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儿童个案社会工作
- 格式:ppt
- 大小:917.00 KB
- 文档页数:20
困境儿童个案工作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困境儿童的小型个案工作案例。
案主:小李,15岁,男性,初中三年级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与母亲相依为命。小李的母亲患有慢性疾病,无法工作,仅靠社会救济维持生计。小李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但他非常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
问题:
1.学习成绩不好:小李在学习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的努力并未得到明显的回报。
2.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生活拮据,常常缺乏足够的食物和基本的生活用品。
3.心理压力大:小李感到压力很大,担心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无法改善,担心自己的未来。
目标:
1.提高学习成绩:通过提供学习辅导和激励机制,帮助小李提高学习成绩。
2.提供经济援助:联系社会福利机构和志愿者组织,为小李的家庭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物。
3.心理支持:通过谈话和心理辅导,帮助小李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
工作计划:
1.第一周:与小李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
2.第二周:为小李提供学习辅导,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同时,联系志愿者组织,为小李的家庭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物。
3.第三周:继续为小李提供学习辅导,并开始进行心理支持,帮助他缓解心理压力。
4.第四周:检查小李的学习进步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辅导计划。同时,继续进行心理支持,帮助小李增强自信心。
5.后续跟进:持续关注小李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效果评估:
经过一个多月的个案工作,小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同时,小李的家庭生活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们不再为基本的生活用品和食物而担忧。此外,小李的心理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他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
社会工作优秀案例
介入困境儿童个案帮扶
当人们在缤纷的世界感受灿烂阳光,锦绣山河,花香鸟语,或载歌载舞或忙碌工作,尽情的享受多彩生活与工作的乐趣时,不知是否想到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这样一群孩子---残疾儿童。他们都是折断翅膀坠入人间的小天使,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爱呵护他们,关注他们背后的真实故事。也许你简单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陪她们讲讲故事、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份珍贵的关爱了,可是生活的背后是他们要用坚强的毅力、丰硕的知识和庞大的社会支持体系来支撑他们走下去,父母终会老去,未来的路还有很长,他们更加需要社会的支持,社工就是守护花蕾的使者,一路阳光、一路陪伴、一路成长。
案例背景
服务对象XXX(化名),男,10岁,肢体一级残疾,享受最低社会保障。在XXX3岁时,因生病高烧不退,四肢抽搐,造成身体部分能力丧失,不能行走,言语尽失,手臂瘫软无力。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对于老来得子的父母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使得本来就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夫妻俩耗尽所有积蓄,东挪西借,积攒医疗费,四处求医,经过多年奔波治疗,目前能自己行走、吃饭、穿衣等基本能力。虽有部分自理能力恢复,但疾病的长期折磨,让10岁的XXX看到外人就会不自觉地把头低下,显得性格孤僻,心理自卑,不与外界交流。姐姐已出嫁。父亲也有五十多岁,常年在外务工,由于性格内向,不
爱说话,文化程度低,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和精神压力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常年吃药。生性柔弱、少言寡语的母亲在家照顾其生活起居,经常会打一些零工减轻生活负担。因为小XXX需要定期住院康复治疗,其母亲常年奔波于家庭医院之间,诸多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让她感到力不从心,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XXX的情感陪伴和学业支持得不到有力保障。
84
五社联动·The Five Powers of Community 2023年,巴中市巴州区心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了四川省城乡社区治理“提能力”项目中的龙湖园社区社工室和后坝社区社工室的服务项目,并邀请巴中市巴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外部督导。在开展具体服务过程中,8名困境儿童引起了社工室的注意。这8名儿童年龄处于12-16岁之间,已被心缘公益协会帮扶约为1-3年,他们基本由自己的爷爷奶奶带大,家庭较为困难。他们自制力非常强,学习成绩较好,虽然有长期的志愿者帮扶,但对外界始终保持隔阂,和志愿者之间也有一种似亲非亲的感觉。为了促进8名儿童融入社会,两个社工室开展了让8名儿童从受助者变为助人者,从而融入社会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一、服务过程
(一)从受助者到互助者的转变
