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食药用菌的生理生态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44
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是当前农业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食药用菌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生物资源,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增加,食药用菌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食药用菌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重点探讨其中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
通过对当前相关技术的调研和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该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整篇文章的概述进行说明。
然后,在正文部分将介绍食药用菌全产业链的概况,并详细讨论其中的关键技术创新。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关键技术创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同时分析对全产业链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总结:食药用菌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全面介绍食药用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重点探讨其中的关键技术创新。
通过深入了解该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食药用菌行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1. 引言:介绍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的背景和意义;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2. 正文:详细介绍食药用菌全产业链的概念、特点以及相关重要环节。
重点呈现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创新,包括具体的技术应用和改进,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产业链效率。
2.1 食药用菌全产业链介绍:对食药用菌全产业链的定义、组成和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为后续讨论打下基础。
2.2 关键技术创新1:介绍第一个关键技术创新领域,包括相关的研究进展、技术原理和应用情况。
2.3 关键技术创新2:介绍第二个关键技术创新领域,包括相关的研究进展、技术原理和应用情况。
2.4 关键技术创新3:介绍第三个关键技术创新领域,包括相关的研究进展、技术原理和应用情况。
浅谈食用菌的现状与前景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饱饭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奢望,大家考虑的更多的是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
食用菌自然成为可供选择的一种,其药用保健价值倍受重视,是当今世纪的一项新型朝阳产业。
本文将从食用菌的营养价值、生理生态、菌种制作方法、栽培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论述食用菌的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食用菌、现状、营养价值、菌种制作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疗效作用,利用菌类开发秸秆、工厂下脚料等再生资源发展蛋白生产,使得食用菌产业日趋繁荣,已被公认为是有前途的开发性事业。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呈迅猛发展之势。
下面将简要论述食用菌的现状与前景。
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食用菌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
银耳含有较多的磷,有助于恢复和提高大脑功能。
香菇、木耳含铁量高。
香菇的灰分元素中钾占64%,是碱性食物中的高级食品,可中和肉类食品产生的酸。
近代科学研究证实,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药用价值也是一般药物所无法比拟的。
(一)食用菌具有抗癌作用随着食用菌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真菌中提取的多糖有抗瘤作用的报告曰益增多。
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真菌多糖对移植的动物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毒性么应,并增强其疗效,而且具有无毒性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具有“扶正固本”功能的抗癌药物。
(二)食用菌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有些人由于吃的好、劳动又少、使血液当中胆固醇升高,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等疾病。
(三)食用菌能医治糖尿病糖尿病是由糖谢失调而引起的常风疾病。
因糖代谢失调,往往可同时引起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激素代谢等一系列新陈代谢的失调。
