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导学案1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空气污染》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空气污染的定义及影响。
2. 掌握空气污染的常见来源和种类。
3. 理解空气质量监测指标及其重要性。
4. 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减少空气污染的行动。
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电子设备及投影仪。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导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导(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被雾霾笼罩的城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污染?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二步:概念介绍(15分钟)教师通过PPT介绍空气污染的定义及影响,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因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排放的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导致空气质量下降,造成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现象。
同时,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第三步:来源种类(2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空气污染的常见来源和种类: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生活废气、焚烧秸秆等。
学生们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不同来源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讨论如何减少这些污染源的排放。
第四步:监测指标(15分钟)教师介绍空气质量监测指标,如PM2.5、PM10、SO2、NO2等,并解释其含义和测量方法。
学生们根据实际数据分析案例,了解不同指标的意义以及空气质量如何影响人体健康。
第五步:行动呼吁(15分钟)教师号召学生们积极参与减少空气污染的行动,如少开车、少烧烤、鼓励环保出行等。
学生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行动计划,并在班级内共同约定环保行为规范。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空气污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希望大家能够从身边做起,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呼吁更多人一起行动,减少空气污染,让地球变得更加清洁美丽。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空气污染的定义和主要来源;2. 掌握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3. 探讨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部分:认识空气污染1. 什么是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含有有害物质的现象,这些有害物质可能来自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烧活动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能够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2、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理解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3、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区域地理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难点(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区域地理环境问题。
(2)理解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三、知识梳理(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1、大气与水大气中的水汽通过降水进入水体,水体中的水分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形成了大气与水的循环。
2、大气与岩石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与岩石发生化学作用,改变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3、大气与生物大气为生物提供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大气的成分。
4、水与岩石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会改变岩石的形态和分布。
5、水与生物水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影响水体的质量和循环。
6、岩石与生物岩石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生长的场所,生物的活动也会改变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
7、土壤与生物土壤为生物提供了养分和生存空间,生物的活动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三)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要素的相互制约地理环境中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改变。
例如,当气候发生变化时,会影响河流的流量、水位、含沙量等,进而影响土壤的肥力和植被的生长。
2、“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连锁反应。
比如,热带雨林的砍伐会导致气候变干、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时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大气环境一、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
难点:进一步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三、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多少?根据生活经验或查阅资料,说一说氧气的用途。
2.近几年,你身边有哪些空气污染问题?试着调查空气污染的成因。
【课堂探究】任务一:阅读教材P33氧气部分,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供给________:动植物呼吸作用主要是需要__________来参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活动,人类在一些特殊的活动中,也需要氧气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宇宙航行等。
(2)________燃烧:木柴等燃料的燃烧都需要________,另外在火箭等航天器发射、炼钢、电焊等活动中也需要氧气来支持燃烧。
任务二:思考与讨论(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体现了氧气的什么性质?(2)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什么?能不能支持燃烧?(3)集气瓶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任务三:根据上述讨论和教材内容总结的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__________,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任务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对照氮气的性质,阅读教材P33氮气部分,梳理氮气的用途。
(1)氮气化学性质____________,可作灯泡、食品、焊接金属等的_____________。
(2)液氮沸点___________,汽化吸热,可制造___________环境,用于医疗、磁悬浮列车等。
(3)氮气可以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氨气,氨气再经过进一步转化可制造硝酸和氮肥。
《保护大气圈》导学案《珍爱大气圈》导学案一、导入大气圈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包含了我们呼吸的氧气,维持了地球上的气候和环境稳定。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大气层受到破坏,致使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严重。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如何珍爱大气圈,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大气圈的构成和功能。
2. 掌握大气污染的种类和风险。
3. 探讨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影响。
4. 进修珍爱大气圈的方法和措施。
三、进修内容1. 大气圈的构成和功能- 大气圈由多种气体组成,主要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 大气圈能够吸收太阳辐射、调节地球温度,维持生物生存。
2. 大气污染的种类和风险- 大气污染包括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等。
- 大气污染会导致雾霾、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影响人类健康。
3. 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影响-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和发射地表辐射,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 温室效应会引发极端天气、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生物多样性。
4. 珍爱大气圈的方法和措施- 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提倡清洁能源发展。
- 鼓励公共交通,减少机动车应用。
- 种植绿色植物,增加氧气产生。
- 提倡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四、进修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观察实验:老师指挥学生进行大气污染实验,观察废气对植物发展的影响。
3.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政府官员、环保志愿者等,讨论如何推动大气环境珍爱工作。
4. 制作海报: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海报,展示在校园内。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大气圈的重要性,认识到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威胁。
