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
1.化学基本概念及实验基础;
2.化学元素、化学式及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变化及能量变化;
4.化学平衡及其应用;
5.溶液、酸碱及化学反应的浓度;
6.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化学动力学;
7.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及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三、课程特色:
1.实践性强,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强调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化学信息;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注重与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要求:
1.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技能;
2.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实际问题;
3.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4.熟练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阐述和分析化学问题。
新版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1. 简介新版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是根据我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实际情况,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对原有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而形成的。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接受义务教育的初中学生,旨在为学生提供科学、系统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课程目标新版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的四大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跨学科素养。
2.1 知识与技能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技能和方法,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等,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讨论等,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认识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2.4 跨学科素养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提高综合素质,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3. 课程内容新版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五个一级主题,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3.1 科学探究学生需要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讨论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2 身边的化学物质学生需要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如水、空气、食物、能源等,掌握它们的性质、变化规律和应用。
3.3 物质构成的奥秘学生需要学习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了解它们的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3.4 物质的化学变化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条件、速率等,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题2 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 离子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和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和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绪言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像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抓住学生的这种情感,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和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再次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建议如下:1.这是一个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题,尽管教材中出现了原子、分子、元素等,但仅仅是作为名词出现,并不要求了解它们的涵义,不要不恰当地把属于后面单元的教学内容提前到这个课题中完成,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能量变化。
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学生在初中阶段应当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以及理解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基础,因此在化学课程标准中应当明确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
其次,化学课程应当注重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化学现象,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因此,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明确学生在初中阶段应当进行的化学实验内容和要求,同时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实验条件和设施。
此外,化学课程还应当注重生活化。
化学知识贴近生活,学生可以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问题。
因此,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注重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化学课程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技能。
化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应当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技能,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应当明确学生在初中阶段应当具备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技能,并通过相应的教学安排和评价方式来培养和考核学生的这些能力。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实验教学、生活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技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新课程目标体系的重要性课程目标[1]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它具体地指示课程的进展方向,标示课程的范围,提示课程的要点,决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指导教学评价工作,是实现课程宗旨的重要保证。
如果说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那么课程目标则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课程目标则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目标体系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发展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发展主义课程观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很大的影响。
这种课程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
所谓发展,就是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发生积极的变化,有明显的长进和提高。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潜能得到开发,学力得到增长,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都明显得到提高。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从而推进社会的发展。
二、确立新的化学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体系的结构化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化学课程的总目标[3]: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那么什么是科学素养?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的内涵应该包括下列3个主要方面:①对于科学知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②对科学的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③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标准》的课程总目标对这些方面都作了必要的规定,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打印版)目录1. 引言2. 教学目标3. 课程内容4. 教学方法5. 评估方法6. 教材选择7. 实验设计8. 师资培训9. 教学资源10. 学生评价与反馈11. 结束语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教学标准,以提供指导和支持给全国各级学校。
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基本认知和兴趣。
- 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 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课程内容- 化学基础知识: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等。
- 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
- 化学应用:环境保护、生活应用等。
3. 教学方法- 探究式研究:通过实验和研究任务,激发学生的积极研究兴趣。
-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讨论,促进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例,生动展示化学知识和实验过程。
4. 评估方法- 定期测试: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的积极性、讨论能力和合作能力。
5. 教材选择根据国家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教材目录,选择适合的教材,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6. 实验设计根据教学标准的要求,设计合适的化学实验,注重实验的安全性和教育价值。
7. 师资培训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化学知识和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实施课程教学。
8. 教学资源为学校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仪器、化学品和教学工具等,以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
9. 学生评价与反馈定期进行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以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结束语以上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学校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认真实施和监控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一、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初中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旨在指导教师进行教学,保障学生获得必要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1. 学生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 知识与技能并重:强调基础化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实验技能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3. 过程与方法并重: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目标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1.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够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3.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现象、反思与评价。
4.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 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在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课程内容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1. 学习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如水、空气、食物等。
