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

家共识解读

摘要:住院患者中高血糖可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医疗费用开支,并延长住院时间。为安全、有效地控制住院患者的高血糖,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关于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的共识原则:强调个体化原则,根据不同患者和不同病情制定分层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不一定要求达标;一般不应该快速降糖;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及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增加;避免宽松血糖管理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关键词:高血糖;住院患者;共识

在我国,随着医疗保险体系的健全,住院患者越来越多,住院人群的高血糖已是常见的临床问题。成人住院患者病情跨度较大,各种疾病都可能伴发或者合并高血糖或糖尿病。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正逐年升高,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显示,全球糖尿患者数为3.66亿,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2008年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7%,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如此庞大的糖尿患者群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为合理有效地管理住院高血糖患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的专家共识,为各科临床医师提供重要指导。

1编写背景

如何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安全有效的血糖控制可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多年来,随着许多大型临床研究结果的不断发布,血糖控制的目标也不断发生变化。血糖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个公认的较好评价指标。2010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曾颁布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专家共识》,该共识所提出的病情分层和个体化原则的理念仍适用于成人住院患者。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可能以HbA1c为标准,目前行之有效的指标仍然是血糖,因此临床急需以不同病情人群为标准的分层血糖管理指导原则。

住院患者中高血糖比较常见。美国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和非ICU住院高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32.2%和32%,中国上海成人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的高血糖发生率为26.3%。高血糖会降低免疫反应、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促进血栓形成及延迟伤口愈合等,由此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医疗费用开支,其住院时间也相应较长。因此,住院患者高血糖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其血糖控制目标是多少一直以来存在不少争议。国外大样本研究结果认为,对于住院高血糖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可明显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但随后的一些研究结果使这种观点倍受质疑,如2009年发表的针对ICU患者的为期90d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强化血糖控制组的病死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同时指出低血糖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由此引发了关于住院期间高血糖管理的更大争议。

针对上述讨论和争议,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联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于2009年发布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共识》,2011年美国内科医师协会(ACP)也发表了《住院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管理指南》。上述两个权威指南针对人群与我国情况有所不同,如我国住院患者病情较轻者比例较高,甚至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也被收入院治疗,住院期间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较多,常常住院做术前准备等,因此病情差异很大。在这种背景下,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综合近期大规模临床研究资料及这些新的指南和共识的意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的共识,以指导有效、

安全地控制住院患者的高血糖。

2主要内容

2.1住院患者高血糖的诊断标准该共识采纳了与AACE、ADA、ACP[12]等相同的住院高血糖的诊断标准,即:住院期间任意时点的血浆葡萄糖>7.8mmol/L。

2.2住院患者高血糖的分类住院高血糖患者包括:应激性高血糖、药源性高血糖如糖皮质激素所致高血糖、糖尿病前期、新诊断糖尿病、已知糖尿病及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GDM)等。

2.3高血糖管理总体原则该共识强调了个体化原则,根据不同患者和不同病情制定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不一定要求达标;一般不应该快速降糖;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及避免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增加;避免宽松血糖管理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

2.4血糖控制目标分层(1)宽松控制:空腹血糖(FBG)或餐前血糖(PMBG)8~10mmol/L,餐后2h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8~12mmol/L,特殊情况可放宽至13.9mmol/L;(2)一般控制:FBG或PMBG6~8mmol/L,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8~10mmol/L;(3)严格控制:FBG或PMBG4.4~6.0mmol/L,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6~8mmol/L。

2.5不同病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的建议类似于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专家共识,该共识也是根据不同病情特点及年龄等因素,提出了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这也是该共识最大的特点,这种细化了的血糖控制建议,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便于临床医生操作。

2.5.1非妊娠、非手术住院患者

2.5.1.1新诊断、病程较短、无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的非老年(<65岁)糖尿病患者若降糖治疗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超重及肥胖患者)等不良反应,且有医疗条件和健康需求,依从性较好,建议采用严格标准,即FBG或PMBG4.4~6.0mmol/L,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6~8mmol/L。目前,糖尿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些患者大多除糖尿病外并无并发症和其他疾病,预期寿命长。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提示:对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强化降糖治疗,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5.1.2低血糖高危人群采用宽松标准,即FBG或PMBG8~10mmol/L,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12mmol/L,甚至最高血糖可放宽至139mmol/L,同时强调住院期间加强血糖监测,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研究证实,虽然对于住院患者进行强化降糖可显著降低感染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低血糖风险,并且在病死率、心肌梗死、脑卒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KPDS、前瞻性吡格列酮对大血管事件影响的临床研究(PROactive)、AD-VANCE、VADT及ACCORD5项大型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也显示,强化治疗组的严重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常规治疗组,由此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增加病死率,而且频繁或严重的低血糖会明显降低患者对血糖控制达标的积极性。因此,低血糖高危人群住院期间的血糖管理目标建议采用宽松标准。2.5.1.3脑心血管病患者及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对已患有脑心血管病的患者,采用宽松目标;对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采用一般标准。糖尿病易并发脑心血管疾病,ADVANCE因有约1/3的入组患者来自中国,其结果对我国的糖尿病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该研究发现已患脑心血管病或其高危人群较平稳的血糖控制5年左右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甘精胰岛素初始干预与转归的研究(ORI-GIN)也再次证实严格血糖控制6年

