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4.41 MB
- 文档页数:14
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培养基,为细菌的分离、培养和纯化提供良好的条件。
下面将从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及讨论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实验步骤1、准备物质:本次实验需要的物质有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氯化钠、琼脂、蔗糖、粉红色指示剂等。
2、称量:按照配方称取所需要的物质,放置于烧杯中。
3、加水:将溶液加到烧杯中,使用热水搅拌溶解。
4、调pH值: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同时加入酸、碱溶液调整其pH值。
5、加入琼脂:琼脂在液态时将其加入培养基中,在0.5小时后,将烧杯放入水浴中,加热至琼脂溶解。
6、灭菌:将培养基热量至65℃进行灭菌处理。
二、注意事项1、称量精准:由于配方中各种物质的比例不同,所以在称量时应该特别注意精准。
2、调pH值准确:必须要根据实验要求,合理的加入酸、碱溶液,使pH值调整在适宜的范围内。
3、琼脂的加入和热力均匀:琼脂的加入需要在液态状态下进行,加入方法应该温和,慢慢地注入。
在加热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热力的均匀分布。
4、灭菌时间和方法:都应该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安排,保证灭菌的效果。
三、结果及讨论培养基制备完成后,我们使用其进行实验,成功得到了所需的细菌菌落。
同时我们也根据实验结果对制备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1、物质的准确称量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
2、pH值的调整应详细了解各个物质对呈酸、碱性的影响。
3、琼脂的加入要在合适的液态下进行,加热过程要均匀。
4、灭菌的方法和时间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是制备培养基,为细菌的分离、培养和纯化提供良好的条件。
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步骤并严格注意了一些细节问题,最终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更加深入了我们对实验的了解。
培养基制备的注意事项
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实验手段之一、培养基主要由碳源、氮源、生长因子以及必要的微量元素组成,是用于培养菌种和研究细菌生长及代谢特性的一种基础实验仪器。
制备培养基是进行微生物学实验必要的步骤之一,而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选择:选择高纯度、无菌、符合质量标准的化学品,特别是硫酸铵等重要化学品更应特别注意,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2.制备条件的控制: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的控制都需要考虑。
如不同菌种需要的生长温度不同,因此在选择培养基的成分及温度时就需注意菌种的生长特性。
3.配比和加热:正确的配比是制备成功的前提,需要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处理过的水中,不要有误差。
同时,加热是制备培养基的常规操作,在加热时需要加盖,以确保不会产生污染。
4.灭菌:制备好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培养基中存在的其他细菌污染影响实验结果,常见的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高压灭菌和紫外线灭菌等。
5.保存:制备好的培养基必须被储存在质量好、密闭的容器中,并储存于低温恒温室等合适环境中,避免外界因素造成污染和变质。
综上所述,制备培养基是进行微生物学实验前的基础步骤之一,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并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合的配方成分、温度、时间和pH值等因素进行精确的控制,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及制备效果符合实验要求。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注意事项一、实验目的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了解常见灭菌、清毒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干热天菌、高压蒸汽灭菌及过滤除菌的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培养基是人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代谢产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培养基的原材料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制方法;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之用; 干热天菌、高压蒸汽灭菌方法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三、试剂与器材1.器材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培养基、分装器、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锅、pH度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吸管、培养皿、电烘箱、注射器、微孔滤膜过滤器、镊子等;2.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四、实验内容1.称量→溶化→调pH→过滤→分装→加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2.干热灭菌:装入待灭菌物品→升温→恒温→降温→开箱取物3.高压蒸汽灭菌:加水→装物品→加盖→加热→排冷空气→加压→恒压→降压回零→排汽→取物→无菌检查4.过滤除菌:组装灭菌→连接→压滤→无菌检查→清洗灭菌五、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1.要严格按配方配制;2.调pH不要过头;3.干热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堆放过紧,注意温度的时间控制,70oC以下放物、取物;4.高压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过多,加热后排除冷空气,到时降压回零取物;5.过滤除菌要注意各部件灭菌,压滤时,压力要适当,不可太猛太快,滤膜要注意清洗保存;。
培养基制备的注意事项培养基是一种供细菌、真菌、细胞或组织在实验室中生长和繁殖的营养液体或固体介质。
正确制备培养基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培养基制备的注意事项:1. 材料准备:所有使用的实验器具和试剂必须是干净的,以避免污染。
使用无菌技术,如滤器、自洁灭菌器等对培养基进行无菌处理。
2. 配置培养基:按照配方将所需的试剂和溶液添加到适当的容器中,正确称量每种试剂,确保溶液的浓度和配方准确无误。
3. pH调节:培养基的pH值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至关重要。
使用pH计准确测量和调节培养基的pH值,添加酸或碱来调节。
