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第一章模具机械加工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2
附件1:《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编制人:侯毅红编制单位:机械工程系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崔海花系部主任:师鹏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制年月日《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学时:84课程类型:专业课学分:4所属系部:机械工程系授课对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后续课程: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制定时间:批准人: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侯毅红叶艳秋胡桂领(二)课程定位本门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主要讲授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模具的常规及特种加工方法和装配工艺。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模具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
②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③了解模具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
(2)情感知识目标:通过对模具制造工艺的学习,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幸福,从快乐中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对模具制造的实践,加深对涉猎有关的技术、知识、态度、经营、交往的理解,逐渐的热爱模具技术工作,并有为之献身的职业精神,从而形成不断创新、勇攀高峰、立志创业的意识。
(四)课程设计1、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绪论教学要求:了解我国模具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模具制造技术的基本要求及特点;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我国模具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模具制造的特点、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课时安排:本章安排2课时。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执笔:张康智审核:宋敏编写日期:2012年10月26日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性质: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艺知识,提高学生模具设计的综合水平,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模具制造工艺技术工作的能力和组织模具生产管理的能力。
任务:(1)具有合理地确定模具加工工艺方案和保证模具经济技术指标的能力;(2)能根据具体的生产技术条件,设计相应合理的模具;(3)具有编制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4)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分析和处理模具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5)具有一定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工程意识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1章模具制造概述(一)、教学内容1.1 现代模具工业的发展1.2 模具设计与加工的关系1.3 优质模具应满足的要求1.4 模具制造的特点1.5 模具制造的工艺路线1.6 模具的主要加工方法1.7 模具结构分析及零件分类l.8 外圆柱面、孔、平面的常规加工。
(二)基本要求1、了解模具工业的发展,模具零件的特点。
2、掌握外圆柱面、孔、平面的加工方法。
第2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一)、教学内容2.1 基本概念2.2 工件的安装和基准选择2.3 工艺路线的拟订2.4 工序设计(二)基本要求1、掌握基准的选择原则。
2、掌握工艺规程的拟定原则。
第3章模具成形零件的机械加工(一)、教学内容3.1 一般机械加工3.2 仿形加工3.3 精密加工3.4 光整加工(二)基本要求1、了解一般机械加工、仿形加工、精密加工、光整加工的方式。
2、合理使用一般机械加工、仿形加工、精密加工、光整加工。
第4章模具数控加工4.1 数控加工原理及特点第5章模具的机械加工质量(一)、教学内容5.1 模具机械加工精度5.2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二)、基本要求1、了解机械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
2、了解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
第6章模具的特种加工(一)、教学内容6.1 电火花成形加工6.2 电火花线切割6.3 电化学加工6.4 超声波与激光加工(二)、基本要求1、掌握典型的特种加工的原理。
模具制造技术模具是各种工业制品的基本工具,是实现机械加工的必要条件之一。
模具不仅是各种工具、零部件、模型、产品的制造依据,而且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在制造行业,模具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和开发的重点之一,因为它的质量对产品的成本、性能、品质、外观等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
传统的模具制造技术是通过精密加工机床、切削工具等方式加工出所需的零件,再将它们组装成完成品。
虽然这种制造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加工出模具的零件,但制造时间长、成本高,在实际生产中成本压力较大,无法满足现代制造的要求。
因此,推动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改变了模具制造的方式。
相对于传统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能够满足更为复杂、多样的模具制造需求,同时拓展了制造业的服务范围。
数字化制造技术涵盖了数控加工、快速成型、3D打印、激光刻蚀等多种技术,这其中的3D打印技术尤为重要。
3D打印技术通过添加材料层与层之间的制造方式,使得模具制造变得更加高效、灵活、准确,加工时间大大缩短,成本也随之下降,这也让更多的厂商能够尝试使用这种新技术进行模具制造。