多不能减少已患心血管病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心血管死亡。同时,ACCORD研究也发现较快及强化降糖致病死率增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可能是主要原因。因此,该类人群住院期间高血糖控制目标应为宽松或一般控制标准。

2.5.1.4特殊人群肝肾功能不全者、超老年患者、预期寿命<5年(如癌症)、精神或智力障碍者、独居老年人、胃肠外营养或胃肠营养者建议在住院期间采用宽松标准控制血糖。这类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高,或者对血糖控制方案执行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严格控制血糖的获益/风险比下降。以超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例,患者本身或者其家人往往害怕发生所谓的糖尿病并发症,以年轻人的血糖控制标准来要求自己,结果往往在过度降糖或饮食不佳时或夜间发生严重的低血糖或诱发脑心血管意外,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于这类人群,首要的是防止低血糖,其次才是控制高血糖。

2.5.1.5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及非老年独居者建议采用一般控制标准,糖皮质激素本身可导致血糖升高及增加感染机会,因此应采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适当控制血糖,并且强调随糖皮质激素剂量的改变,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独居的非老年患者,若无其他低血糖危险因素,并且有能力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糖,从减少并发症的角度,住院期间血糖可采取一般控制目标。

2.5.2.ICU患者高血糖可增加ICU患者发生感染和急性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以往的观点支持该类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针对ICU患者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NICESUGAR研究结果则发现强化血糖控制,增加了病死率和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同时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的Meta分析也发现,严格控制血糖并未减少病死率,而且低血糖发生风险增加。AACE及ADA建议ICU患者血糖控制在7.8~10mmol/L,ACP建议ICU患者血糖控制在7.8~11.1mmol/L。关于高血糖与感染的问题,多数文献支持血糖≤12mmol/L感染机会并未明显增加,所以共识建议ICU患者的血糖管理目标宜选择宽松目标。

2.5.3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或者手术本身引起的应激性血糖升高有发生感染、伤口延迟愈合及住院时间延长等的风险,应予干预。关于各类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共识也进行了细化分层。

2.5.3.1普通大中小手术共识首先强调术前对血糖控制以及可能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多数研究证实,在强化血糖控制的情况下,虽感染率降低,但并未减少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有低血糖风险增高的趋势,建议择期或急诊手术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采用宽松标准;对非老年患者,若无脑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或单纯应激性高血糖,可采用一般控制目标;对于急诊手术,若术前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应注意控制术中及术后高血糖,并防止发生高血糖危象。

2.5.3.2精细手术这类手术(如整形手术)因对伤口愈合及防止发生感染等方面要求比较严格,若无严重并发症或严重低血糖风险,建议采用严格控制标准。

2.5.3.3器官移植手术器官移植手术本身或某些术后用药可引起血糖升高,高血糖有增加脏器衰竭、非复发相关的死亡、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感染等风险,所以这类患者的围手术期建议采用一般控制标准。

2.5.4妊娠期高血糖患者妊娠期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前糖尿病)、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GDM)3种情况。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前应严格控制血糖,FBG控制在3.9~6.5mmol/L,餐后血糖在8.5mmol/L以下,但应避免发生低血糖。对于妊娠前糖尿病和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患者,为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引起的不良妊娠,孕期血糖控制理想范围为:FBG3.9~5.5mmol/L,餐后峰值5.4~7.1mmol/L,平均血糖值≤6.1mmol/L。GDM患者控制目标为FBG≤5.3mmol/L,餐后1h≤7.8mmol/L,餐后2h≤6.7mmol/L。

该共识依据目前的循证证据和权威指南而达成,希望对我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安全降糖是前提,降糖治疗时必须尽力避免低血糖和超重及肥胖患者体重增加;没有特别原因勿需快速控制高血糖和快速达标,尤其是住院时间较短和低血糖高危人群,并非出院前血糖一定要达标,可以门诊调整降糖药物,缓慢达标。因为目前没有证据支持快速降糖能带来血管获益。另一方面,宽松血糖管理目标者应注意,不能使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增加。安全降糖,除了合理的降糖药物选择,还应强调合理的血糖监测,影响血糖的各种病理因素的处理等。必须权衡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利与弊,真正做到个体化或量身定做式(tailor-ing)的血糖管理。