4. 无菌技术: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无菌环境,以避免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操作时要佩戴手套和口罩,使用无菌匙、试管和培养皿。
5. 消毒:对于固体培养基,可以使用高温烘箱或自洁灭菌器进行消毒。
对于液体培养基,可以使用高压灭菌器或滤过器进行消毒。
6. 搅拌和混合:在配制培养基时,搅拌和混合是必要的,以确保各种试剂充分溶解并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中。
7. 灭菌:对于固体培养基,可以在灭菌后将其分装到无菌的培养皿或试管中,迅速盖好或封闭,以防止再次受到污染。
8. 贮存和保存:正确贮存和保存培养基可以延长其有效期。
固体培养基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液体培养基应贮存在冰箱或冷藏室中,避免温度过高或冻结。
9. 质量控制:每批新制备的培养基应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对培养基的外观、pH值和无菌状态进行检查。
10. 记录和标记: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和实验条件。
对于贮存的培养基,要标明制备日期、配方、pH值和其他相关信息。
总之,培养基的制备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正确配方和消毒等注意事项。
做好培养基制备的工作可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重复性,为后续的实验提供可靠的基础。
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培养基是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用于培养和繁殖微生物。
正确的制备培养基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以帮助读者掌握正确的制备技巧。
一、准备工作1. 清洗和消毒培养器具:包括量筒、容量瓶、烧杯、培养皿等。
使用去离子水或含0.1%次氯酸钠的消毒液进行清洗和消毒。
2. 准备所需试剂和培养基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生长因子等。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配方。
二、制备培养基步骤1. 按照配方计算所需试剂的质量或体积。
精确称量或计量试剂,避免误差。
2. 将所需试剂分别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注意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和pH值控制。
3. 将溶解好的试剂倒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总体积达到容量瓶标记线。
再次搅拌均匀。
4. 用适当的容器(如烧杯)接收制备好的培养基。
注意避免污染,避免气泡的产生。
5. 进行高温高压灭菌,通常为121摄氏度,压力为15磅,时间为20分钟。
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6. 灭菌后,将培养基倒入培养器具(如培养皿、试管等),根据实验需要分装适量的培养基。
7. 将培养器具密封,避免外界污染。
存放于冰箱或低温冷藏室中,避光保存。
三、常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1. 营养琼脂培养基制备方法:a. 按照配方计算所需琼脂的质量。
b. 将琼脂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加热至完全溶解。
c. 加入所需营养成分,如葡萄糖、胰蛋白酶胨等。
搅拌均匀。
d. 倒入容器中,高温高压灭菌后分装。
2. 非琼脂培养基制备方法:a. 按照配方计算所需试剂的质量或体积。
b. 将所需试剂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c. 调整pH值至所需的范围,使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调节。
d. 倒入容器中,高温高压灭菌后分装。
四、培养基制备中的注意事项1. 注意实验室的洁净环境,避免外界污染。
2. 注意试剂的质量和纯度,避免影响培养基的质量。
3. 注意培养基的pH值控制,不同微生物对pH值有不同的要求。
制备培养基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制作培养基就像微生物实验室的家常便饭,培养基配成后一般需测试并调节pH,还须进行灭菌,培养基由于富含营养物质,易被污染或变质,配制过程中有多个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需要我们掌握。
一、什么是培养基?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
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几大类物质。
培养基既是提供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
二、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种类很多,根据配制原料的来源可分为自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根据培养功能可分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等;根据使用范围可分为细菌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真菌培养基等。
三、培养基配制须知。
培养基配成后一般需测试并调节pH,还须进行灭菌,通常有高温灭菌和过滤灭菌。
培养基由于富含营养物质,易被污染或变质。
配好后不宜久置,最好现配现用。
四、玻璃器皿的清洗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首先要使用一些玻璃器皿,如试管、三角瓶、培养皿、烧杯和吸管等。
这些器皿在使用前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经过一定的处理,洗刷干净。
有的还要进行包装,经过灭菌等准备就绪后,才能使用。
1新购的玻璃器皿除去包装沾染的污垢后,先用热肥皂水刷洗,流水冲净,再浸泡于1~2%的工业盐酸中数小时,使游离的碱性物质除去,再以流水冲净。
对容量较大的器皿,如大烧瓶、量筒等,洗净后注入浓盐酸少许,转动容器使其内部表面均沾有盐酸,数分钟后倾去盐酸,再以流水冲净,倒置于洗涤架上将水空干,即可使用。
2用过的玻璃器皿凡确无病原菌或未被带菌物污染的器皿,使用后可随时冲洗,吸取过化学试剂的吸管,可先浸泡于清水中,待到一定数量后再集中进行清洗。
有可能被病原菌污染的器皿,必须经过适当消毒后,将污垢除去,用皂液洗刷,再用流水冲洗干净。
培养基的制备注意事项培养基是细菌、真菌、植物等在实验室中生长繁殖的基础,制备好的培养基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后续实验的效果。
下面是制备培养基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原料选择:培养基的原料应选择优质的,可能污染的原料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一般情况下,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有蛋白质源、碳源、氮源、矿物质盐和水。
一般可以选择酪蛋白、蛋白胨、肉蔻蛋白、玉米粉、葡萄糖、蔗糖、硝酸铵等。
2.无菌操作:培养基制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无菌操作,以免杂菌的污染。
在实验室的流水槽和工作台上进行消毒,使用一次性无菌胶手套、面罩和无菌吸管等。
还需要准备好高压蒸汽锅和高压反应釜来进行高温高压灭菌,以杀死培养基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3.配制方法:按照实验要求,将不同的成分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培养基。
