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宗璞红豆有感
- 格式:docx
- 大小:15.96 KB
- 文档页数:3
红豆读书笔记(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红豆读书笔记《红豆》是宗璞的成名作,讲述的是革命女青年工作者江玫大学时与银行家的少爷齐虹之间的爱情悲剧。
但在文革期间,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读者对《红豆》的理解角度和主题切入点不同,致使《红豆》受到了不应有的批评。
“红豆”在文学中象征着爱情、相思。
“红豆”在《红豆》全文中出现的次数共五次,每次的描写基本上也是一笔带过,但“红豆”在故事中是江玫与齐虹爱情的信物,也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小说更以“红豆”为起点讲叙了江玫与齐虹之间的爱情故事。
《红豆》全文以江玫回到毕业六年的大学任党委会干部开篇。
江玫再次回到了当学生时住的房间,墙上嵌的耶稣苦像使江玫感到惊诧,江玫取出了耶稣像后的洞中那个黑丝绒盒子,颤抖地打开了它,盒中那两粒“色泽十分匀净而且鲜亮”的红豆将江玫的记忆带回了八年前。
那时的江玫上大学二年级,在一九四八那动荡翻天覆地的一年,江玫白天上课弹琴,晚上坐图书馆看参考书。
一天江玫从练琴室出来,遇到了迎面走来的齐虹,两人第一次相遇时彼此之间便已相互吸引了,后来江玫去弹琴时天天在路上与齐虹相遇,两人便开始相念了。
江玫的同屋萧素是革命的地下工作者,与齐虹是同班同学,在萧素的影响下,江玫开始关心政治,参与游行活动,但身为资产阶级银行家儿子的齐虹厌恶革命活动,也不屑关心政治,江玫与齐虹之间的分歧也逐渐加深。
萧素因为参与革命活动被捕,而此时齐虹告诉江玫他将去美国,并要求江玫和他一同去,江玫感到心酸。
母亲在这时告诉了江玫,她父亲是被屈死的,就在当天江玫在面对齐虹再次要求自己和他一同去玫国的情况下和齐虹分手了,便决定投身革命。
最后齐虹没能说服江玫和自己一起去美国,便撕碎了给江玫的飞机票,只身前往了机场。
整篇小说中涉及到的具体人物共有五个,江玫、齐虹、萧素、江玫的母亲、传达室的老赵,除老赵的形象简洁一点外,其他每个人的形象都很丰富,都是有“故事”的人。
文中对江玫的母亲描述得不多,她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嫌恶做官的和有钱人。
宗璞之《红豆》读后感诗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是寄托着人类感情的尤物,文人雅士都把红豆看成人间圣洁情感的象征,此后,红豆便成了相思、爱情的代名词。
“盒中露出来血点儿似的两粒红豆,镶在一个银丝编成的指环上,没有耀眼的光芒,但是色泽十分匀净而且鲜亮。
时间没有给它们留下一点痕迹。
”小说《红豆》就以两枚红豆为线索,当江玫打开盒子看到经历了岁月的洗刷仍依然鲜亮的红豆时,记忆的闸门也随之打开。
“她把红豆和盒子放在一边,从床边站了起来。
”小说最后再以红豆来引出回忆,回到现实,首尾呼应。
读宗璞的《红豆》,实在是给我一种难以忘怀的悲喜两重天的复杂感受。
江玫与齐虹第一次相遇是在一个有两排粉妆玉琢的短松墙之间的小路上,而之前江玫的生活像山岩间平静的溪流,从来也没有波浪。
第一次,江玫眼里的齐虹有一種迷惘的做梦的神氣。
世界对于他,仿佛并不存在。
江玫觉得那清秀象牙色的脸,不时在她眼前晃动。
而齐虹感觉江玫就像太阳“谁能看不见你!你像太阳一样发着光,谁能看不见你!”于是,他们开始了第一次散步。
他们曾迷失在荷花清远的微香里,也曾迷失在桂花浓酽的甜香里。
他们谈着贝多芬和肖邦,谈着苏东坡与李商隐,谈着济慈和勃朗宁……“我一定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就像你头上的那两粒红豆,永远和你在一起,就像你那长长的双眉和你那双会笑的眼睛,永远在一起”。
就这样,他们相恋了。
然而,齐虹却以自己为中心,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江玫的口中的“为人民”在他眼中是傻子的行为。
齐虹是以爱情至上的,对爱情有执著的追求,为了要和江玫在一起,甚至想强硬无理地让她跟她离开。
齐虹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他的生活是空虚无趣的。
作为一位有文化素养的青年,他没有参加革命,没有积极为革命事业作贡献。
“我恨人类,只除了你。
”“物理和音乐能把我们带到一个真正的世界去,科学的、美的世界,不像咱们活着的这个世界,这样丑恶!”占有欲太强的他,没有真正理解江玫,甚至想强迫江玫。
浅析宗璞《红豆》1000字
宗璞的《红豆》是一首传统的古风诗歌,诗中表达了爱情的美好和痛苦,以及时间的无情推移。
首先,诗歌选材上以“红豆”为主题,红豆象征着爱情,可以在很多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发现它的出现。
宗璞在诗歌中不断地提到红豆,通过红豆来表达爱情的美好。
例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人想和爱人一起赏月,共同把酒言欢,盼望永远在一起,红豆作为情定终身的象征,也为他们的爱情注入了更深的意义。
接着,诗人又描绘了爱情的痛苦。
诗中既有对爱情的美好渴求,也有对时间的无情推移的感叹。
例如“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诗人感叹爱情的辛酸,即使有苦难言,但执子之手的念头却总让他心醉神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意象虽然简短,却表达了爱情的无奈和脆弱。
最后,诗人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和眼前人,因为时间的流逝与无情,可能会让真爱从指间溜走。
例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告诉读者不要忘记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人告诉人们,珍爱此时此刻,因为此时此刻就是我们此生最美的回忆。
综上所述,宗璞的《红豆》通过红豆这个象征爱情的符号,传达了爱情的美好和痛苦,同时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和眼前人。
这首诗深情浅唱,意蕴内蕴,是一首充满爱意和智慧的诗歌之作。
浅析宗璞《红豆》《红豆》是发表于文革前(1957年)作家宗璞的成名作,也是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
其独特的主题的突破及人性化的思想表达在十七年文学中独树一帜。
作者以其细腻的手法及独特的女性意识,结合时代的潮流,向我们讲述了一段特殊年代的引人深思的爱情故事。
展示了五十年代,那个爱情与革命相互交织的时代,青年人的对人生的选择,获得与舍弃之间的矛盾,挣扎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真与美。
这是一个有关革命与爱情的冲突的故事。
