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三现代世界与中国专题8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 格式:doc
- 大小:810.00 KB
- 文档页数:18
专题19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加试)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加试——(c)2.过程加试——(b)3.性质加试——(d)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4.影响加试——(d)(1)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灾难。
(2)动摇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美日崛起,也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3)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多视角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加试题)(2016·10月浙江选考)下图为19世纪后期以来巴尔干地区形势变化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④③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答案 C解析①~④四幅历史区域图分别存在于一战后初期、一战前、二战前、20世纪90年代后,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②①③④,故选C。
2.(加试题)(2016·4月浙江选考)下列所示为1913~1939年英、德、美、苏经济发展数据曲线图。
其中指代德国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C解析一战后,美国大发战争财,①应是美国;②曲线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且迅速跃居第二位,应代表苏联;③曲线在一战期间尤其战后受到削弱,但在20世纪20年代又重新崛起,可判断③是德国,④是英国。
故选C项。
3.(加试题)(2017·11月浙江选考,34,节选)“一战”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挑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
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
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
专题18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加试)考点一列宁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两种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加试——(b)(1)背景①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②外患: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内容①农业政策: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政策: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贸易政策: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制度:实行实物配给制。
⑤劳动方面:劳动制度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3)实质:这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4)影响①积极:政策的实施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②消极:挫伤农民积极性,违背经济规律,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加试——(c)(1)背景①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经济危机)。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
③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引起工人、农民不满(政治危机)。
(2)内容①农业政策: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政策:国家资本主义。
③贸易政策: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
④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3)意义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巩固了工农联盟,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使苏俄找到了一条比较合适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4)特点: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1)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标志着苏维埃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
(3)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根据苏俄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伟大实践。
(5)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专题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科技文化考点一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1.毛泽东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加试——(c)(1)缔造新中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
(2)社会主义革命:1953~1956年,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3~1957年,进行了“一五”计划;1956~1966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
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b)1956年底,经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3.中共八大的召开——(b)(1)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1)过程: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继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2)影响:“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5.“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的破坏——(b)(1)“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工作和交通运输等一片混乱。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①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有所恢复。
②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复苏和发展。
(3)“文化大革命”的影响①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②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专题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阶段特征一、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一统世界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刻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
一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
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发展,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大调整。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1945年至今是由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
政治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冷战共处,社会主义经历了迅速发展和重大挫折,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经济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双重趋势。
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
思想文化上,现代主义色彩浓厚。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在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误,“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
这一时期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祖国统一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环境的稳定,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
考点一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经济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1)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2)历史进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三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十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工作和交通运输等一片混乱。
(2)“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成就①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有所恢复。
②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复苏和发展。
(3)“文化大革命”的影响①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②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1.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2)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
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3)社会主要矛盾: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政治制度: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这一过渡时期的结束。
2.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和意义(1)实质: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意义:使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拉开了序幕。
3.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间的联系(1)政治: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巩固政权的斗争,建设中国特色三大政治制度,宪法建设等。
政治建设为经济、外交、文化科教提供安定的环境。
(2)经济:恢复国民经济、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政治建设,文化科技发展的前提。
(3)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政策,为国内政治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019年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辅助资料一、概念理解:国体即国家性质,指国家的阶级属性。
如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专政。
政体即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也叫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如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
国体与政体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具有重要作用,政体又有相对独立性。
国家结构形式指一个国家的政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国家的领土,以及如何规范国家政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
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新型的代议制,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议会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
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是组合概念。
民主即主权在民,一般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掌握国家政权,即代议制民主。
共和即最高权力由多人共同行使,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
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
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
邦联制和联邦制邦联制和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
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区别在于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而联邦则形成新的国家。
专题08 现代中国经济考向一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讲高考(1)考纲要求了解“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认识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2)命题规律本专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
考查的重点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从考查形式上看,本专题命题形式多样、材料选取广泛、题型多样。
预计今后高考有可能从以下几点命题:一是再现新中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历程有关史实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二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变迁,从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然性及特点。
(3)备考点睛全国卷在本考点的命题频率较高,内容多集中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背景、成就,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对苏联建设模式的反思等,这就给备考2017年高考指明了方向。
