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3.1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生物教资分离定律教案教学内容:分离定律教学目标:1. 理解分离定律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分离定律的表述和适用条件;3. 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分离定律的概念和表述;2. 分离定律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分离定律的原理和意义;2. 掌握如何应用分离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概念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以及他提出的基本法则;2. 引入分离定律的概念,解释分离定律对孟德尔实验结果的解释。
二、分离定律的表述(10分钟)1. 介绍分离定律的基本表述:“在杂种后代中,每对纯合子基因组合的等位基因在生殖过程中分离,各自独立地进入配子,再结合形成新的基因型组合。
”2. 解释分离定律的含义和原理。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一个具体的遗传交配问题,让学生运用分离定律进行分析和解答;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应用分离定律解决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练习与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自行解答几个与分离定律相关的遗传问题,加深对该定律的理解;2. 提出一个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分离定律推断家族成员的基因型。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强调分离定律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弥补存在的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和熟练运用分离定律,帮助他们建立对遗传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应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巩固和拓展,使学生对分离定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节分离定律对应学生用书P2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它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2.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基本方法确定被研究的相对性状,选择父本和母本对母本人工去雄: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的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②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2.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的为隐性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 2的性状分离比约为3∶1,在测交实验中后代的表现型比约为1∶1。
4.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5.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显性的表现形式: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
1.举例说明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关系,如何判断两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提示:身高是性状,高和矮是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可以根据此定义来判断两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
2.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举例说明。
提示:(1)杂交实验中,F 1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自交实验中,子代若出现新性状,则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实例:若紫花豌豆×白花豌豆→全是紫花,则紫花为显性; 若紫花豌豆×紫花豌豆→紫花、白花,则白花为隐性。
3.如何区分杂交、自交、正交和反交?通过实例说明。
提示:(1)杂交: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异花授粉。
(2)自交:紫花豌豆自花授粉。
(3)正交和反交:若“紫花作母本×白花作父本”为正交,则“紫花作父本×白花作母本”为反交。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科学方法和阐明过程。
2 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含义。
3 阐明基因分离定律。
4 应用基因分离解释相关的遗传现象。
5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2 能力目标1 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学现象。
2 尝试进行家族系谱图的绘制和分析。
1.3 情感目标1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基因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遗传定律之一,它以减数分裂的内容基础,同时又是后面将要学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基础。
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之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分离定律” 是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提出的基本要求。
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习基础和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难点: 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教师活动:课件展示生活实例,让学生集体回答。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什么生物现象?2、“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又说明了什么生物现象?学生活动: 集体回答: 遗传和变异。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实例引出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将学生带入本节课遗传规律的学习和探究。
活动2【活动】教师活动:展示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的简介,引出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科学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并让一个学生回答豌豆特点,引导学生展开豌豆性状遗传实验的学习和探究。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课前阅读和归纳总结,个别回答,得出答案,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孟德尔研究的情景中去。
1、豌豆是自花受粉(闭花传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2、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3、豌豆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第34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精华⎪⎪⎪⎩⎪⎪⎪⎨⎧−−−−→−−→−⨯=−→−→⨯)1dd(Dd 21DD F )Dd(F dd DD P )1(3 F )(F P 211d D 12 1基因型:、:等位基因::理论解释:性状分离::高茎:矮茎显性性状,表现一致:高茎矮茎:高茎实验现象:,进行豌豆的杂交试验发现者:奥国人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受精机会均等:配子、 ⎪⎪⎪⎩⎪⎪⎪⎨⎧−→−⨯−→−⨯−→−−→−⨯象理论解释的正确性,从而证明对分离现基因型为得与理论分析相符,即测结论:杂交实验的数据株矮株高:矮茎实验:的结果:有分析:如解释正确,应正确性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基因型测隐性类型目的:测交 Dd F 3430F 1dd 1Dd dd Dd F F 1111⎩⎨⎧递给后代分开而分离,随配子传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分离的基础等位基因具独立性,是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实质1F 2)(1⎪⎪⎩⎪⎪⎨⎧⎩⎨⎧⎩⎨⎧患者生育显性遗传病:尽是控制结婚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遗传病预防合体,便可推广一旦出现此性状就是纯培育隐性性状:后代中推广生性状分离为止,方可自交,直到确认不再发培育显性性状:应连续指导育种意义题例领悟例1: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 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 )A 、1/8B 、7/8C 、7/16D 、9/16解析:杂合Dd 自交一次,后代中1/2为纯合体,1/2为杂合体;纯合体自交后代全为纯合体,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又产生1/2的纯合体。
