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时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35.51 KB
- 文档页数:6
第五课文化创新
一、选择题
1.唐代书法家李邕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宋代诗人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二者表达的共同观点是( )
A.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
B.失去创新能力的文化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解析:李邕与黄庭坚都强调创新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B符合题意;A、C、D均与题意不符。答案:B
2.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失去生命的历史文物,也不是只需原封不动地传下去的“传家宝”,而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富矿。我们要从中汲取文化营养,并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此我们要( )
①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②以汲取世界文化为主,滋养传统文化③结合实践和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正确取舍,与时俱进④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批判继承、正确取舍,①③符合题意;对待外来文化应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说法错误;我们应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④说法不严谨。
答案:C
3.现在的年轻人中“传统文盲”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很少用笔写字。这种现象越来越令人痛心和担忧。这是因为( )
A.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保留民族传统文化
B.科技进步必然带来传统文化的缺失
C.时代的发展,需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D.文化创新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解析:A说法错误,应是“保留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技进步与传统文化缺失并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材料说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C符合题意;“守旧主义”是错误倾向,D说法错误。
答案:C
4.胡适曾说,肯往前看的人们,应该虚心接受这个科学工艺的世界文化和它背后的精神文明,凭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老文化的惰性和暮气。这一主张要求文化创新应( ) A.摒弃中国传统文化
B.交流借鉴以至趋同
C.积极接纳外来文化
D.面向世界、批判继承
解析:胡适主张虚心接受世界文化和它背后的精神文明,表明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打掉一点老文化的惰性和暮气”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D符合题意;A、B、C均说法错误。
答案:D
5.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在获奖后,曹文轩说,中国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灾难,乡土与生活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这表明文化创新要(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中“乡土与生活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因此①④入选。
答案:B
6.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③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以及书法都注重精神的传承,这体现了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精神的传承,而不是形式的创新,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④排除。
答案:A
7.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新建了7万多件城市雕塑。有学者指出,城市雕塑如果只是一味模仿,最终不会美化城市,反而会成为城市垃圾。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发展需要不断革故鼎新②文化发展必须避免模仿③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文化发展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城市雕塑如果只是一味模仿,最终不会美化城市,反而会成为城市垃圾”,这说明只有不断创新,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中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①④入选;文化发展可以模仿,但不能止于模仿,而是要勇于创新,②错在“必须避免”上;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③错误。
答案:C
8.《声音史》《曲终人在》《活着之上》这些2015年的中国优秀作品,反映了当代中国小说开始面对现实,这些作品试图处理复杂的中国经验,并在艺术上做出了各个方向的探索,从一定的精神高度对当代中国做出了反思、批判与超越,这是当代作家的一种责任和担当。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②体现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③文化创新能推进社会实践的发展④文化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的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声音史》等优秀作品,“从一定的精神高度对当代中国做出了反思、批判与超越。这是当代作家的一种责任和担当”,这说明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①正确;《声音史》等优秀作品,反映了当代中国小说开始面对现实,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的需求,④正确;②③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B
9.《肘后备急方》的治疟验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句给了屠呦呦以灵感,但用传统的“熬汤”的方法无法取得治疗疟疾的效果,屠呦呦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低温下成功抽取青蒿提取物,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以下说法恰当的是( ) A.从《肘后备急方》中获取灵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B.“熬汤”的方法无法取得治疟效果——对落后文化要自觉地加以改造
C.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解析:B错误,中医药的传统方法不是落后文化;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C错误,排除;“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是强调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D排除;屠呦呦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的结果,A符合题意,当选。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