后坝社区社工室、回风社区社工室的几名社工在接手几名服务对象后,将8名儿童召集到一起,组建互助小组,商定他们每天放学以后就到后坝社区社工会议室,一起做作业,由高年级的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而低年级的学生则负责表演节目,如唱歌、跳舞、讲笑话,保持每天的氛围都非常轻松活跃,收拾会议室卫生,大家有心事也可以相互分享,相互安抚。
最初,受助儿童彼此之间交流较少,当社工看到某个低年级儿童有不会的题,然后提醒高年级儿童,高年级儿童才会去讲解。后来,高年级儿童会隔几分钟主动去看,或者低年级儿童主动拿着作业去找高年级儿童。低年级儿童也由最初拘谨表演节目,变得大方自然,有时候还会多表演一个。在谈心环节,最初大家仅将自己的问题或负面情绪写在纸上,后来他们可以坐在圆桌上一起交谈,将内心的话直接讲出来,有说有笑又有泪,这让他们俨然有了一家人的感觉。当这8名儿童彼此之间打开心扉,社工感觉到这8名儿童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越来越高,从被动参加转变为主动参加,意味着他们内心逐渐接纳他们爷爷奶奶以外的人。
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抗逆力的实务研究
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为困境儿童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他们
的抗逆力。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介入困境儿童抗逆力方面的实务研究。
困境儿童是指生活在贫困、暴力、虐待、家庭不稳定等不利环境中的儿童。由于这些
困境,他们可能面临学习困难、行为问题、自尊心低下等问题,缺乏应对挑战的能力。社
会工作介入这些儿童的抗逆力至关重要。
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困境儿童的个体和环境因素。他们需要与儿童及其家庭建立联系,收集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儿童面临的困境。这些信息包括儿童的家庭状况,教育背景,心理健康状态等。通过这种了解,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计划,帮助儿
童提高抗逆力。
社会工作中的实务技巧包括建立与儿童的信任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建立积极的个人
认同感。社会工作者应该以尊重、尊严和信任为基础与儿童建立关系,使他们感到被接纳
和尊重。这将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他们的困境,
这对于增强他们的抗逆力至关重要。
社会工作者还应当鼓励困境儿童发展积极的行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供技能训练,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如何面对问题和挑战。他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
讨论等方式,教授儿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将帮助儿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应对困
难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利用社区资源来支持困境儿童的抗逆力。社区资源包括学校、社区
组织、心理咨询中心等。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儿童利用这些资源,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社会工作者还可以与学校和社区组织合作,共同开展活动和项目,为困境儿童提供更
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抗逆力的实务研究【摘要】
困境儿童是指在物质、心理或社会环境中遭遇困难和挑战的儿童群体。抗逆力是指儿童在面对逆境时所展现出来的积极的适应和应对能力。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抗逆力是帮助这些儿童克服困境,重建自信和独立性的重要工作。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家庭辅导、学习指导等多种方式,社会工作者可以有效提升困境儿童的抗逆力。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务案例分析,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抗逆力的方法和效果。研究发现,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可以显著提升困境儿童的抗逆力,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关键词:困境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介入、实务研究、理论基础、提升策略、案例分析、社会工作效果、启示、局限性、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困境儿童是指处于生活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群体,他们可能面临家庭暴力、贫困、失学、少管所等问题,生活环境不稳定,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困境儿童问题逐渐凸显,对社会
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困境儿童抗逆力是指面对逆境时,个体通过积极应对和适应,战胜困难,实现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抗逆力对困境儿童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抗逆力的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随着社会工作领域的不断发展,困境儿童抗逆力的研究和实践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对困境儿童抗逆力的实务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尚需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困境儿童的定义和特征、抗逆力的概念及重要性、以及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抗逆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旨在为提升困境儿童抗逆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务启示。部分的内容到此结束。
