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适合学生的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书笔记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事业。
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中,作者深刻地阐述了如何为学生创造一种真正适合他们的教育环境,这让我深受启发。
书中提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天赋和学习风格。
传统的“一刀切”式教育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反而可能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能力培养”。
适合学生的教育应当是因材施教的。
这意味着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包括他们的优势和不足、学习偏好和兴趣爱好等。
例如,对于那些善于形象思维的学生,可以多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而对于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逻辑推理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式学习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还需要注重课程的设置。
课程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更应该涵盖丰富的实践活动、艺术修养和社会体验。
比如,开设手工制作、音乐欣赏、社会实践等课程,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中探索和发展自己。
同时,评价体系也需要改革。
不能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度、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
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书中还强调了教师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爱心。
他们要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商店里处理一批鞋子,无论号码大小,都是一个价钱.一位顾客挑来挑去,觉得既然价钱都一样,就挑了一双大号的,觉得这样合算.结果,鞋子穿在脚上,因为号码大,走起路来非常累,最后不得不将鞋子扔掉.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个道理适用于每个人。
同样,这话也非常适用于我们的教育。
从现代意义的教育而言,人有选择教育的自由,人有追求成功的权利。
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是给人以充分的自由去选择教育的社会,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应该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自己走向成功的条件,为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提供更多公平的选择机会。
一、“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内涵(一)“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开发性教育人的素质有先天的潜在素质(潜在能力)和后天的现实素质(综合能力)之分,潜在素质经过教育和实践,可以向现实素质转化。
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
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
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内涵之一就是创造适合于不同学生身上存在的潜能能有效发挥的教育环境(教育形式、教育活动等等),使学生的潜能“外化”为行为中的现实素质或综合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教育。
为什么学生经过五六年学校教育之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变的对学习不感兴趣,越来越不如以前呢?我认为,这虽然有学生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衡量学生只有一把尺子,结果把许多在其他方面颇具天赋的学生给忽略了。
和谐发展,指人的才能和品质得到协调发展。
而教育和学习不能仅仅简化为语言、记忆、推理和智力,也不能仅仅简化为个体所拥有的知识和体验,更不能仅仅简化为认知。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全面发展是指学生的身体、品德、智力、劳动和美感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忽视哪一方面或只偏重哪一方面的教育,都是片面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鲁迅先生谈及教育时曾这样说:“未来之教育,适如其分发展各自的个性。
”教育的本真是“适合”。
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之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教学方针,为教师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大自然是神奇的,自然规律让我们得知,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事物。
人类世界也是一样。
教育更是如此。
在教学中,学生们千差万别,他们的成长环境、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等都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要致力于提供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和一直以来教育理念的熏陶,我深深地体会到,“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对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
作为刚刚入职的小学教师,从踏上讲台的第一节课开始,我就认识到了,虽然孩子们同在一个教室中,同上一堂课,但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
如果每名学生都用千篇一律地教学方法去要求,那可能得到的只是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模型”,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
根据生理学和心理学我们可以得知,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的人逻辑思维较强,而有的人则形象思维比较好,有的人感性,有的人较为理性。
这种差异性放到教学上也非常普遍,有的学生擅长语文,有的学生擅长数学,还有的学生在体育和艺术类方面比较有天赋。
这种时候如果我们只用一种固定的标准和模式去要求学生,会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
我所在的班级共有41名同学,第一次走进教室时,看着一张张天真的脸庞,我还完全没有意识到应该怎么去担起班主任这个角色。
只是简单粗暴地用我曾经遇到过的老师一样,板起脸凶巴巴地对他们提出很多要求:上课不举手不许说话,下课不要聚在一起打闹,也不要追着老师。
一开始的效果是很显著的,但时间一长我发现我们班学生都很怕我,却不会真正地把我的话听进去,只是像执行命令一样。
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教育学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要想有效地教育学生,就需要采用一些科学且有效的方法。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要教育好学生,首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因为一个有兴趣的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知识。
而对于小学生,可以通过游戏、童话故事、音乐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同时引导他们多参与社交活动和户外活动。
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实践、讨论、辩论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兴趣,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独立控制、调节和组织自己的学习行为的能力。
一个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
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
教师也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然后,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要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创意实验、科技比赛、手工制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教师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合作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提高自己的方法和建议:1. 热爱教育: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
作为小学教师,你将对年轻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对教育的热情,将有助于你更好地投入工作。
热爱教育: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
作为小学教师,你将对年轻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对教育的热情,将有助于你更好地投入工作。
2. 教学准备:提前做好教学准备是成功的关键。
理解教学内容,编写详细的教案,并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
确保课堂时间充分利用,并能借助适当的教学材料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教学准备:提前做好教学准备是成功的关键。
理解教学内容,编写详细的教案,并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