一般说来糖尿病常并发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炎、白内障、坐骨神经病等症状,对这些并没有很好的药物进行根治,可采取“食疗”。
而“食疗”中作用较好的食物为食用菌,因为食用菌与一般食物相比,所含的热量比较低,所以,常吃食用菌这些低热能的食物对防治糖尿病具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在发菌阶段出现了局部的根霉污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样处理?2、出菇期间的培养绪论〔一〕填空题1、广义的食用菌是指〔〕,狭义的食用菌是指〔〕。
2、农业生产中的三大产业是〔〕、〔〕、〔〕。
3、人类膳食中的三维构造是指〔〕、〔〕、〔〕。
4、古代人称食用菌为山珍,因为〔〕,现也称食用菌为植物肉,因为〔〕。
5、食用菌因为〔〕含量很低,所以是理想减肥食品;主要因为〔〕含量高,成为筛选抗癌药物的重要原料。
6、因为食用菌〔〕所以生效快,因为生产食用菌〔〕所以效益高。
7、世界四大食用菌是〔〕、〔〕、〔〕、〔〕。
8、目前我国食用菌的总产值位居第〔〕位,超过了〔〕和〔〕。
9、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是〔〕。
〔二〕单项选择题1、现在大规模商业化栽培的食用菌有〔〕 A 、20余种B、50余种C、10余种2、现在世界食用菌的主要产地在〔〕 A 、欧洲B、亚洲C、美洲3、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的〔)A 、强国B、大国C、弱国4、食用菌生产与传统的农业生产〔)A 、相互制约B、互不关联C、相互促进5、品质好的蛋白质食品是〔〕A 、鸡蛋B、猪肉C、食用菌6、食用菌栽培课程是一门( )A 、理论性很强的根底课B、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根底课C、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shu二、思考题1、为何说食用菌产业有广阔的开展前景?2、食用菌生产的开展趋势有哪些?三、讨论题1、自己家乡的食用菌生产是什么现状?主要有利或制约因素有哪些?2、通过学习本章,你对食用菌及其产业有哪些看法?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一〕填空题1、食用菌的根本构造有〔〕、〔〕、〔〕2、菌丝体生长于〔〕,功能是〔〕,是食用菌的〔〕器官,按其生长过程可分为〔〕、〔〕、〔〕。
3、〔〕菌丝是菌丝体的主要存在形式,来源于〔〕。
4、光学显微镜下识别次生菌丝的主要依据是〔〕5、子实体生长于〔〕,来源于〔〕,是食用菌的〔〕,是人类食用的主要〔〕,多呈〔〕状。
6、担孢子是食用菌的〔〕,是经过〔〕、〔〕、〔〕过程产生的。
食用菌复习题食用菌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初生菌丝体:次生菌丝体:培养基:菌种:同宗结合:异宗结合:腐生:母种:原种:栽培种:单核菌丝(初生菌丝):双核菌丝(次生菌丝):根状菌索:菌核:菌丝束:子实体:菌环:菌托:内菌幕:外菌幕:菌褶:子实层:食用菌生活史:食用菌的碳氮比(C/N):恒温结实型食用菌:变温结实型食用菌:二、填空1、由担孢子萌发的菌丝是()菌丝。
2、低温型食用菌菌丝体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3、食用菌菌丝体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不断地向环境中释放( )。
4、平菇属于( )结实类食用菌。
5、制作斜面母种培养基时,培养基分装量应为试管长度的( )。
6、金福菇菌种应在( )温度下保藏。
7、平菇栽培时,栽培培养基的pH值范围是()8、采用斜面低温保藏菌种,一般保藏温度是( )。
9、食用菌的繁殖器官是(),营养器官是()。
10、食用菌伞菌类子实体由(),()构成。
11、食用菌菌种按来源和生产目的分为:(),(),()。
13、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生活条件分别是:(),(),(),(),()。
14、对大多数食用菌而言,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是(),料水比是()。
15、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不需要(),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
16、子实体生长阶段环境中的相对湿度是()。
17、食用菌菌丝的组织体主要有()、()、()。
18、食用菌的繁殖器官是(),担子菌的营养器官是()。
19、食用菌的菌种按来源性质分()、()、()。
20、根据食用菌的生活方式,将食用菌的营养类型分为()、( ) 、()三种,目前,能够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大多是()种类。
21、根据食用菌所需的适宜温度将食用菌分为()、()、()三类。
22、对大多数食用菌而言,要求培养基中的含水量是()。
23、多数食用菌母种培养的温度是(),原种和栽培种培养的温度是()。
24、食用菌菌种保藏常用的方法有()、()、()、()。
25、食用菌菌种分离的方法有()、()、()。
课时:30(理论20、实验10)授课教师:刘成海食用菌栽培学讲稿绪论第一节概述一、概述食用菌(Edible Fungi)是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的统称,或“可形成可食子实体的大型真菌”,俗称蘑菇。
而“蘑菇”通常是指有明显伞、柄之分的伞菌,食用菌中大多数属此类,因而得名。
1、俗称:蘑菇:一般指伞菌菌蕈:蕈→草生菌;菌→木生菌耳:胶质子实体茸:日文芝:革质苓:块菌荪:膜质2、在真菌分类中真菌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5%(食用菌中)担子菌亚门:95%(食用菌中)半知菌亚门其中:担子菌亚门:层菌纲(1)有隔担子菌亚纲:6个目(木耳目;银耳目;花耳目):(2)无隔担子菌亚纲①伞菌目→220属 3250种②非褶菌目a、珊瑚菌科b、绣球菌c、牛舌菌科d、齿菌科e 灵芝菌科腹菌纲(1)鬼笔目;(2)马勃目子囊菌亚门(14个目)1、块菌目:意大利块菌2、盘菌目:盘菌科(1)盘菌:(2)羊肚菌属2、俗称:菇:一般指伞菌耳:胶质子实体茸:日文芝:革质苓:块菌荪:膜质二、食用菌及其产业的基本特征:1、种类繁多:全世界菇:4000多种,其中可食的2000余种我国有(已报道)720余种菇类东北:345种,其中可食:140多种;有毒:40多种;大多:未认识;人工栽培:100余种,有商业价值的20余种。