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卜石 写在课前的话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可在门诊随诊调整血糖,但当血糖过高或合并其他疾病时需住院治疗。住院的高血糖患者可以既往有糖尿病史,也可能是非糖尿病患者因应激因素出现反应性高血糖,大量研究表明反应性高血糖对住院患者存在不利影响,并严重影响预后。糖尿病患者在多种诱因下血糖明显升高,严重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若得不到积极治疗,病死率极高。因此院内高血糖需认真对待,积极治疗。 一、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的意义 (一)住院患者的糖尿病 糖尿病在住院患者常见共患疾病中排位第四,10 ~ 12% 的出院患者患有糖尿病,29% 的心脏手术患者患有糖尿病,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1 ~ 3 天,糖尿病患者住院的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 2 倍。 (二)未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中的高血糖 约 38 %的住院患者存在高血糖,其中 26% 有已知糖尿病史,12% 无糖尿病史。新发现的高血糖与下列因素相关 : 一,院内死亡率 (16%) 高于有已知糖尿病史的患者 (3%) 和血糖正常的患者 (1.7%) ,P 值均 < 0.01 ;二,住院时间延长,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机率增加;三,出院回家的机率减少(更多的人需要转院或家庭护理)。 (三) Portland 糖尿病计划 美国 Portland 糖尿病计划研究,选择心脏手术后的病人,用两种方法控制血糖,一是高血糖之后临时注射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这种血糖控制不理想。还有一种方式是连续胰岛素推注来控制血糖,病人的血糖控制得很理想,病人胸骨切口感染的机率显著低于血糖控制不好的诊疗方案。

对于手术科室,高血糖的控制与手术的预后息息相关,美国Portland糖尿病计划,对于心脏手术的病人,胸骨切口感染的机率与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关系(如以下图一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开始前半部分这条绿色的线,患者没有连续静脉胰岛素输注控制血糖,只是口服药或高血糖时临时注射短效胰岛素,患者胸骨切口感染的概率非常高。换用了连续输注胰岛素治疗后,胸骨切口的感染机率显著下降。紫色的这条线是病人一直在用连续胰岛素输注,血糖控制得很理想,血糖的控制有利于预防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 图一: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机率与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关系 以下图二所示:对于心脏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术后第一天的血糖和切口感染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当患者第一天的血糖越高,术后深部切口的感染率就越高。

肿瘤患者全程管理在临床教学中的意义_刘越

Medicine and health education医药卫生教育C HI NA HE A LT H I NDUS T R Y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我国,每10万人中就有286人患癌,50岁以上人群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1]。因此,肿瘤疾病的防治及患者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肿瘤患者全程管理是指从对易患人群的预防指导、早期筛查、诊断、综合治疗、康复指导、到临终关怀等一系列介入、指导措施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给予肿瘤患者全面、系统、有效的治疗和监督管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在对肿瘤患者全程管理的过程中,要求临床医师要具有完善的临床诊疗知识和技能,能够切实减轻患者痛苦,同时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该文探讨肿瘤患者全程管理实施措施对临床医师培训教学的影响。 1肿瘤患者全程管理内容 1.1严格实施首诊责任制 肿瘤患者就诊时第一位接诊的肿瘤科医师就是患者的首诊医师,随后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出院指导、随访等一系列工作全部由首诊医师负责,若患者出现病情加重,需要抢救时,首诊医师必须到场,必要时由首诊医师报告上级医生,申请会诊、协同抢救等。首诊负责制的实施,有利于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全面掌握,客观地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应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1.2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 患者的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以循证医学理念 DOI:10.16659/https://www.doczj.com/doc/c53929426.html,ki.1672-5654.2016.22.124 肿瘤患者全程管理在临床教学中的意义 刘越,屈中玉,万里新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一科,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随着政府对临床医师的管理与培训力度加大,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已成为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从专业知识学习到临床经验学习的过渡阶段,对高水平的临床医师塑造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医院临床医师的各项工作均可对培训医生造成深远影响,不仅帮助培训医生将学校学到的医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相结合,而且还教会其独立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与思路,最重要的是教会培训医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高尚医德医风。该文对肿瘤患者全程管理措施进行剖析,并讨论其在临床医生培训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肿瘤患者;全程管理;医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R2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6)08(a)-0124-03 Significance of Whole-process Management of Tumor Patients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LIU Yue,QU Zhong-yu,WAN Li-xin First department of Oncology,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Nanyang,Henan Province,473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of clinical physicians by government,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clinical physicians has already been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after graduation,and it is the transition phase of medical students from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arning to clinical experience learning,and plays a pivot role in shaping the high-level clinical physicians.Various work of the hospital clinical physicians can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training doctors,which can not only help the training doctors combine the medic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arned in the school with the practice experience in the practice work,but also teach them methods and thinking ways of applying knowledge independently and flexibly,above all,it can teach the training doctors to develop a good work habit and establish noble medical morals.The paper will analyze the whole-process management measures of tumor patients and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it in the training and teaching of clinical doctors. [Key words]Tumor patients;Whole-process management;Training of physicians [作者简介]刘越(1987.12-),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住 院医师,研究方向:肿瘤学。 124 中国卫生产业