与传统制造方式相比,数字化制造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模具制作的灵活性更大数字化制造技术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提高了模具制造的灵活性。
传统的模具制造技术需要基于样品和图纸制作零件,成本高且周期长,对产品的设计变更等要求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在在数字化制造技术中,3D打印流程通过从电脑辅助设计软件中生成模型来进行零件的制造,这种制造方式比传统工艺更灵活,能够快速地适应设计变更以及新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模具制作的精度更高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精密度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这一点可以满足现代市场对制造精度要求的需求。
传统的制造技术过程需要多次投入人力进行检验和整定,而数字化制造技术则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和测试的方式,提高了制造精度,减少了人工因素对模具制造的影响。
三、模具制作的成本更低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成本更低,这是因为数字化制造技术通过计算机生成模型,使得模具的制造更加便宜和快速。
模具制造工艺模具专业讲义系别:机械系绪论0.1中国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中国模具工业以15%的增长速度发展。
冲压模已能生产2微米精度多工位级进模,工位数达160个,寿命1~2亿次,在大型塑料模已能生产51英寸6.5KG大容量洗衣机内桶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整体仪表板等模具,还能生产手机外壳模具等。
但同国外相比存在差距,精密加工设备的应用,CAD/CAE/CAM技术的普及不高等等。
0.2模具制造技术的基本要求及特点0.2.1模具制造的基本要求1、制造精度高2、使用寿命长3、制造周期短4、模具成本合理0.2.2模具加工程序模具加工的一般程序:模具标准件准备→坯料准备→模具零件形状加工→热处理→模具零件精加工→模具装配。
一副模具的零件多达100个以上。
其中除了标准件可以外购,其他零件都要进行加工。
0.2.3传统模具制造向现代模具制造的过渡传统模具技术主要是根据设计图样,用仿形加工、成型磨削以及电火花加工方法来制造模具。
现代模具制造能够利用CAD/CAE/CAPP/CAM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
0.2.4现代模具制造技术的特点0.3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0.3.1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1.信息技术在现代模具制造中的应用♦①CAD技术。
♦②CAE技术。
♦③CAPP技术。
♦④CAM技术。
♦⑤仿真技术。
♦⑥虚拟现实(V irtual Reality,VR)技术。
♦⑦网络通信技术。
♦⑧多媒体技术。
♦⑨智能化技术。
♦2.自动化技术在现代模具制造中的应用♦①数控机械加工技术。
♦②数控电加工技术。
♦③数控特种加工技术。
♦3.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现代模具制造中应用♦①集成化思想。
♦②并行化思想。
♦③协同设计思想与团队精神。
0.3.2中国模具工业的技术的发展前景♦1.巨大的市场需求将推动中国模具工业发展♦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例,2005年国内汽车年产量已经接近300万辆,需要的各种塑料件达36万吨。
第一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基础知识习题一、填空题1、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位置和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2、注射模的结构零件按其外形分为、和。
3、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包括、、三种类型。
4、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可分为、、和。
5、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和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6、时间定额包括:、、、、。
二、判断题1、确定加工余量时,采用类比法估计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经验估计法。
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可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3、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便地加工出来。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5、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6、量具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被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来决定。
()7、模具生产属于单件小批生产,适合采用分散装配。
()8、工位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10、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做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11、确定加工余量时,以有关工艺手册和资料所推荐的加工余量为基础,结合实际加工情况进行修正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查表修正法。
应用较广。
()12、机械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取决于所确定的加工方法、工件材料、与所要求的加工精度、生产率和经济性、机床类型等无关。
()13、确定加工余量时,以一定的经验资料和计算公式为依据,对影响加工余量的诸因素进行逐项的分析计算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分析计算法。
第一章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制造技术要求第一节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一、填空题1.安装、工步2.装夹3.加工内容、质量检验方法及精度要求、切削用量、时间定额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序二、判断题1.√2.√三、选择题1.D2.C3.A四、名词解释1.工位:一次装夹中,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