社会工作服务优秀案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帮扶
一、案例背景:
2020年6月社工在下乡摸排时,经村里人介绍发现服务对象,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与郑某一家正式接触。经了解,服务对象应属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但未登记在册,作为重点目标对象,社工与村干部沟通,代理监护人的同意下正式介入。
二、案例基本情况:
O1.服务对象基本信息:
张三(化名),4周岁,甲地村人,无户口。目前由爷爷(有轻度精神障碍)抚养,母亲诊于乙地精神专科医院(儿时发烧出现精神问题,结案不久过世)。经初步观察与评估,张三智力低下,性格内向、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其亲属和邻居向社工反映,张三自小由爷爷照顾,跟外界无较多沟通与互动。
02.服务对象家庭情况:
张三母亲是一名养女,父亲不详(据知情人介绍,其母亲21岁时因受骗发生关系,生下张三)。张三爷爷(张三母亲养父,张三自小就以“爷爷”称呼)除轻度精神障碍外,存在轻度“自闭”倾向,有自理能力,无劳动能力。因此,其爷爷无事实监护能力,由伯公代理监护。
55轻度精神疾病图一接案与介入期服务对象家庭结构图
图二结案后服务对象家庭结构图
备注:家庭结构图示
口男性。女性回案主
—关系密切
―I\—关系不和或由甑表示虚程力的人日言生活∙■声一起
04.服务对象社会支持:
其伯公经济较为拮据,并无力抚养张三,且随着年纪的增长对张三的监护有心无力,村委也没有办法解决张三的抚养和监护问题。家里经济来源主要靠低保补助,以及亲戚平日里的生活接济,维持温饱问题。
三、分析预估:
01.问题分析:
1.基本保障不足。服务对象面临多重保障不足问题,一是基本生存保障主要依靠低保救助和亲戚接济维持温饱,服务对象无法获得充足的物质和经济的支持,限制了服务对象的发展与成长;二是缺乏户籍身份无法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将来也可能面临无法入学的问题。
主题:困境儿童社工个案服务记录
一、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1.1 尊称:小明
1.2 性莂:男
1.3 芳龄:10岁
1.4 家庭情况:小明是一名特困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生活环境贫困,父母长期失业无法提供基本生活支持。
1.5 学校情况:小明所在学校为当地的城乡结合部小学,学习成绩一般,但有辍学的倾向。
二、问题分析
2.1 家庭经济困难:由于父母长期失业,家庭经济状况十分困难,无法提供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2.2 学习动力不足: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小明的学习动力较低,缺乏对未来的希望和目标。
2.3 家庭关系问题:父母离异带给小明心理上的创伤,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三、服务过程及措施
3.1 家访调查:首先进行了对小明家庭的家访调查,了解了家庭实际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方式等。
3.2 心理疏导:对小明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其处理离异带来的心理问
题,提高他对未来的希望和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3.3 教育扶贫政策支持:向小明家庭介绍了教育扶贫相关政策和项目,协助其申请相关教育资助政策,包括助学金、补习班等支持。
3.4 学习辅导:为小明提供了学习辅导,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3.5 家庭关系重建: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小明家庭重建正常的亲子关系,解决家庭矛盾,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服务成效评估
4.1 学习成绩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小明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辍学的倾向得到了遏制。
4.2 家庭关系改善:小明与父母的关系逐渐得到改善,家庭内部的矛盾得到了缓解,家庭关系渐入佳境。
境儿童个案服务记录
接案
案主通过参加社工开展的“守护童年,安全先行”青少年安全教育小组,因小组每一节的小组活动结束后,案主都是一个人在活动地点闲逛,甚至有时还会独坐低头痛哭,既不和别的小朋友玩耍又不按时回家。在社工的追问下,案主终于道出多年心声。社工发现案主与心理认知、家庭管教、校园交友的关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并主动介入。社工与案主及其家属沟通达成一致,同意接受社工的个案辅导服务。
二、背景资料
(一)案主个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资料
案主今年8岁,处于青春萌发期,生理和心理各方面都开始成熟。案主进入青春期之后,独立及自尊心越发强烈,所以案主的母亲对她的唠叨、劝导、打骂、叱喝等教育方式,她都会觉得家人在支配和控制自己,自尊心容易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案主经常不听话、逃学,甚至有时会主动离家出走等方式抗拒母亲的教育方式。
(二)案主社会环境的微观、中观系统等资料
1. 案主社会环境的微观:案主父亲常年外出打工谋生,但因工作不利,案主父亲
很少寄钱回家。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靠母亲来承担,抚养其和姐弟三人上学,家庭经济拮据,母亲靠种地收入,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案主家人对案主的期望较高,
(三)案主对自己及处境的感受、
希望她能考个好成绩,成绩不理想时家人会责备案主。因此,案主与家人平时交流不多,内心有什么想法一般也不会告知家人。案主认为家人对自己有偏见,觉得自己做什么,他们也不会支持。