作品通过大学生江玫与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讲述的却是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知识分子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故事。
爱情虽然是故事内容的主要承担,但并不是作品的主题。
作家要想表现的就是这种人生在“十字路口的搏斗”。
作品运用倒叙的方式描写全国解放前夕女大学生江玫与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江玫与齐虹从相识,相恋到最后决裂分手的全过程。
幻想、期待、甜蜜、痛苦、矛盾、悲伤……这一系列丰富的心理活动,在爱情和革命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下,小说真实而令人信服地记录下江玫性格与心灵的清晰脉络。
拨开纷扰的爱情雾霭,透露出的正是主人公热诚而透明的心,江玫的信仰与追求,也是祖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生机勃勃、孕满希望的年代里一代人拥有的共同的真诚信念,符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从迷惘到觉醒、软弱到坚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
不但揭示了“爱情为革命服务”的主题,而且显示了人的本性和感情的丰富和复杂性。
《红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女性意识的体现。
俗话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然而江枚与齐虹的离合却不只是为爱情,也不只是为自由。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不断地出现十字路口,需要无比慎重,无比勇敢,需要以斩断万种情丝的献身精神,一次次做出决裂,祖国、革命和爱情、家庭的取舍,新我和旧我的决裂,种种搏斗都是在自身的血肉之中进行,当然是十分痛苦的。
宗璞红豆读后感《红豆》是宗璞的一部小说,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无数读者。
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故事,通过对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矛盾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感动,也对小说中的一些观点产生了一些思考。
首先,小说中对爱情的描写令人难忘。
在小说中,主人公经历了一段复杂的感情经历,从最初的热烈到最后的冷淡,一切都是那么真实。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的描写,展现了爱情的复杂和变化。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爱情的无常和不确定性,也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爱情不是简单的甜蜜和浪漫,而是需要经历考验和磨砺的。
只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生活的洗礼,才能真正成为坚不可摧的爱情。
其次,小说中对婚姻的描写也让我深有感触。
在小说中,主人公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对婚姻产生了很多疑问和困惑。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的描写,展现了婚姻的种种困难和矛盾。
这让我对婚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婚姻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婚姻不是简单的两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和经营的。
只有相互理解和包容,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婚姻。
最后,小说中对人性的描写也让我深有感触。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这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生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人生不是简单的黑白之分,而是需要经历磨砺和成长的。
只有经历了生活的洗礼和社会的考验,才能真正成为坚强和勇敢的人。
总之,宗璞的《红豆》是一部充满思想和情感的小说,它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爱情、婚姻和人生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更多的好书,让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
宗璞红豆读后感宗璞的红豆读后感。
宗璞的《红豆》是一部让人感动的作品,它让我深深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小说以红豆为象征,表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生活的无常和变化。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深地被宗璞的故事所感动,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却始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在生活中,她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但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这种执着和坚持让我深深地感动,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小说中,红豆被用来象征着爱情,它的红色代表着热烈和纯真的爱情。
在主人公的心中,红豆成为了她对爱情的追求和执着的象征,也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种信念和动力。
这让我深深地思考了爱情的意义和价值。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它能够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也能够给人带来力量和勇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惜自己的爱情,用心去对待,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爱情的美好和意义。