2.工序:是指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多个零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3.工艺路线:是指产品或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经过企业各有关部门或工序的先后顺序。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是以工序为单位,简要地说明产品或零部件的加工(或装配)过程的一种工艺文件。
五、问答题1.答: (1) 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2)工艺技术的先进性。
(3)经济性。
(4)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2.答: (1) 模具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2)产品的生产纲领。
(3)有关手册、图册、标准、相似模具的工艺资料和生产经验。
(4)企业的生产条件(机床设备、工艺装备、工人技术水平第二节模具制造技术要求一、填空题11.凹、凸2.凸、凹、凸、凹、凸、凹3.表面脱碳、出现软点4.同轴、对称5.较高的强度、硬度、红硬性、回火6.位置精度、运动灵活7.最大、最小二、判断题1.√2.×3. √4. √5. √6. ×7. √三、选择题1.D2.B3.D4.B5.C6.A四、问答题1.答:(1)对模具的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
(4)确定加工余量。
(5)选择设备。
(6)确定切削用量。
(7)填写工艺文件。
2.答:冲裁模的凸模和凹模的加工原则如下:(1)落料时,落料零件的尺寸与精度取决于凹模刃口尺寸。
因此,在制造落料凹模时,应使凹模尺寸与制品零件最小极限尺寸相近。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数控、机电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门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主要讲授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模具的常规及特种加工方法、装配工艺。
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模具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
2.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3.了解模具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
4.由于数控、机电专业已经学过《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和《数控工艺与刀具》课程,第一章内容减少相关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分配表三、课程内容绪论我国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取得的进步、不足和发展方向。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任务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1、基本概念;2、模具零件的工艺分析;3、定位基准的选择;4、工艺路线的拟定;5、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6、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7、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制定。
第二章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1、概述;2、冲模模架的加工;3、注射模模架的加工;4、冲裁凸模的加工;5、凹模型孔加工;6、型腔加工;7、模具制造工艺过程及分析。
第三章模具电火花加工1、电火花加工;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第四章模具制造的其它方法1、超声波加工;2、化学和电化学加工;3、型腔的挤压成形技术;4、铸造成形技术;5、合成树脂模具制造。
第五章模具装配工艺1、模具装配方法;2、冷冲模装配;3、型腔模装配。
第六章模具零件的加工质量1、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2、模具零件的表面质量。
第七章模具生产技术管理1、模具的生产过程和特点;2、模具的动手术经济指标;3、模具加工分析;4、模具生产技术管理。
第八章模具加工技术的发展1、应用高级精密机床加工模具;2、模具CAD/CAM;3、模具的表面硬化处理;4、快速成形技术;5、模具的高速切削加工;6、模具发展方向探讨。
四、教学安排及说明1.为了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定位基准选择和拟订工艺路线的原则、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以及工艺卡的编写。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标准《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标准课程编码:30103003 课程类别:专业素质课适⽤专业: 2009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管理单位:汽车⼯程系学时:116课时学分: 5 制定⽇期:2010年8⽉1、课程概述1. 1课程性质本课程性质是“理论+实践”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承担模具专业学⽣的模具制造与装配知识、技能的培养任务。
针对模具专业⾼技能⼈才培养⽬标和模具制造中级⼯国家职业标准所涵盖的相关⼯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法与教学⼿段等⽅⾯都进⾏了较⼤⼒度的改⾰,以模具制造为对象,“项⽬引领,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综合学习⼑具、机床选择、数控铣镗程序编制、电加⼯线切割程序编制,加⼯⼯艺⽅案制订、装配⼯艺⽅案制订。
1.2课程的定位本课程是在已经学习完成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基础技术平台课程后,以模具为对象,综合应⽤⼑具、机床、加⼯⼯艺、设备操作相关知识的⼀门专业核⼼课。
课程是针对模具制造企业⽣产的产品特点和就业岗位特点设置。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绘图、模具设计、机加⼯实训、钳⼯实训;后续课程为: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1.3修读条件全⽇制模具专业⾼职学⽣。
2、课程⽬标2.1知识⽬标:掌握模具零件的⼀般机械加⼯⽅法、模具典型零件加⼯⼯艺分析与⼯艺规程的编制、了解模具的电加⼯⽅法与特种加⼯⽅法;掌握模具的装配⼯艺;掌握各类机床夹具的选择;掌握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法的选择;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制模技术。