在配制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和操作方法,在配制过程中遵循标准的步骤和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各种成分的加量和质量,确保培养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调节pH值:培养基pH值的调节是培养基制备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不同的微生物对pH值有不同的要求,一般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pH值在6-8之间比较适宜。
可以使用pH计或酸碱滴定法来进行准确的pH值测定和调节。
5.灭菌方法:经过上述步骤制备好的培养基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以杀死培养基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温高压灭菌、滤器灭菌、化学灭菌等。
灭菌的时间和温度要掌握好,以避免对培养基成分的破坏。
制备培养基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意消毒、无菌操作、配制比例、pH调节和灭菌等环节。
只有优质的培养基才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培养基的制作过程培养基是细菌、真菌、细胞等生物体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混合物。
制作培养基是生命科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下面将从原材料、制备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培养基的制作过程。
一、原材料1. 离子交换水或双蒸水:用于配制培养基时稀释各种试剂,保证试剂的纯度。
2. 蛋白胨:是从动物肉类或鱼虾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中提取出来的,是常用的一种氮源,可供微生物生长使用。
3. 酵母提取物:是从酵母菌体中提取出来含有丰富氮源和多种维生素B族成分的营养液,常用于培养真菌和酵母等微生物。
4. 葡萄糖:是微生物进行代谢反应所必需的碳源。
5. 磷酸盐缓冲液:用于调节培养基pH值,以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6. 硫酸镁:是微生物进行代谢反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也可用于调节培养基pH值。
7. 染色剂:如溴甘酚、溴蓝等,用于检测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
二、制备步骤1. 称取所需试剂:按照配方要求,精确称取每种试剂,并将其分别加入离子交换水或双蒸水中。
2. 搅拌溶解:将试剂加入水中后,使用磁力搅拌器将其充分搅拌溶解,直至无明显沉淀出现。
3. 调节pH值:使用磷酸盐缓冲液调节培养基的pH值,通常在7.0-7.4之间为宜。
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反应。
4. 灭菌:使用高压灭菌器或自制压力锅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灭菌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在121℃下进行高温高压处理。
灭菌后要及时冷却到室温。
5. 包装保存:将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无菌瓶中,并在瓶口处加上无菌棉塞或铝箔封口,避免外界污染。
储存温度通常为4℃,可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三、注意事项1. 原材料质量要求高:制备培养基的原材料必须是纯度较高、无污染的试剂,以避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反应。
2. 操作要严谨:在制备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
3. 灭菌时间和温度要控制好:灭菌时间和温度是保证培养基无菌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操作。
普通培养基的制备步骤一、简介培养基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它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普通培养基是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适用于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下面将介绍普通培养基的制备步骤。
二、原料准备制备普通培养基的首要任务是准备所需的原料。
普通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胨、胰蛋白胨、蔗糖和琼脂。
这些原料可以在实验室的常备试剂中找到。
另外,还需要准备蒸馏水和试管、烧杯等实验器材。
三、制备步骤1. 称取适量的蛋白胨和胰蛋白胨。
根据所需制备的培养基量来确定称取的重量,通常是根据1L培养基的需求来计算。
将称取好的蛋白胨和胰蛋白胨分别放入烧杯中备用。
2. 加入适量的蔗糖。
蔗糖是普通培养基中的碳源,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
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加入的蔗糖量,并将其加入到烧杯中。
3.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蒸馏水是制备培养基的溶剂,用于将各种原料溶解和稀释。
根据所需制备的培养基量,确定加入的蒸馏水量,并将其缓慢倒入烧杯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直至溶解。
4. 调节pH值。
使用pH计测量培养基的pH值,通常普通培养基的pH值应在6.8-7.2之间。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使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来调节pH值,直至达到所需范围。
5. 加入琼脂。
琼脂是一种固化剂,用于将培养基凝固成固体状态,方便微生物的生长观察和分离。
将琼脂加入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6. 灭菌。
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倒入试管中,每支试管倒入适量的培养基,然后用棉塞或铝箔盖好。
将试管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高压灭菌处理,一般条件下可以选择121℃、15-20分钟的灭菌条件。
7. 储存和使用。
灭菌后的培养基可以保存在冷暗处,避免阳光直射。
使用时,需要将试管取出,加热至琼脂融化后,即可使用。
四、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制备步骤进行操作,避免污染和误差。
2. 使用蒸馏水和高纯度试剂,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注意灭菌条件的控制,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4. 在制备培养基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对身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制备培养基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一、制备培养基的操作要点:1.熟化培养基:将适量的培养基用蒸馏水溶解,装入宽口烧瓶或容器中,用布覆盖并进行高压灭菌。
熟化培养基时需要使用高压灭菌器,确保培养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被完全杀灭。
