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欣赏
- 格式:docx
- 大小:16.35 KB
- 文档页数:3
课题:激情的诗篇——《十面埋伏》(琵琶曲)赏析教材:上海市初中艺术(音乐)教材年级:九年级第一学期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上教版初中艺术(音乐)教材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风格——凸现艺术的个性中第三课《激情的诗篇》,教学内容是听赏《十面埋伏》(琵琶曲)。
1、乐曲简析:《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决战时,汉军的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的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乐曲欣赏《十面埋伏》是上教版初中艺术(音乐)教材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风格——凸现艺术的个性中第三课《激情的诗篇》的欣赏曲目。
《大纲》要求音乐教育要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而《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古曲,因此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八年级艺术第一册中,学生已学习过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组,认识了包括琵琶在内的几件弹拨乐器的知识,在九年级艺术课(音乐)中又出现了琵琶独奏曲的欣赏,很明显地显示出承接和巩固的作用。
3、教学目标:《大纲》指出:“欣赏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节奏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根据这个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①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气势磅礴的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及琵琶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作品的音乐内涵,领略古曲艺术作品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
②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感悟音乐内涵,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③会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情景创作,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4、教学重点:《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套武曲,篇幅较大。
根据欣赏课中精赏与泛听结合的教学原则,本课重点欣赏第六段“埋伏”第七段“鸡鸣山小战”第八段“九里山大战”三个重要乐段。
5、教学难点: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意境;情景即兴创作是本课的难点。
十面埋伏古曲赏析十面埋伏古曲赏析《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乐曲描写了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决战的情景。
以下是十面埋伏古曲赏析,欢迎阅读。
《十面埋伏》描绘了楚汉相争中垓下之战的情景。
是琵琶曲的典型代表。
所以正确理解《十面埋伏》的音乐形象有利于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悠久传统,培养热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弘扬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及音乐文化的意义。
二、正文《十面埋伏》作为古曲的典型代表。
身为当代中师学生对于这一类音乐的鉴赏力十分缺乏。
对于古曲的欣赏也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首先,不了解琵琶这类乐器。
其次,不了解它的音乐背景。
再次,不懂得欣赏。
一曲完结,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不理解其中的美妙和精髓。
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对《十面埋伏》进行赏析呢?琵琶古曲主要从它的曲式结构、演奏乐器、节奏、音色以及音乐背景等方面进行赏析。
本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决战的情景。
《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重点段落是:“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乐曲激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重点段落是:“楚歌”、“别姬”,乐曲沉闷悲壮。
全曲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
全曲分13段:1、列营(分营、擂鼓、掌号、马蹄声);2、吹持;3、点将;4、排阵、走队;5、埋伏;6、小战;7、呐喊;8、大战;9、败阵(垓下楚军被重重包围,项羽败阵);10、乌江自刎;11、争功;12、凯旋;13、回营。
全曲13个段落还可分成三大部分。
乐曲从战争的准备阶段开始,节奏由慢渐快,以琵琶模拟战鼓声、浑厚雄壮;接着是一段吹打乐,全用轮指演奏模拟号角声。
然后进行排阵、点将等等,这都是古战争中必有的内容。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
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