大宗人工栽培食用菌:双孢蘑菇、香菇、平菇、木耳、草菇、金针菇、滑菇平菇属:有几十个种:金顶侧耳、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姬菇)、凤尾菇、佛罗里达侧耳、鲍鱼菇、白灵菇、杏鲍菇、袖珍菇等木耳:黑木耳、毛木耳、白木耳、金耳、榆耳、云耳、血耳、大光木耳、橙耳、槐耳、石耳、茶耳还有:猴头、竹荪、灵芝、蛹虫草、鸡腿蘑、茶薪菇(杨树菇)、巴西菇(姬松茸)、舞茸(灰树花)小宗:花脸、榛蘑、亚侧耳、大球盖、长根菇、真姬菇、大杯蕈、高大环柄菇、黄伞、牛舌菌、金福菇、大斗菇、松毛菇、草仙菇、金口蘑、双环林地蘑、牛肝菌、羊肚菌2、既具备食品的三要素:嗜口、安全、营养外,还符合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开发食品资源必须符合“天然、营养、保健”。
食药用菌概述一、食药用菌种类生物分为三界—动物、植物、菌物。
人们把菇、霉、酵母及细菌总称为菌物。
我国国土辽阔,地跨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及热带的气候带,东西南北中自然条件十分复杂,菌物种类极为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1992年6月在巴西由150多个国家首脑签字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认定,我国是世界上12个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按生物丰富度排在前列。
据报道(卯晓岚,2000年),全世界约有菌物150万种,被研究和描述过的约7万多种。
根据我国所处地理位置及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专家们估算菌物荷有量为20-25万种,但我国目前知道的仅约1万种。
菌物当中那些“肉眼可见,徒手可采”的大型真菌(Macrofungi),我国已知约3800-4000种,其中伞菌类约1600种,多孔菌类1300种,腹菌类300种,子囊菌类400多种,胶质菌类100多种。
国际著名蕈菌学家、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张树庭博士精辟概括了食药用菌的定义∶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补可药,周身是宝。
由此而论,可将大型真菌中“肉质、无毒、可食、可药”的统称为食药用菌,但不包括毒菇(Poisonous mushrooms),也不包括诸如面包酵母之类的可食真菌。
世界上约有食药用菌2000种,有的学者认为多达5000种(黄年来,1998)。
我国至少可达1500种或接近2000种,其中研究报道过的已达1100种(表1-1),隶属于166属,54科,14目。
在这些食药用菌当中,有 100种(表1-2)已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培养出子实体,其中20-30种可大量生产,具商业价值。
还有10来种不能形成子实体,可供菌丝体发酵培养。
表1-1 中国食药用菌种类统计中文名拉丁学名种数中文名拉丁学名种数伞菌目 Agaricales 木耳目 Auriculariales蜡伞科 Hygrophoraceae 35 木耳科 Auriculariaceae 14侧耳科 Pleurotaceae 42 银耳目 Tremellales裂褶菌科 Schizophyllaceae 163 银耳科 Tremellaceae 15口蘑科 Tricholomataceae 163 花耳目 Dacrymycetales鹅膏菌科 Amanitaceae 23 花耳科 Dacrymycetaceae 5光柄菇科 Pluteaceae 14 黑粉菌目 Ustilaginales蘑菇科 Agaricaceae 54 黑粉菌科 Ustilagoaceae 3鬼伞科 Copricaceae 20 鬼笔目 Phallales粪锈伞科 Bolbitiaceae 8 鬼笔科 Phallaceae 8球盖菇科 Strophariaceae 23 笼头菌科 Clathraceae 2丝膜菌科 Cortinariaceae 45 腹菌目 Hymenogastrales锈耳科 Creoidotaceae 3 须腹菌科 Rhizopogollaceae 4网褶菌科 Paxillaceae 2 灰色菇科 Secotiaceae 2粉褶菌科 Rhodophyllaceae 6 马勃目 Lycoperdales铆钉菇科 Gomphidiaceae 6 马勃科 Lycoperdaceae 25松塔牛肝菌科 Strobilomyceaceae 13 硬皮马勃目 Sclerodematales 牛肝菌科 Boletaceae 110 豆包菌科 Pisolithaceae 2红菇科 Russulaceae 85 硬皮马勃科 Sclerodermataceae 8非褶菌目 Aphyllophorales 块菌目 Tuberales鸡油菌科 Cantharellacceae 21 块菌科 Tuberaceae 6陀螺菌科 Gophaceae 3 腔地菇科 Hydnotraceae 1珊瑚菌科 Clavariaceae 18 麦角菌目 Clavicipitales杯瑚菌科 Clavicoronaceae 1 麦角菌科 Clavicipitaceae 5枝瑚菌科 Ramariaceae 26 肉座菌目 Hypocreales韧革菌科 Stereaceae 6 肉座菌科 Hypocreaceae 1绣球菌科 Sparassidaceae 2 蜡钉菌目 Helotiales革菌科 Thelephoraceae 4 地舌菌科 Geoglossaceae 4皱孔菌科 Meruliaceae 1 核盘菌科 Sclerotiniaceae 1牛舌菌科 Fistuliaceae 1 胶陀螺菌科 Bulgariaceae 2齿菌科 Hydnaceae 11 盘菌目 Pezizales猴头菌科 Hericiaceae 7 盘菌科 Pezizaceae 15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 24 肉盘菌科 Sarcosomataceae 5灵芝菌科 Ganodermataceae 6 羊肚菌科 Morchellaceae 15马鞍菌科 Helvellaceae 11共计:1100种,166属,54科,14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