2.添加营养物质: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将适量的蛋白胨、葡萄糖、矿物盐等溶解于培养基中,并用蒸馏水调整pH值。
注意在添加营养物质时,要根据目标微生物对其需求的了解,以确保培养基中包含了所有必需营养物质。
3.混匀均匀:搅拌培养基时要保持匀速和均匀,避免产生泡沫和液面的震荡。
混匀均匀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均匀分布,提高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率。
4.测定pH值:培养基的pH值是细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在6.5-7.5之间。
使用酸碱度计准确测定培养基的pH值,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可能影响细菌生长。
5.灭菌:培养基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影响到目标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在熟化后要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方法有高压灭菌、过滤灭菌和化学灭菌等。
在灭菌的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严谨,确保培养基中不存在任何的污染源。
6.储存:制备好的培养基在灭菌后,应放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要注意储存方式,避免出现倒置、倾斜等情况,防止培养基发生泄漏。
二、制备培养基的注意事项:1.空气污染: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要保持操作地点的清洁和物品的无菌状态,避免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等污染源进入到培养基中。
2.器皿消毒:使用前需要对容器、烧杯、移液器等器皿进行充分消毒,避免残留有杂菌或有机物质。
3.营养物质选择:根据目标微生物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营养物质添加到培养基中。
要了解目标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合理添加。
4.pH值调整:细菌对pH值的敏感度较高,因此需要精确调整培养基的pH值。
同时,注意pH值的稳定性,避免因为培养条件不合适而引起pH值的变化。
5.消毒处理:在制备培养基、添加营养物质等操作中,要对使用的器械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保证培养基的无菌状态。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注意事项培养基是细菌、真菌、细胞等微生物进行繁殖和培养的营养地,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1.琼脂培养基:琼脂培养基是最常见的一种培养基,它以琼脂凝胶为基质,通过加入不同的营养成分,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求。
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适量琼脂,加入适量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2)加入适量皂液,加热融化琼脂。
3)待琼脂溶液冷却至40°C左右时,加入已经制备好的培养基成分,如碳源、氮源、维生素等。
4)搅拌均匀,调整pH值,加热煮沸。
5)倒入装有适量培养基的培养皿中,使其凝胶化。
注意事项:1)使用较干燥的琼脂可减少湿润时间。
2)煮沸或加热时间不宜太长,以免过度加热导致一些营养成分失活。
3)制备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细菌等微生物污染。
2.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适用于微生物的扩大培养、动态研究等实验。
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适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2)加入培养基成分,如碳源、氮源、维生素等,搅拌均匀。
3)调整pH值,加热至沸腾。
4)倒入试管或烧杯中,用胶塞或铝箔盖好。
注意事项:1)加热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搅拌,避免成分沉积或变色。
2)制备前要将试管或烧杯等容器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3)使用培养基前要进行菌液均匀混合,避免因成分沉积而导致的营养不均匀。
3.固体选择性培养基:固体选择性培养基是指根据微生物对特定组分的感受性选择性地制备的培养基。
制备方法如下:1)制备好的琼脂培养基加热至融化,放置冷却至40°C左右。
2)加入特定的抗生素、色素或指示剂等,搅拌均匀。
3)倒入装有适量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等待凝胶化。
注意事项:1)特定抗生素或其他抑菌剂的添加量需要谨慎,过量添加可能抑制需要培养的微生物。
2)搅拌均匀时,应快速且均匀,以避免导致混合不均。
3)固体选择性培养基凝胶化后,尽量避免暴露于空气中,以免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
以上所述的常用培养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同微生物的培养要求不同,制备方法也有所差异。
配制培养基的注意事项原料选择:1.选用优质的原料:建议使用经过质量检测并有良好口碑的产品。
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基的成分和性能。
2.蒸馏水:使用纯净的蒸馏水或高纯度的去离子水来制备培养基。
这些水源要经过过滤和消毒,以消除灰尘、微生物和有机物质的污染。
3.试剂保存:培养基试剂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并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保存。
称量与配制:1.精确称量:使用准确的天平和干净的容器称量试剂。
误差不超过0.01克。
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试剂,以免造成污染。
2.排出氧气:气泡会影响培养基成分的配制。
将粉末媒体慢慢添加到容器中时,应避免产生大气泡。
可以采用研磨或过筛的方法,确保试剂均匀分散。
3.温度控制:一些试剂与水(或其他试剂)反应时会生成热量,可能导致培养基的温度升高。
在制备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培养基温度,避免过热或局部沸腾。
消毒与灭菌:1.装瓶消毒:将培养基装入瓶中之前,瓶子和瓶盖必须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
瓶子和盖子的灭菌时间和温度根据需要的培养基配方和规范而定。
2.单独装瓶:每瓶装培养基时,要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
避免培养基的交叉污染,每瓶装培养基前,对瓶口用酒精消毒,待酒精挥发后再装。
3.培养基灭菌:装瓶后,将培养基高压灭菌(121°C,15分钟)或蒸汽灭菌(121°C,20分钟)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贮存与使用:1.不超时:配制好的培养基应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使用,避免过期使用,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无菌状态。
2.适当储存:未用的培养基应储存在低温干燥的地方,通常为4°C。
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止培养基的变质。
