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诫子书诸葛亮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6)
- 格式:doc
- 大小:22.60 KB
- 文档页数:9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请根据提示默写。
(1)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2)树木丛生,____________。
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3)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5)__________________,才须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6)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描述的意象所负载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7)《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表达诗人对过往歌舞升平的岁月无限眷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chén) 缝隙(xì) 薄荷(bó) 晕眩(xuàn)B.干涸(gù) 微薄(bó) 酬劳(chóu) 栋梁(dòng)C.溜达(liū) 废墟(xū) 坍塌(tān) 流淌(tǎng)D.趁机(chèn) 薄雾(báo) 水渠(qú) 慷慨(kǎi)(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在此次事故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的态度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B.白求恩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挑肥拣瘦、拈轻怕重,表现出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品格。
C.市面上的这类产品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价格差别很大,质量上自然也就参差不齐。
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孟母姓仉(zhang)氏,是孟子的母亲。
丈夫死后,和儿子孟子生活在一起,为了教育儿子曾经三次搬家(见孟母三迁)。
到孟子年龄大一点,放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孟母问他:“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孟子说:“为了自己。
”孟母非常气愤,用刀砍断织布机,说:“你慌废学业,就像我砍断这织布机。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
”孟子听后十分害怕,于是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停息,向子思学习,终于成为了天下有名的儒士。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乙)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4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学而不思则罔.(3)年与时驰.4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9.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学习,(甲)文着重谈了________,(乙)文重点谈了_________。
50.请你谈谈关于学习的两点体会。
【答案】47.(1)诚信(2)迷惑(3)疾行,指迅速逝去48.(1)(经常)温习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当(别人的)老师了。
C.意与日去./.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D.将复何及./及.其家穿井(《穿井得一人》)26.本文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说说作者认为修身养性的途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认为。
【答案】25.B26.途径是淡泊、宁静;因为不内心恬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只有内心恬淡宁静,オ能刻苦学习,増长オ干,成就学业。
【解析】25.A.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语气助词,无实意。
B. 都解释为“志向”。
C. 消逝/离开。
D.来得及,赶上/等到。
故选B。
26.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重要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
【点睛】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10、阅读诸葛亮《诫子书》,完成问题(13分)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诫.子书( ) ②非学无以广.才( )③年与时驰.( ) ④非志.无以成学( )⑵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之①夫君子之.行②求闻之.若此B.以①静以.修身②投以.骨C.意①意.与日去②意.暇甚D.去①意与日去.②一狼径去.⑶翻译句子(4分)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⑷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3分)10、⑴(4分)答案:①告诫②增长③消失,逝去④立志⑵(2分)答案:D(A的/介入主谓B来/把C意志/神情D离开①可理解为丧失)⑶(4分)①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静己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②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⑷(3分)淡泊立志惜时(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9题。
(14分)【甲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文】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部编人教版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三、诫子书诸葛亮【参考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屏除杂念、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
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在穷困潦倒之人住的居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阅读《诫子书》,完成25~36题。
(40分)第一组题目:2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静以修.身/邹忌修.八尺有余。
B.才.须学也/初级狭,才.通人C.将复.何及/复.行数十步D.险.躁则不能治性/吾与汝毕力平险.2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险躁则不能治性。
2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葛亮劝诫儿子要静思反省,俭朴节约,认为这是“修身”“养德”的途径。
B.诸葛亮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强调“静”的重要:修身须静,学习须静。
C.诸葛亮感慨自己年华老去,时光蹉跎,意志消失,人生“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D.诸葛亮在给儿子的这封家书中,希望儿子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成为君子。
第二组题目:2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非学无以广才./况才.之过于余者B.悲守穷.庐/蝉则千转不穷.C.险躁则不能治.性/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将复.何及/不敢出一言以复.29.把“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3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开篇即以“君子之行”来要求其子,并强调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
B.“静以修身”强调安定不动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以潜心专一来修养身心。
章在开头就提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内心恬淡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将否定句改为肯定句表述,答案即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1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修辞的判定。
了解甲文段两段话,曾子的话突出了诚信、忠诚的重要性;孔子的话突出安贫乐道的快乐,表达对不义之财的鄙弃。
二者讲述的都是做人的品行问题。
乙文开篇即点明“夫君子之行”;表明讲述的也是如何做人的问题,由此可见两文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了做人要重视品德的修养。
甲文“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句子句式相同,是排比的修辞;“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将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富贵比作“浮云”,是比喻的修辞;而乙文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则多为对偶句,句与句之间的内容形成对比。
【点睛】译文:甲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乙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内心恬淡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放松懈怠就不能使精神振作,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阅读练习及答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15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9.下列有关文言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告诫劝勉儿子诸葛瞻而写的一封家书。
B.《狼》中“其一犬坐于前”中“犬”名词活用为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C.《论语·学而》中“不亦说乎”中“说”通“悦”,在文中意思为“愉快”。
D.《咏雪》中“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一个文言倒装句。
10.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2分)(1)夫君子之行(2)非志无以成学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无以致远致(2)无以广才广(3)意与日去日(4)悲守穷庐庐12.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句: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A.迷惑傲慢就不能振奋精神,危险轻薄就不能修养性情。