2. 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及其应用。
主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1.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2. 化学键的类型与作用。
3.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主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1.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3. 化学平衡的原理。
主题四:科学探究与实验1.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2.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的运用。
3.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五、实施建议1. 教学建议: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实验、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024初中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1. 引言本课程标准依据我国教育法和化学教育相关规定,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对2024年初中化学义务教育课程进行详细规划与说明。
本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化学观念,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为高中阶段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3. 课程内容3.1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水的性质与净化、常见金属与合金、有机化合物等,涉及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3.2 物质的变化与能量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注重学生对反应机理、能量变化的理解与运用。
3.3 物质的制备与实验技能学习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技巧、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4 科学探究与创新强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提出假设、验证结论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实施建议4.1 教学建议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2 学习建议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进行实践操作,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4.3 评价建议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5. 附录5.1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包括课程标准的研究背景、编制依据、编制过程、课程理念等内容。
5.2 教学建议与案例提供具体的教学建议和案例,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5.3 评价方式与实例介绍评价方式和方法,以及具体的评价实例,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评价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课程性质:化学课程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化学基本观念和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崇高追求。
2. 课程理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整体规划素养立意的课程目标、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倡导实施促进发展的评价。
3. 课程目标:化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4. 课程内容:化学课程设置5个学习主题,即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每个学习主题由5个维度的内容构成,包括大概念、核心知识、基本思路与方法、重要态度、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围绕大概念构建学习主题的内容结构,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各学习主题的内容要求。
5. 课程实施:学校可在7至9年级确定化学课程的具体开课年级。
教师应
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宗旨,积极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教育部门。
2024版义务教育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一、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结合当前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2024版义务教育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指导中学化学教学活动,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化学学习,应该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安全、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 了解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认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2.2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该通过中学化学学习,发展以下过程与方法:- 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科学思维能力,包括归纳与演绎、分类与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 科学决策能力,能够在面临多种选择时,根据科学知识与方法进行合理决策。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中学化学学习,应该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科学,对化学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 认识科学研究的本质,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注化学与人类生活、环境、资源、健康等之间的关系,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3.1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常见元素与化合物;- 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实验基础;- 化学与社会、生产、科技和发展。
3.2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变化与生命过程;- 化学实验拓展;-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建议4.1 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2 教学资源教师应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提高教学效果。
【顶级】全新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共36页)课程标准是课程设计、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新时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宣言》,制定全新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理念(1)立足学生发展。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兴趣,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重视科学素养。
强化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树立科学态度,培养科学道德,理解科学伦理。
(3)强调实践性。
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化学,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体现学科融合。
注重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强化跨学科素养。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物质性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化学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4. 跨学科素养强化化学与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身边的化学物质(1)生活中的化学物质(2)天然材料与化学材料(3)化学与健康2. 物质构成的奥秘(1)原子与分子(2)离子与化合物(3)化学键与晶体结构3. 物质的化学变化(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氧化还原反应(3)化学平衡与速率4. 科学探究(1)实验设计与操作(2)观察与描述(3)数据分析与处理5. 化学与社会发展(1)化学与资源利用(2)化学与环境保护(3)化学与科技发展四、课程实施与评价1. 教学建议(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个体差异。
(2)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强化学科融合,提高跨学科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一)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
1. 引言
•简介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和意义2. 课程目标
•探究学生应达到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养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课程内容
•分阶段介绍化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安排
–初级阶段:
•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中级阶段:
•化学原理的深入研究
•基本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高级阶段:
•探索化学前沿知识
•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学习
4. 教学方法
•提倡探究式学习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5. 评价与考核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综合考虑学业水平、实践能力、科学素养等因素6. 教材与资源
•推荐优质教材和学习资源
•鼓励采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教学
7. 师资培养与教师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供专业培训机会和教学研讨交流平台
8. 家校合作
•倡导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
•理解学生需求,形成共同育人力量
9.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提供实验室设备和条件支持
•组织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10. 拓宽学科视野
•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拓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内容
11. 结语
•总结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意义•鼓励学生对化学的进一步了解与研究。
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
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