3.温度适宜:在培养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时,应根据菌种的需求,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和孵育培养基。
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导致微生物的生长受限。
以上是配制培养基的一些注意事项。
合理遵守这些注意事项能够提高培养基配制的成功率和培养实验的可靠性。
同时,无菌操作也非常重要,以防止培养基的污染和实验结果的干扰。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1.培养基配方的选定同一种培养基的配方在不同著作中常会有某些差别。
因此,除所用的是标准方法,应严格按其规定进行配制外.一般均应尽量收集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再依据自己的使用目的加以选用,记录其来源。
2 .培养基的制备记录每次制备培养基均应有记录,包括培养推各称,配方及其来源.和各种成份的牌号。
最终pH 值、消毒的温度和时间制各的日期和制备者等,记录应复制一份,原记录保存备查,复制记录随制好的培养基一同存放、以防发生混乱。
3.培养基成分的称取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必须精确称取并要注意防止错乱.最好一次完成,不要中断。
可将配方置于傍侧,每称完一种成分即在配方上做出记号,并将所需称取的药品一次取齐,置于左侧,每种称取完毕后,即移放于右侧。
完全称取完毕后.还应进行一次检查。
4.培养基各成份的混合和溶化培养基所用化学药品均应是化学纯的。
使用的蒸煮锅不得为铜锅或铁锅,以防有微量铜或铁混入培养基中,使细菌不易生长。
最好使用不锈钢锅加热溶化.也可放入大烧杯或大烧瓶中置高压蒸汽灭菌器或流动蒸汽消毒器中蒸煮溶化。
在锅中溶化时、可先用温水加热并随时扰动,以防焦化、如发现有焦化现象、该培养基即不能使用,应重新制备。
待大部分固体成分溶化后,再用较小火力使所有成分完全溶化.迄至煮沸。
如为琼脂培养基,应先用一部分水将琼脂溶化,用另一部分水溶化其它成分,然后将两溶液充分混合。
在加热溶化过程中,因蒸发而丢失的水分,最后必须加以补足。
5.培养塞pH 的初步调整培养基各成分完全溶解后,应进行pH 的初步调正,因培养基在加热消毒过程中、pH 会有所变化,例如,牛肉浸液约可降低pH0.2.而肠浸液pH 却会有显著的升高。
因此,对这个步骤,操作者应随时注意探索经验、以期能掌握培养基的最终pH ,保证培养基的质量。
pH 调正后,还应将培养基煮沸数分钟,以利培养基沉淀物的析出。
液体培养基必须绝对澄清,琼脂培养基也应透明无显著沉淀,因此,须要采用过滤或其它澄清方法以达到此项要求。
简述配制培养基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配制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配制培养基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基本步骤1.准备原料:根据所需培养菌种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培养基成分,并准备好所需量的水、试剂瓶、量筒、称量器等。
2.称量成分:按照配方比例,精确地称取各种成分,并放入干燥无菌容器中。
3.溶解成分:向称取好的各种成分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溶解。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搅拌均匀,以防止产生团块。
4.调节pH值:根据所需菌种对pH值的要求,在溶液中加入适当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钠等试剂进行调节。
调节后应使用pH计检测pH值是否达到所需范围。
5.加水至定容:将调节好pH值的溶液加入干燥无菌容器中,并用蒸馏水加至定容。
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搅拌均匀,以确保各种成分均匀分布。
6.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常用的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和过滤灭菌等。
二、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成分:不同的微生物对于营养成分的需求不同,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合适的成分,以保证微生物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
2.精确称量各种成分:在称量各种成分时应精确到毫克级别,以确保配方比例正确。
3.搅拌均匀:在溶解成分和加水至定容时应注意搅拌均匀,以防止产生团块或不均匀混合导致部分培养基无法使用。
4.严格控制pH值:微生物对于pH值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在调节pH值时应精确控制,并使用pH计检测是否达到所需范围。
5.注意灭菌处理:在培养基配制完成后,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灭菌处理,则可能会导致细菌污染,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6.注意无菌操作: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例如,使用无菌器皿、试剂瓶等,并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操作。
7.注意保存条件:配制好的培养基应存放于干燥、阴凉、避光处,并尽快使用。
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则应冷藏或冷冻保存。
总之,在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成分和比例,并严格控制各种操作步骤和条件,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和可靠性。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注意事项制备常用培养基的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和试剂:包括原材料、化学试剂、水质等。
2.按照配方准备培养基的成分,称取所需质量的每种成分,并放入容器中备用。
需要注意的是,成分的配比应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
3.取一定容积的纯化水,进行加热和搅拌。
加热需注意温度控制,以避免高温引起成分变性和水的蒸发。
4.将加热的纯化水慢慢倒入容器中的培养基成分中,同时用搅拌器搅拌,以保证成分均匀溶解。
5.溶液温度降至室温后,通过过滤器或高温高压灭菌器对培养基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存在的微生物。
6.消毒后,将培养基分装到适当的容器中,如试管、琼脂培养皿等,并密封好,以免受到外界的污染。
7.对于固体培养基,添加适量的琼脂、琼脂糖或者琼脂葡萄糖固化成体,用压力灭菌器灭菌。
8.储存培养基要注意避光、防潮和防火,并在相关容器上标明名称、配方和制备日期。
1.成分准确:制备培养基时,需要准确称取每种成分的质量,确保配方比例准确。
不同的微生物和细胞需要不同的营养成分,所以要了解不同微生物和细胞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配方。
2.水质净化:培养基的制备需要使用纯化水,如去离子水、超纯水等,以确保水质的纯净。
水质若不符合要求,会影响培养基的质量。
同时,加热时要控制温度,以避免成分变性和水的蒸发。
3.消毒杀菌:培养基在制备完成后需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存在的微生物。
可以通过过滤器或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消毒。
消毒过程中要做到严格的操作规范,保证培养基的纯度。
4.容器选择:对于不同的培养基,选择合适的容器也非常重要。
常用的容器包括试管、琼脂培养皿、培养瓶等。
