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及其性质(教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335.15 KB
- 文档页数:14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对象:八年级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性质1、2、3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不等式的性质1、2、3。
2. 能够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黑板
3. 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不等式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不等式知识。
2. 提问: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呢?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讲解不等式的性质1:如果a>b,a+c>b+c(c为任意实数)。
2. 讲解不等式的性质2:如果a>b,ac>bc(c为正数)。
3. 讲解不等式的性质3:如果a>b,c>d,ac>bd(c、d为任意实数)。
三、例题讲解(10分钟)
1. 举例讲解不等式性质1的应用。
2. 举例讲解不等式性质2的应用。
3. 举例讲解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的不等式性质。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二课时
五、复习导入(5分钟)
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不等式性质。
2. 提问:不等式的性质有哪些应用呢?
六、拓展讲解(15分钟)
1. 讲解不等式的性质4:如果a>b,a/c>b/c(c为正数)。
2. 讲解不等式的性质5:如果a>b,a^n>b^n(n为正整数)。
七、例题讲解(10分钟)
1. 举例讲解不等式性质4的应用。
2. 举例讲解不等式性质5的应用。
【课内练习】
1. (1)用“>”号或“<”号填空,并简说理由。
① 6+2 > -3+2; ② 6×(-2) < -3×(-2); ③ 6÷2 > -3÷2; ④ 6÷(-2) < -3÷(-2) (2)如果a >b ,则
不能确定,不能确定,〉,〈
2.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填“>”或“<”: (1)若a >b ,则2a+1 > 2b+1; (2)若
<10,则y > -8;
(3)若a <b ,且c >0,则ac+c > bc+c ; (4)若a >0,b <0, c <0,(a-b )c < 0。 3. 按照下列条件,写出仍能成立的不等式,并说明根据。
(1)a >b 两边都加上-4; (2)-3a <b 两边都除以-3; (3)a ≥3b 两边都乘以2; (4)a ≤2b 两边都加上c ; (1)(3)(4)仍成立
4、设a >b .用“<”或“>”号填空.
(1)a -3 〉 b -3; (2)
2a > 2
b
; (3)-4a < -4b ; (4)5a > 5b ;
(5)当a >0, b > 0时,a b >0; (6)当a >0, b < 0时,a b <0; (7)当a <0, b < 0时,a b >0; (8)当a <0, b > 0时,a b <0.
5.当x 取何值时,不等式3x <5x+1成立(C )
A.-
B.-1
C.0
D.-3.5 6.下列不等式的变形中,正确的是(AB ) A.若2x <-3,则x <- , B.若-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要点一、符号法则与比较大小
实数的符号:
任意x R ∈,则0x >(x 为正数)、0x =或0x <(x 为负数)三种情况有且只有一种成立. 两实数的加、乘运算结果的符号具有以下符号性质:
①两个同号实数相加,和的符号不变:
符号语言:0,00a b a b >>⇒+>;0,00a b a b <<⇒+<
②两个同号实数相乘,积是正数:
符号语言:0,00a b ab >>⇒>;0,00a b ab <<⇒>
③两个异号实数相乘,积是负数
符号语言:0,00a b ab ><⇒<
④任何实数的平方为非负数,0的平方为0
符号语言:20x R x ∈⇒≥,200x x =⇔=.
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法则:
对任意两个实数a 、b
①0b a b a ->⇔>;
②0b a b a -<⇔<;
③0b a b a -=⇔=.
对于任意实数a 、b ,a b >,a b =,a b <三种关系有且只有一种成立.
要点二、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基本性质和运算性质两部分
基本性质有:
(1) 对称性:a>b b<a ⇔
(2) 传递性:a>b, b>c a>c ⇒
(3) 可加性:a b a c b c >⇔+>+ (c ∈R)
(4) 可乘性:a>b ,⎪⎩
⎪⎨⎧<⇒<=⇒=>⇒>bc ac c bc ac c bc ac c 000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必修5第三
章第一节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在数(式)及其运算的系统中,在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考察“运算中的不变性”而获得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由此要系统地建立求解或证明不等式的理论依据,因此本课时是本章乃至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性内容之一.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不外乎两种: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数量关系的基本性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应用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不等式变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探究不等式基本性质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地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能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应用.