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基本理念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目录目录 (I)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1)二、课程基本理念 (1)三、课程设计思路 (2)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4)(一)知识与技能 (4)(二)过程与方法 (4)(三)情感• 态度•价值观 (4)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6)一、科学探究 (7)(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7)(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7)(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8)(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9)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13)(一)我们周围的空气 (14)(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14)(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15)(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16)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6)(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17)(二)微粒构成物质 (17)(三)认识化学元素 (18)(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18)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18)(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9)(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19)(三)质量守恒定律 (20)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20)(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1)(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22)(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22)(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23)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24)一、教学建议 (24)(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 (24)(二)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 (25)(三)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25)(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6)二、评价建议 (28)(一)评价目标的确定 (28)(二)评价方式的选择 (28)(三)评价标准的制定 (31)(四)评价工作的实施 (32)(五)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 (33)三、教材编写建议 (34)(一)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 (34)(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 (35)(三)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5)(四)习题类型要多样化,应增加开放题和实践题的比例 (36)(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内容 (36)(六)采用生动多样的教材呈现方式,发挥教材的多种教育功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设计思想和特点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胡美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以下简称实验教科书)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
为了完成该教科书的编写,我们组织了由多方人士参加的研究和编写队伍,其中包括著名化学家、大学教授、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人员和特级教师,以及专职教材编写人员等。
在比较深入地研究了近年来美、英、俄、日等国及我国内地和香港、台湾等地区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确定了该教科书的设计思想和特点。
该教科书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已于同年秋季起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大连等地实验。
教科书共分上、下两册,分别供三年制初中第三学年或四年制初中第三、四学年试用。
一、教科书的设计思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编写一套高质量的化学实验教科书,这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和历史责任。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学习方法、评价方法等的改革,我国目前已有的初中化学教科书在其教育功能、体系、结构、内容、教材的呈现方式、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急需编写出一套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教材。
作为我国长期研究和编写教材的基地,我们义不容辞地愿为之努力。
在教育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经过认真研究,确定了以下教科书的设计思想。
1.教科书编写应注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体现初中化学课程的宗旨和目标,着眼于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2.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促使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使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教科书设计的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科书设计的重点,全面、辩证地反映学生发展、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内在规律这三个要素对教科书设计的整体要求,在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合理构建教科书的体系和结构。
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
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
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基本理念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内封版权页编写人员目录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题2 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拓展性课题最轻的气体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 离子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品质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拓展性课题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附Ⅰ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取用规则附录Ⅲ 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要掌握的知识点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性质:圆柱形、乳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燃着时:①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蜡烛点燃后,灯芯处蜡烛熔化,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②观察火焰: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
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芯;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化学新课标》)的主要特点有:
一.基础性
为适应2l世纪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删减了繁难的内容,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更多的真正有用的化学知识。
二.现实性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素材中设计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三.实践性
改革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化学教学模式,提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力求创设生动、真实、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综合性
反映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从科学、技术互相联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五.发展性
在内容选择、目标设置中力求体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特别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交流、讨论和评价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初中化学新课标与现行教学大纲相比
化学新课标与现行初中化学教学大纲相比,在理念、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调整。
一.课程标准的内容更加全面而详尽
新课标阐述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课程性质,提出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标准设计的思路,对课程目标、学习主题、内容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课程标准还就与实施新课程相关的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教学和教学评价诸方面如何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做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这对教师、教材编写者正确理解和把握初
中化学课程是十分有益的。
(参见表1)
二.新课标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新课标从三个维度建构课程目标体系,更全面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对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充分吸取了国际理科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具有前瞻性。
与教学大纲相比,五大学习主题改变了过分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参见表2) 表1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基本内容
表2 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比较
三.对课程的内容标准做进一步分析可知(参见表2)
1.与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内容总量减少,删除了过于繁难或陈旧的内容,降低了化学计算的技能要求,增加了可供师生选择的活动与探究内容。
增补了化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相联系的学习内容和探究性的学习素材,注重内容的基础性、现代性和实践性。
2.不再单纯依据化学学科的知识系统来描述内容目标,而是结合学生已有经验、社会生活实际、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学科的发展来选取和建构最基础的、学生发展最需要的化学知识。
这些知识又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3.在内容标准部分设置了两个栏目:一是着眼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学习目标,除知知识、技能目标外,还含有方法、观念方面的目标;二是与本单元目标相应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更全面地体现了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4.内容标准更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
不仅从学习者角度叙述内容目标,还列出了可供选择的活动和学习情景素材,所建议的探究性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并具有开放性,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途径。
新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并强调: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和实践过程;是一种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探究乐趣的学习经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明确列出"活动"的具体形式,如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时论、辩沦、实验探究等。
从教学大纲"静态"要求到新课标的"动态"建议,不仅是表述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为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可实现的具体途径。
五.新课标突出了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新课标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但不是简单地为训练某一技能、验证某个知识而设置实验。
新课标始终将化学实验与科学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了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从中又可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
此外,新课标不再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给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提供空间。
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景,为学生提供可观察的化学现象和实验操作,其活动指向是学生的自主观察、分析思考、交流讨论、实验研究,不是教师单纯的表演或展示。
从这一角度看,它和学生实验一样,都是学生的活动。
在新课标中,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
六.新课标注意让学生的化学知识可持续发展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化学,帮助学生"从科学、技
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的视角认识化,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了解化学"。
为此,新课标不仅提供重视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的教学建议,还在内容标准的每一单元下列出若干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这有助于教师落实"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启发教师不断地从社会生活和新的科技发展中吸取新鲜的信息,以创设更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体验中逐步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