选用容器时要考虑到培养的需求,如气体交换、液体混合等。
5.储存注意:制备完成的培养基需要正确储存,避免光照、潮湿和高温。
同时要在容器上标明名称、配方和制备日期,以便管理和使用。
总结:制备常用培养基需要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控制水质和温度,并进行消毒处理。
在容器选择和储存过程中也要注意一系列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纯度。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实验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适宜的培养基制备,可以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下面将介绍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基质:培养基的基质通常是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等。
根据所需要培养的微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选择适当的基质,例如葡萄糖、蛋白胨、琼脂等。
2.确定培养基性质:根据微生物的需求,调整培养基的酸碱性、温度、湿度等性质,使其符合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3.杀菌处理:使用适当的方法(如高温、紫外线照射、滤过等)杀灭培养基中的有害菌群,使培养基具备无菌状态。
4.添加所需营养物质:根据微生物的需求,向培养基中添加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等。
5.调整pH值:根据微生物的需求,调整培养基的pH值,以维持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6.固化培养基:将调整好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待其凝固后,即可用于微生物的培养。
1.严格无菌操作:培养基制备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2.合理的杀菌方法:为了杀灭培养基中的有害菌群,需要选择合适的杀菌方法,避免对培养基造成不良影响。
3.正确添加营养物质:根据微生物的需求,正确添加营养物质,避免过量或缺乏,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4.注意培养基的保存:制备好的培养基需要保存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避免潮湿、高温等情况导致其变质。
5.注意培养基的标记:为了方便使用和排查,制备好的培养基应进行明确的标记,标注培养基名称、成分、pH值等信息。
6.根据需求调整培养基:不同的微生物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同,根据所需要培养的微生物的特点,合理调整培养基的成分和性质。
总结一下,培养基制备是微生物学实验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选择适当的基质,调整培养基性质,杀菌处理,添加营养物质,调整pH值和固化培养基等步骤,可以得到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杀菌方法,正确添加营养物质,保存和标记培养基,以及根据微生物的需求调整培养基等因素。
1.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及配制时应注意那些问题?答:配置原则:第一,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配制不同的培养基。
第二,营养成分的恰当配比;培养基中的碳氮的比例(C/N)在发酵工业中尤其重要。
第三,渗透压;渗透压一定要与微生物的自然生存环境相符。
第四,PH值;一般霉菌和酵母菌比较适于微酸性环境,放线菌和细菌适于中性或微碱性环境。
第五,氧化还原电位;厌氧菌,由于氧的存在对其有毒害作用,因而往往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一降低氧化还原电位,所一必须考虑氧化还原电位。
注意问题:1、培养基配方的选定;同一种培养基的配方在不同著作中常会有某些差别。
因此需依据自己的使用目的,加以选用,记录其来源。
2、的制备记录;每次制备均应有记录。
3、成分的称取;各种成分必须精确称取,最好一次完成,不要中断。
4、各成份的混合和溶化;化学药品均应是化学纯的,最好使用不锈钢锅加热溶化。
5、pH的初步调正;因在加热消毒过程中、pH会有所变化,各成分完全溶解后,应进行PH的初步调正。
6、的过滤澄清;液体必须绝对澄清,琼脂也应透明无显著沉淀,因此,须要采用过滤或其它澄清方法以达到此项要。
7、分装;应按使用的目的和要求,分装于试管、烧瓶等适当容器内。
8、灭菌;一般可采用121°C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的方法。
9、质量测试;每批制备好以后,应仔细检查一遍,发现破裂、水分浸入、色泽异常、棉塞被沾染等、均应挑出弃去,并测定其最终pH。
10、保存;应存放于冷暗处,最好能放于普通冰箱内。
2.培养基的碳氮比对菌体的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影响?答:发酵培养基应该选用适当的碳氮比。
培养基中碳氮比的影响极为明显。
一般情况下,碳氮比偏小,能导致菌体的旺盛生长,易造成菌体提前衰老自溶,影响产物的积累;碳氮比过大,菌体繁殖数量少,不利于产物的积累;碳氮比较合适,但碳源、氮源浓度高,仍能导致菌体的大量繁殖,增大发酵液粘度,影响溶解氧浓度,容易引起菌体的代谢异常,影响产物合成;碳氮比较合适,但碳源、氮源浓度过低,会影响菌体的繁殖,同样不利于产物的积累。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的注意事项
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实验用品,它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基础。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培养基的配制
1.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
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营养物质,因此在选择培养基配方时需要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
2.准确称量
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准确称量每种成分,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
3.加热溶解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加热溶解,使其均匀混合。
4.调节pH值
不同的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不同,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根据实验需要调节pH值。
5.滤过灭菌
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要进行滤过灭菌,以去除其中的微生物和杂质。
二、灭菌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灭菌、干热灭菌、紫外线灭菌和滤过灭菌等。
在选择灭菌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
2.控制灭菌时间和温度
不同的灭菌方法需要不同的时间和温度,因此在灭菌时需要控制好灭菌时间和温度,以保证灭菌效果。
3.注意灭菌器的清洁和维护
灭菌器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灭菌效果。
4.注意灭菌后的保存