2. 案主社会环境的中观:案主是一名二年级学生,马上要面临期末考试。案主性格偏内向,在校平时和同学话语不多。案主自小在家跟随母亲在本地小学读书,因性格与同学们不和,又因案主的父亲外出打工很少回来,同学会嘲笑她为没有爸爸的野孩子也因此欺负她,案主在学校也变得经常独来独往,不愿与同学们接触与交流。
走访困境儿童案例怎么写
案主小杨(化名),女,13岁。父母离异,现在与父亲和祖母共三人同住。父亲容易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与小杨关系一般,平时会打零工,无固定收入。奶奶患有小儿麻痹症,下半身瘫痪,无劳动能力,与小杨关系较为亲密。小杨目前初一,身体健康无疾病,性格腼腆内向,不爱与陌生人交流,但是特别喜欢画画。由于家庭成员缺乏家庭照顾能力,小杨在校成绩不理想,并具社会实践经历少,渴望但不知道如何与朋辈群体沟通交往。
由于是单亲家庭,小杨本身性格比较敏感内向。加之小杨的父亲本身存在情绪障碍,两人之间的交流便更加少。而小杨奶奶由于隔代,虽然关系较为融洽,但是奶奶很少能和小杨聊到一起,一般话题都局限在家长里短,很少能有一些有助于儿童成长的有效沟通。小杨小升初后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容易产生一些消极情绪,现阶段依靠小杨个人可能此外由于父亲和奶奶的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成员缺乏辅导能力,无法为小杨提供一些必要的学业支持。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家庭系统是无法给予小杨正面教育和积极影响的。小杨由于性格内向,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并且其父亲不太愿意小杨出门,因此对于一些社交活动也比较少有机会参与。在走访中也了解到小杨朋友比较少,缺少朋辈互动,因此社会融入感不强,容易产生孤独感。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认为,个人的问题只是表象,家庭的问题才是导致个人问题的真正原因,因此,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主张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家庭介人,解决家庭的问题,最终解决个人的问题。在
服务中,社会工作者不仅给予小杨安慰及精神上的支持,同时还会以家庭作为治疗单位,以改变小杨与家人的交往方式,改变小杨与家人关系为目标,鼓励小杨与家人多交流沟通。
社会工作服务小组活动总结困境儿童自信心提升
自信心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积极因素,尤其在儿童阶段,个体自信心的发展需要格外受到关注.儿童自信心的发展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学校和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两大场所,其作用自然不可忽视。
一、树立自信:
困境儿童也一直是民政重点关注的对象,为切实保障困境儿童的身心健康,甲地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在荔城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开展“困境儿童自信心提升”儿童成长小组,目的是通过小组,引导困境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发现并挖掘自身的优点,增强其自信水平,强化自信体验,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孩子们在社工的引导下渐渐的敞开心扉,学会发掘自身优势,学会肯定自我,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
二、破冰之旅:
01.游戏环节。
开展暖身游戏——抢椅子,没有抢到椅⼦的组员上台自我介绍。建立契约环节,社工给小组组员分发彩纸,组员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意见建议。通过讨论,社工收集整理并公布整体活动的小组规则。
02.游戏环节的收获。
通过这样的游戏环节让小朋友在无形中促进和其他小朋友之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小朋友们之间的关系,让小组组员建立
初步的信任关系。小朋友们在社工的引导和言语鼓励下,非常的积极的参与游戏。
二、赋能成长:
01.优点的自我发掘。
社工引导小组组员把彩纸对折两次,对折后,在彩纸上写下在成长过程中难忘的成功经历。
社工引导每位小组组员用三个积极的形容词形容自己,并完整表述出来。
02.优点的探寻。
社工引导小组组员将目前最感到困惑的事情写在彩纸上,写好后折叠起来交给社工。社工从手中的彩纸依次抽出,将彩纸上所写的问题念出来,让所有组员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小组组员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小组组员的自信。
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的社会工作思考与对策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困境儿童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遭遇困境并且生
活无依的儿童。这些困境可能来源于家庭环境的贫困、父母离异、家
暴等问题,也可能源自于社会环境的歧视、缺乏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
等因素。困境儿童面临着生活困难、心理压力、身心健康问题等挑战,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在当今社会,困境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根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数百万儿童处于困境的境地,他们面临着贫困、饥饿、缺乏教育等严重问题,生活处境艰难。长期处于困境中的
儿童容易陷入消极情绪,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甚至出现自暴自
弃的行为。
困境儿童问题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社会工作专业应积极介入困境儿童问题,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帮
助他们克服困境,实现自我发展。困境儿童抗逆力的提升成为社会工