在小说中,生活的无常和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主人公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但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这让我深深地思考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生活是充满了无常和变化的,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用心去对待,不放弃对生活的追求,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总之,宗璞的《红豆》是一部让人感动的作品,它让我深深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小说中的主人公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同时也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真实的爱情,真实的人性—对宗璞《红豆》的真实理解50年代的作家基本无法挣脱政治意识的束缚,无法跳出“爱情+革命”的枷锁,而宗璞的《红豆》却能够真正从爱情本身出发,真实地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的真实情感生活,写出了丰富性和复杂性,反拨了传统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模式,体现了作家对爱情、对人性的一种关怀。
读宗璞的《红豆》,满眼的兰芷,宗璞在小说语言的运用中描摹真切、语言简约,纯净沉郁,以质朴无华的文字传达爱之深,痛之切的情思,真实而感人,字里行间充满雅韵逸致,文化气氛浓郁。
可以说宗璞是一位沐浴在西方艺术之中,又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化”过的知识性女作家。
宗璞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
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抗战胜利次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工作。
又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正是有着这样特殊是文化气息,使她在后来的创作中流露出一种真实的创作风格。
她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1953年毕业后,大部分时间在《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
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
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
近年来又抱病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世事纷争,岁月留下了一些难以忘却的记忆。
当江玫不期然而面对那两颗色泽依旧“十分匀净而且鲜亮”的红豆时,一段不寻常的往事如潮般涌上心头。
宗璞的《红豆》是运用倒叙的方式描写全国解放前夕女大学生江玫与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揭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艰辛而曲折的心灵历程。
小说通过一个爱情悲剧,表达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如何选择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题。
红豆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就是读书之后写的关于所读的书的比较,各位,下面就是红豆读书笔记,请看:红豆读书笔记【1】《红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泼,单纯,善良,勇往无前,坚持自己信仰的江玫。
主人公热诚而透明的心,江玫的信仰与追求,也是祖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生机勃勃、孕满希望的年代里一代人拥有的共同的真诚信念,符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从迷惘到觉醒、软弱到坚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
不但揭示了“爱情为革命服务”的主题,而且显示了人的本性和感情的丰富和复杂性。
她们随时代飘流的命运,写她们真挚的追求、失落与获得的欢欣。
拥有高度文化的中国上层知识分子。
江玫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生,在时代冲击和好友萧萧的影响下,萌生了对革命的追求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但是,这导致了他和齐虹爱情的危机。
江玫很是矛盾,她舍不得他们的感情,又放不下自己的追求。
最后她终于做出了选择,放弃了自己爱情,投身到民主革命运动中。
作者赋予了女性自主选择的权利,江玫放弃了唯美的爱情,执着于自己革命追求。
对于江玫而言,爱情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她的人生“已不是可为之生亦为之死的首要目标.它已经让位于国家利益基础上的个人事业及与此相关的人生价值。
”她不再是爱情生活中完全的从者。
她渴望感情的支持,但是前期是个体独立。
《红豆》当然保留了那个时代过分的单纯感,但却以它的诚挚和时代真实性,获得了久远的艺术生命。
它如同一个并不消逝的青年时代的梦,始终保留在人们美好的记忆里。
红豆读书笔记【2】初看题目,不禁想到诗人王维的那首“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而宗璞的这篇《红豆》,有关爱情,却又不仅仅只讲爱情。
这是关于一个名叫江玫的女生,从一个只沉浸在自己单纯无染的小世界里的文艺少女,最终成长为一个好的党的工作者的故事。
而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用她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份互相扶持信任的亲情、一份患难见真情的友情、一份美好却又有分歧的爱情。
向我们主要介绍了心智渐渐成熟,并最终选择了她不后悔的道路前进的江玫,不理解革命只知自己“风花雪月”的资本家的儿子齐虹,坚强乐观有理想有抱负献身革命的江玫的引路人萧素。