五、教学准备
1、课时安排:2课时
2、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有:第一,会比较数的大小;第二,理解等式性质并知
道等式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第三、具备“通过观察、操作并抽象概括等活动获得数学结论”的体会,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和合情推理归纳能力.
3、教具选择:多媒体
六、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七、教学过程
1、自主导学:
(一):预习学案:
1.用________连接两个解析式所得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a+b)2=_________________.
(a +b)3=_________________.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他们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的运用.
难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的运用.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 什么叫不等式?说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2. 当x 取下列数值时,不等式1-5x <16是否成立?
3,-4,-3,4,2.5,0,-1.
3.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1〕 x 的3倍大于x 的2倍与5的差;〔3〕y 的43
与x 的21
的差小于2;
〔2〕 y 的一半与4的和是负数;〔4〕5与a 的4倍的差不是正数.
4. 按照下列条件写出仍然成立的不等式,并说明根据不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
〔1〕m >n,两边都减去3;〔2〕m >n,两边同乘以3;
〔3〕m >n,两边同乘以-3;〔4〕m >n,两边同乘以-3;
〔5〕m >n,两边同乘以.
〔以上各题中,从第2题开始,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学生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如遇到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点拨〕在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学习例题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并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尤其是不等式基本性质。
二、讲授新课
例1 在下列各题横线上填入不等号,使不等式成立.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不等式基本性质. 〔1〕若a –3<9,则a_____12;〔2〕若-a <10,则a_____–10;
〔3〕若41a >–1,则a_____–4;〔4〕若-32
a >,则a_____0.
不等式的性质
一、不等式: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1、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2、不等式的解不唯一,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
3、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
4、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5、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6、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1.贵阳市今年5月份的最高气温为27℃,最低气温为18℃,已知某一天的气温为t℃,则下面表示气温之间的不等关系正确的是()
A.18<t<27 B.18≤t<27 C.18<t≤27 D.18≤t≤27
解:∵贵阳市今年5月份的最高气温为27℃,最低气温为18℃,某一天的气温为t℃,∴18≤t≤27.
故选D.
2.式子:①2>0;②4x+y≤1;③x+3=0;④y﹣7;⑤m﹣2.5>3.其中不等式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①是用“>”连接的式子,是不等式;②是用“≤”连接的式子,是不等式;
“ “ “ “ 9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模块一
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
定 义
示例剖析
不等式的概念: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不 -5 < -2 , a + 3 > -1 + 4 , x + 1≤ 0 , 等式.不等号包括: > ”、 < ”、 ≥ ”、 ≤ ”、 x ≥ 0 , 3a ≠ 5a , 3≥ 3 等
“ ≠ ”.
基本性质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方向不变. 若 a > b ,则 a ± c > b ± c 若 a < b ,则 a ± c < b ± c
基本性质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 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基本性质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 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若 a > b ,且 c > 0 ,则ac > bc 或
若 a < b ,且 c > 0 ,则ac < bc 或
若 a > b ,且 c < 0 ,则ac < bc 或
若 a < b ,且 c < 0 ,则ac > bc 或 a c a c a c a c >
<
<
>
b
c b
c b
c b
c
不等式具有互逆性
不等式具有传递性
若 a > b ,则 b < a ; 若 b < a ,则 a > b .
若 a > b , b > c ,则 a > c .
注意:⑴ 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不等式的性质(1)教案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举荐的9.1.2 不等式的性质(1)教案,期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关心。
9.1.2 不等式的性质(1)
教学目标1、经历通过类比、推测、验证发觉不等式性质的探究过程,把握不等式的性质;
2、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实验探究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增进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不等式的性质。
知识重点明白得并把握不等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提出问题教师出示天平,并请学生认真观看老师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天平被调整到什么状态?
2、给不平稳的天平两边同时加人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
3、不平稳的天平两边同时拿掉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
4、假如对不平稳的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天平会平稳吗?缩小相同的倍数呢? 通过天平演示,结合自己的观看和摸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探究新知1、用或填空.