肿瘤患者全程管理在临床教学中的意义

肿瘤患者全程管理在临床教学中的意义 DOI:10.16659/https://www.doczj.com/doc/c53929426.html,ki.1672-5654.2016.22.124 随着政府对临床医师的管理与培训力度加大,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已成为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从专业知识学习到临床经验学习的过渡阶段,对高水平的临床医师塑造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医院临床医师的各项工作均可对培训医生造成深远影响,不仅帮助培训医生将学校学到的医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相结合,而且还教会其独立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与思路,最重要的是教会培训医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高尚医德医风。该文对肿瘤患者全程管理措施进行剖析,并讨论其在临床医生培训教学中的意义。 标签:肿瘤患者;全程管理;医师培训 Significance of Whole-process Management of Tumor Patients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LIU Yue,QU Zhong-yu,WAN Li-xin First department of Oncology,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Nanyang,Henan Province,473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of clinical physicians by government,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clinical physicians has already been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after graduation,and it is the transition phase of medical students from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arning to clinical experience learning,and plays a pivot role in shaping the high-level clinical physicians. Various work of the hospital clinical physicians can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training doctors,which can not only help the training doctors combine the medic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arned in the school with the practice experience in the practice work,but also teach them methods and thinking ways of applying knowledge independently and flexibly,above all,it can teach the training doctors to develop a good work habit and establish noble medical morals. The paper will analyze the whole-process management measures of tumor patients and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it in the training and teaching of clinical doctors. [Key words] Tumor patients;Whole-process management;Training of physicians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我国,每10万人中就有286人患癌,50岁以上人群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1]。因此,肿瘤疾病的防治及患者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肿瘤患者全程管理是指从对易患人群的预防指导、早期筛查、诊断、综合治疗、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于2011 年5 月发表了《中国成人2 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专家共识》,建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根据病情分层和社会因素的差异设定相对合理、因人而异的HbA1c控制目标,强调不要因为要求HbA1c达标或正常化而增加患者低血糖风险,或使超重和肥胖患者体重增加,或使患者死亡等风险增加。 虽然对住院患者的高血糖管理不可能以HbA1c为目标,而是以血糖为目标值,该共识所提出的按病情分层及个体化原则仍适用。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改变,住院患者越来越多,而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成人住院患者中高血糖较常见,这些患者的高血糖管理目标制定问题亟待解决。 2009 年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联合发布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共识》,针对重症患者和非重症患者提出了相应的血糖控制目标。2011 年美国内科医师协会(ACP)发表了《住院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管理指南》。这些权威指南与我国住院患者情况不甚一致,如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住院患者病情轻者比例较高,甚至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也被收入医院治疗,住院期间新发现的糖尿病较多,往往为作术前准备等,因此患者病情差异很大。 实际上不论高血糖还是低血糖,都可影响住院患者的预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为了较合理地解决临床工作者的实际问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专家对我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制定了个体化的血糖管理目标。 一、共识要点 (一)证据等级 参照ADA 的证据等级分级标准,标注于相应推荐后的括号中。 (二)住院高血糖诊断标准 患者住院期间任意时点的血浆葡萄糖水平>7.8mmol/L(E级)。 (三)高血糖管理总体原则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一般情况下不必快速降糖和快速达标;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不一定要达标;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尽量避免超重及肥胖患者体重增加;另一方面,不能因采用宽松血糖管理而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 (四)血糖控制目标分层 1. 一般控制: 空腹血糖(FBG)或餐前血糖(PMBG):6~8mmol/L;餐后2h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10mmol/L。 2. 宽松控制:FBG或PMBG:8~10mmol/L;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12mmol/L,特殊情况可放宽至1 3.9mmol/L。 3. 严格控制:FBG或PMBG: 4.4~6.0mmol/L;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6~8mmol/L。 (五)不同病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的建议 1. 非手术住院患者: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一)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一)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于2011年5 月发表了《中国成人2 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专家共识》,建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根据病情分层和社会因素的差异设定相对合理、因人而异的HbA1c控制目标,强调不要因为要求HbA1c达标或正常化而增加患者低血糖风险,或使超重和肥胖患者体重增加,或使患者死亡等风险增加。 虽然对住院患者的高血糖管理不可能以HbA1c为目标,而是以血糖为目标值,该共识所提出的按病情分层及个体化原则仍适用。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改变,住院患者越来越多,而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成人住院患者中高血糖较常见,这些患者的高血糖管理目标制定问题亟待解决。 2009 年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联合发布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共识》,针对重症患者和非重症患者提出了相应的血糖控制目标。2011 年美国内科医师协会(ACP)发表了《住院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管理指南》。这些权威指南与我国住院患者情况不甚一致,如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住院患者病情轻者比例较高,甚至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也被收入医院治疗,住院期间新发现的糖尿病较多,往往为作术前准备等,因此患者病情差异很大。 实际上不论高血糖还是低血糖,都可影响住院患者的预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为了较合理地解决临床工作者的实际问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专家对我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制定了个体