例1(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8) 8.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答案】D点睛:本题落实时空观念的考查,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试题比较简单,运用所学知识即可排除。
全国卷高考近几年趋于平和,这就启示我们平时备考不能忽略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
2.讲基础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史实核心词:过渡时期,所有制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左”倾错误、八字方针(1)实践:A.成功实践:①1953-1957年,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功起步。
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同时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全面展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三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十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加试——(b)(1)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③产品分配上: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④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2)影响①积极:高度集中人力物力,保证了战争胜利。
②消极:强行征粮等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危机。
(1)背景①经济危机:战争结束后,工农业产量大幅下降,人民生活困苦。
②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严重社会矛盾。
(2)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企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③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④分配制度: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意义①经济:经济恢复,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政治: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③理论:探索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形成(1)工业化①政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成就: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③问题: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过大;农民付出代价过大。
(2)农业全盘集体化。
2.特征(1)经济: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斯大林。
(3)思想文化: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对新经济政策的改变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1)经济: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经济发展失去动力。
专题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阶段特征一、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一统世界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刻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
一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
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发展,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大调整。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1945年至今是由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
政治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冷战共处,社会主义经历了迅速发展和重大挫折,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经济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双重趋势。
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
思想文化上,现代主义色彩浓厚。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在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误,“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
这一时期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祖国统一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环境的稳定,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
考点一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经济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1)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2)历史进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3)历史影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背景:国内战争爆发,为集中全国力量,战胜敌人。
②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强制劳动。
③评价: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①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内容: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部分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行按劳分配。
③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④评价: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3)“斯大林模式”①背景:1924年1月,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并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基础: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③内容:产业结构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管理体制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4)评价: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3.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扩大农业、工业生产自主权,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勃列日涅夫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突出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
(3)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期改革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
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5)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轻易改变改革的方向。
1.1928年9月,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认为,“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他认为苏联应当( )A.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B.优先发展建筑原料产业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遵循工业化建设的规律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可知,布哈林主张在进行工业化建设时,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能盲目求快,故D项正确。
2.1929年末,斯大林实现了“强制集体化”,“到了1938年,私有土地完全消失。
国家制定价格、控制分配、选定农作物,来达到确保稳定的食物供给和解放农业劳动力”。
苏联的上述做法旨在( )A.全面建立计划经济新模式B.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C.加快取消新经济政策步伐D.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比重答案 B解析苏联全面计划经济新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实行“强制集体化”,“制定价格、控制分配、选定农作物,来达到确保稳定的食物供给和解放农业劳动力”是为了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
3.(2018·全国课标文综Ⅲ卷)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答案 A解析A对:根据材料中苏共二十一大的决议,可知仍将重点放在工业发展方面,尤其注重重工业的发展,且仍是通过行政命令发展经济,说明七年计划并未摆脱斯大林模式。
考点二西方经济政策的调整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②重要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激化了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③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过度,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3)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罗斯福新政(1)措施①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等。
②调整工业:加强政府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③调节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整农产品结构等。
④社会保障:实行社会救济,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等。
(2)影响①经济: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生产力恢复。
②政治:缓和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③世界: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进入“滞胀”时期,政府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福利国家”的建立缩小了贫富差距,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第三产业的兴起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1.罗斯福新政的启示2.“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中有一只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手,被称为“看不见的手”。
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挥其重要作用,被称为“看得见的手”。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调节能力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有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但是,它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
所以,两手兼用,即两者都有合理的地方。
4.(2018·全国课标文综Ⅲ卷)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该表可知,当时美国(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答案 C解析C对:材料反映了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到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持续下降,说明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
A错:最低工资标准是在罗斯福新政中实行的。
B错:材料中反映的是部分行业中的工人周工资的下降幅度,并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
D错: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大危机导致工人周工资下跌,与政府财政支出无关。
5.在新政初期,美国州长协商会对罗斯福是大力支持的。
1935年,州长们对新政的态度出现明显分化,他们反复宣传的是维护州权和加强州际合作的重要性。
据此判断,下列新政举措中,可能遭到州长们反对的是( )A.贬值美元以刺激出口B.设定统一的工资标准C.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D.调整企业和劳资关系答案 B解析美国州长“反复宣传的是维护州权和加强州际合作的重要性”,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罗斯福新政损害了州权。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规定全国执行统一的工资标准,损害了州权,故B项正确。
6.有学者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
”下列不符合第一个“修补”方向的是( )A.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福利国家”C.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D.大力推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模式答案 D解析材料中修补资本主义说明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福利国家”也是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表现,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同样也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调整生产关系),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计划的手段)而不是实行计划经济(指令性计划管理模式),故D 项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三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1949~1956年底)(1)国民经济恢复——奠基1949~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建设①特点: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