或根据公式1- 1/2n =1-1/23=7/8答案:B例2: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解析:解此类题分三步进行:(1)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几率。
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该夫妇为Aa 的几率为2/3,AA 的几率为1/3。
(2)假设该夫妇为Aa ,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1/4。
高中生物试讲分离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离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分离定律的原理。
3.理解分离定律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分离定律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都知道,生物的遗传是通过基因来控制的。
那么在生物繁殖过程中,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后代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那就是分离定律。
2.讲解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一个重要的定律,它是由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出的。
简单来说,分离定律是指在杂种自交或杂种亲代后代中,同一对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互相对立的基因)分离并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这样就保证了不同等位基因的分离传代,即实现了遗传的多样性。
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展示分离定律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可以选择通过蜜蜂或其他昆虫的杂交实验来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4.讨论分离定律的意义:让学生讨论分离定律在遗传学中的意义,并分析对生物多样性和基因传递的影响。
5.总结:回顾分离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并强调学生要深入理解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
四、课堂练习:1.简答题:什么是分离定律?它在遗传学中有什么作用?2.实验设计:假设你是一名遗传学家,你将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分离定律?五、作业:1.预习下节课内容。
2.总结今天课堂学习的内容,写一篇小结。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教学内容是否能清晰地传达给学生?2.实验演示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3.下节课如何继续深入拓展遗传学的知识?七、拓展阅读:1.了解孟德尔遗传学的发展历程。
2.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遗传学中的概念和原理。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生物《312分离定律应用徐》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知识目标(1)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2)了解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二、学习过程的重点和难点显、隐性的确定方法及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三、学习过程学习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30—31页,总结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活动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阅读31—32页)1.杂交育种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在F2中,虽然很容易得到抗锈病的植株,但其中某些植株的抗锈病性状在自交后代中还会发生分离,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和抗锈病植株的比例。
【跟踪训练】1.将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得F1,然后逐代自交,在F4代中纯合体比例为A. 1/8B. 7/8C. 1/16D. 15/16 【跟踪训练】2.用纯合红花豌豆与纯合白花豌豆杂交,F1全部为红花豌豆,让F1自交,所得F2再全部自交,则F3中白花豌豆占F3总数的A. 1/3B. 3/8C. 2/5D. 1/42.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常常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做出科学的推断。
隐性遗传病是由控制的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是由控制的遗传病。
例题1.下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2)理解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解释。
(3)识记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现象。
(4)理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相对性状、纯合子、杂合子、表现型、基因型等概念。
2.情感目标:(1)理解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2)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学会分析生活中的遗传现象,锻炼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讲述: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
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
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本节在编定上,注意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三个遗传定律中的第一个遗传定律,是学生学习其他两个遗传定律的重要基础,因此,本小节的教学内容是教学重点。
2.本小节内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1)孟德尔的杂交试验与苏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有性生殖》相联系;(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与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第四章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相联系。
三、学情分析我校的学生大多在城市生活长大的,生活过程中对植物和动物的接触是比较少的,缺乏感性材料;经过前面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学习,为本节概念的学习和建构奠定了认知基础。
四、重点难点重点:孟德尔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常用遗传学术语。
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图解的写法。
五、教学过程讲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一项基本特征,遗传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很早就有人意识到这个现象,众多的科学家从事着遗传现象及规律的研究,在这些科学家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学生回答:孟德尔!孟德尔被称为遗传学的奠基人,对遗传现象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孟德尔到底是何许人也呢?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之前布置作业:学生查找有关孟德尔的生平的资料) 请一位学生代表他的小组发言。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1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1)考纲要求考点梳理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 传粉植物,而且是 受粉,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若人工授粉去雄,时间应为开花 (前/后)。
②豌豆具有许多 的相对性状。
(2)常用符号及含义P: ;1F : ;2F : ;⨯: ;⊗: ;♀: ; ♂ : 。
(3)过程图解(4)归纳总结①1F 全部为 。
②2F 发生了 。
2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由此可见2F ,性状表现型及比例为 2F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 ∶Dd ∶dd= 。
3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1)验证的方法: 实验,选用1F 和 作为亲本,目的是为了验证1F 的 。
(2)测交的结果:子代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为 。