灭菌后的培养基需要保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以保证其质量。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是微生物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制备培养基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营养成分的用量标准:在配置培养基时要根据配方来精确计算各种营养成份的用量,还要用电子天平称量,并遵循含量由低到高的称量原则,针对含成分量较少的培养基,则需要严格按照比例配成高浓度溶液,并加入所需量的水来进行加热使其完全溶解,才能使细胞的生长速度和效果得到保证。
2、在加热时要不断的搅拌:培养基在进行加热时要不断进行搅拌,才能避免液体溢出或者发生糊底的情况;而且加热完毕后,注意要等其冷却才能按照配方要求来调整PH值,才能保证最后调至的PH值是与培养基相适应的参数。
3、配置后要规范灭菌:配置好的培养基,需要趁热分装至试管或者锥形瓶中,还要注意试管的容量,以免分装时液体上溢而流失营养成份,装完之后,还要用胶塞塞住管口和瓶口,才能达到通气滤菌的效果。
同时还要按培养基配方中规定的条件及时进行规范灭菌,以保证产品的灭菌效果能够达到最好。
制作培养基的注意事项制作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对于培养基的制备需要严格的操作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下面是一些制作培养基的注意事项:1. 保持实验环境清洁:制作培养基的实验室环境需要干净整洁,避免杂质的污染。
实验器具应当提前清洗干净,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和外界环境的接触。
2. 使用纯净的试剂和培养基成分:培养基成分的质量和纯度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应当选择经过检验和认证的高质量试剂,并使用纯水或蒸馏水溶解试剂。
3. 称量准确:制备培养基时,称量所需试剂应准确,避免误差的产生。
使用准确的天平称重,并按照实验方案中指定的比例加入各个成分。
4. 调整pH值:培养基的pH值对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培养非常重要。
应当在制备过程中测量和调整培养基的pH值,确保其处于适合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内。
5. 检查透明度和溶解度:制作培养基后,应进行透明度和溶解度的检查。
培养基应透明无悬浮物,溶解度良好,避免在后续实验中影响结果。
6. 严格操作无菌技术:制备培养基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以避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
实验过程中应使用丙酮或酒精消毒操作台面和实验器具,并使用无菌工具进行操作。
7. 贮存和保存:制备好的培养基应先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然后储存在无菌器皿中,并在低温下保存。
贮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培养基成分发生变化。
8. 记录和标记: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应详细记录使用的试剂、配方和操作步骤,并在培养基瓶上进行标记,以便后续使用和追溯。
制作培养基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严格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可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可靠性。
遵守上述注意事项,可以提高培养基的成活率和稳定性,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1.培养基配方的选定同一种培养基的配方在不同着作中常会有某些差别。
因此,除所用的是标准方法,应严格按其规定进行配制外.一般均应尽量收集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再依据自己的使用目的加以选用,记录其来源。
2 .培养基的制备记录每次制备培养基均应有记录,包括培养推各称,配方及其来源.和各种成份的牌号。
最终pH 值、消毒的温度和时间制各的日期和制备者等,记录应复制一份,原记录保存备查,复制记录随制好的培养基一同存放、以防发生混乱。
3.培养基成分的称取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必须精确称取并要注意防止错乱.最好一次完成,不要中断。
可将配方置于傍侧,每称完一种成分即在配方上做出记号,并将所需称取的药品一次取齐,置于左侧,每种称取完毕后,即移放于右侧。
完全称取完毕后.还应进行一次检查。
4.培养基各成份的混合和溶化培养基所用化学药品均应是化学纯的。
使用的蒸煮锅不得为铜锅或铁锅,以防有微量铜或铁混入培养基中,使细菌不易生长。
最好使用不锈钢锅加热溶化.也可放入大烧杯或大烧瓶中置高压蒸汽灭菌器或流动蒸汽消毒器中蒸煮溶化。
在锅中溶化时、可先用温水加热并随时扰动,以防焦化、如发现有焦化现象、该培养基即不能使用,应重新制备。
待大部分固体成分溶化后,再用较小火力使所有成分完全溶化.迄至煮沸。
如为琼脂培养基,应先用一部分水将琼脂溶化,用另一部分水溶化其它成分,然后将两溶液充分混合。
在加热溶化过程中,因蒸发而丢失的水分,最后必须加以补足。
5.培养塞pH 的初步调整培养基各成分完全溶解后,应进行pH 的初步调正,因培养基在加热消毒过程中、pH 会有所变化,例如,牛肉浸液约可降低.而肠浸液pH 却会有显着的升高。
因此,对这个步骤,操作者应随时注意探索经验、以期能掌握培养基的最终pH ,保证培养基的质量。
pH 调正后,还应将培养基煮沸数分钟,以利培养基沉淀物的析出。
液体培养基必须绝对澄清,琼脂培养基也应透明无显着沉淀,因此,须要采用过滤或其它澄清方法以达到此项要求。
一般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法,滤纸应拆叠成折扇成漏斗形,以避免因液压不均匀而引起滤纸破裂。
琼脂培养基可用清洁的白色薄绒布趁热过滤。
亦可用中间夹有薄层吸水棉的双层纱布过滤。
新制肉、肝、血和土豆等浸液时、则须先用绒布将碎渣滤去,再用滤纸反复过滤。
如过滤法不能达到澄清要求、则须用蛋清澄清法。
即将冷却至55-60℃的培养基放入大的三角烧瓶内,装入量不得超过烧瓶容量的1/ 2 ,每1000ml 培养基加入1-2个鸡蛋的蛋白.强力振摇3-5 分钟,置高压蒸汽灭菌器中、121℃加热20分钟、取出趁热以绒布过滤即可。
若能自行沉淀者,亦可静置冰箱中1-2日、吸取其上清液即可。
7.培养基的分装培养基的分装,应按使用的目的和要求,分装于试管、烧瓶等适当容器内。
分装量不得超过容器装盛量的2/ 3 。
容器口可用垫有防湿纸的棉塞封堵,其外还双用防水纸包扎(现试管一般多有用螺旋盖者)。
分装时最好能使用半自动或电动的定量分装器。
分装琼脂抖面培养基时,分装量应以能形成2 / 3 底层和1/ 3 斜面的量为恰当。
分装容器应予先清洗干净并经干烤消毒,以利于培养基的彻底灭菌。
每批培养基应另外分装20ml 培养基于一小玻瓶中,随该批培养基同时灭菌,以为测定该批培养基最终pH之用。
8.培养基的灭菌一般培养基可采用121℃ 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的方法。
在各种培养基制备方法中,如无特殊规定,即可用此法灭菌。
某些畏热成分,如糖类,应另行配成20% 如或更高的浓液,以过滤或间歇灭菌法消毒,以后再用无菌操作技术、定量加于培养基。
明胶培养基亦应用较低温度灭菌。
血液、体液和抗生素等则应从无菌操作技术抽取和加入于经冷却约50℃ 左右的培养基中。
琼脂斜面培养基应在灭菌后立即取出、待冷至55-60℃时,摆置成适当斜面、待其自然凝固。
每批培养基制备好以后.应仔细检查一遍:如发现破裂、水分浸入、色泽异常、棉塞被培养基沾染等、均应挑出弃去。
并测定其最终pH。
将全部培养基放入36±1℃ 恒温箱培养过夜,如发现有菌生长,即弃去。
用有关的标准菌株接种1-2 管或瓶培养基,培养24- 48 小时,如无菌生长或生长不好。
应追查原因并重复接种一次,如结果仍同前,则该批培养基即应弃去,不能使用。
10.培养基的保存培养基应存放于冷暗处,最好能放于普通冰箱内。
放置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倾注的平板培养基不宜超过3天。