宗璞红豆读书笔记宗璞红豆读书笔记《红豆》是宗璞的成名作,讲述的是革命女青年工作者江玫大学时与银行家的少爷齐虹之间的爱情悲剧。
但在文革期间,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读者对《红豆》的理解角度和主题切入点不同,致使《红豆》受到了不应有的批评。
“红豆”在文学中象征着爱情、相思。
“红豆”在《红豆》全文中出现的次数共五次,每次的描写基本上也是一笔带过,但“红豆”在故事中是江玫与齐虹爱情的信物,也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小说更以“红豆”为起点讲叙了江玫与齐虹之间的爱情故事。
《红豆》全文以江玫回到毕业六年的大学任党委会干部开篇。
江玫再次回到了当学生时住的房间,墙上嵌的耶稣苦像使江玫感到惊诧,江玫取出了耶稣像后的洞中那个黑丝绒盒子,颤抖地打开了它,盒中那两粒“色泽十分匀净而且鲜亮”的红豆将江玫的记忆带回了八年前。
那时的江玫上大学二年级,在一九四八那动荡翻天覆地的一年,江玫白天上课弹琴,晚上坐图书馆看参考书。
一天江玫从练琴室出来,遇到了迎面走来的齐虹,两人第一次相遇时彼此之间便已相互吸引了,后来江玫去弹琴时天天在路上与齐虹相遇,两人便开始相念了。
江玫的同屋萧素是革命的地下工作者,与齐虹是同班同学,在萧素的影响下,江玫开始关心政治,参与游行活动,但身为资产阶级银行家儿子的齐虹厌恶革命活动,也不屑关心政治,江玫与齐虹之间的分歧也逐渐加深。
萧素因为参与革命活动被捕,而此时齐虹告诉江玫他将去美国,并要求江玫和他一同去,江玫感到心酸。
母亲在这时告诉了江玫,她父亲是被屈死的,就在当天江玫在面对齐虹再次要求自己和他一同去玫国的情况下和齐虹分手了,便决定投身革命。
最后齐虹没能说服江玫和自己一起去美国,便撕碎了给江玫的飞机票,只身前往了机场。
整篇小说中涉及到的具体人物共有五个,江玫、齐虹、萧素、江玫的母亲、传达室的老赵,除老赵的形象简洁一点外,其他每个人的形象都很丰富,都是有“故事”的人。
文中对江玫的母亲描述得不多,她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嫌恶做官的和有钱人。
宗璞红豆读后感宗璞的《红豆》是一部充满人情味和温情的小说。
通过对红豆这一细小而又富有象征意义的物品的描写,宗璞展现了人生的坎坷和生活的真实。
小说以红豆为线索贯穿全篇,通过对红豆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温暖和美好。
小说以女主角小红为中心,讲述了她从小到大的成长故事。
小红从小就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但她却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善良的品质。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红豆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种寄托和象征。
红豆在小红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小红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更是她对爱情和幸福的向往。
小说中,红豆的象征意义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和内涵。
它不仅代表了小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
在小红的成长过程中,红豆伴随着她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难,但它却始终给予了小红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红豆成为了小红生活中的一种信念和支撑,让她在困境中不失勇气和希望,坚定地走向幸福的未来。
通过对红豆的描写,宗璞向读者展现了生活中的真情和真实。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情感和命运让人感同身受。
红豆成为了小红生活中的一种寄托和象征,它让小红在生活的坎坷中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善良。
红豆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温暖和美好,它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
在小说的结尾,小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通过对红豆的描述,宗璞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美好的信念和希望。
红豆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分,它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温情和真实。
宗璞通过对红豆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总的来说,宗璞的《红豆》是一部充满温情和真情的小说。
通过对红豆的描写,宗璞向读者展现了生活中的温暖和美好。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情感和命运让人感同身受。
红豆成为了小红生活中的一种寄托和象征,它让小红在生活的坎坷中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善良。
红豆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温暖和美好,它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
通过对红豆的描述,宗璞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美好的信念和希望。
《红豆》宗璞读书笔记《红豆》宗璞读书笔记篇1《红豆》是宗璞的一部小说作品,它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间故事。
我读完之后,不仅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还对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主要讲述了年轻时代的红豆和她的三个男性朋友之间的情感纠葛。
但是,在这简单的情节背后,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情感和人性的探讨。
红豆的坚韧和执着,以及她对爱情的追求和坚持,都让人深深地感动。
而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都非常鲜明,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性格,让人难以忘怀。