2.2技能⽬标:在设计、制造、装配模具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制造⽅法的特点,从⽽选⽤最佳的⼯艺⽅案:具有分析模具结构⼯艺性的能⼒,具备设计出⼯艺性能良好的模具结构的能⼒;具备⼯艺设计过程中的计算能⼒;具备相关⼿册的查阅能⼒与新知识的检索能⼒。
2.3情感与态度⽬标:培养达到从事本专业的基本职业素质:纪律性强、能遵守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具有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刻苦学习的现代⼤学⽣风貌;养成⼀丝不苟的⼯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1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的分类,包括单件生产、批量生产、大量生产三种类型。
(1-1)2.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1-1)3.在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必须保证质量、生产率、经济性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1)4.制订工艺规程的最基本原始资料是零件图。
(1-1)5.工艺过程是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之成为成品、半成品的生产过程(1-1)6.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如机床或钳工台等),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1-1)7.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工作地(设备)、加工对象是否变动、加工是否连续完成。
(1-1)8.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1-1)9.安装是工件在机床上正确地定位和夹紧。
(1-1)10.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装夹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
(1-1)11.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大尺寸的孔的加工。
(1-2)12.铰孔、拉孔适用于直径较小的孔的精加工,淬硬的孔只能用磨削进行加工。
13.模具制造中,通常按照零件结构和工艺过程的相似性,将各种零件大致分为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盘环类零件、板类零件以及腔类零件等。
(1-2)14.模具零件常用的毛坯主要有锻件、铸件、半成品件、焊接件、各种型材及板料等(1-2)15.铸件毛坯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零件,锻件毛坯适用于强度要求较高,而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
(1-2)16.对阶梯式圆凸模,如果各台阶直径相差不大,可直接采用棒料作毛坯,使毛坯准备工作简化(1-2)17.大型凸缘式模柄零件,宜采用锻件作毛坯,以节省材料和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
(1-2)18.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模具制造工艺》复习题第一章概论1.模具制造有哪些技术要求?有何特点?答:模具的技术要求(1)模具零件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性、韧性淬透性和切削加工性(2)模具零件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3)模具零件的标准化程度高(4)模具凹凸模具有合理间隙模具制造的特点(1)模具变化多,技术要求高,对技术人员要求高(2)模具车间规模较小,对外协作程度高(3)单件生产(4)加工精度高,加工周期长(5)模具通常需要反复修配、调整才能达到要求2.模具制造过程的包括哪几个阶段?答:模具的制造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模具零件及组件加工、装配调试、试模鉴定。
3.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路线包括哪些内容?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路线:分析估算-模具设计-零件加工-装配调整-试模-成品。
第二章模具的机械加工1.解释名词:夹具磨削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夹具磨削法:指将工件至于成形夹具上,利用夹具调整工件的位置,使工件在磨削过程中作定量移动或转动,由此获得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在机械制造业中,利用电子数字计算机通过各种数值控制机床和设备,自动完成离散产品的加工、装配、检测和包装等制造过程。
2.模具机械加工的主要方法有那几种?答: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钻削加工、刨削和插削加工等3.了解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削和插削加工、磨削加工用于模具加工的主要加工对象以及正常条件所能达到的技术要求?车削加工:对象:圆盘类、轴类零件的加工。
如导柱、导套、顶杆、模柄等,技术要求:加工精度达IT6-IT8,粗糙度Ra=1.6-0.8μm。
铣削加工:对象:利用不同类型的铣刀和附件(分度头、回转台)以及工装夹具可加工各种平面、斜面、沟槽、台肩、型腔和孔。
加工精度可达IT10-IT8,Ra=1.6-0.4μm刨削加工:主要加工对象为模具零件的外形。
第一章模具机械加工基础思考题答案1、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什么是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答: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形状、尺寸和机械性能等,使之变为合格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规定模具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模具加工工艺规程。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哪些内容组成?答:模具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几个按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