珍爱大气圈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同砚们能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故里。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
2、认识到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各种威胁。
3、探讨环境保护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4、培养关注环境问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机制。
(2)明确环境保护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关键措施。
2、难点(1)深入分析复杂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的多维度关系。
(2)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推动环境保护以维护国家安全。
三、知识梳理(一)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这包括对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保护,以及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修复。
(二)国家安全的内涵国家安全涵盖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多个领域。
它关乎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以及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威胁1、资源短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能源、矿产等资源短缺,这可能引发国际间的资源争夺,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
例如,某些地区因为水资源的分配问题而产生冲突,甚至可能升级为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
2、生态破坏森林砍伐、草原退化、湿地减少等生态破坏现象不仅影响生态平衡,还可能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如洪水、干旱、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会破坏基础设施、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而影响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比如,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引发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
3、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增加医疗负担,降低劳动力素质,从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多组分的空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区分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3、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主要用途。
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2、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三、知识梳理(一)空气的组成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N₂)、氧气(O₂)、稀有气体(氦气 He、氖气 Ne、氩气 Ar 等)、二氧化碳(CO₂)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
2、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氧气约占 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 003%。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例如氧气(O₂)、氮气(N₂)、二氧化碳(CO₂)等。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例如空气、矿泉水、合金等。
(三)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1、氧气(1)供给呼吸,如医疗急救、登山、潜水等。
(2)支持燃烧,用于炼钢、气焊、化工生产等。
2、氮气(1)用作保护气,如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2)制硝酸和氮肥。
(3)液氮用于医疗冷冻麻醉、超导材料等。
3、稀有气体(1)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隔绝空气。
(2)用于电光源,如霓虹灯、航标灯等。
(3)氦气可用于填充气球。
(四)空气的污染与防治1、空气污染物(1)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₂)、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₂)等。
(2)烟尘:可吸入颗粒物(如 PM25、PM10)等。
2、空气污染的危害(1)损害人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2)影响农作物生长。
(3)破坏生态平衡,如酸雨的形成会对森林、土壤等造成破坏。
3、防治措施(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2)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氢能等。
《保护大气圈》导学案《珍爱大气圈》导学案一、导入引导1. 观看视频:播放有关大气污染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大气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大气污染对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造成了影响?我们应该如何珍爱大气圈?二、进修目标1. 了解大气圈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大气污染的种类和风险。
3. 理解大气环境珍爱的重要性和方法。
三、进修过程1. 大气圈的作用和重要性- 大气圈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成层圈和外层圈。
它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起着重要的珍爱和调节作用。
- 大气圈的重要性:珍爱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宇宙空间的辐射、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调节气候、运输水分等。
2. 大气污染的种类和风险- 大气污染种类: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 大气污染的风险:对人类健康造成风险、影响环境质量、加剧举世气候变化等。
3. 大气环境珍爱的重要性和方法- 大气环境珍爱的重要性:珍爱大气环境是维护人类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大气环境珍爱的方法:减少污染源、提倡绿色出行、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推广清洁能源等。
四、教室练习1. 选择题:大气圈的主要层次是(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成层圈 D. 外层圈)2. 判断题: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包括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3. 讨论题:你认为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珍爱大气环境?请列举具体措施。
五、教室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大气圈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到大气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明白了珍爱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珍爱我们的蓝天白云。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一种大气污染物的来源、风险和防治措施。
2. 思考并总结:你认为大气环境珍爱对我们的生活有何重要意义?写一篇短文。
七、拓展延伸1. 参观环保展览馆,了解更多关于大气环境珍爱的知识。
大厂一中导学案 编号: 地理DXA-必修一-88 使用日期:2013-12-20 编制人:杨博玲风向0 0(1010 1005 1000(百帕)(百帕0 0(百帕水平气压梯度力ACD 第 章 第 节 题目: 班级: 姓名: 小组:【学习目标】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运用插图、数据资料、网络、报刊等,通过自主学习、讨论的方式学习本课通过了解大气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重点和难点】大气水平运动——风形成的基本原理 【导学流程】 了解感知(二)大气的水平运动1、水平气压梯度力: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 ,是形成风的 原因,大小与气压梯度成 比,方向 等压线,由 压区指向 压区。
2、地转偏向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 ,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赤道 偏。
深入学习1、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大小与风速有何关系?2、画出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的大气运动和等压线的关系图。
990百帕995百帕1000百帕1005百帕3、归纳在等压线图中怎样确定风向。
迁移运用在等压线图中怎样确定某地风向、风力大小?学习小结当堂检测: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地球引力 B.太阳辐射能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地转偏向力 2、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关系的是( )3、四幅图中,正确地表示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的是哪一幅: ( )大厂一中导学案编号:地理DXA-必修一-88 使用日期:2013-12-20 编制人:杨博玲。
课题1 空气【学习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重点难点】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
2.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3.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学习内容一 空气的组成【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26-27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拉瓦锡实验的原理:(1)汞+氧气――→加热氧化汞(2)氧化汞――→加热汞+氧气实验现象分析:实验(1)中的现象是银白色的液体变成了红色的粉末。
容器里空气体积减少约1/5,消耗掉的是氧气;容器里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气体是氮气。
