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辩证法易错点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5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哲学上的联系概念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联系之间的关系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③主观与客观的关系④多数与少数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分析提示】哲学上的联系是对生活中具体联系的概括,哲学中的联系要比具体的联系广泛得多,二者之间是一种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因此①②符合题干要求。
2.(原创)2019年9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表示,中国一贯高度重视亚太经合组织作用,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愿以主办2019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契机,深化同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合作,为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发展繁荣、提高人民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正确的意识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方向和进程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分析提示】③本身表述错误,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表述错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不具有决定作用。
所以①②符合题意。
3.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
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
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③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④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答案】D【分析提示】此题可运用排误法解答。
①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表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③说法有误,联系有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故选D项。
2020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点:辩证法部分【辩证法部分】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注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注意: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P56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注意: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P554、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注意:联系是有条件的)5、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
(注意: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P576、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
(该说法正确)P577、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
两对关系具有共性方面,即都强调整体性、相互依赖性,但系统更强调层次性、有序性。
系统和要素关系中讲的层次性原则等,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就没有)P588、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注意:不一定。
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9、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注意:必须在一定条件下)P5810、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注意: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性的、进步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P6311、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
(注意:前对后错。
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1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注意:前两句对后一句错。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P661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注意: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P6614、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注意: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15、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易错点14 辩证唯物论易错题【01】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
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主观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直接现实性。
[矫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识的产生离不开人脑,但意识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客观存在。
意识的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这种反应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易错题【0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源于现实并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正确的思想意识、科学理论可以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矫正]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01(2021·辽宁·高考真题)气象观测经历了从经验积累到科学观测的不同阶段。
20世纪以来,随着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技术不断发展,监测和预警能力不断增强。
人们通过对气象目标的探测、识别与评估,能够有效规避危险。
这表明()①对气象的认识是人类建构与自然关系的开始②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好奇③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为探究自然提供先进的手段④气象观测设备作为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和加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详解】①:对气象的认识有利于人类建构与自然关系,但不是二者关系的开始,故①不选。
②: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类实践,而不是源于对自然的好奇,故②不选。
③④:随着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技术不断发展,监测和预警能力不断增强。
人们通过对气象目标的探测、识别与评估,能够有效规避危险。
这表明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为探究自然提供先进的手段,气象观测设备作为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和加强,故③④入选。
故本题选D。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易混易错知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具有普遍性,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因为具体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2、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3、联系是客观的,所以联系是永恒不变的。
或者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
(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可见事物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事物间的联系也在随着变化。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建立一种新的联系。
可见联系也是随着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4、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的活动无关。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建立一种新的联系)5、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主观臆造的联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们按照实践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起来的)6、人可以改变和消除事物之间的联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事物的存在状态,从而改变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但是以前的联系并没有消失,只要联系具备的条件存在,联系就会出现)7、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或人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在事物固有的联系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以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在事物固有的联系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8、做事情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不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9、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不在人的意识之外”就是在人的意识之中。
高三政治哲学辩证法知识点总结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三政治哲学辩证法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辩证法在最抽象的意义上是指包括精神活动在内的一切事物运动、联系、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是高三政治哲学课本中学习的重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哲学辩证法知识点...辩证法在最抽象的意义上是指包括精神活动在内的一切事物运动、联系、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是高三政治哲学课本中学习的重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哲学辩证法知识点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与发展的观点并称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事物,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事物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坚持联系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反对】否定和割断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无限多样,事物之间的联系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
事物之间多样性的联系表现为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联系等等。
多种多样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方法论】人们要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对它所处的各种不同联系作出具体的分析。
【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
高中政治哲学12个唯物辩证法的答题模板常见的知识性错误剖析高中政治的学习需要一些捷径,对于考试来说,就是一些答题的模板。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政治哲学12个唯物辩证法的答题模板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
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3)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
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
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4.矛盾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
⾼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个焦点问题,也是⾼中政治⼀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店铺给⼤家带来⾼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理解)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⑴: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⑵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
第⼆,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第三,整个世界是⼀个相互联系的统⼀整体。
⼆、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但⼈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新的具体联系。
总之世界上⼀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个事物孤⽴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个普遍联系的统⼀整体。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2.因果联系(理解) 在两种现象中,具有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才叫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的特点有两个:⼀是因果联系是具有先⾏后续的关系。
⼆是因果联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含义不同。
⼆是时间顺序不同。
三是地位作⽤不同。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
⾸先,⼆者互相依存,没有⽆因之果,也没有⽆果之因。
其次,⼆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法论意义:⾸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们正确认识事物,进⾏科学研究的前提。
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们活动的⾃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局部的联系(理解)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互相区别⼜互相联系。
(1)区别:⾸先,含义不同。
⼆者不能混淆。
其次,地位和功能不同。
⼀般来讲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
功能不同有三种情形:第⼀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第⼆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政治辩证法的知识点总结政治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政治实践规律和运动发展的基本方法论。