化的血糖管理目标。 一、共识要点 (一)证据等级 参照ADA 的证据等级分级标准,标注于相应推荐后的括号中。(二)住院高血糖诊断标准 患者住院期间任意时点的血浆葡萄糖水平>7.8mmol/L(E级)。(三)高血糖管理总体原则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一般情况下不必快速降糖和快速达标;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不一定要达标;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尽量避免超重及肥胖患者体重增加;另一方面,不能因采用宽松血糖管理而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 (四)血糖控制目标分层 1. 一般控制: 空腹血糖(FBG)或餐前血糖(PMBG):6~8mmol/L;餐后2h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10mmol/L。 2. 宽松控制:FBG或PMBG:8~10mmol/L;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12mmol/L,特殊情况可放宽至1 3.9mmol/L。 3. 严格控制:FBG或PMBG: 4.4~6.0mmol/L;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6~8mmol/L。 (五)不同病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的建议 1. 非手术住院患者: (1)新诊断、病程较短、无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的非老年(﹤65岁)糖尿病患者:若降糖治疗无低血糖及体重增加(超重和肥胖患者)等不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习题及答案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高血糖发病机制的是:( D ) A.胰岛素抵抗 B.应激 C.严重感染 D.肾上腺危像 E.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 2、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是:( A ) A.腹部 B.大腿内侧 C.臀部 D.手臂 E.静脉给药 3、以下哪种胰岛素属于速效胰岛素?( B )

A.诺和灵 R B.诺和锐 C.诺和灵N D.甘精胰岛素 E.甘舒霖N 4、下列哪项指标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月血糖控制不佳( D ) A.尿糖阳性 B.血糖>30mmol/L C.尿酮体强阳性 D.糖化血红蛋白A1为15.8% E.基础血浆C-肽水平低于400pmol/L 【B型题】 A.阴离子间隙增大 B.血浆乳酸5mmol/L C.尿糖阴性 D.空腹血糖9.1mmol/L E.血钠155mmol/L 5、高渗性昏迷( E )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 ) 7、低血糖昏迷( C ) 8、糖尿病( D ) 9、乳酸性酸中毒( B ) 【多选题】 10、下列关于重症患者血糖控制中正确的说法是:( ABCDE ) A.解除应激因素 B.合理输注葡萄糖 C.静脉使用胰岛素 D.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E.一旦出现低血糖,静脉给予50%葡萄糖输入 二、简答题: 1、高血糖的危害: 答: 1.高血糖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2.高血糖也可降低补体的活性, 糖通过补体进行糖化作用, 和微生物竞争与补体的结合, 抑制调理作用。3.高血糖是加重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高度应激状态下的高能耗、高氧耗和高分解代谢更加重了机体能量储备的耗竭, 最终可以导致细胞水肿、溶解和器官功能衰竭。2、患者发生高血糖的机制: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解读 在我国,随着医疗保险体系的健全,住院患者越来越多,住院人群的高血糖已是常见的临床问题。成人住院患者病情跨度较大,各种疾病都可能伴发或者合并高血糖或糖尿病。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正逐年升高,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显示,全球糖尿患者数为3.66亿,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2008年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7%,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如此庞大的糖尿患者群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为合理有效地管理住院高血糖患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的专家共识,为各科临床医师提供重要指导。 1编写背景 如何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安全有效的血糖控制可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多年来,随着许多大型临床研究结果的不断发布,血糖控制的目标也不断发生变化。血糖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个公认的较好评价指标。2010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曾颁布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专家共识》,该共识所提出的病情分层和个体化原则的理念仍适用于成人住院患者。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可能以HbA1c为标准,目前行之有效的指标仍然是血糖,因此临床急需以不同病情人群为标准的分层血糖管理指导原则。 住院患者中高血糖比较常见。美国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和非ICU住院高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32.2%和32%,中国上海成人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的高血糖发生率为26.3%。高血糖会降低免疫反应、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促进血栓形成及延迟伤口愈合等,由此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医疗费用开支,其住院时间也相应较长。因此,住院患者高血糖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其血糖控制目标是多少一直以来存在不少争议。国外大样本研究结果认为,对于住院高血糖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可明显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但随后的一些研究结果使这种观点倍受质疑,如2009年发表的针对ICU患者的为期90d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强化血糖控制组的病死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同时指出低血糖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由此引发了关于住院期间高血糖管理的更大争议。 针对上述讨论和争议,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联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于2009年发布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共识》,2011年美国内科医师协会(ACP)也发表了《住院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管理指南》。上述两个权威指南针对人群与我国情况有所不同,如我国住院患者病情较轻者比例较高,甚至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也被收入院治疗,住院期间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较多,常常住院做术前准备等,因此病情差异很大。在这种背景下,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综合近期大规模临床研究资料及这些新的指南和共识的意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的共识,以指导有效、安全地控制住院患者的高血糖。