(1)-1 3 -1+2 3+2 -1-3 3-3
(2) 5 3 5+a 3+a 5-a 3-a
(3) 6 2 65 25 6(-5)2(-5)
(4) -2 3(-2)6 36
(-2)(-6) 3(一6)
(5)-4 -6 (-4)2(-6)2
(-4)十(-2) (-6)十(-2)
2、从以上练习中,你发觉了什么?请你再用几个例子试一试,还有类似的结论吗?请把你的发觉告诉同学们并与他们交流.
3、让学生充分发表发觉,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教案标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
2.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包括加减乘除不等式、相等不等式、倒置不等式等。
3. 能够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黑板、白板、彩色粉笔。
2.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3. 不等式的例题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2. 提问:不等式与等式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概念(10分钟)
1. 通过教师讲解和课件展示,介绍不等式的符号表示和常见的不等式符号。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不等式的基本特点,如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
于等。
3. 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熟悉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三、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0分钟)
1. 介绍加减乘除不等式的性质:同加同减、同乘同除。
2. 通过实例讲解相等不等式和倒置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3. 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不等式的性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 分发练习册和作业本,让学生进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练习。
2. 教师巡视和指导学生的练习过程,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和解答疑惑。
3. 随堂检测:设计几道简单的不等式题目,让学生上台解答,检验他们的掌握
程度。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 学生回答问题: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教师进行总结和概括,强调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重要性。
不等式基本性质
知识梳理
一、不等式的性质: (1);a b b a <⇔> (2) (3);c b c a b a +>+⇒> (4);,d b c a d c b a +>+⇒>>
(5);0,;0,bc ac c b a bc ac c b a <⇒<>>⇒>> (6);0,0bd ac d c b a >⇒>>>> (7);0n
n b a b a >⇒>>、 (8);0n n
b a b a >⇒
>>
(9);11,0,b
a b a ab b a <⇒>≠且同号、 (10).b a b a b a +≤±≤-
注:在高考中,不等式性质的判断题常有出现,一般我们判断此类问题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其一:按照性质进行判断,此种方法要求我们对不等式性质有一个全面熟练的掌握。 其二:采用赋值法/特殊值法进行判断,此种方法对于证明假命题非常适用; 二、比较两式大小的常见方法:作差法、作商法
作差法:作差是两式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作差;
第二步:变形,常采用配方,因式分解等恒等变形手段;
第三步:定号,重点是能确定是大于0,还是等于0,还是小于0.最后得结论.概括为“三步,—结论”,
这里的“变形”一步最为关键.
注1:有的问题直接作差不容易判断其符号,这时可根据两式的特点考虑先变形,到比较易于判断符号时,再作差,予以比较;
注2:含参不等式的大小判断要注意符号问题,具体根据不等式性质判断.注意分类合理恰当. 作商法: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第2课时不等式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逻辑推理)
2.能运用等式的性质或不等式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逻辑推理)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预学指导:精读教材的内容,完成预学案,找出自己的疑惑;
2.探究指导:小组成员依次发表观点,有组织,有记录,有展示,有点评;
3.展示指导:规范审题,规范书写,规范步骤,规范运算;
4.检测指导:课堂上定时训练,展示答案;
5.总结指导:回扣学习目标,总结本节内容.
【预学案】
知识点1 不等式的性质
性质1a>b⇔__b<a__;(对称性)
性质2a>b,b>c⇒__a>c__;(传递性)
性质3a>b⇒__a+c>b+c__;(同加保序性)
推论:a+b>c⇒__a>c-b__;(移项法则)
性质4a>b,c>0⇒__ac>bc__,(乘正保序性)a>b,c<0⇒ac<bc;(乘负反序性)
性质5a>b,c>d⇒__a+c>b+d__;(同向相加保序性)
性质6a>b>0,c>d>0⇒__ac>bd__;(正数同向相乘保序性)
性质7a>b>0⇒__a n>b n__(n∈N,n≥2).(非负乘方保序性)
【思考】:(1)性质3的推论实际就是解不等式中的什么法则?
(2)性质4就是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一个不为零的数,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对吗?为什么?
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理解不等式解集的含义,会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2.理解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会用它们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重点:不等式的定义、列不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
难点:不等式的解、解集的表示方法以及不等式性质的运用.