确保课堂时间充分利用,并能借助适当的教学材料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3.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使用多种多样的视觉、听觉和动手体验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同时,结合游戏和趣味性,以及轻松的研究氛围,使学生享受研究的过程。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使用多种多样的视觉、听觉和动手体验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同时,结合游戏和趣味性,以及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4. 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尽量了解他们的研究需求。
同时,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分享学生的研究进展和问题。
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尽量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同时,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分享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
5. 鼓励和激励:积极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自信心。
将学生的成功视为自己的成功,并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研究环境。
鼓励和激励:积极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榆关学区初级中学安秀丽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
”我们要帮助学生播种好的信念、行动、习惯和性格,帮助学生收获幸福的人生。
当学生幸福着,那么我们的每一天都忙碌着,也都快乐着。
一句话:和谐教育。
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
以往的教育是创造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现在是要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变革。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首先是没有样样都会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是个性张扬的教育,是特长发展的教育。
冯教授说:世上没有样样都会的教育,教育将终身面对差异,与其埋怨差异,不如面对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其次,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情感,释放学生潜能的教育,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发展学习能力,培养适应能力,锻炼实践能力,提升交际能力的过程。
教育的真谛是:实现在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
教育就是发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获得发展的信心。
我们要努力做到:一是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一个不爱学习的教师,肯定不是一个好教师。
让浓浓书香滋润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是让“研究”成为一种状态。
开展课题研究,定期进行教学研究成果展示,保证课题能落实,研究有收获。
三是让“反思”成为一种工作方式。
养成时时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积累,在反思中发现,在反思中成长。
再次,追求轻负高效的课堂。
实现轻负、高效,优化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方法、优化集体备课,转变课堂教学理念、转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在师生、生生互相激发、合作质疑并达成体验的课堂呈现过程中,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怎样去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是个长久的话题,适合学生的教育应该要吸纳古今中外一切科学合理的教育思想精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赋予时代的特征,继续发扬创新,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方法措施及活动安排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首先要明确要求。
首先,学生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尊重他人、公正公平等。
其次,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此外,学生还应该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实现这些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措施。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科学展览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在活动安排上,我们可以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安排一些固定的活动,如周一的升旗仪式、周三的社团活动、周五的班级会议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留出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我发展。
总的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既有秩序又有自由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得到全面的发展。
如何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如何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当今教育已经不同于过去,学生的需求也是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变化。
教育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在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将各种教育资源无限拓展。
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何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个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能投入学习并享受过程。
老师应该有多样的教学方法,并且应根据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喜欢动手的学生,老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体验真实情境下的操作和挑战。
对于喜欢讨论和交流的学生,老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富有情感和有趣。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学科背景、生活经历和个人兴趣。
因此,一个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必须能够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对学生的了解是关键,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例如,对于一些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开放式教学,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自由探究问题,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精神。
而对于一些学习较弱的学生,老师需要采取更多的引导、讲解和互动,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能力。
三、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育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单纯。
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更多新的教学手段,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
老师应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让学生在更丰富的教学资料、更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更自由的时间安排中学习。
例如,可以通过电子板书、网络课堂、在线直播等技术手段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开展自己的学习。
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必须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培养21世纪新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学生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兴趣进行主题选择,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同时,要加强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创造出新的学习模式和方法。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书笔记读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真的是让我感触颇多。
这本书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和思考,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教育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小辉。
小辉刚到我们班的时候,成绩很不理想,性格也比较内向,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
他在课堂上很少主动发言,课后作业完成得也不太好。
一开始,我以为他就是那种对学习不太上心的孩子,所以对他的关注并不是很多。
但是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那是一次班级的课外活动,我们组织了一场手工制作比赛。