基础过关1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 A 自交、杂交和测交 B 测交、自交和杂交 C 杂交、自交和测交 D 杂交、测交和自交2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 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2F 的表现型比例为3∶1C 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3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得11F F ,自交所得2F 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 A 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有显性作用 B 1F 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 控制高、矮茎的基因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4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5 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B 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D 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6 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①四分体②姐妹染色单体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④非同源染色体A ②④B ③C ①②D ①7 家兔的褐毛对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验结果;
3. 了解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遗传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1. 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实验结果;
2. 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结论。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规律;
2. 理解细胞分裂和生殖细胞形成过程。
四、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等教学软件;
2. 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实验材料;
3. 实验室用品。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基因的概念和遗传规律。
2. 讲解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实验结果,介绍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结论。
3. 展示孟德尔实验过程,并分析实验结果。
4. 教师以绘图、实验等形式,展示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遗传中的应用。
5. 练习和讨论:学生进行基因分离定律相关题目的练习,讨论解题方法和策略。
6. 总结与提高:总结基因分离定律的要点和应用,提高学生对生物遗传规律的理解。
六、作业
1. 完成基因分离定律相关题目的练习;
2.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历程和发展。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实验结果,掌握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结论,提高了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验和综合训练,加深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培养其对生物遗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材地位】《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本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该节内容是前面第二章中减数分裂及生物的生殖等内容的延续,又是后面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等内容时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也为后面学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甚至是选修课本的有关内容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整个高中生物的知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1.分析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的原因;2.说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3.阐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4.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5.确立科学实验导致科学发展的观点,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说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理解测交实验。
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学法引导】1.概念较多,学习上要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和理解。
2.体验孟德尔的科学探索过程,领悟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教学设计说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苏教版教材本节内容的编排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定为六小部分:豌豆适宜用作遗传试验材料的原因、豌豆杂交的方法、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教学上,我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是本节课的新概念特别多,而教材上的甚至都不齐全,因此在编写的学案中第一部分整理了系统的概念,方便学生接受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第二是本节课容量较大,所以不仅自己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且特别要求学生课前依据学案进行预习;第三是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结果的解释”进行教学时,尊重事实,采用传统的讲述法,没有滥用讨论法或是探究式教学,因为天才的孟德尔提出的完美无瑕的解释不是几十个学生讨论一会就能得出的;第四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以及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与价值观教育。
【教学过程】导课在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的是生物的生殖,我们知道生物生殖的子代在性状表现上总是与亲代个体相同或相似,这就是遗传。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述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以及性状分离的概念,学会判断相对性状。
2、说出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 1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孟德尔的生平以及为遗传学所作贡献的介绍,学习孟德尔热爱科学、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聋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普通孩子来说较弱,概念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更有难度。
在本节课中,通过做一做,引入相对性状的概念,并分析抓住关键词,从而帮助聋生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学会判断是否为相对性状。
另外,在学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分离等几个概念时,从图示出发,边分析图示,并总结出概念,聋生更易理解掌握。
三、重点难点重点: 阐述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以及性状分离的概念,学会判断相对性状。
难点: 阐述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以及性状分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引入教师:[ 讲述]: 首先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双手,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一看自己双手手指嵌合时是左手大拇指在上还是右手大拇指在上,自己的拇指竖起时是直的还是弯的?学生尝试做一做。
活动2【活动】相对性状概念的学习[ 讲述]: 像这种,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就叫做性状。
而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就叫相对性状。
( 抓住关键词:同一、同一、不同)[提问]: 人类还有哪些相对性状呢?[展示图片]: 人类的单眼皮与双眼皮、舌头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曲、有无酒窝、有没有耳垂( 学生思考,并观察或试做,加以体会。