作的重要任务和责任。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有效的工作手段和方法,
帮助困境儿童建立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
他们摆脱困境,重新融入社会。【字数:277】
1.2 问题意识
困境儿童是指由于家庭、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而处于困境
境地的儿童群体,他们可能面临着贫困、失学、家庭暴力、心理问题
等多种困境。在当下社会,困境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问题意识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认识到困境儿童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意识到他们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困境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着许
多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待遇,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心
健康,也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困境儿童
困境儿童帮扶个案(案例)
一、背景介绍
案主小杨(化名),女,13岁。父母离异,现在与父亲和祖母共三人同住。父亲容易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与小杨关系一般,平时会打零工,无固定收入;奶奶患有小儿麻痹症,下半身瘫痪,无劳动能力,与小杨关系较为亲密。小杨目前初一,身体健康无疾病,性格腼腆内向,不爱与陌生人交流,但是特别喜欢画画。由于家庭成员缺乏家庭照顾能力,小杨在校成绩不理想,并且社会实践经历少,渴望但不知道如何与朋辈群体沟通交往。
二、问题分析
1、缺乏家庭沟通
由于是单亲家庭,小杨本身性格比较敏感内向。加之小杨的父亲本身存在情绪障碍,两人之间的交流便更加少;而小杨奶奶由于隔代,虽然关系较为融洽,但是奶奶很少能和小杨聊到一起,一般话题都局限在家长里短,很少能有一些有助于儿童成长的有效沟通。
2、缺乏学业支持
小杨小升初后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容易产生一些消极情绪,现阶段依靠小杨个人可能无法调试;此外由于父亲和奶奶的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成员缺乏辅导能力,无法为小杨提供一些必要的学业支持。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家庭系统是无法给予小杨正面教育和积极影响的。
3、缺乏社会互动
小杨由于性格内向,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并且其父亲不太愿意小杨出门,因此对于一些社交活动也比较少有机会参与。在走访中也了解到小杨朋友比较少,缺少朋辈互动,因此社会融入感不强,容易产生孤独感。
三、理论依据
1、结构式家庭治疗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认为,个人的问题只是表象,家庭的问题才是导致个人问题的真正原因,因此,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主张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家庭介人,解决家庭的问题,最终解决个人的问题。在服务中,社会工作者不仅给予小杨安慰及精神上的支持,同时还会以家庭作为治疗单位,以改变小杨与家人的交往方式,改变小杨与家人关系为目标,鼓励小杨与家人多交流沟通。
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抗逆力的实务研究
社会工作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能够提供儿童及其家庭需要的支持和服务,促进他们的
自我发展和抵御不利影响,其中包括提高困境儿童的抗逆能力。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工作如
何介入困境儿童抗逆力的实务研究。
一、困境儿童的抗逆力概述
困境儿童是指面临各种生活困难和风险的儿童,这些困难和风险可能来自父母的离异、疾病或精神障碍等因素,也可能来自贫困、家庭暴力、儿童虐待、性侵犯和灾害等社会因素。这些困境往往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他们的抗逆
力。
抗逆力是指个体以及家庭、社区、整个社会应对压力、危机和变革的能力。它由身体、心理、社会指标构成,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控制力:指个体的行为受到内在控制而不是外在刺激的影响,如情感调节、自
我评价以及目标设定和执行能力等。
2.借鉴能力:指个体能够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和应用知识、技能和策略来解决
遇到的问题。
3.灵活度:指个体能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并随之适应,而不是被固有观念束缚。
4.社会关系:指个体与家庭、朋友、同事和社区之间的接触、理解和支持。
5.信仰和意义:指个体拥有的宗教、道德和文化信仰,以及人生意义的追求和感受。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
1. 基于家庭的干预
基于家庭的干预是一种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重点关注家庭、社会和儿童之间的联系。它通常通过提供教育、咨询和辅导服务来增强儿童和家庭的抗逆能力。此外,社会工作者
还可以通过改善家庭环境来提高儿童的抗逆性,例如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卫生教育和心理
辅导等服务。
基于学校和社区的干预是通过学校或社区提供的服务来增强儿童的抗逆能力。社会工
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的社会工作思考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困境儿童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工作者应加强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的