肿瘤患者管理随访过程及感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53929426.html, 肿瘤患者管理随访过程及感悟 作者:梁秀妹卢香宁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R730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67-01 肿瘤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的诊疗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肿瘤医院开展患者随访工作将在以肿瘤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四位一体”的肿瘤专科特色服务网的建设中和肿瘤的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1-3]。我院肿瘤病人关护随访管理是对肿瘤患者出院后给予定期随访、长期跟踪、康复指导、心理干预、人文关怀,提醒后续治疗,并制定合理、科学的随访工作流程、制度,以达到全程了解肿瘤患者治疗及预后信息,改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态度,提高生活质量,也是临床判断新药的使用及新医疗技术的应用疗效获取信息的另一条途径,是一项对于患者和医院均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1 随访前工作 1.1随访前相关性沟通 我院对所有的肿瘤患者实行‘肿瘤患者全程关护随访模式’,按照肿瘤性疾病的随访要求对患者进行终生全程的跟踪随访。对首程出院的肿瘤患者出院前给予介绍随访的重要性及意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医院将为患者建立个人的随访管理档案,对其相关信息进行妥善保存,并保护好患者隐私,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与支持。 1.2 建立患者随访档案 首程患者办理出院后,其病历相关信息从医院HIS系统自动上传到我院构建的疾病管理信息随访系统,为患者建立随访管理档案,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次数、出院小结、出院诊断、出入院时间、出入院科室、治疗方式、疾病分期、ICD编码等病历的相关信息。随访系统则根据患者出院日期自动生成首次随访计划时间为出院后的第7天。患者第二次及以后的随访计划时间则按肿瘤疾病随访的间隔时间自动生成,遇上较为特殊的病例,可由随访员根据需要给予自定义设置随访计划时间。 1.3 随访前熟悉病案 随访员通过疾病管理信息随访系统查阅所需的随访患者档案。了解患者院中治疗情况、出院时身体状况、存在的健康问题以及医生对患者出院的医嘱内容等,以致明确本次随访需要传递的信息和目的,做到个性化随访。

HSCT患者的IFD全程管理丨2020骨髓瘤最新诊疗进展

HSCT患者的IFD全程管理丨2020骨髓瘤最新诊疗进展 2020年10月30~11月1日,由四川省肿瘤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医院、中华医学会《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联合主办的“2020骨髓瘤最新诊疗进展论坛(成都)”于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主任牛挺教授担任负责人。本次大会邀请我国60多位骨髓瘤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会场,围绕国内外骨髓瘤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研讨,旨在为广大专业人士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开创我国骨髓瘤最新诊疗进展学术研究的新局面。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以“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诊疗策略——HSCT 患者的IFD全程管理”为题进行了分享如下。 IFD对HSCT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标准强烈诱导化疗、大剂量巩固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HSCT)的开展,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CAESAR研究是我国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大型观察性研究,包括化疗及移植两组研究,研究旨在了解我国接受化疗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和HSCT患者中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情况。其研究结果显示,HSCT和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是IFD的高危