我发现小辉在这个活动中表现得特别积极,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热情。
他用一些废旧的材料,如纸板、塑料瓶、旧布料等,制作了一个非常精美的小房子模型。
那个小房子不仅外观漂亮,而且里面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
有小小的窗户、门,甚至还有一个用牙签做成的小篱笆。
我当时非常惊讶,走过去问他:“小辉,这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小声说:“老师,我喜欢做这些。
”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小辉在其他方面的表现。
我发现他对美术课特别感兴趣,每次美术作业都完成得非常认真,而且很有创意。
于是,我在课堂上经常给他展示作品的机会,表扬他的进步和创意。
慢慢地,小辉变得开朗起来,在课堂上也开始主动发言了。
我趁热打铁,鼓励他把在美术方面的热情和专注带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比如,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会提醒他可以像设计美术作品一样,先构思好框架和细节,再逐步填充内容。
他开始尝试着这样做,一开始写得并不是很好,但我一直给他鼓励和指导。
有一次,他写了一篇关于自己制作手工的经历的作文,写得特别生动详细。
他描述了自己如何收集材料,如何一步步地完成作品,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那篇作文里,他的用词虽然不是特别华丽,但是感情真挚,让我仿佛看到了他当时认真制作的样子。
与学生有关的教育原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始终秉持着一系列与学生有关的教育原则,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全面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与学生有关的教育原则。
1.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背景、兴趣和学习风格。
我们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和潜力,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2.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我们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除了学术知识,学生还需要培养一系列的综合能力,如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这些能力,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和合作项目,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发展这些能力。
4.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情感发展对于他们的整体成长和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温暖和支持,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同时,我们也应该教导学生如何管理情绪和处理压力,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5.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应该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和评估学习成果,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6.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学术方面的成就,还包括身心健康、品德素养和社会责任等。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在各个方面获得全面的成长。
7.积极评价和反馈评价和反馈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采用积极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改进的方向。
同时,我们也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做适合学生的教育
作者:牛朝霞
来源:《中国德育》2013年第06期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星海学校(北京十一学校大连实验学校)在实践中确立了“德育为魂,课改为先,合作为径,育人为本”的学校发展基本策略,构建了“本根教育、和谐教育、时空生命教育”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根”“和”“时空”三大素养,为成就卓越公民而奠基。
德育为魂
“根”的素养—夯实学生立人之基、
做人之本学校汲取“孝”“诚”“智”
“雅”民族文化精粹养育学生心灵,培育学生“根”的素养。
校本课程《跪羊图》使师生领悟孝父母、孝社会、孝国家三个境界;“三个三”习惯养成校本课程通过三句话(“您好”“谢谢”“对不起”)、三整理(桌面、书包、储物柜整理)和三姿(坐姿、站姿、行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和”的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的素养,即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及中西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融会贯通。
学校深入挖掘德智体美的内涵,科学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构建多维课程体系,为“和”的素养奠基。
学校以“上善若水,融荣而生”为发展哲学,以“倡百家,融一家,成自家”为做事哲学,以“中国情、民族魂、世界观”为做人哲学,用民族的心牵世界的手,分享多元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时空”素养—科学规划生命成长的轨迹时空生命教育是指穿越时空的隧道,对生命过去、现在、未来的传承与发展,科学地规划生命成长的轨迹。
学校通过课程引导学生身心成长,通过“地球日论坛”等活动抒发对地球母亲的关爱与呵护,通过校本课程“4·21宇宙日”认识、探究宇宙,切实让学生体验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最终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互育。
课改为先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学校把课程改革作为各项工作之首,整体规划,系统研究,有效实施。
多维课程的“四个整合” 学校以国家课程为核心,以地方、校本课程为两翼,以国际课程为拓展,将学校多维课程有机整合,即学科内部的有机整合、学科间的有机整合、三级课程的有机整合、三级课程与国际课程的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发展。
“多维课堂”的有效实施多维课堂的基本特征为问题驱动;基本形式为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基本目标为思、疑、释、拓、创等思维品质的培养;基本原则为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有质疑问难的机会,有充足的练习时间,有选择题目的权利,旨在提升学生思考、质疑、诠释、拓展、创新的能力。
“功能教室”提升学科素养与学科文化作为北京十一学校的分校,学校在课改实践中努力与本部保持一致。
学校将传统的班级教室定位于“功能教室”,将教室按学科文化特点规划布局。
近百平米的教学场所,设有授课区、展示区、交流区、查询区,为课改提供丰富的资源平台。
师生在“功能教室”中得到学科文化氛围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科素养,强化学科文化,提升课堂效率。
“走班制”与“作业超市”强化自主意识目前学校正着力于“走班制”的探索与实践,最大程度培养学生自主、能动、创造性的自我发展能力。
学校设“作业超市”,让学生在作业菜单中自主选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
合作为径
在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今天,多样化合作为学校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我校的多样化合作从校内、国内、国际三个层面展开,目的在于开拓师生视野,搭建交互式合作实践平台。
校内合作—资源整合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加强学科间教师的交流是整合学科资源最为有效的方式。
目前,学校正着力于中小学一体化研究,在十二年一贯制的背景下,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有效整合将使教育教学更科学、更合理、更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国内合作—优势互补无论是与区域内学校互动,还是与国内知名学府互访,学校始终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汲取智慧,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学校不断修正自身发展方向,把握发展节奏,在内涵发展的快车道上稳步前行。
国际合作—文化交流在国际合作实践中,学校借鉴其他国家课程的理念、模式,在构建多维课程体系的同时,与英、美等国家的学校建立友好关系,拓宽国际合作的途径,为多维合作和多元文化交流搭建平台。
育人为本
《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纳入教育工作的20字方针。
学校在“立德”的基础上确立了育人目标—培养健康、有趣味、有根、多元、卓越的人,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和多元文化理解力的卓越公民。
这个过程中,尤其要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到公民层面上,就是要突显“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因此,学校将卓越公民的培养作为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在基础中追求卓越,在继承发展中追求卓越,在多元融合中追求卓越,在个性差异中追求卓越的素养,给予学生自主、能动、创造性发展自我的机会和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能
力,使学生长大后能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真正使校训“责任、国家、世界”植根于学生心中。
“德育为魂”“课改为先”“合作为径”“育人为本”四个要素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切实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导向,并得以积淀厚度,提升高度。
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学校将不断探索实践,完善机制,创新形式,为学校快速、稳定发展奠基,为成就卓越公民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