每一个工序又可以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3、什么是工序?工序又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答: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零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每一个工序又可以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4、什么是安装和工位?试举例说明。
答:零件通过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例如在车削外圆中,车削第一个端面、钻中心孔时要进行一次装夹;完成后调头车削另一个端面、钻中心孔时又需要重新装夹零件,所以零件需要两次安装。
为了减少零件装夹次数,在零件的一次安装中,使零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例如在三轴钻床上利用回转工作台换位,使零件按照装卸、钻孔、扩孔和铰孔等四个工位连续完成加工。
5、什么是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答: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工步。
工步是构成工序的基本单元。
例如在车削外圆的工序中,经常分为车外圆、车槽、倒角等工步。
有些工步,由于加工余量较大,需要对同一表面分几次切削,刀具从被加工表面每切下一层金属层即称为一次走刀。
每个工步可以包括一次走刀或几次走刀。
例如在车削外圆的工步中,如果车削余量较大,则需要几次走刀才能达到要求的轴径。
6、制定工艺规程的作用和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必须可靠保证加工出符合图样及所有技术要求的产品或零件。
(2)保证最低的生产成本和最高的生产效率。
(3)保证良好的安全工作条件。
(4)保证工艺技术的先进性。
7、简述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答:(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
(2)由零件生产纲领确定零件生产类型。
(3)确定毛坯的种类、技术要求和制造方法。
(4)拟订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主要包括选定工艺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和确定工序内容。
在安排加工顺序时应遵循先粗后精,先基准后其他,先平面后轴孔,并且工序要适当集中的原则。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6)确定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选择各工序使用的机床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等工艺装备。
(8)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填写工艺文件。
8、什么是工艺文件?模具零件一般制定哪种工艺文件?答:将工艺规程的内容,填入一定格式的卡片,即成为生产准备和施工依据的技术文件,称为工艺文件。
常用的工艺文件有以下两种: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模具零件一般都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作为工艺文件。
9、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试举例说明。
答: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首先要分析该零件是由哪些表面所组成,因为零件表面形状是选择加工方法的基本因素。
例如,对外圆柱面一般采用车削和磨削进行加工;对内孔则一般采用钻、扩、铰、镗、磨削等进行加工。
除了表面形状外,还要分析表面的尺寸大小。
例如,直径很小的孔的精加工宜采用铰削,不宜采用磨削。
此外,还要注意零件各构成表面的不同组合,表面的不同组合形成了零件结构上的特点。
例如,以内、外圆表面为主,既可组成盘类零件、环类零件,也可组成套筒类零件。
对于套筒类零件,也有一般的轴套和形状复杂的薄壁套筒之分。
零件结构工艺性涉及面很广,必须全面综合地加以分析。
10、模具零件常用的毛坯有哪些种类?选择毛坯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模具零件所用的毛坯种类主要有:型材、铸件、锻件和半成品件四种。
选择毛坯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影:(1)零件材料对加工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要求一般零件材料一经选定,毛坯的种类和工艺方法也就基本上确定了。
例如,当材料为铸铁、青铜、铸铝时,因为其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应选择铸件毛坯;对于尺寸较小、形状不复杂的钢质零件,力学性能要求也不太高时,可以直接采用型材作为毛坯;而重要的钢制零件,为了保证其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应该选择锻件毛坯。
(2)零件的形状结构和尺寸零件的形状结构和尺寸对选择毛坯有重要影响。
例如对于阶梯轴,如果各台阶直径相差不大时,可以采用棒料作为毛坯,而各台阶直径相差很大时,则采用锻件作毛坯。
套类零件可以采用轧制或铸造等方法成型。
模座零件一般以铸铁件为毛坯,承受较大载荷的箱体可以用铸钢件作为毛坯。
(3)生产类型小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采用精度和生产率较低的毛坯制造方法,例如铸件采用手工砂型,锻件采用自由锻。
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应采用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毛坯制造方法,例如铸件采用机器造型,锻件采用模锻等。
(4)生产条件选择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应考虑毛坯制造车间的设备情况、工艺水平和工人技术水平,同时还应考虑采用先进工艺制造毛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11、什么是粗基准和精基准?选择粗基准和精基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在机械加工的最初一道工序中,只能用零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则称为精基准。
选择粗基准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尺寸要求,应选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2)如果需要保证某重要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应选该表面作粗基准。
(3)对于有较多加工面的零件,为了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择毛坯余量小的表面作粗基准。
(4)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尽可能平整,不能有飞边、浇口、冒口或其它缺陷,以确保零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5)一般情况下粗基准不重复使用。