B.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C.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危险轻薄就不能修养性情。
D.迷惑傲慢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3.作者认为君子修身养德需要哪些条件?请简要概括。
(3分)(三)(15分)9.(3分)D10.(2分)(1)夫 / 君子之行(2)非志 / 无以成学11.(4分)(1)达到(2)增长(3)岁月,时光(4)简陋的房屋12.(3分)B13.(3分)答题要点:立志;勤学;惜时。
评分说明:一点1分。
意思对即可。
《诫子书》复习题及答案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诫子书》复习题及答案(共含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诫子书》复习题及答案《诫子书》复习题及答案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 )(2)俭以养德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5)险躁则不能治性 ( )(6)多不接世 ( )答案:(1)品德高尚的.人 (2)用、凭借、依靠 (3)实现远大目标 (4)懈怠、懒惰 (5)陶冶性情 (6)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2.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答案:(1)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2)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3)年华随着光阴逝去,意志随着岁月消磨。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解析】选D。
D项正确停顿应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答案:(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险躁则不能治性5.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回答(1)~(3)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 (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 )③年与时驰 ( )④非志无以成学 ( )答案:①告诫②振奋,振作③消失,逝去④立志(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答案:①过度懒惰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②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
2019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含答案一、填空 5%(每空 1 分)《诫子书》选自,作者是,字,他是三国时蜀汉的伟大的。
二、用“ /”区分以下句子的朗诵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
) 15%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加点字解说24 分(每个解说 1.5 分)1、静以修身().2、非淡泊无以明志()..3、非安静无致使远(安静:致:远:)....4、非志无以成学().5、险躁则不可以治性(险:治:)...6、非学无以广.才()7、淫慢则不可以励精(淫:慢:励:)....8、年与时驰.()9、将复何及().10、诫子书(诫:书:)...四、翻译以下句子24%( 4+4+4+4+6+2 )1、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致使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可以励精,险躁则不可以治性。
5、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6、将复何及:1 / 3五、阅读32%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致使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可以励精 ,险躁则不可以治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1、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6%(每空 2 分)2、作者写这封信的意图是什么?3%答:3、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安静无致使远”是的力量;“俭以养德”是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的力量;诫子书只有 5 句话 , 传达出的信息 ,比起长篇大论,戒子的成效必定要好得多,这就是简洁的力量。
( 3%)4、文中有一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8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处)然一沐三握发8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险躁则不能治.性(2)遂.成枯落(3)吾闻.,德行宽裕(4)子无以.鲁国骄士8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84.诸葛亮认为立德原则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85.这两篇短文都是父亲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各不相同。
其告诫的中心内容分别是什么?【答案】81.然/一沐三握发82.(1)修养。
(2)于是,就。
(3)听说。
(4)因为。
83.(1)不淡泊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集中精神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2)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3)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你)能不谦虚谨慎吗?8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或: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5.第一篇告诫的是要立德、修身、惜时。
第二篇告诫的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解析】8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
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
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
本句的意思是:然而洗一次头,还要多次停下来。
因此断为:然/一沐三握发。
8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治”,古今异义,今义为“治理”,古义为“修养”;“闻”,现在也有“听说”的意思。
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8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你的学业肯定不会完成。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把这句话翻译过来,然后再去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
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这句话强调了努力学习和志向对人生的意义。
16.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为什么?【答案】不唯一,写出句子,写出合适的理由(从修辞,含义的角度分析)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
只要是文章中的警句即可。
但要写出合适的理由,就得好好想想了。
首先要找到有含意的警句,然后还要考虑这个警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才符合题干要求。
17.古文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欧阳修范仲淹二岁而孤①,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②,辄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④仕,每⑤慷慨⑥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⑦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
②昏怠:昏沉困倦。
③沃:浇,引申为“洗”。
④既:副词,不久,后来。
⑤每:常常。
⑥慷慨:形容慷慨激昂。
⑦谪:贬谪,贬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啖.粥而读②辄.以水沃面③食不给.④乃至被谗.受贬(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翻译是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选文的层次已经用“∥”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4)文中表明少年范仲淹身世、家境的句子有:______,______;表明他发愤苦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的作用。
【答案】【答题空9-1】(1)①吃②往往,总是③供应④说别人的坏话(2)B(3)①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②做官后因直言而遭降职;③刻苦自励且心忧天下.(4)二岁而孤,家贫无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5)升华主旨【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1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C.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答案】C【解析】C.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课内阅读15.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2)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3)弛担持刀(______)(4)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答案】(1)相比(2)竭尽自己的心力(3)解除,卸下(4)达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注意:“忠”“致””“弛”属于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静.以修身_______(2)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3)年与时驰.______________(4)遂成枯落..17.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59.请依据语段(一)(二)的内容,简述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哪些要素。