除了情节和人物形象之外,我对宗璞的写作风格也非常欣赏。
她的文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让人读起来非常舒服。
同时,她也非常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在阅读《红豆》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和人性的复杂。
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是它也常常伴随着痛苦和挫折。
而人性更是复杂多变,我们无法简单地用好和坏来评价一个人。
这些思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真谛,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总之,《红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它不仅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不仅得到了文学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我得到了人生的启示和思考。
我相信,这部小说会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经典之作。
《红豆》宗璞读书笔记篇2《红豆》是宗璞的一部小说作品,它讲述了一段关于爱情、友情和成长的故事。
阅读这部小说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情感和人性的复杂性。
首先,小说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
主角江玫在小说中是一个坚韧、执着、有理想的女性,她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爱情的路上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
配角如方航、林征等形象也各具特色,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关系也处理得非常好。
除了主线上的江玫和林征的爱情,还有江玫和方航的友情、林征和魏校长的师生情等等。
这些关系的处理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学评论_读《红豆》有感-文学评论读《红豆》有感-文学评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寄相思。
”自古以来红豆都是相思的象征、纯洁的象征。
江玫与齐虹的爱情也如红豆般纯洁,那般剪不断理还乱。
两个人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故事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不同,江玫和齐虹终究没走在一起,成为一种悲剧的爱。
我想宗璞老人写这篇小说主要流露出一种对人性对爱情的关怀。
在时代巨变下,青年男女如何对待人生和爱情,如何进行命运的选择。
文章的人物相对较少。
女主江玫是一个单纯、积极向上的女孩,他对共产主义有一颗虔诚的心。
而男主齐虹是一个性格孤僻的银行资本家的少爷,但他对江玫却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即使每次吵完后,他还是会主动和好。
只是因为两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不同才没有走在一起。
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歧与对立。
如果他们生活在当今的年代,没有太多的分歧,或许结局就会不一样。
在这部小说中我个人是非常欣赏江玫的。
欣赏她的好学,学习钢琴,学习外国文学,如书中提到的《大众哲学》。
作为一个女生,我觉得很有必要去去提高自身素养,一个人的素养是靠化妆品堆砌不起来的,一个读过书的人他身上或多或少都闪露着与众不同的光芒。
欣赏她在金钱面前仍能坚持自己的选择,面对一个银行少爷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甚至邀请她去美国留学,她也不动摇,价值观不在金钱名利面前丢失,这在今天物质纵横的社会中实属鲜见。
有多少女生在一昧追求这个,纷纷想嫁给钱,或许江玫在这里给我们一次净化心灵、反思的机会,在为我们坚定价值观做榜样。
另外,我想浅谈一下巧合的手法。
它在一系列文学创作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说一开始就说江玫被分配回以前读书的学校工作,更巧合的是被分配到曾经住过的宿舍。
正是因为这个巧合,才有了往下的故事,整个故事才可以更合理的发展。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愿每个人在追求爱中,同时不丢失自己。
小说红豆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说红豆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说红豆读后感篇1《红豆》这部短篇小说是作者通过倒叙或者是回忆的方式描写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女青年江玫和一个资产阶级的代表齐虹之间的爱情故事,虽然这部小说它想要表现的是江玫被她的室友萧索带领着走向了革命,并且最后还成了一个优秀的党的工作者。
但是我读这部小说的时候真的完全把它当作了一个有着革命性质的爱情小说。
作者也许本来想把齐虹塑造成一个丑恶、自私、可恶的资产阶级分子,并且他可能会成为阻碍江玫走上真正的革命道路的障碍物。
实践上的作品中的齐虹是一个有着清秀的外表,并且懂音乐、会弹钢琴、喜爱读外国文学作品,并且家庭条件又十分优越,这样一个齐虹,在我的心里我是十分喜欢他的,虽然他有时候会对江玫不好,尤其是当江玫要去参加革命时,他会生气的摔东西,我只是觉得他完全是因为太喜爱江玫,他的自私是对爱的自私,并不是因为他是资产阶级才自私。
对于江玫,作者把她写成一个执着与革命,并且最终会为了革命而放弃爱情。
其实作者笔下的江玫,在对于爱情的纯洁以及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会坚持到底,这些优秀的品质我是十分欣赏的,但是我却不赞同作者笔下的她放弃爱情选择革命,作品中的江玫或者说在那个时代的作者都觉得阶级立场不同,爱情必然会走向破灭。
其实我个人认为阶级立场和个人的爱情是没有冲突的,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把革命与爱情写得如此的矛盾与艰难,也许是为了迎合那个年代,“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口号,片面地强调政治的重要性,而刻意忽略文艺本身应有的价值。