真正精彩激烈的在作战部分:埋伏表现了伏兵重重、楚军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情景,然后是到九里山大战是全曲的高潮,运用琵琶高超复杂的绞弦技巧真实的再现了战争的惨烈:人仰马嘶声、兵刃相击声、马蹄声、呐喊声等等,惊心动魄,让人振奋。
欣赏关于十面埋伏成语故事“十面埋伏”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战争术语。
它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
因为齐桓公所用的战法很多,可以从敌方的十个方向发起攻击,故得名“十面埋伏”。
这个成语后来演变成了现代汉语中一个通用的成语和词语,用以形容战术的准备和藏身在不同方向的敌人,以防止被击败。
在中国的历史中,十面埋伏的历程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值得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它所传达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一、历史与文化的碰撞首先,欣赏关于十面埋伏的成语故事,我们需要了解古代战争史和文化的背景。
在古代儒家文化中,实践性和道德性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人们认为,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处理实践问题,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智慧,也就无法成为一个有道德和责任感的领袖。
在齐桓公的时代,中国正处于战乱之中,各国之间经常爆发战争冲突。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夺取胜利成了每个国家最迫切的需求。
齐国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掌握了一整套高效的战争战术和方法,其中十面埋伏成为了最著名的一种。
二、对战争策略的认识其次,从战争策略的角度,欣赏关于十面埋伏成语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方向的进攻防御以及谋略角逐的处理方法。
在齐桓公的眼中,敌方的任何一个防御角度都可以成为攻击的突破口。
只要发现敌方的弱点,马上行动并将夺取胜利。
当然,这绝不是通过凭空想象得出来的,而是对敌人的情势和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结果。
比如说,齐桓公的向北攻击就是基于对敌人的火求援运用a的原则得出的。
敌人由于受到齐军抢夺粮草的打击而处于不利地位,因而一旦火势蔓延,就会形成极大的混乱,进而破坏敌人的动员和战斗力。
在实施战略时,齐军要求士兵具备娴熟的技能和赌胜的勇气。
这种所有方向都可以引领进攻的思想和反思,也可能成为我们今天战争策略和实践的重要参考。
三、对团结、信任和纪律的反思最后,欣赏关于十面埋伏成语故事可以推陈出新,也是对团结、信任和纪律等问题的一种反思。
在古代中国,战争胜利不是一个人或者一支小队的胜利,而是一个群体的胜利。
《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十面埋伏》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音乐背景知识学习:学生需通过网络或书籍资源,了解《十面埋伏》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及作品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要求每位学生整理一份简要的背景资料,包括作品历史、创作环境、乐曲风格等。
2. 乐曲欣赏与分析: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十面埋伏》的完整欣赏。
在欣赏过程中,学生需记录下乐曲的旋律特点、节奏变化及所表达的情感。
课后,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乐曲的分析报告,包括对乐曲结构、旋律、节奏及所反映的古代战争场景的描述。
3. 创意表达: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选择乐曲中的某一乐段或片段,通过绘画、舞蹈、朗诵等形式进行创意表达。
要求作品需体现出对乐曲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4. 课堂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下节课的相关内容,包括即将学习的乐曲及其相关知识。
三、作业要求1. 背景资料:内容准确,语言简洁明了。
2. 乐曲欣赏与分析:观察细致,描述准确,情感表达真实。
3. 创意表达:形式新颖,能够准确表达对乐曲的理解和情感。
小组合作时,每位成员需参与并贡献自己的想法。
4. 课堂准备:提前完成预习任务,准备好相关问题或思考。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背景资料整理情况、分析报告的深度和创意表达的独特性进行评价。
2. 小组间的创意表达将通过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创意性、表达力和团队合作情况。
3. 课堂准备情况将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课堂参与度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对于优秀的分析报告和创意表达作品,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
3. 根据学生的课堂准备情况和提问,教师将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和补充,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通过此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方面的作业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和认识。
琵琶曲《十面埋伏》赏析
《十面埋伏》是由明代著名琵琶音乐家诸水仙所创作的一首琵琶曲,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之一。