)[ 练习]:( 学生在学案上完成后,教师随机选择一组进行拍照上传展示并讲解分析)判断下列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豌豆的紫花与白花( )绵羊的长毛与细毛( )番茄的红果与圆果( )狗的黑毛与羊的白毛( )兔毛的白色与兔眼的红色( )猫的黑色与白色( )( 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学案上完成相关练习。
1.1.3 基因的分离定律专题知识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特殊现象【知识点梳理】1.基因分离定律中其他特殊情况分析(1)不完全显性: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
特别提醒: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的辨析①完全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的全部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并且在表现程度上和显性亲本完全一样。
这充分体现了显性遗传因子的绝对性,即在成对的遗传因子中,只有显性遗传因子可表达出基因产物,而隐性遗传因子的表达受抑制。
完全显性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②不完全显性: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之间,这种显性表现叫不完全显性。
例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纯合的红花和白花杂交,F1为粉色花。
③共显性: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1的同一个体上显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叫共显性。
例如红毛马与白毛马交配,F1是两色掺杂的混花毛马(红色和白色的毛发均匀混合,遍布周身)。
④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
镶嵌显性与共显性并没有实质性差异,共显性是在同一组织或同一部位表现双亲各自的特点,而镶嵌显性是在不同的部位分别表现了双亲的特点,其实质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对遗传因子表达的时间不同。
例如大豆有黄色种皮(俗称黄豆)和黑色种皮(俗称黑豆),若用黄豆与黑豆杂交,F1的种皮颜色为黑黄镶嵌(俗称花脸豆)。
(2)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有多个。
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 A、I B、i,组成六种基因型:I A I A、I A i、I B I B、I B i、I A I B、ii。
第三章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说出孟德尔选择实验材料的成功之处。
2、能说举例说明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性、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
3、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以及能做出解释二、教学重点1说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2 说出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三、教学难点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做出解释。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归纳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五、教学用具课件六、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质疑讨论】为什么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结果会可靠?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即严格的_________植物)。
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结果可靠易于分析。
②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
杂交试验的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
【相关概念】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类型。
如豌豆花的紫花、白花等。
课件出示人的一些典型的相对性状的图片,如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的相关概念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中有花粉。
花药成熟后,花粉散发出来。
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两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两性花。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单性花。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
闭花传粉:花在未开放前,因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称之为闭花传粉。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
去雄:在花未成熟前,拔开花瓣除去末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做去雄。
思考探究1: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在实验中是怎样实现异花传粉的?(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纯种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再让F1得F2。
第三章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说出孟德尔选择实验材料的成功之处。
2、能说举例说明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性、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
3、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以及能做出解释
二、教学重点
1说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2 说出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
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做出解释。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归纳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教学用具
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质疑讨论】为什么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结果会可靠?
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即严格的_________植物)。
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结果可靠易于分析。
②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
杂交试验的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
【相关概念】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类型。
如豌豆花的紫花、白花等。
课件出示人的一些典型的相对性状的图片,如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对性状
杂交试验的相关概念
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中有花粉。
花药成熟后,花粉散发出来。
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两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两性花。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单性花。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
闭花传粉:花在未开放前,因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称之为闭花传粉。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
去雄:在花未成熟前,拔开花瓣除去末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做去雄。
思考探究1: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在实验中是怎样实现异花传粉的?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过程:纯种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再让F1得F2。
(1)常用的遗传学符号和含义:
①P: 纯种紫花豌豆×纯种白花豌豆
(杂交)
↓
F1:豌豆
↓(自交)
表现型:豌豆:豌豆
F2个体数: 705株: 224株
比值::
②实验结果 F1只表现出性状
F2出现,且分离比为:
思考:以上实验现象的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豌豆的其他对相对性状是否也是如此呢?其中有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呢?