【答案】55.C56.(l)《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2)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5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8.不能调换顺序。
①这两句的顺序先论述“学”,再论述“教”,与“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中的两个分句是照应的;AB两句是递进关系,从“学”到“教”,议论逐渐深入,为下文进一步提出“教学相长”的观点做准备。
59.①注重实践。
语段(一)以嘉肴为喻,论述了在学习中只有亲身体验、实践才能真正领悟“道”:②重视学和教的辩证关系,做到以“教”促“学”。
语段(一)提出“教学相长”的观点,指出应该从“教”后所产生的“困”中达到“自强”的境界:③内心宁静,静心求学。
语段(二)指出“夫学须静也”:④树立高远的志向。
语段(二)指出“非志无以成学”,强调高远的志向对学习成功的巨大作用。
【解析】【分析】55.A.道理/道路;B.好处/好,说的对;C.学习/学习;D.推动,促进/大片的;故选C。
5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注意特殊句式及通假字。
(1)第一个“学”,同“敩”,教导;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句,译为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2)夫,句首发语词,不译;行,行为操守;修身,修养德行;养德,培养品德。
57.本题考查文言句读。
作答此题,先翻译句子,可根据句意来句读,也可以根据句子结构句读。
句子意思是“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结合句子结构,主谓划开,正确句读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判断句子顺序能否调换,一看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二看与上下文是否存在照应关系。
①AB两句间是递进关系,从“学”到“教”,议论逐渐深入;②这两句的顺序先论述“学”,再论述“教”,与“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中的分句顺序是照应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诫子书/诸葛亮复习试题二(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死无以致远(《诫子书》C.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 在;在。
B. 用;用来。
C. 于是;才。
D.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助词,无实意。
故选A。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的条件有立志、学习、惜时,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其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
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
《论语》十二章所选内容涉及到了关于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人生修养及治国的道理等方面。
C.《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D.《狼》这篇文章写了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的故事,告诉我们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从而说明对待恶势力,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恶势力必将灭亡的道理。
【答案】B【解析】【详解】B.有误。
《论语》十二章所选内容涉及到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人生修养等方面的道理,没有涉及“治国”的道理。
故选B。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到达远方。
B.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15.诫子书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8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诫子书》旨在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工夫,切忌怠惰险躁。
阅读时,应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本,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子等文言语法知识;结合作者(诸葛亮)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仔细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淡泊.( bó) 淫.慢( yín)lì(励)精险zào(躁)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B.淫.慢则不能励精(过多或过甚)C.年与时驰.(迅速逝去)D.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解析】B项,淫:放纵。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夫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B.俭以.养德(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C.才须学也.(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D.意与.日去(连词,却)【解析】D项,与:动词,随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君子之行.日月之行.B.年.与时驰江春入旧年.C.年与时.驰元方时.年七岁D.遂成枯.落枯.藤老树昏鸦【解析】D项,枯:枯萎;A项,行:举止行动/运行;B项,年:年纪/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C项,时:时光/当时。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非淡泊/无以/明志B.夫君子/之行C.险躁/则不能/治性D.将复/何及【解析】B项,正确的停顿应是:夫/君子之行。
诫子书一、课内阅读(一)(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断句:用“/”对下列句子划出两处停顿。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2.解释加点词语。
(1)诫.子书____________(2)静以.修身____________(3)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3.翻译句子(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5.“静”是《诫子书》的一个关键词,请从不同角度理解文中的“静”。
【答案】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2.告诫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增长3.(1)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2)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休养性情。
4.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俭节约,淡泊宁静,专心向学。
5.①“静”是排除杂念干扰,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②“静”是行为节俭,清心寡欲,不为贪图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是修身养德的基础;③“静”是内心澄净,明确志向,摒除名利的束缚干扰,安贫乐道的精神;④“静”是宁静专一,潜心学习,心无旁骛的学习,静静地沉思,静是学习的前提。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句意为: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
最终凋落衰残。
故断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告诫儿子的书信。
诫子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诫子书》是______时期______所著,是一封______给儿子的家书。
2.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中“淡泊”指的是______,而“宁静”则指的是______。
3. 作者认为,要达到“明志”和“致远”的境界,需要做到______和______。
答案:1. 东汉诸葛亮父亲2. 清心寡欲内心平静3. 淡泊宁静二、选择题1. 《诫子书》的作者诸葛亮是以下哪个朝代的人?A. 唐朝B. 宋朝C. 东汉D. 明朝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诫子书》中提到的?A. 学而时习之B. 非淡泊无以明志C. 非宁静无以致远D. 夫学须静也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诫子书》中诸葛亮对儿子的教诲主要包含哪些内容?答案: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教诲儿子要淡泊名利,保持内心的宁静,以此来明确自己的志向和达到远大的目标。
同时,他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如“学须静也”和“才须学也”。
2. 《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只有淡泊名利、内心宁静,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并达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通过这句话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1. 结合《诫子书》的内容,谈谈你对诸葛亮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理念的理解。
答案: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展现了其对子女教育的深刻见解。
他强调淡泊名利和内心宁静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达到“明志”和“致远”的前提。
同时,他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提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诸葛亮的这些教育方法和理念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应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富足,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
《诫子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解释词语。
(2分)
(1)广才_______________(2)将复何及______________
9.翻译句子(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0.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3分)
1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2分)
1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2分)
答案:
8.解释词语。
(2分)(1)广、:增长.(2)复:又.