实验(2)中的现象是红色的粉末变成了银白色的液体。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课本中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讨论交流】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样的气体?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的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温馨交流】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氧气,约为总体积的1/5,剩下不支持燃烧的氮气约占4/5。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名师归纳】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存在的原因有:(1)装置漏气;(2)红磷的量不足;(3)没有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2.空气含氧量测定实验的关键:装置气密性好,红磷量要求足量且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才开始记录水面位置。
【反馈练习】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2.现有一充满空气的瓶子,要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D )A .木炭B .硫磺C .铁丝D .红磷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 .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 .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 .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①液面上升小于1/5的可能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未待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首页)低压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高压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②风向的画法:A、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北半球低压中心东部多吹偏南风,西部多吹偏北风;北半球高压中心其东部多吹偏北风,西部多吹偏南风。
同时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与风力的大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等压线愈密集,气压差愈大,风力就愈强;等压线愈稀疏,气压差愈小,风力就愈弱。
B、在弯曲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可按以下步骤进行:a.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于该点相邻的等压线垂直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见图中箭头A)。
b.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这点的风向(见图中箭头B)。
C、不考虑摩擦力,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F梯(虚线)十F偏(实线90°)十风吹来的方向D、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F梯(虚线)十F偏(实线45°)十风吹来的方向③偏*风:从*方向来的风偏了3.风力:等压线的疏密: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弱;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计算:气压差/水平实地距离二、案例探究【例1】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有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B.摩擦力只改变风向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均影响风向 D.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均影响风速【解析】影响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原动力,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会影响力的大小,因此不会影响风速,摩擦力不仅影响力的方向,也影响力的大小,因此摩擦力既改变风向,也会改变风速。
这样分析的结果,只有A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A【例2】一架飞机在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行员的左侧是高压,即可判定()A.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 C.飞机在西风带中 D.风从北侧吹来【解析】空气的水平运动由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近地面)的影响,最终风向和等压线斜交。
2010——2011年度高一学年上学期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制定人:商静雪审核组长:郭加英审核主任:时间:编号:08 第三节大气环境(一)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掌握各层的主要特征及人类的关系。
2.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并能理解相关现象;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并运用原理指导生产、生活。
1.大气的垂直分层。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1.大气的垂直分层。
2.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
一. 大气的垂直分层(P43图2-23)1.分层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及状况的差异。
2.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对流运动显著,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可达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运动弱,对流层高度仅千米。
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容易成云致雨。
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3.平流层:自对流层顶至千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上升。
气流以运动为主在22-27千米高度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
由于由于臭氧层大量吸收太阳。
4.高层大气: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能反射无线电波。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P44)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和。
(1).选择性吸收;臭氧层中的臭氧和高层大气吸收波长较短的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线。
(2).散射和反射:散射主要改变太阳光线的方向;云层或尘埃能反射太阳光线,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反射。
2.地面辐射;从波长看,地面辐射属于辐射,地面辐射是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3.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它属于辐射。
4.大气逆辐射:射向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作用;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
5.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1).纬度因素:该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由向递减的主要原因;同样性质的地表,纬度越低,太阳辐射强度越,地面辐射越。
(2).下垫面因素:下垫面是指,它使世界各地地面辐射的变化并不完全与相一致。
《空气占据空间》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本导学案将带领学生深入探讨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层的结构和重要性。
二、目标1. 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和原理。
2. 学习大气层的基本结构和组成成分。
3. 掌握空气压力与高度的关系。
三、知识点1. 空气占据空间: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物质的三种状态,而气体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它会充满容器内的所有空间。
2. 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由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层和外部层等组成,每一层都有其特殊的特征和功能。
3. 空气压力与高度关系: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对物体的压力会逐渐减小,同时温度也会降低。
四、活动1. 实验:通过将气球充气放置在水中观察其是否会漂浮,引导学生思考气体的特性和空气占据的空间。
2. 知识点讲解:介绍大气层的结构和组成成分,让学生了解大气层的作用和重要性。
3. 讨论:让学生讨论空气压力与高度的关系,引导他们理解高空环境下的气压变化。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研究不同高度下的气压变化规律,并汇报研究成果。
五、总结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学生将对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和大气层的结构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掌握空气压力与高度的关系。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次学习,深刻认识到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珍惜和保护环境。
第二课时一、导入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空气占据空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空气似乎是无处不在的,但你是否曾考虑过,空气其实也是一种占据空间的物质呢?那么,究竟空气是如何占据空间的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验和探究,来深入了解这一现象。
二、实验探究1. 实验材料:一个气球、一根吸管、一瓶水。
2. 实验步骤:a. 将气球套在吸管的一端;b. 将吸管插入瓶口,确保气球完全套在瓶口上;c. 用手捏住瓶身,并用力吸气管的另一端。
3. 实验观察:当我们用力吸气管时,气球会随之膨胀,并充满整个瓶口的空间。
这说明了空气具有弹性,并且能够占据空间。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2、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各层的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知识梳理(一)大气的组成1、干洁空气(1)氮(N₂):含量最多,约占干洁空气体积分数的 78%。