政治辩证法以辩证法为指导,研究政治实践中的各种矛盾和发展规律,探索政治问题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趋势,为正确认识和解决政治问题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工具。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政治辩证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分别是政治辩证法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内容以及应用实践和相关案例。
一、政治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政治辩证法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研究政治实践中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的方法论。
其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统一性、斗争性和发展性。
统一性指的是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普遍规律;斗争性指的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对立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发展性指的是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 物质世界的辩证法物质世界的辩证法是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是对自然规律的辩证认识和处理的方法。
物质世界的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则。
3. 社会历史的辩证法社会历史的辩证法是辩证法的重要内容,是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认识和处理的方法。
社会历史的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和社会矛盾的辩证运动规律。
4. 政治辩证法的内涵和特点政治辩证法是辩证法中的一个特殊领域,是对政治实践中的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辩证认识和处理方法。
政治辩证法具有辩证性、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等特点。
二、政治辩证法的主要理论内容政治辩证法的主要理论内容是指在对政治实践中的矛盾和运动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方法。
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实践的辩证思维政治实践的辩证思维是政治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是指在对政治问题进行认识和处理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事物的矛盾双方、矛盾的斗争和矛盾的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善于在相互联系的矛盾中运用批判性和综合性的思维方法。
2021年高考政治复习专题12 辩证法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易混易错点主标题: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副标题:明确高考考查重点,辨别易混易错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对立统一难度:3重要程度:5内容:熟记易混易错点。
1.矛盾的两个方面与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和“对立”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每一对矛盾都有构成该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
学生要正确理解和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实际上就是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统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并为统一性所制约,没有统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3.哲学上的矛盾和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也是不相同的。
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仅仅是矛盾的一种具体形式。
不能把矛盾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与其它各种事物都有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即只对立不统一,就不构成现实的矛盾。
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4.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客观的、现实的,需要一定的条件。
5.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
6.矛盾的产生和消灭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不是人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例如:1. (xx全国新课标Ⅱ23)自xx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中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
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约等于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
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本题答案为C试题解析:①是错误的,矛盾是客观的,也只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不是主观的。
2021年高考政治复习专题12 辩证法辩证否定观易混易错点主标题:辩证否定观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辩证否定观难度:3内容:熟记易混易错点。
1.否定就是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破坏或毁灭;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也就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肯定自己,并不是完全的否定。
2.扬弃就是抛弃;这种观点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是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3.否定就是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破坏或毁灭。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该观点认为否定是借助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的变化,这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4.这种观点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扬弃是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把扬弃理解为抛弃,是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是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5.否定就是在外力作用下将原来事物化为乌有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而达到的对自身的否定,事物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实现“自己运动”的。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6.否定就是在外力作用下将原来事物化为乌有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而达到的对自身的否定,事物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实现“自己运动”的。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例如:1.(xx高考安徽卷9)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这句话告诉我们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本题答案为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发展观、矛盾观的基础知识。
过于爽快的承认失败,就不可能非常接近正确,说明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选②。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前对后错。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2、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联系是有条件的。
)
3、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
4、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错误,联系是客观性,具体联系是有条件的)
5、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两种联系都是客观的)
6.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7.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错误,还包括其发展的全过程)
8.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注意: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
9.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注意 “一定意义上”才是。
两对关系具有共性方面,即都强调整体性、相互依赖性,但系统更强调层次性、有序性。
系统和要素关系中讲的层次性原则等,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就没有。
)
10.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
1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判断新事物的标准三个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否具有远大前途。
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
12.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注意:判断新事物的标准如上,用现状标准来判断是错的。
)
13.科学算命是科学与传统算命相结合而产生的新事物。
(判断新事物的标准如上,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来判断新旧事物是错的)
14、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帆风顺的。
(错,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
15、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前对后错。
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只有量变引起前进
性的质变才是发展)
16、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17、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不对,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
必然结果。
)
18、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
(注意:总趋势是前进的。
)
19、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注意: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20、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1、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注意: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22、矛盾就是斗争。
(说法片面,简言之,矛盾是对立统一。
)
23、矛盾可以调和,不可以缓和。
(注意:矛盾可以缓和,不可以调和)
24、矛盾就是事物内部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注意:矛盾也包括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
)
25、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
26、矛盾越少越好。
(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就事物的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来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
)
27、矛盾具有普遍性,因此是永远不以解决的。
(矛盾并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只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是可以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的。
)
28、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指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29、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
(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30、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注意:不能将两点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
)
31、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2、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说反了,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3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34、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注意: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还要注意次要矛盾。
)
35、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注意:有影响。
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
36、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
(注意: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37、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注意:片面理解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
38、事事有矛盾,就是指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现实的矛盾,
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当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39、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
(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
事物包含矛盾多少,矛盾如何推动该事物的发展,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
因此,并非矛盾越多越好。
)40、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注意:是辩证否定或称"扬弃。
)
41、扬弃就是抛弃
(错误,不符合辩证否定的原理,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
4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的事物发展。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43、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没有必然联系。
(注意: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