9.翻译句子(4分)(1)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静己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2)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10.淡泊立志惜时(3分)
11.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
1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中的关键词汇。
第一句重难点词语有:修,修养;养,培养;第二句重难点词语有:淫慢,放松懈怠;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治性,陶冶性情。
第三句重难点词语有:穷庐,穷困的屋舍;复,又。
【点睛】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6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非宁静无以致.远(2)非学无以广.才(3)年与时驰.(4)悲守穷庐.6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63.用“/”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节奏,每个句子限画一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65.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请用自己的话归纳。
【答案】61.(1)达到;(2)增长;(3)疾行,指迅速逝去;(4)房屋。
62.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6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4.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注意珍惜光阴,刻苦学习。
65.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是立志,第二是学习,第三是惜时。
【解析】6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致”,达到;“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62.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淫慢”,放纵懈怠;“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
63.要求学生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翻译为: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故可断句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4.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
结合“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得出: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结合“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得出:诸葛亮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
65.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
结合“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得出:学习;结合“非志无以成学”得出:立志;结合“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得出:惜时。
然后综述即可。
【点睛】参考例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①有所存,恻然②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③,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東于情,永窜④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选自《诸葛亮集》)(注释)①揭然:显露,显然,昭彰。
②恻然:忧伤、悲痛。
③淹留:滞留,停留,引申为境遇不佳。
④窜:躲藏。
6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凝滞:迟疑、呆板A.弃凝滞..细碎:琐碎杂事B.去细碎..嫌吝:舍不得C.除嫌吝..强毅:坚强、果断D.若志不强毅..67.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使庶几之.志A.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D.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6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一开篇,诸葛亮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志当存高远”,即做人应当抱有远大的志向。
B.如果说《诫子书》强调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那么本篇《诫外甥书》则阐述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
C.“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这几句话说明的是如何“立志”。
D.“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谈的是实现志向(理想)的措施。
6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志当存高远。
(2)志不强毅,意不慷慨。
【答案】66.C67.C68.B69.(1)一个人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
(2)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
【解析】6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C. 除嫌吝: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
嫌吝:怨恨耻辱。
故C错误,选C。
67.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句:之:结构助词的。
A. 代词,指元芳。
B. 代词,好的地方。
C. 结构助词的。
D. 代词,学过的知识。
故选C。
6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B. 如果说《诫子书》强调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本篇《诫外甥书》则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首先,“慕先贤…恻然有所感。
”这几句话说明的是如何“立志”。
其次,“忍屈伸…何患于不济。
”这里就谈到实现志向(理想)的措施了。
最后,作者又从反面进行了论述。
“若志不强毅,…不免于下流矣!”就是说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昂扬的斗志,坚强的意志,那么这样的人生最终只能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被儿女情长所束缚,地位低下,在平庸中耗尽一生!故B错误,故选B。
69.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要求:完整、流畅、准确。
(1)志:志向。
存:怀抱。
(2)强毅,坚强果断。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点睛】译文: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
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
做到这些以后,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无为,永远混杂在平庸的人群之后,就会难免沦落到下流社会,成为没有教养,没有出息的人。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7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 意与日去.(_____________)(2) 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3)年与时驰.(_____________)71.翻译下列句子(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这封书信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生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漫”“险躁”。
B.从“学须静也”可以看出,学习的环境对成就学业也很重要,只要环境安静,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答案】70.消失修养疾行,指迅速逝去71.以(用)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用)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没有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72.B【解析】【分析】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年代:三国参考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内心平静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
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7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去”在这里是“消失”的意思。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