曲调婉转悠扬,富有感染力。
配以叮当铛铛的铜鼓声和尖锐刺耳
的笛子声,令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战场上,既沉浸在悲壮的氛围中,又
感受到了英雄们的壮烈。
曲中描绘的是杨家将领导的抗金武将在潼关十面埋伏中与金兵激
战的故事。
武将杨业决定埋伏敌军十面,从而使得包围他们的金兵惨
遭失败。
歌曲中较为经典的段落为“雁塔新碑,烈士千家。
玉门关外,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这一段落幅员声势恢宏,令
人回味无穷。
《十面埋伏》作为一首传统琵琶曲,其美丽的旋律和激情澎湃的
曲调在世界音乐领域中享有极高声誉。
同时作为一首反映英雄楷模、
爱国情怀的音乐,它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音乐基础与作品欣赏班级:11经济本3 姓名:应雅月学号:11304423342 评价:通过一学期的《音乐基础与作品欣赏》的学习,我了解到很多关于音乐的基础知识,能识别一些简单常见的乐器,会看乐谱。
每节课都会听一些平时可能不大会听的音乐作品,重新认识了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音乐家,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莫扎特、斯美塔那、刘德海等等。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一门课程可以更好的提升我们的品味和气质,喜欢这样的课程。
简单地说,我认为这门课很有必要,我受益匪浅。
赏析的曲子:《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堪称曲中经典。
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此曲最早见于1818年出版的华秋萍《琵琶谱》,1895年出版的李芳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
《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中提到一个神话中的天神,“刑天与天帝争,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操干戚以舞。
”后人说,“干戚之舞,猛志常在。
胸腹代首,天刑何有于我哉?”陶渊明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样的诗句。
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总令人想起历史上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这个人也一样的“猛志常在”,有“力拔山兮气盖世”超凡气概,虽然最后失败,却在历史上留下耀眼的身影。
这个人就是项羽。
华夏如果有一个战神似的人物,项羽无疑应属第一人选。
项羽具有不可一世的胆识和气势,古今少有。
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暴秦的终结者。
诚如太史公所言,“(项羽)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做为暴秦的终结者,项羽创造了很多奇迹。
例如巨鹿之战,面对秦军,诸侯皆惧。
唯项羽率领楚军迎战强大的秦军。
从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项羽任上将军渡河北上起,至这年七月章邯投降为止,历时九个月,先后全歼王离军,收降章邯军,使秦军的全部主力丧失殆尽,为推翻秦皇朝创造了条件。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研究琵琶曲《十面埋伏》是一首古典音乐作品,它最初是由古琴演奏而成,后来也被改编为琵琶曲。
这首曲子源自中国古代的战争故事,曲名“十面埋伏”取自春秋时期吴国大将葛婴利用地形,以小部队伏击大军的策略。
曲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刻的艺术内涵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品之一。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旋律、节奏、音色和结构等方面。
它的旋律优美动人,通过琵琶的演奏,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曲子的节奏变化多样,既有平缓舒展的部分,也有急促激昂的部分,给人以听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音色独特,琵琶的悠扬琵琶的悠扬慨壮柔美,旋律变化多端,富有表现力和幻想性。
在结构上,这首曲子以叙事性强,通过音乐表达出战争故事的情节和情感,使人们在音乐中产生对历史的回忆和对勇士的崇敬。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其文化内涵上。
作品的创作源自中国古代的战争故事,这使得琵琶曲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更是对历史、战争和勇士精神的一种表达和诠释。
曲子所包含的风景意境也使人们联想到古代的山水田园,唤起对古代中国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向往和思考。
在演奏和赏析过程中,人们常常会从琵琶曲中感受到一种崇高、慷慨和豪放的民族气质,这正是中国古典音乐作品所独具的魅力。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文化内涵既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缩影,又是中国古典音乐的价值所在。
除了上述艺术特色外,琵琶曲《十面埋伏》还有许多独特之处。
它的演奏需要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要求演奏者具备扎实的琵琶基本功和对曲子内涵的深刻理解,能够演奏《十面埋伏》的琵琶演奏者往往是琵琶演奏界的精英。
这首曲子在演奏时需要准确把握节奏和音准,以呈现出曲子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氛围,这对演奏者的音乐素养和感染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琵琶曲《十面埋伏》在演奏和赏析上也要求人们对古代战争文化和中国古典音乐具有一定的了解和鉴赏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其艺术魅力。