如果不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遗传结果,会发现F2呈现3∶1的数量比吗?
(3)问题思考:(提出问题)
①为什么子一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显性性状:紫花),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隐性性状:白花)或其他颜色?而另一个亲本的性状(白花)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
②为什么子二代又出现了白花?为什么子二代紫花与白花比例为3:1呢?
思考探究2:如果孟德尔在实验中只统计了一两株豌豆植株上所结的种子,那么在F2中一定还是3:1的性状分离比吗?
思考探究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若F2得到20株豌豆,其中矮茎个体一定是5株吗?
(4)相关概念:(举例说明)
杂交: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如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的交配属于杂交。
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如紫花F1与紫花F1相交,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显性性状,如紫花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白花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称为性状分离。
如紫花性状的F1自交,F2出现紫花和白花的现象是性状分离。
正交与反交:这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如以紫花豌豆作母本,白花豌豆作父本为“正交”,
则以紫花豌豆作父本、白花豌豆作母本为“反交”。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生物性状由(后来改称为)控制的。
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显性性状由控制,用字母(如 A )表示,隐性性状由控制,用字母(如 a )表示。
②在体细胞中,基因存在。
显性基因(A)对隐性基因(a)有。
③基因在生殖细胞(配子)中单个存在。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彼此,分别进入。
配子中只含每对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合子中的恢复成对。
请在框内绘出“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的杂交试验分析图解(遗传图解)”,遗传图解的格式要规范
说明:P—亲本♀—母本
♂—父本×—杂交
—自交(自花传粉
同种类型相交)
F1—杂种子一代
F2—杂种第二代
相关概念:
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遗传因子,本章研究的基因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大写符号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形性状的基因是(用小写符号表示)。
等位基因(举例说明):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位置上,控制性状的基因。
如Aa
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表现型:在遗传学上,把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如紫花豌豆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
基因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物个体的表现型
【思考】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呢?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孟德尔又是如何做的呢?请同学们预习下节内容!
★【课堂反馈】
1.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
A.兔的体长和体重 B.兔的长毛与黑毛 C.豌豆的高茎与紫茎 D.豌豆花腋生与顶生2.隐性性状的特点是()
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杂合体 B.隐性性状的个体都可以稳定遗传
C.隐性性状不能稳定遗传 D.隐性性状隐藏在体内不能表现出来
3.在遗传学上,把在杂种后代中显现出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 B.性状分离 C.相对性状 D.分离规律
4.豌豆是一种理想的杂交实验材料,这是因为()。
A.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 B.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C.不同品系的豌豆具有对比鲜明、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以上三项都是
5.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和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传粉的特性
6.等位基因是指()
A.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 B.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
C.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上的基因 D.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7.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区别是()
A.所包含的性状不同 B.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C.所含的遗传密码不同 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8.鸡的毛腿对光腿是显性,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鸡的一个毛腿基因和一个短腿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一只杂合的毛腿鸡 C.一只纯合的光腿鸡 D.一只杂合的光腿鸡
9.下列关于纯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配子 B.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
C.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D.纯合子的双亲一定是纯合体
10.基因的分离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11.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果穗籽粒。
原因是()
A、甜是显性性状
B、相互混杂
C、非甜是显性性状
D、相互选择
12.玉米高杆对矮杆为显性。
矮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杆,使其自交得到F1植株是()
A、高矮之比是1:1
B、全是矮杆
C、高矮之比3:1
D、全是高杆13.杂合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高茎植株约占后代总数的()
A.100%B.3/4 C.1/2 D.1/4
14.子叶黄色豌豆(YY)与子叶绿色豌豆(yy)杂交,F1表现型全是黄色,让其自交后,F2发生性状分离,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之比为3:1。
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试验的全过程和试验结果。
小结:掌握2个组合和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1. AA × aa → Aa
(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相交,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该性状叫显性性状)
2. Aa ×Aa →1AA :2A a:1 aa
(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相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占3/4的那个性状叫显性性状)
(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相交,后代中新分离出来那个性状叫隐性性状,而亲本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课后巩固】《伴你学》第21页到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