并且我十分不赞同《红豆的问题在哪里》一个座谈会上某些同志认为江玫和齐虹是因为有共同的基础才相恋的。
我个人觉得他们会相恋是因为彼此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如他们都喜欢音乐。
我觉得在那个年代的同志们把爱情想得太复杂了,把作者小说中的爱情直接和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相挂钩。
论宗璞《红豆》中的爱情与人性--------------------------------------------------------------------------------发表日期:2006年1月3日出处:ffj 作者:ffj 已经有253位读者读过此文“红豆”总相思——论宗璞《红豆》中的爱情与人性世事纷纭,瞬息万变,岁月如烟雾般在我们身后逝去,带走那些我们曾经的快乐与悲伤,却又带不走有些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
《红豆》一篇就写出了一段无法忘记的爱情也字里行间透露着无法抹去的人性、人的感情。
《红豆》创作于1956年,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成了众多批评家、伪批评家的靶子。
在一片批判声中,《红豆》销声匿迹了。
直到1979年,在《重放的鲜花》一书中,才重新绽放出闪亮的光彩。
一直以来,都是把这篇小说当作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经历曲折痛苦后如何走向革命的。
连宗璞本人也说:“当初确实是想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怎样在斗争中成长。
” 1982年孙瑞丹在《宗璞小说创作漫论》中谈到《红豆》时说:“这篇作品实际上描写的是在中国两种命运激烈搏斗的时代,青年知识分子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这种种议论,甚至作者都认为表现江玫如何克服爱情的障碍走上革命道路才是文章的主旨。
可是如果说这就是文章的灵魂的话,那么它的革命性、阶级性比起当年的“三红一创,山青保林”来说又太逊色了。
在1957年的批判中张天翼为说:“江玫参加革命的过程在作品中没有表现清楚,参加革命的根据表现的不够……江玫的参加革命就缺乏必然性。
”也许我们到可以从这篇当初的批判文章中看出《红豆》在作者的不经意中写出的是一段无法忘却的感情,是对往事的追述……首先,当我们仔细感受这篇文章时,会被打动的是作者不经意流露出的那种感情的细腻、哀伤;爱情的喜悦、缠绵、惆怅。
与同时期表现感情冲突的《小巷深处》、《在悬崖上》及之前的《登记》相比,它的爱情意味就更足了,甚至可以说就是在表现江玫与齐虹之间分分合合,纠纠缠缠,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
红豆读书笔记红豆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就是读书之后写的关于所读的书的比较,各位,下面就是红豆读书笔记,请看:红豆读书笔记【1】《红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泼,单纯,善良,勇往无前,坚持自己信仰的江玫。
主人公热诚而透明的心,江玫的信仰与追求,也是祖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生机勃勃、孕满希望的年代里一代人拥有的共同的真诚信念,符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从迷惘到觉醒、软弱到坚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
不但揭示了“爱情为革命服务”的主题,而且显示了人的本性和感情的丰富和复杂性。
她们随时代飘流的命运,写她们真挚的追求、失落与获得的欢欣。
拥有高度文化的中国上层知识分子。
江玫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生,在时代冲击和好友萧萧的影响下,萌生了对革命的追求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但是,这导致了他和齐虹爱情的危机。
江玫很是矛盾,她舍不得他们的感情,又放不下自己的追求。
最后她终于做出了选择,放弃了自己爱情,投身到民主革命运动中。
作者赋予了女性自主选择的权利,江玫放弃了唯美的爱情,执着于自己革命追求。
对于江玫而言,爱情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她的人生“已不是可为之生亦为之死的首要目标.它已经让位于国家利益基础上的个人事业及与此相关的人生价值。
”她不再是爱情生活中完全的从者。
她渴望感情的支持,但是前期是个体独立。
《红豆》当然保留了那个时代过分的单纯感,但却以它的诚挚和时代真实性,获得了久远的艺术生命。
它如同一个并不消逝的青年时代的梦,始终保留在人们美好的记忆里。
红豆读书笔记【2】初看题目,不禁想到诗人王维的那首“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而宗璞的这篇《红豆》,有关爱情,却又不仅仅只讲爱情。
这是关于一个名叫江玫的女生,从一个只沉浸在自己单纯无染的小世界里的文艺少女,最终成长为一个好的党的工作者的故事。
而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用她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份互相扶持信任的亲情、一份患难见真情的友情、一份美好却又有分歧的爱情。
向我们主要介绍了心智渐渐成熟,并最终选择了她不后悔的道路前进的江玫,不理解革命只知自己“风花雪月”的资本家的儿子齐虹,坚强乐观有理想有抱负献身革命的江玫的引路人萧素。
红豆宗璞读后感《红豆宗璞》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渔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清新淡雅的文笔,描绘了一段充满爱情、离别和思念的故事。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不禁感慨万千,下面就是我对《红豆宗璞》的读后感。
《红豆宗璞》是一部以爱情为主线的小说,它讲述了宗璞和红豆之间的爱情故事。
宗璞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红豆则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
两人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相知相恋,但由于各自家庭的原因,他们最终无法在一起。
小说中的爱情故事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悲欢离合,让人感叹不已。
首先,小说中的宗璞和红豆都是非常具有魅力的人物。