琵琶曲《十面埋伏》以其独特的旋律、节奏、音色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并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琵琶的经典十大名曲欣赏琵琶的十大名曲一、《塞上曲》《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
二、《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
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垓下决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
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三、《霸王卸甲》《霸王卸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
这首曲子取材与《十面埋伏》一样,也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立意不同。
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
四、《大浪淘沙》《大浪淘沙》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琵琶独奏曲,乐曲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态度。
五、《昭君出塞》琵琶独奏曲《昭君出塞》由华彦钧传谱。
乐曲通过刻画昭君出塞时的情绪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无限感慨。
六、《阳春白雪》《阳春白雪》,亦名《阳春古曲》,简称《阳春》,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
质朴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人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大自然充满无限感情的精神气质。
七、《草原小姐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
八、《海青拿天鹅》据说《海青拿天鹅》是现今所知,流传年代最早的一首琵琶曲。
九、《彝族舞曲》《彝族舞曲》是一首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极其抒情的乐曲,它是用音乐来描述在晚上,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地载歌载舞。
十、《火把节之夜》《火把节之夜》用音乐的方式写出了在火把节夜晚,少数民族的人们围着篝火,激情地跳着欢快的舞蹈。
乐曲时而悠扬,时而激烈。
琵琶的文学作品一、《琵琶行》唐代白居易作。
写作者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偶遇一昔日长安名歌妓,听她弹奏琵琶并述说年长色衰后的飘泊沦落,由此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感慨。
叙事流畅婉转,文字优美,是古代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激情的诗篇--《十面埋伏》(琵琶曲)赏析一个久远的声音从历史深处隐然传来。
琵琶,一件古老而又奇特的乐器,发出琮琮的声音,仿佛阅尽沧桑、饱经世事的老人,又若热情奔放、慷慨激越的青年。
它是弹奏乐器。
初时,以右手向前弹为琵,向后弹为琶。
秦、汉以来,曾作为多种弹弦乐器的总称。
本是一个敏感又多情的尤物,在别的物只是模糊记着的事情,然而,在它善感的心灵中,已反复而深深地镂刻在回忆的心版上了.更何况,这不是—个童话、一个故事,是一段撼天动地的史实.也许,沉静的钢琴在弹着巴赫,优雅的长笛在吹着莫扎特,大气磅礴的交响乐队在合奏着贝多芬,然而,只有它,只有琵琶,依然在娓娓地叙述着《十面埋伏》这个中国的古老故事……《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优秀代表作。
在传统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缓,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细腻的情感,而武曲则结构精致绵密,旋律层次分明,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因而,琵琶曲《十面埋伏》气势雄伟激昂,风格旖旎壮美,艺术形象生动鲜明,是古典音乐的瑰宝.时间老人拉开历史的帷幕,月的魔指轻轻触动琴弦,音箱里便有和弦嗡嗡嘤嘤的攒动,天籁之音缓缓而来。
走进音乐世界的主人翁是刘邦、项羽。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秦王朝宣告灭亡。
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激烈的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斗争。
当以修筑万里长城而著称的秦始皇的泱泱车队路过时,虽无大名却有大志的两个人物在赞叹之余,同时发出了不同的豪言。
“大丈夫当该如是也!”刘邦说.“彼可取而代之!”项羽说。
说前一句的较工于心计,说后一句的则多些率直。
鸿门宴之时,项羽大军40万,刘邦仅有10万。
当时,项羽若依范增之计,杀掉狡诈多谋的刘邦,便不会有后面的楚汉之争,而心高气傲的项羽却犹豫不决,失去了一次重要的机会,以致放虎归山,使之形成了与自己抗衡的军事阵营。
国标舞剧十面埋伏舞蹈鉴赏《十面埋伏》是一支以历史名将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战争故事为蓝本所编排的文化大戏表演。
在这支舞蹈中,表演者通过独特的编排,巧妙地将历史故事融入到舞蹈中,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深厚积淀。
《十面埋伏》的舞蹈动作典雅流畅,自然有机。
起初,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关中,而关中恰恰是刘邦的基地,于是刘邦派出了自己的部队去迎战。
接下来,观众就可以在舞台上看到表演者们模拟战争的过程。