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2)氧(O₂):含量第二,约占干洁空气体积分数的 21%。
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3)二氧化碳(CO₂):含量很少,占干洁空气体积分数的0038%(变动)。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4)臭氧(O₃):含量极少,主要分布在平流层。
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2、水汽和杂质(1)水汽:水的气态形式,含量因时因地而异。
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划分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2、各层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对流层①范围: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平均高度约 12 千米(低纬地区高度较高,高纬地区高度较低)。
②特点: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均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约 06℃。
b 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 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
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对流层的天气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平流层①范围:自对流层顶至 50 55 千米高空。
②特点:a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b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
c 臭氧主要集中在该层,能吸收大量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3)高层大气①范围: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
②特点:a 空气密度很小。
b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三、重点难点突破(一)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成分在地球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教师寄语:唯有创造,才有快乐。
愿你在创造性的学习中,品尝成功的甘甜。
学习目标:1.认识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能说出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2.认识空气质量报告,增强关心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3.学会比较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空气中不同成分的用途,采集气体样品的方法,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预习导学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习题:1.空气有多种成分组成是一种;工业上我们可以用空气制取氧气,首先通过,使空气液化,然后根据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不同,采用的方法让首先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的。
2.氧气的用途主要有(如:病人急救)和(如:钢铁冶炼)。
3.氮气的用途有、、。
4.稀有气体包括,可用来制作不同用途的。
5.空气质量报告包括、、、、几项,其中首要污染物是指、、、中的一种;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
课堂展示知识点一: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过渡引入:不仅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空气。
同时空气又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活动任务一:看书总结出①分离空气的方法②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③为什么氮气常用作食品充气包装;知识点二:关注空气质量过渡引入:空气中各成分相对保持稳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使得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增加,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关注空气质量是我们每位公民的责任。
活动任务二:测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1)分别请几个小组的同学,到操场上、教室里各采集一瓶气体。
(2)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进行对比实验归纳总结:1.描述你从教室和操场上取空气样品的方法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依据是。
问题提升:1.如何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2.怎样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你认为本实验与上节课所进行实验有何不同之处?活动任务三:看书总结4.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有几项?5.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状况的关系?活动任务四:讨论1.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2.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拓展延伸1.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枕头”。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教材分析:自然地理中有关物质交换、循环和能量转化,以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基本运动和转化规律,是形成基本地理规律的基础原理,是开启地理学原理的一把钥匙。
因此本章知识在整个高中地理学习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 第三课时 大气环境
大气垂直分层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凡事都要有个目标,要求不高,认真做,你一定能达标!) 1.说明大气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2.简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3.能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4.说出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预习案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1、图中A 层大气的名称是 。
该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 ,原因是 ,每升高100米气温 。
由于该层大气含有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所以该层大气天气 。
2、图中B 层大气得名称是 。
该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 , 因为该层中的 吸收太阳紫外线,
由于该层大气水汽、杂质含量极低,所以该层大气天气 ,适
合 。
4、图中C 层大气的名称是 ,该层大气中含有 ,可以反射无线电波。
二、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1、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分
为 , , 。
其中大气的O 3吸收 ,H 2O 和CO 2吸收 ,空气分子尘埃散射 ,所以晴朗天空是蔚蓝色。
2、保温作用:完成下图
字母A 。
字母B 。
字母C 。
字母D 。
1.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辐射
D. 大气逆辐射 2. 天气复杂多变的是: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对流层和平流层 3.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 大气对可见光吸收较少
D. 大气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 4. 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云层的反射强烈
B. 大气的吸收强烈
C. 大气的散射强烈
D. 地面反射强烈
探究案
探究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探究二:
(1)把下列词语标注在下图适当的位置。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2)据图,简述保温作用的过程。
探究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详细说明纬度位置对地面辐射的影响。
探究四:每年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其原理是什么?
当堂检测:
1. 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现象是()
A.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C.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D. 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明亮
2 “晴空蔚蓝”的主要原因是()
A. 蓝色光被空气分子散射
B. 云层对蓝色光的反射作用
C. 大气吸收了除蓝色光以外的其它光线
D. 大气对蓝色光的折射作用
3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A.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B. 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C.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D. 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
4. 霜冻常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A.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B. 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
C.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 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5 下列几种情况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 昼晴夜阴
B. 昼阴夜阴
C. 昼晴阴夜晴
D. 昼阴夜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