人群,发病率分别为26.7%和8.3%。张教授认为该数据较为真实,符合我国目前现状。 IFD是HSCT的常见并发症,其中,异基因HSCT患者IFD的发生率高于自体HSCT(如下图)。此外,IFD的发生会严重影响HSCT患者预后,增加其死亡风险,在进行移植的血液肿瘤患者中,IFD死亡率为13.4%。 IFD还可能影响患者接受HSCT的机会。既往研究证实,移植前发生过IFD的患者在预处理期间,患者的IFD复发率和死亡率较高,曾一度被认为是HSCT的禁忌症。 此外,中国台湾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对于HSCT患者,IFD的发生会显著降低患者移植后的生存率。 IFD预防治疗时机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 家共识解读 摘要:住院患者中高血糖可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医疗费用开支,并延长住院时间。为安全、有效地控制住院患者的高血糖,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关于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的共识原则:强调个体化原则,根据不同患者和不同病情制定分层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不一定要求达标;一般不应该快速降糖;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及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增加;避免宽松血糖管理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关键词:高血糖;住院患者;共识 在我国,随着医疗保险体系的健全,住院患者越来越多,住院人群的高血糖已是常见的临床问题。成人住院患者病情跨度较大,各种疾病都可能伴发或者合并高血糖或糖尿病。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正逐年升高,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显示,全球糖尿患者数为3.66亿,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2008年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7%,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如此庞大的糖尿患者群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为合理有效地管理住院高血糖患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的专家共识,为各科临床医师提供重要指导。 1编写背景 如何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安全有效的血糖控制可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多年来,随着许多大型临床研究结果的不断发布,血糖控制的目标也不断发生变化。血糖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个公认的较好评价指标。2010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曾颁布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专家共识》,该共识所提出的病情分层和个体化原则的理念仍适用于成人住院患者。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可能以HbA1c为标准,目前行之有效的指标仍然是血糖,因此临床急需以不同病情人群为标准的分层血糖管理指导原则。 住院患者中高血糖比较常见。美国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和非ICU住院高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32.2%和32%,中国上海成人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的高血糖发生率为26.3%。高血糖会降低免疫反应、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促进血栓形成及延迟伤口愈合等,由此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医疗费用开支,其住院时间也相应较长。因此,住院患者高血糖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其血糖控制目标是多少一直以来存在不少争议。国外大样本研究结果认为,对于住院高血糖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可明显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但随后的一些研究结果使这种观点倍受质疑,如2009年发表的针对ICU患者的为期90d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强化血糖控制组的病死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同时指出低血糖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由此引发了关于住院期间高血糖管理的更大争议。 针对上述讨论和争议,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联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于2009年发布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共识》,2011年美国内科医师协会(ACP)也发表了《住院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管理指南》。上述两个权威指南针对人群与我国情况有所不同,如我国住院患者病情较轻者比例较高,甚至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也被收入院治疗,住院期间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较多,常常住院做术前准备等,因此病情差异很大。在这种背景下,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综合近期大规模临床研究资料及这些新的指南和共识的意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的共识,以指导有效、

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强调必要与适度

导语:近期,美国内科医师协会(ACP)发布了住院患者血糖控制指南(指南原文下载),将住院患者的目标血糖水平适度宽松化,即随机血糖水平目标值应为7.8~ 11.1mmol/L,而非<7.8mmol/L;提出重症监护室患者更应注意,不要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 ACP临床政策主管AmirQaseem指出,在内科或外科住院患者中,不论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血糖水平升高的现象都很常见。高血糖可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并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延迟愈合及诱发心血管事件。但如果给予这些患者强化降糖治疗,严重低血糖发作比高血糖更危险。本期特邀许樟荣教授针解读指南的精要,同时结合我国临床现状作一番阐述。 近日,ACP修订了对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值的推荐,强调临床医生应将随机血糖控制目标设定为7.8~11.1mmol/L,而不是既往的将血糖降至正常水平(4.4~ 6.1mmol/L);不应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合并高血糖的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ACP指南的公布,提示临床更应关注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 ACP住院患者血糖管理指南要点 1.指南指导的目标人群:内科医生,家庭医生(照料住院和其他并发症患者) 2.指南推荐的干预手段:强化胰岛素治疗 3.靶目标人群:住院高血糖患者 4.临床预后短期死亡率(28d,住院强化治疗单位)