他们身着盔甲,左右移动膝盖,肩膀微抖,双臂富有张力,每一步都犹如行云流水,充分展现了战士们的勇敢与果敢。
除了战争本身的表演外,《十面埋伏》还呈现了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人物形象。
项羽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他身着锦衣,带着冲锋号,神情峻厉,气质高尚,充分表现出了一个历史名将的威严。
另一方面,刘邦则穿着平民百姓的服装,普通朴素,平易近人。
身形、动作和表情的不同,让观众很容易便可以分辨出两位历史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十面埋伏》中所用到的音乐也与这个故事密不可分。
鼓声、铙铛响、锣声等打击乐器乐声深入到观众的心底,为表演带来了时代感。
同时,由古箏、笛子和琵琶等乐器所打出的旋律,也让舞蹈表演更加曲折动人。
在总体上来看,这支舞蹈的演出更多的具有文化和艺术内涵。
通过表演者整齐划一的步伐、出色的技巧和创造性的舞蹈手法,观众可以轻松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感。
此外,表演中所体现出的至高的舞蹈技艺和文化熏陶,也将《十面埋伏》打造成为一场不容错过的文化盛宴。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十面埋伏》是一首经典的琵琶曲目,深受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对于这首曲目的艺术特色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入。
研究《十面埋伏》琵琶曲的艺术特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音乐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十面埋伏》进行分析,探讨其曲调特点、表现手法、音乐结构、节奏感以及情感表达深度,以期能够全面地揭示这首曲目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十面埋伏》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首曲目的独特之处,进一步推动琵琶音乐的研究和传承,为琵琶音乐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十面埋伏》琵琶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特色和独特魅力。
对于这首曲目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
通过分析《十面埋伏》琵琶曲的历史背景、曲调特点、表现手法、音乐结构与节奏感以及情感表达深度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这首曲目的艺术内涵和表现特点,深化我们对其音乐美学的认识。
通过对这首曲目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为今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普及和传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对《十面埋伏》琵琶曲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弘扬中华音乐文化,促进音乐艺术的繁荣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 正文2.1 《十面埋伏》琵琶曲的历史背景《十面埋伏》琵琶曲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
这首曲子最早出现在明代,是明朝著名琵琶演奏家郑少云所创作。
郑少云是明代宫廷琵琶演奏家,他对琵琶演奏技法和曲调运用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而《十面埋伏》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在明代,琵琶曲在宫廷和民间广泛传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十面埋伏》这首曲子以曲调优美、旋律饱满、节奏感强烈而著称,深受当时人们的青睐。
曲中融入了许多当时社会风貌和历史事件的元素,通过琵琶这种传统乐器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十面埋伏的聆听和欣赏体会2000字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
是琵琶武曲的顶峰之作,结构完整,用音乐叙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现了名闻古今的楚汉之战,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那激动人心的旋律合听者无不热血沸腾、振奋不已。
乐曲描写公元前二零二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
项羽自於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琵琶独奏曲)这是两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
曲谱初见于清代华秋萍1818年辑的《琵琶谱》。
均以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
据卫伸乐的传谱,前者共有十三段。
后者共有十四段。
这两首乐曲都具有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所常用的按故事情节发展的陈述方式,依次表现了大战前的准备、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结局。
《十面埋伏》主要歌颂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了“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而《霸王卸甲》则着重渲染了西楚霸王的英雄悲剧,对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历史人物表现了更多的同情和赞颂。
由于作者的立意不同,因此两曲的重点段落也不一样。