每批培养基均必须附有该批培养基制各记录副页或明显标签。
培养基的常规配制程序一、目的要求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
了解培养基常规配制程序。
了解培养基配制过程各环节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正确掌握培养基基的配制方法是从事微生物学实验工作的重要基础,由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而用于培养微生物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它们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虽各有差异。
但一般培养基的配制程序却大致相同,例如器皿的准备,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灭菌,斜面与平板的制作以及培养基的无菌检查等基本环节大致相向。
三、实验材科(一)药品待配各种培养的组成成分,琼脂,1mol/L NaOH溶液,1mol/l (升,统一用大写)HCl溶液。
(二)仪器天平或台秤,高压蒸汽灭菌锅。
(三)玻璃器皿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锥形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四)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纱布、线绳、塑料试管盖、牛皮纸、报纸等。
四、实验内容(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1.玻璃器皿的洗涤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
将锥形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
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
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1)培养皿的包装培养皿由一盖—底组成一套。
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
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装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
它的作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吹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
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有。
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
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圈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
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度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右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以螺旋式包扎起来。
上端剩余纸条,折叠打结,准备灭菌(见图5—1—1)。
(二)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1.液体培养基配制(1)称量一般可用1/100粗天平称量配制培养基所需的各种药品。
先按培养基配方计算各成分的用量,然后进行准确称量。
(2)溶化将称好的药品置于一烧杯中,先加入少量水(根据实验需要可用自来水或蒸馏水),用玻棒搅动,加热溶解。
(3)定容待全部药品溶解后,倒入一量筒中,加水至所需体积。
如某种药品用量太少时,可预先配成较浓溶液,然后按比例吸取一定体积溶液,加入至培养基中。
(4)调pH 一般用pH试纸测定培养基的pH。
用剪刀剪出一小段pH试纸,然后用镊子夹取此段pH试纸,在培养基中蘸一下,观看其pH范围,如培养基偏酸或偏碱时,可用1mol/l NaOH或1mol/l HCl溶液进行调节。
调节pH时,应逐滴加入NaOH或HCl溶液,防止局部过酸或过碱,破坏培养基中成分。
边加边搅拌,并不时用pH试纸测试,直至达到所需pH为止。
(5)过滤用滤纸或多层纱布过滤培养基。
一般无特殊要求时,此步可省去。
2.固体培养基的配制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应将已配好的液体培养基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1.5%-2%)加入,并用玻棒不断搅拌,以免糊底烧焦。
继续加热至琼脂全部融化,最后补足因蒸发而失去水分。
(三) 培养基的分装根据不同需要,可将己配好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锥形瓶内,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造成污染。
如操作不小心,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时,可用镊子夹一小块脱脂棉,擦去管口或瓶口的培养基,并将脱脂棉弃去。
1.试管的分装取一个玻璃漏斗,装在铁架上,漏斗下连一根橡皮管,橡皮管下端再与另一玻璃管相接,橡皮管的中部加一弹簧夹。
分装时,用左手拿住空试管中部,并将漏斗下的玻璃管嘴插入试管内,以右手拇指及食指开放弹簧夹,中指及无名指夹住玻璃管嘴,使培养基直接流入试管内(图5—1—2)。
装入试管培养基的量视试管大小及需要而定,若所用试管大小为15×150 mm时,液体培养基可分装至试管高度1/4左右为宜;如分装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时,在琼脂完全融化后,应趁热分装于试管中。
用于制作斜面的固体培养基的分装量为管高1/5(约3—4m1);半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管高的1/3为宜。
2.锥形瓶的分装用于振荡培养微生物用时,可在250 m1锥形瓶中加入50 ml的液体培养基,若用于制作平板培养基用时,可在250 m1锥形瓶中加入150ml培养基,然后再加入3g琼脂粉(按2%计算),灭菌时瓶中琼脂粉同时被融化。
(四)棉塞的制作及试管、锥形瓶的包扎为了培养好气性微生物,需提供优良通气条件,同时为防止杂菌污染,则必须对通入试管或锥形瓶内空气预先进行过滤除菌。
通常方法是在试管及锥形瓶口加上棉花塞等。
1.试管棉塞的制作制棉塞时,应选用大小、厚薄适中的普通棉花一块,铺展于左手拇指和食指扣成的圆孔上,用右手食指将棉花从中央压入团孔中制成棉塞,然后直接压入试管或锥形瓶口。
也可借用玻璃棒塞入,也可用折叠卷塞法制作棉塞(图5—1—3)。
制作的棉塞应紧贴管壁,不留缝隙,以防外界微生物沿缝隙侵入。
棉塞不宜过紧或过松,塞好后以手提棉塞,试管不下落为准。
棉塞的2/3在试管内,1/3在试管外(图5—1—4)。
目前也有采用金属或塑料试管帽代替棉塞。
直接盖在试管口上。
灭菌待用。
将装好培养基并塞好棉塞或盖好管帽的试管拥成一捆,外面包上一层牛皮纸。
用铅笔注明培养基名称及配制日期,灭菌待用。
2.锥形瓶棉塞制作通常在棉塞外包上一层纱布,再塞在瓶口上。
有时为了进行液体振荡培养加大通气量,则可用8层纱布代替棉塞包在瓶口上。
目前也有采用无菌培养容器封口膜直接盖在瓶口,既保证良好通气,过滤除菌又操作简便,故极受欢迎。
在装好培养基并塞好棉塞或包上八层纱布或盖好培养容器封口膜的锥形瓶口上,再包上一层牛皮纸并用线绳捆好,灭菌待用。
(五)培养基的灭菌培养基经分装包扎之后,应立即进行高压蒸汽灭菌,100Pa灭菌20min(灭菌条件根据培养基不同有所差异,含糖培养基105℃,30min)。
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灭菌,则应暂存于冰箱中。
(六)斜面和平板的制作1.斜面的制作将已灭菌装有琼脂培养基的试管,趁热置于木棒上,使成适当斜度,凝固后即成斜面(图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