大气环流 3.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 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低 ②距海远近 ③寒潮影响 ④洋流影响 A .①②③ B 堂清 日清

(完整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 1、光明小学四月份买书86本,比三月份买的本数的2倍多10本,三月份买书多少本? 2、红星小学五年级有学生11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1.2倍。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3小时后两车相遇,两地相距174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先用方程解,再用算术方法解) 4、用3台碾米机4.5小时碾米4860千克。用一台这样的碾米机要碾米10800千克,需要多少小时? 5、养鸡小组养一些母鸡。其中有20只来亨鸡,平均每只鸡产蛋280个,只有15只油鸡,平均每只鸡产蛋260个。这些母鸡平均每只年产蛋多少个? 一、行程问题: 1.火车从甲城到乙城,现已行了200千米,是剩下路程的4倍。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甲港到乙港的航程有210千米,一艘轮船运货从甲港到乙港,用了6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7千米,返回时用了几小时? 3.小方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需要14分钟,如果她每分钟多走10米,需要多少分钟? 4.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35千米,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汽车的28倍还少6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完? 6.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多少小时可以到达乙地? 7.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32千米.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8.一段公路原计划20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9.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 10.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546千米.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平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8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 二、面积问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都是5厘米高是3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 2. 一个长方形长是18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多2厘米求这个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3.一个正方形边长9厘米把它分成四个相等大小的小正方形请问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是由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的烽烟(1840年6月---1842年8月) 英国走私鸦片原因:清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经济形态抵制英国工业品倾销⒈林则徐虎门销 主要措施:①缉拿烟贩②令外国鸦片商必须交出囤积的所有鸦片,并保证以后不再进行鸦片走私③1839年6月3日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 借口:中国禁烟 原因: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英国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⒉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③割香港岛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①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③领土主权遭破坏 ④关税主权遭破坏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 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 内容: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劫难中的抗争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1月 侵略者:英国、法国 危害:火烧圆园明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 2﹑俄国趁火打劫 俄国采取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各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万平方千米。 《瑷珲条约》:时间:1858年 割占领土面积:60万多平方千米 割占领土范围: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3、太平军通达洋枪队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 起义时间:1851年 起义军:太平军 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 洋枪队领队:华尔(美) 建队时间:1860年 4、左宗棠收复新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