5.高血糖患者强化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强化治疗组发生更多低血糖事件,低血糖的风险高达6倍。无论血糖控制在7.8~11.1mmol/L还是4.4~ 6.1mmol/L,两组死亡率无差异。 6.最佳实践建议:1)内科或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用胰岛素治疗时,控制血糖目标是 7.8~11.1mmol/L。2)应避免血糖低于7.8mmol/L,因为血糖低于该目标时,低血糖危害性增加。 强化胰岛素治疗并不等于无限度降糖 ACP不主张采用循证医学证据不充分的数据或进行无益处甚至有害的医疗干预。该指南把强化胰岛素治疗定义为使用静脉内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是我国重大慢性疾病之一,累及到上亿的患者。在因为各种原因住院的患者中,高血糖现象十分普遍,这些高血糖患者中有糖尿病或非糖尿病的其他疾病患者,但无论是糖尿病还是非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加强血糖控制。特别是住院患者合并高血糖预后相对较差,这已毋容置疑。既往一些研究说明,强化胰岛素治疗有益于这类患者。但最近的研究证实,这种强化治疗并不肯定有益甚至有害,其归咎于强化胰岛素治疗不仅增加了患者低血糖风险,而且还需要支付更多的医疗费用。 强化治疗:监控很必要 强化治疗时,为了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经常监测血糖和调整胰岛素方案是有必要的。在重症监护病房,通常强化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至正常。而非重症监护病房控制血糖的目标可变,范围是从正常至11.1mmol/L。 强化治疗的益处可能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改善住院患者不良结局。然而,有关在糖尿病或非糖尿病住院患者比较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的数据显示,采用加强治疗后,内科加强治疗病房或外科加强治疗病房的总死亡,以及心肌梗死、卒中或急性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并无下降。也有证据显示,强化治疗可以降低败血症发生率,但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7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2017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2017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7-02-15 MediEndo周讯院内高血糖是指血糖水平>7.8 mmol/L,若血糖水平持续而明显地高于此水平则提示患者有可能需要接受治疗。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联合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组共同制定了《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标准糖尿病患者有以下情况建议住院:·新诊断1型糖尿病;·新诊断2型糖尿病需进行慢性并发症筛查或评估,或血糖较高需考虑胰岛素强化治疗;·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不能明确分型,需入院进一步明确分型;·糖尿病妊娠或妊娠糖尿病(详见“糖尿病妊娠及妊娠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部分);·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和乳酸酸中毒伴高血糖等;·糖尿病血糖控制差或不稳定,经门诊调整治疗不达标;·病程长的糖尿病需进行慢性并发症筛查或评估;·糖尿病合并各种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创伤、感染和手术等;·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不达标者;·糖尿病合并各种严重慢性并发症如各种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糖尿病足溃疡伴或不伴感染等;·糖尿病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

如肝肾心肺功能不全等;·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在门诊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低血糖或经常出现低血糖症状者;·需要安装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胰岛细胞移植或干细胞治疗者。糖尿病患者在经住院短期优化血糖控制,完善相关检查和缓解应激状态和病情之后,可在出院前修改为出院可维持的方案或维持住院治疗的方 案门诊治疗。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为了进一步规范内分泌科住院成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制定本共识。管理流程见图1,就其中血糖管理部分阐述如下。1管理对象内分泌科住院的成人糖尿病患者。2血糖管理①合并急危重症(a)合并急性并发症:DKA、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伴高血糖。严重糖代谢紊乱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时的降糖治疗:此时患者处于急性糖代谢严重紊乱状态,合并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酸中毒,危及生命。补液和胰岛素的应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逆转病情。在积极补液,有效改善组织灌注的同时,给予小剂量短效胰岛素静脉滴注,开始时按每小时每千克体重计算胰岛素的剂量0.1 U·kg-1·h-1,每1小时监测血糖。之后根据血糖下降速度调整胰岛素剂量,血糖下降速度一般控制在每小时降低3.9~6.1 mmol/L为宜。如第1个小时血糖下降不明显,且脱水已基本纠正,胰岛素剂量可加倍。当血糖降至13.9 mmol/L时,胰岛素剂量减至0.05~0.1 U·kg-1·h-1,使血糖稳定在8.0~

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院内高血糖是指血糖水平>7.8mmol/L,若血糖水平持续而明显地高于此水平则提示患者有可能需要接受治疗。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联合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组共同制定了《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以下主要为该专家共识中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部分内容。 表1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分层

表2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注:低血糖高危人群:糖尿病病程>15年、存在无感知性低血糖病史、有严重伴发病如肝肾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动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具有高危心脑血管疾病风险(10年心血管风险>10%)者,包括大部分>50岁的男性或>60岁的女性合并一项危险因素者(即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亲乱或蛋白尿)

图1住院成人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管理流程图

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 1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标准 糖尿病患者在其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涉及到"家一医院一家"的一体化管理,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时间需要在家和门诊进行调整和管理血糖,但许多情况下可能需要住院进行短期血糖管理和优化治疗、并发症筛查和应激状态的控制等,尤其在要起始胰岛素治疗的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有以下情况建议住院: 1、新诊断1型糖尿病 2、新诊断2型糖尿病鸘进行慢性并发症筛查或评估,或血糖较高謌考虑胰岛素强化治疗; 3、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不能明确分型,需入院进一步明确分型; 4、糖尿病妊娠或妊娠糖尿病(详见“糖尿病妊娠及妊娠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部分); 5、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疰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和乳酸酸中毒伴高血糖等; 6、糖尿病血糖控制差或不稳定,经门诊调整治疗不达标; 7、病程长的糖尿病需进行慢性并发症筛查或评估; 8、糖尿病合并各种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创伤、感染和手术等; 9、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不达标者; 10、糖尿病合并各种严重慢性并发症如各种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糖尿病足溃疡伴或不伴感染等; 11、糖尿病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如肝肾心肺功能不全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