宗璞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书生,他温文尔雅,待人和善,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红豆则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深得宗璞的心。
两人在小说中的种种情感交流,让人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设计非常巧妙,引人入胜。
宗璞和红豆之间的爱情故事虽然没有太多的波折,但却充满了悲欢离合。
他们因为家庭原因无法在一起,最终只能选择分离,这种无奈的爱情故事让人动容。
小说中的情节设计紧凑,情感真挚,让人不禁为他们的遭遇感到心痛。
最后,小说的文学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李渔的文笔清新淡雅,行文流畅,细腻入微。
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小说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让人陶醉其中。
总的来说,读完《红豆宗璞》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悲壮。
宗璞和红豆之间的爱情故事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深情和离别的苦涩。
小说通过对爱情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情感的丰富。
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设计巧妙,语言优美,文学价值非常高。
因此,我对《红豆宗璞》这部小说赞不绝口,真心推荐给大家。
《红豆》读书笔记1200字【第1篇】一想到红豆就先想到那首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所谓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爱情是美丽的,但是爱情又是蚀骨穿肠的毒,一旦沾染,纵使当年横刀斩情断爱,无怨无悔。
多年后,留下的一块永远不能轻易触碰的一段情伤。
好比那红豆,红艳非常,就好像为情而伤的一滴血泪。
可能是由于年代的限制,宗璞的《红豆》并没有如我想的那般美好。
它讲述的是两个北大的学生江玫和齐虹相知相恋后因为个人革命道路选的不同而最终分道扬镳的故事。
故事是以女主角江玫的回忆展开的,在多年后,女主角已投身革命多年,回到了校园开展工作,恰好为她安排的宿舍就是她上学时候住的那一个。
走进去,她的目光一下子就锁在墙上嵌着的一个耶稣受难像上。
虽然时光荏苒,那背后的红豆应该还在吧。
她小心地用两个手指钳出那装着自己曾经的爱情的小小的象牙托子的黑丝绒盒子,坐在床边,用发颤地手揭开了盒盖。
盒中的两粒红豆如血点儿似的,镶在一个银丝编成的指环上,没有了耀眼的光芒,但是色泽匀净而鲜亮。
她的爱情,在记忆深处,如这两粒红豆一般吧。
褪去了浪漫的色彩,留下的只有温润的情怀吧。
那段感情,她有想过呵护,毕竟,爱过,肯定就期望相守。
他不能陪她一同参加革命,随着父母一起到了海外去安逸的生活,那是他的选择,她不怪他。
因为,她知道,两个人的心是相通的,只是,道路不同。
但是也许他们也是幸福的,记得庄子有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相濡以沫,举案齐眉,固然美满。
但也仅仅是美满而已,是以爱的名义束缚着对方在枯涸的水塘垂死挣扎。
与其这样,还不如,放开对方各自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对方心里留下美丽的剪影,成为对方的心目中永远的红玫瑰和明月光,这才不枉相识一场,不枉相恋一场。
我想,也许是他还没有爱到和她共同奔赴人生的程度吧。
不愿意为她放弃舒适的生活,投身于艰苦的战斗中去。
她也太过坚持,彼此谁都不肯让一步。
所以,最后的结局,只能徒然看两粒红豆。
《红豆》读后感浅谈《红豆》中的爱情“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从古至今千百年的文人雅士都将其视为圣洁感情的象征,将它作为人类传递纯洁感情的精神火炬。
,并在文章中加以颂扬。
宗璞的短篇小说《红豆》写的是知识分子在追求革命和爱情中的矛盾的故事。
作品通过写大学生江玫和齐虹由于政治观点和生活观念的不同而破裂的感情,揭示了知识分子在时代剧变的社会环境下是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
《红豆》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从爱情的本身出发,讲述了江玫和齐虹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故事。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幻想,期待,甜蜜,痛苦,矛盾,最后是以悲剧结尾。
论悲剧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
一个是江玫在革命事业和爱情生活的矛盾中最终选择了革命;另一个则是齐虹个人的原因。
在当时,战乱,严重的阶级斗争,时代的剧变,这些背景之下,都使感情成为了牺牲品。
江玫心系祖国,积极地参加学生运动,而齐虹面对黑暗的现实却是逃避,并对当时的爱国运动表示不屑和轻蔑。
这让两人在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这一点,江玫是深知的,她在文中多次说道:“我和齐虹,有很多地方,是永远不会一致的。
”观念的分歧是促使他们的感情成为悲剧的很大原因。
而我认为,造成他们感情破裂的最大原因应该归咎到齐虹自己身上。
很显然,齐虹是自私的。
他迫切希望江玫和他去美国而去阻止她参加革命活动,甚至说出“我恨不得杀了你!把你装进棺材里带走!”这样的话。
从这句话中我们也能看出他的残暴和野蛮。
他常对江玫发脾气,当他去找江玫,她不在的时候又会怒扔糖盒和茶杯。
这种粗暴的脾气就是在现在也是很难让人接受和理解的。
齐虹的自私从他人的口中也能听得出来。
“就是那个常去弹琴,老像在做梦似得齐虹,真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什么都不能让他关心。
”“齐虹憎恨人,他认为无论什么人彼此都是互相利用。
他有的是疯狂占有的爱,事实上他爱的还是自己。
”“齐虹的灵魂深处事自私残暴和野蛮,干嘛要折磨自己。
”这些都是他人对齐虹的评价,一直认为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宗璞之《红豆》读后感
诗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是寄托着人类感情的尤物,文人雅士都把红豆看成人间圣洁情感的象征,此后,红豆便成了相思、爱情的代名词。
“盒中露出来血点儿似的两粒红豆,镶在一个银丝编成的指环上,没有耀眼的光芒,但是色泽十分匀净而且鲜亮。
时间没有给它们留下一点痕迹。