第12讲不等式定义及其性质
不等式的定义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例如:2
≤≥等都是不等式.-<-+>-+++>≠
52,314,10,10,0,35
a x a x a a
2.常见的不等号有5种:“≠”、“>”、“<”、“≥”、“≤”.
注意:不等式32
≥成立.
=成立,所以不等式33≥成立;而不等式33
≥也成立,因为33
3.不等号“>”和“<”称为互为相反方向的符号,所谓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就是指原来的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成与其相反的方向,如:“>”改变方向后,就变成了“<”.
例1.下列式子<y+5; 1>2; 3m﹣1≤4;a+2≠a﹣2中,不等式有()个. A.2 B.3 C.4 D.1
【答案】C
【解析】<y+5;1>2;3m﹣1≤4;a+2≠a﹣2都是不等式.
练习1.下列数学表达式中,①﹣8<0;②4a+3b>0;③a=3;④a+2>b+3,不等式有() A.1个 B. 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①②④都是表示不等关系,③表示相等关系.
练习2.在式子﹣3<0,x≥2,x=a,x2﹣2x,x≠3,x+1>y中,是不等式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C
666666666666666. 不等式
● 知识梳理 一、不等式性质
1.比较准则:a -b >0⇔a >b ;a -b =0⇔a =b ;a -b <0⇔a <b .
2.基本性质:(1)a >b ⇔b <a . (2)a >b ,b >c ⇒a >c .
(3)a >b ⇔a +c >b +c ;a >b ,c >d ⇒a +c >b +d .
(4)a >b ,c >0⇒ac >bc ;a >b ,c <0⇒ac <bc ;a >b >0,c >d >0⇒ac >bd . (5)a >b >0⇒n a >n b (n ∈N ,n >1);a >b >0⇒a n
>b n
(n ∈N ,n >1). 二、不等式证明
1.均值定理:a +b ≥2ab ;ab ≤(
2
b a +)2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2.比较法:a -b >0⇒a >b ,a -b <0⇒a <b ;a >0,b >0,
b
a
>1⇒a >b . 3.分析法、综合法(综合法—由因导果,分析法—持果索因;一般利用分析法分析思路,再用综合法写出证明过程).
4.其它方法:反证法、换元法(三角换元)、放缩法、函数法(利用函数单调性)等. 三.解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ax>b 的解的情况是
当a>0时,解集为{x ︱x>
a b };当a<0时,解集为{x ︱x
b } 当a=0,b<0时,解集为R ;当a=0,b ≥0时,解集为Φ
22
用图象解恒成立问题 3、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0)()()()()()(≤-⇒≤x h x g x f x h x g x f 0)()()()(≤-⇒x g x h x g x f ⎩
不等关系性质及解不等式
学习目标:
① 不等式的性质
②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
一、基础知识
1.实数大小比较的基本事实:
(1) a>b ⇔_______; (2) a=b ⇔_______ ; (3) a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对称性a>b ⇔b___a; (2)传递性:a>b,b>c ⇒a____c;
(3)a>b, ⇒a+c____b+c; (4)a>b,c>0⇒ac___bc;
(5)a>b,c<0⇒ac___bc; (6)a>b>0⇒n n b ___a (2n ,N n ≥∈);
(7)a>b>0⇒n n b ___a (2n ,N n ≥∈)
(8)a>b,c>d ⇒a+c____b+d;
(9) a>b>0,c>d>0⇒ac____bd;
(10)a>b,ab>0⇒a 1___b
1.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a>o 且0>∆时,简记为:小在中间,大在两边)
设二次函数c bx ax )x (f 2++=(a>0),判别式4ac b 2-=∆,则
△>0△=0△<0f(x)>0f(x)<0判别式
函数y=f(x)的简图
不等式
的解集方程f(x)=0的解
4.高次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
穿根法的要领是:从右往左,从上到下,奇次根穿而过,偶次根穿而不过。
5.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a x a )0a (a x <<-⇔><, 图示:___________
a
x a x )0a (a x >-<⇔>>或. 图示:___________ 6.几种常见类型的不等式的解法---图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