《十面埋伏》逼真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大战的场面,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犹如“雄军百万,铁骑纵横,呼号震天,如雷如霆也。
”而《霸王卸甲》对于战斗的描写并没有花更多的笔墨,着重通过“楚歌”和“别姬”两段以表现项羽与楚军的心绪。
这两首同一题材的琵琶曲,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是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灿烂的艺术明珠。
《十面埋伏》中琵琶各种独特技法的巧妙运用,以及在《霸王卸甲》中用一个简单的音乐素材经过多种手法变奏处理等等都显示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
(片段1:这里只选录了《十面埋伏》的开始一段音乐中国十大名曲之《十面埋伏》的故事《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中提到一个神话中的天神,“刑天与天帝争,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操干戚以舞。
”后人说,“干戚之舞,猛志常在。
胸腹代首,天刑何有于我哉?”陶渊明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样的诗句。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研究琵琶曲《十面埋伏》,是一首由古琴演奏的古曲,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曲子描绘了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策略——十面埋伏,曲调悠扬而古朴,给人一种沉稳而深远的感觉。
通过对这首曲子的艺术特色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古曲的内涵和意境。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古朴而悠扬的曲调。
古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她的音色清亮悦耳,能够深情地表达诗情画意。
《十面埋伏》的曲调起伏自如,仿佛在描绘着一幅幅战争的画面,从而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代战争的紧张与激烈。
这种曲调的特色在于其充满内涵和情感,让人产生共鸣和感动。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其曲式和演奏技巧上。
这首曲子的曲式严谨而复杂,要求演奏者具有较高的琴艺和音乐功底。
古琴演奏需要运用指法、换弦、按弦等技巧,配合各种手势和表情,才能将曲子演绎得淋漓尽致。
古琴演奏还注重气韵和神韵的表达,这种表演方式非常注重细节和内在的表达,要求演奏者颇具情感和内功。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其音乐情感和意境上。
这首曲子以十面埋伏这一军事策略为题材,音乐中融入了对这一战术的理解和表达。
在曲子的演奏中,可以听到丰富的情感和情绪,如悲壮、豪迈、慷慨等。
这些音乐情感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和战争的思考,让人们对这一历史事件产生共鸣和感慨。
曲子的意境也十分深厚,能够引起人们对历史的遐想和对古代战争的感悟,给人留下深刻的艺术印象。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其古朴悠扬的曲调、严谨复杂的曲式和演奏技巧、丰富深刻的音乐情感和意境等方面。
这些特色使得这首古曲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通过对其艺术特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曲,为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作出积极的贡献。
琵琶曲十大名曲欣赏
琵琶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形式,有许多经典的名曲。
以下是琵琶曲中的十大名曲,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
《高山流水》- 邓建栋:
这是一首流传甚广的琵琶曲,表现了高山流水的宏伟气势,旋律婉转悠扬。
《十面埋伏》- 姚小青:
描绘了古代战争场面的琵琶曲,充满激情和英勇的氛围。
《夜泊牛渚怀古》- 赵孟頫:
古意盎然的琵琶曲,通过音乐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思考。
《白雪》- 张秀卿:
这是一首表达北国风光的琵琶曲,悠扬的旋律中蕴含着雪的纯洁之美。
《广陵散》- 严文亮:
广陵散是古代琵琶曲的代表之一,表现了一种豁达、洒脱的气氛。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吕剑:
这是一首富有诗意的琵琶曲,通过音乐表达了秋夜的宁静和感怀。
《昭君怨》- 姚小青:
描绘了昭君与王昭君的爱情故事,旋律悲怆动人。
《梁祝》- 郭英彦:
这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琵琶曲中充满了柔情蜜意。
《秦淮河》- 严文亮:
描绘了南京秦淮河的风光和人文,曲调婉转动听。
《二泉映月》- 阿炳:
这是二胡与琵琶的合奏曲,旋律深沉悠扬,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
这些琵琶曲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精髓,每一首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琵琶这一古老乐器的独特魅力。
《十面埋伏》乐曲简介
《十面埋伏》是传统琵琶曲,又名《睢阳平楚》。
关于《十面埋伏》产生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说,曲谱最早见于《华秋频琵琶谱》(1819)。
明王猷定(1598—1662)著《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一文中记述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楚汉一曲。