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这是因为粗基准一般都很粗糙,重复使用同一粗基准所加工的两组表面之间位置误差会相当选择精基准应应遵循以下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避免因为基准不重合而造成的定位误差,这一原则称为基准重合原则。
(2)基准统一原则当零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定位,可以比较方便地加工其他各表面时,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这一原则称为基准统一原则。
(3)自为基准原则某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这时应尽可能用加工表面自身为精基准,这一原则称为自为基准原则。
(4)互为基准原则两个被加工表面之间位置精度较高,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多以两表面互为基准,反复进行加工,这一原则称为互为基准原则。
(5)保证零件安装准确、可靠,操作方便的原则12、什么是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各有什么特点?答:工序集中就是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工序内完成,而每一道工序内的加工内容比较多。
工序集中有以下的特点:①可以装夹一次零件,而加工多个表面,能较好地保证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②可以减少装夹零件的次数和辅助时间,减少零件在机床之间的搬运次数,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
③可以减少机床和操作工人的数量,节省车间生产面积,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
④采用的设备和工装结构复杂、投资大,调节和维修的难度大,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工序分散就是零件的加工工序数目多,而每一道工序内的加工内容比较少。
工序分散有以下特点:①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比较简单,调整方便,生产工人易于掌握。
②可以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机动时间。
③设备数量多,操作工人多,生产面积大。
13、安排切削加工工序应考虑哪原则?答:切削加工工序的安排,应考虑以下原则:(1)基准先行原则在零件的每一加工阶段,先把基准面加工出来,再以基准面定位来加工其它表面,以保证加工质量。
(2)先粗后精原则零件的加工一般应划分加工阶段,先进行粗加工,然后是半精加工,最后是精加工和光整加工,这样有利于逐步消除加工误差和表面缺陷层,从而逐步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和表面质量。
(3)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因为主要表面加工难度较大,容易报废,放在前阶段进行,可以减少工时浪费。
而次要表面如键槽、螺孔、销孔等,往往又和主要表面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安排在主要表面的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
(4)先面后孔原则对于模座、凸、凹模固定板等一般模具零件,平面的面积较大,轮廓平整,先加工好平面,便于加工孔时定位安装,既有利于保证孔与平面之间的位置精度,也给孔加工带来方便。
14、热处理工艺分为哪两大类?应如何安排?答:模具零件热处理工艺分为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两大类。
1)预先热处理①退火、正火目的是消除内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一般安排在粗加工前,毛坯制造出来以后进行。
②时效处理目的是消除内应力,减少零件的变形。
一般安排在粗加工前后,对于精密零件,要进行多次时效处理。
③调质目的是减小或消除零件的内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并提高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
一般安排在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
2)最终热处理①淬火目的是提高零件的硬度。
一般安排在磨削加工前。
②渗碳淬火目的是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前或之后进行。
③渗氮目的是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抗蚀性,由于渗氮处理的温度较低,零件变形很小,所以可以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安排在精加工之前或之后进行。
15、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应如何确定?答:工序尺寸的确定:当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时,被加工表面的最终工序的尺寸及公差一般可以直接按零件图样规定的尺寸和公差确定。
中间各工序的尺寸则按零件图样规定的尺寸依次加上(对于外表面)或减去(对于内表面)各工序的加工余量求得,计算的顺序是由后向前推算,直到毛坯尺寸。
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工序尺寸公差主要根据加工方法、加工精度和经济性确定。
一般均按该工序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选定(可以从机械加工手册中查得)。
当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时,最终工序的公差一般就是零件图样规定的尺寸公差。
毛坯尺寸公差按照毛坯制造方法或根据所选型材的品种规格确定。
16、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答: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主要包括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两个方面。
17、什么是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机械加工精度有哪些方法?答: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获得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1)试切法试切法是指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的方法反复进行,直至零件的尺寸精度达到图纸给定要求的方法。
(2)定尺寸刀具法定尺寸刀具法是指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零件的加工尺寸达到要求的加工方法。
例如用钻头、铰刀、拉刀、丝锥等刀具加工零件就属于这种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