”小说《红豆》就以两枚红豆为线索,当江玫打开盒子看到经历了岁月的洗刷仍依然鲜亮的红豆时,记忆的闸门也随之打开。
“她把红豆和盒子放在一边,从床边站了起来。
”小说最后再以红豆来引出回忆,回到现实,首尾呼应。
读宗璞的《红豆》,实在是给我一种难以忘怀的悲喜两重天的复杂感受。
江玫与齐虹第一次相遇是在一个有两排粉妆玉琢的短松墙之间的小路上,而之前江玫的生活像山岩间平静的溪流,从来也没有波浪。
第一次,江玫眼里的齐虹有一種迷惘的做梦的神氣。
世界对于他,仿佛并不存在。
江玫觉得那清秀象牙色的脸,不时在她眼前晃动。
而齐虹感觉江玫就像太阳“谁能看不见你!你像太阳一样发着光,谁能看不见你!”于是,他们开始了第一次散步。
他们曾迷失在荷花清远的微香里,也曾迷失在桂花浓酽的甜香里。
他们谈着贝多芬和肖邦,谈着苏东坡与李商隐,谈着济慈和勃朗宁……“我一定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就像你头上的那两粒红豆,永远和你在一起,就像你那长长的双眉和你那双会笑的眼睛,永远在一起”。
就这样,他们相恋了。
然而,齐虹却以自己为中心,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江玫的口中的“为人民”在他眼中是傻子的行为。
齐虹是以爱情至上的,对爱情有执著的追求,为了要和江玫在一起,甚至想强硬无理地让她跟她离开。
齐虹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他的生活是空虚无趣的。
作为一位有文化素养的青年,他没有参加革命,没有积极为革命事业作贡献。
“我恨人类,只除了你。
”“物理和音乐能把我们带到一个真正的世界去,科学的、美的世界,不像咱们活着的这个世界,这样丑恶!”占有欲太强的他,没有真正理解江玫,甚至想强迫江玫。
齐虹说:“人活着,就是为了自由,自由就是什么都由自己。
”而江玫却认为“认识必然才是自由,人不能只为自己。
”
最终,他们没能在一起。
江玫作为革命家的后代,作为一位青年知识分子,父亲的含冤而死在她心中深深埋下了为加入革命的种子,再加上好朋友萧素不断为她宣扬革命,更促使她坚定投入到为新生活奋斗的行列中。
她代表着工人阶级及知识分子的利益,把拯救全人类作为奋斗目标,后来选择了留在国内为自由奋斗。
而齐虹则作为银行家的后代,他有一些愤世嫉俗又有点理想化,和这个时代显得格格不入。
身份与阶级地位,才决定了他在解放战争前夕,像所有资本家,反动官员大亨们一样,选择去美国生活,逃离纷乱之所,只求自保。
齐虹的性格形成取决于家庭,官宦贵族之家教育子女以自身利益为重。
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社会上等阶级的人的腐败,丑恶。
国家有难了,他们第一个离开。
有利可图时,他们第一个出现。
在那个年代,注定他俩要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种种信仰,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透露着痛苦、矛盾和悲伤。
“我和齐虹,照我看,有很多地方,是永远也不会一致的。
”这也注定了这场爱情的结局必然是一个悲剧,它终将被时代所吞噬。
相爱容易,相守难。
即使他们曾经拥有那么多的幻想、期待和甜蜜。
这也证明了爱情大多都会经历一段过程:相识、相知、相爱亦或相离。
很多人渴望爱情,但是爱情是昙花一现的美好而已。
容易苍老,容易失去。
然“剪不断,理还乱”,是他们这段恋情的写照。
时代能成就一段爱情也能埋没一段爱情。
尽管江齐两人的爱情在时代中凋谢,但花开的时候所展现的美好还是值得我们珍视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当江玫时隔八年后看见红豆仍完好无损时,她会心痛。
虽然在最后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革命,我想她并没有完全放下爱情,爱情还是在她心里,甚至在齐虹已经离开了6年之后,她依然留恋着这份厚重的感情,并且在回忆时,仍然充满了惆怅和失落。
而正是这段爱情的刻骨铭心,才显得江玫在做抉择时的痛苦,才显出她在决定抛弃爱情投身革命时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
《红豆》是从爱情本身出发,运用倒叙的方式描写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真实地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的真实情感生活,揭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艰辛而曲折的心灵历程。
小说通过一个爱情悲剧,表达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如何选择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题。
这篇作品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激情,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小说。
它在短小的篇幅内可贵地表达了知识分子自己的叙事视角,虽然浮光掠影,却隐晦地表现出知识分子在大痛苦与大欢乐交织在一起的时代洪流中所面对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突现出作者在当时特殊年代对青年的爱情观和心理活动的人性关怀。
作者在小说语言的运用中描摹真切、语言简约,纯净沉郁,以质朴无华的文字传达爱之深,痛之切的情思,真实而感人,字里行间充满雅韵逸致,文化气氛浓郁。
《红豆》中的情节很简单,可是带着东西很深层;语言很简洁,是国内文人常用的风格,。
江玫和齐虹的爱情过程并不如现在影视剧中那样美伦美奂,但在那样的政治背景下有如此刻骨铭心又痛中离分的爱情正是最美丽的一笔。
当我们仔细感受这篇文章时,会被打动的是作者不经意流露出的那种感情的细腻、哀伤;爱情的喜悦、缠绵、惆怅。
就是在表现江玫与齐虹之间分分合合,纠纠缠缠,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
然而让我为之心动的不是那经不起的爱情,而是带给我的疑惑。
像齐虹,用历史的角度、用政治的眼光,他是罪恶的,他是背叛全中国人民的知识分子,是自私自利和没有道德与善心的狂人。
然而在当代呢?已经跨入二千年的现在,像齐虹的人却被带上了很高的帽子。
没有人会去责问他们的爱国心,只有为他们是中国人在外国求学的事实感到扬眉吐气、光宗耀祖,更不会有什么被同学看轻的可能,相反是众人的羡慕。
被给予高度赞扬的江玫,若放在现在,我估计真的是很难在几亿女性里找出一个。
无不
为能有一个帅气富有的男友深爱自己感到万分骄傲,更别说能跟着他到国外去留学,何谈什么革命、理想、父母、朋友,全是当作风光人生的绊脚石而踹到一边去了。
这样一份有关爱情的小说,在那个“文学独白”的年代独树一帜,那种被时代所束缚的爱情至今就像一曲经久不衰的《红豆》,萦绕在我们心头,让我们能深刻体会到那个时代中知识分子在爱情与革命之间的矛盾、徘徊,也让我们体会到那份爱情的纯美和无奈,同时也给了我们对现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