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
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
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
”文中所描写的《楚汉》一曲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
由此可见早在十六世纪之前,《十面埋伏》已在民间流传。
《十面埋伏》反映楚汉相争的历史题材,全曲分十三个段落,可分作战前的准备阶段、作战情景、战争的结局三大部分。
《十面埋伏》的重点段落是:“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描写刘邦用十面埋伏之计击败项羽的激烈战斗场景,音乐格调昂扬。
作者无法回避项羽失败的史实,但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描绘项王悲歌壮别的场面,音乐格调悲壮。
早在唐代,白居易(772-846)曾写过一首《琵琶行》(此诗写于公元816年的一个秋夜),诗中有:“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样的诗句,可见那时白居易曾听到过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自公元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埋伏》乐谱。
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同。
如:
《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凡十三段;
《李氏谱》名《睢阳平楚》,隋秦汉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
《养正轩谱》称《十面》,一名《睢阳平楚》,凡十八段;
《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现据卫仲乐先生演奏,裘春翘、叶绪然、林友仁、胡晓芳记谱,载于《琵琶独奏曲集》之十段谱,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
[一]列营
全曲序引,起段在强烈的战鼓声中揭开了战争的序幕,它模拟古代战争中的军鼓、军号、炮声、马蹄声等典型的战争音响,通过宫调和调式的游移我变,造成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在人们面前展现了古代战场地壮阔情景——满山遍野军营垒垒,旌旗蔽空。
战鼓惊,军号催,百万健儿显身威。
音乐有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
[二]吹打
此段用琵琶的“长轮”指法演奏(其音乐效果如唢呐循环换气吹奏连续不断的乐音。
),后改用“勾轮”和“拂轮”指法,在每一小节强拍上用和音衬托旋律,因而促使听者联想起戏曲中将帅出场时前呼后拥的情景。
[三]点将
主题呈示,“点将”是“吹打”后半部分的变化重复,后改用“扣、抹、弹、抹”的组合指法演奏十六分音符节奏,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
它是对“吹打”的补充,描绘的是调兵遣将的场景。
[四]排阵和[五]走队
是新的音乐材料,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曲调较简单,节奏均匀而显得有些机械。
描绘了军士们在演阵时有组织有规律的行态,气氛肃穆。
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走队”的变化重复采用“换头、合尾”,自此作战前的准备阶段结束。
第二部分:
[六]埋伏
“埋伏”以以递升递降的旋律和句幅的递减,加之速度和力度的渐增,形象地表现了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该下伏兵重重,楚军被围得水泄不通。
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
[七]鸡鸣山小战
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
“小战”分为两个层次。
从埋伏到小战,两军短兵相接,为了表现紧张的战斗场景,运用了多种手段来塑音乐形象,促成一气呵成。
如:
1、旋律的每个句头与前句尾同音衔接;
2、旋律动向是先递升后递降,跌宕起伏;
3、“煞”的左手指法,发出如兵器相击的特殊音响。
[八]九里山大战
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
“大战”表现汉军的勇猛进攻,热如破竹,不可抵挡。
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马蹄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
将音乐推向高潮。
它分作以下三个层次。
快速夹扫——表现雄军百万,铁骑纵横,接着是放炮声,马蹄声、刀戈相击声,更意想不到的是凄凉“箫声”的出现。
两次再现“列营”的特性音调,这是楚歌声,是刘邦采取的政治攻心战,以四面楚歌以涣散军心,瓦解斗志。
在楚汉相争的最后决战中,刘邦采取军事上的十面埋伏和政治上的攻心相结合的战略战术,全歼楚军,一统全国。
在乐曲中的箫声虽然一现即逝,但这是作者重要之笔,起到点睛之笔。
呐喊——为全曲的高潮。
琵琶奏法用“并双弦”和“推、拉”技法,表现千军万马、呼号震天,如雷如霆,惊心动魄。
呐喊之声,几近逼真程度。
信号收兵——简单的军号音调,马蹄奔跑的节奏,力度的渐强至渐弱起落六次。
表现刘邦全歼楚军后收兵的情景。
第三部分:
[九]项王败阵
这段慢起渐快的同音进行旋律和马蹄音调表现项王及其随从突围惊逃之状。
[十]乌江自刎
项王败阵后突围逃之乌江,为汉王追及。
项羽左右卫队二十八人依山为阵(今安徽和县乌江岸之四聩山),奋杀汉军,但终因寡不敌众,左右多战死,项王便也自刎身亡。
这段悲歌表现了这位失败英雄自刎前复杂的心情。
乐曲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嘠
然而止。
原曲还有:
[十一]众军奏凯
[十二]诸将争功
[十三]得胜回营
卫仲乐先生的演奏指“自刎”止,后三段删去不奏。
今日诸家大多承用此法。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
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