社会工作思考和对策,帮助他们增强生存能力和逆境应对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和自我实
现。
首先,社会工作者应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入手,进行早期干预。早期干预主要包括矫
正教育、心理疏导、家庭指导等,帮助困境儿童改善生活环境,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干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学科协作的方式,建立团队合作,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专业优势,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根据困难儿童不同的需求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其次,社会工作者应注重在困境儿童中建立自尊和自我认同感。困境儿童通常受到各
种负面因素的影响,缺乏成就感和满足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影响到抗逆性的建立
和发展。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帮助困境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
形象,培养自我认同感,增强自信心和逆境应对能力。
此外,社会工作者应加强困境儿童的情感关怀和家庭支持。家庭作为困境儿童成长的
基本环境,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为困境儿童提供支持和安全感,有助于增强抗逆性的建立
和发展。社会工作者应对困境儿童的家庭进行干预,提供家庭教育、家庭治疗等服务,帮
助家庭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建立健全的家庭关
系。
最后,社会工作者应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社会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才能更好地开展抗逆力提
升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应加强自身的专业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提
社会工作服务未成年人保护个案案例疾病困境儿童
一、个案背景:
(一)服务对象基本资料:
张三,女,13岁,困境儿童,年前查出患髓母细胞瘤,经前期化疗目前有所好转,仍需定期去当地医院治疗;目前休学在家,主要由奶奶在家照看。
(二)个案来源:
张三的父亲求助社工,表示自己女儿因病休学在家,在治疗中不配合,导致恢复缓慢。社工及时介入,了解张三的身心情况及因生活突变导致的系列问题。
(三)家庭情况:
1.家庭背景情况:
父亲:在女儿生病期间,辞职在家照顾,女儿身体情况有所好转后,已经去上班了。张三定期去医院治疗的时候,父亲会请假陪同,所在单位也比较照顾。
母亲:与张三相处不愉快(张三因化疗情绪变差),现长期在外工作,很少关注女儿情况。
奶奶:长期在家照顾。
2.服务对象与主要家庭成员的关系描述:
在患病前,张三与家人关系和睦,经常一起参加社区活动。但是自从患病后,受疾病及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张三性格比较暴躁,与家
属沟通不愉快,家人照顾压力较大,导致其母亲与她关系一般,与父亲、奶奶关系较好。
(四)朋辈关系:
1.朋辈环境:
张三患病后身体各项机能较差,休学在家修养,长期不与外界接触,缺乏朋辈支持。奶奶表示平时出门也不敢跟小朋友一起玩,怕别人会议论她。
2.社区环境:
社区对张三家情况比较了解,在她患病初期帮助其申请相应补助,一定程度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五)健康状况:
服务对象髓母细胞瘤,已进行手术治疗,情况较稳定,但是仍需定期到当地医院治疗。社工走访中发现,张三虽有在治疗,但是恢复程度较为缓慢,目前仍无法直立行走,医生建议可以尝试针灸,但是家属表示张三不愿意,她感到害怕,治疗进度无法更进一步。
困境儿童社工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导致了一
部分儿童陷入了困境之中。这些困境儿童可能是因为家庭贫困、失
去监护人、残疾或其他特殊情况而面临着生活困境和教育困境。他
们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面临着辍学、失学、流浪、犯罪等问题,亟需社会的关爱和援助。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社会工作的方式,为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帮
助和支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适
应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1. 为困境儿童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提供心理、情感和生
活技能方面的帮助;
2. 促进困境儿童的教育发展,降低辍学率,提高学习成绩;
3. 帮助困境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积极向上,远离不良行为。
三、项目内容。
1. 社会支持,建立困境儿童社会支持团队,包括社工、心理咨
询师、志愿者等,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咨询、生活技能培训等服务。
2. 教育帮扶,与学校合作,开展困境儿童教育帮扶计划,提供
学习辅导、兴趣培养等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3. 人生导向,开展困境儿童成长营,通过游戏、互动、讲座等
形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项目实施。
1. 资源整合,整合社会资源,包括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等,建立困境儿童帮扶的合作网络。
2. 专业团队,组建专业的社工团队,包括资深社工、心理咨询
师等,为困境儿童提供专业的服务。
3. 宣传推广,通过媒体宣传、社区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困境儿童的现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