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第五单元 练习三
- 格式:doc
- 大小:142.00 KB
- 文档页数:2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第一单元加与减教学目标: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顺联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7课时谁的得分高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戏,看看谁的得分高。
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
2、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淘气 24 30 41笑笑 23 44 293、小组讨论:谈们谁说的对?4、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1)计算淘气的总分24+30+41=95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可以用竖式计算:2 4+ 3 0————5 4先把前两个数抄写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
在54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1,54与41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位。
结果是95、5 4+ 4 1————9 5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三课时课间活动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生活场景,能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掌握乘加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与方法:课件、引导法、自主探究法、数形结合。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背诵2的乘法口诀。
我能准确口算:2+2+2+2+2+2+2= 7×2= 2×5=7+7+7+7+7=二、学习新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乘法,而且还学习了 2 和 5 的乘法口诀。
这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用这些跟乘法有关的知识来帮助老师一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灵活运用,巩固复习。
1、出示“课间活动”主题图,引导观察。
请你先认真看图,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具体的数学信息?学生看图交流汇报2、引导完成活动一:说一说, 5×2 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呢?(幻灯片呈现问题:说一说, 5×2 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提问:你能先说说 5×2 表示什么意思吗?。
那么在这幅图中,你知道 5×2 要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找一找哪里有 5 个 2,哪里有 2 个 5 . )3、引导完成活动二: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第二部分两幅图。
师:老师从操场上单独取出了两幅图,请同学们看一看,你能不能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数学问题呢?(2)提问:怎样列算式?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3)学生汇报交流,师提问,你用到了哪个口诀计算?能说说你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4、引导完成活动三:一共有多少盆花?(1)找数学信息师:老师还想统计一下操场上的花一共有多少盆。
《练习三》精品教案一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三。
(教材第42、43页)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重点难点重点: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难点: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问题情境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你们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信心吗?【设计意图:借助谈话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励学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自主探究师:先告诉大家,通过这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好吗?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2~5的乘法口诀。
·我能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我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师:说得非常棒!下面就看看你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第4题。
师:你能独立完成这张关于2、3、4、5的乘法口诀表吗?先告诉大家你看懂了什么。
生1:这张表格就是用第一横行的数分别与最左边一列的数相乘,把结果写在相应的方格内。
师:说得对。
咱们看,就是1×2=2,已经写好了;然后是2×2=4……一直这样算下去。
听明白的同学,开始计算填写表格。
有不明白的同学请举手,老师再提示一下。
如果是个别学生不明白,教师就个别讲解;如果有部分学生不明白,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例子再讲解。
学生尝试独立填表,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对于回答问题积极并且解答正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师:看来同学们把学过的乘法口诀都背过了。
具体解决问题怎么样呢?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6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的记忆,同时提高学生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乘法的信心。
练习三“练习三”一共7道题。
第1题培养学生读图、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第2题利用点子图,巩固2~5的乘法口诀。
第3题通过直接计算,复习所学过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第4,5题巩固所学过的乘法口诀。
第6题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7题通过有趣的涂色游戏,帮助学生复习所学过的乘法口诀。
第1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每幅图中的数学信息,再列式计算。
答案:4×3=12(个)或3×4=12(个);6×5=30(辆)或5×6=30(辆);4×4=16(块)。
第2题借助点子图巩固前面学过的乘法口诀。
可以两个人一组,像“有多少点子”一课那样,一人用两张硬纸板盖住点子图的一部分,另一人根据露出的点子数,迅速说出乘法口诀。
为了便于操作,建议用教科书中附页2中的点子图进行练习。
第3题把加法与乘法的计算题混编在一起,是要提醒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审题。
答案:10,27,40,5;4,18,8,24;15,18,14,21;24,28,16,9。
第4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懂表格的意思,明白填表的方法。
表中左上角的“×”说明要用乘法计算,每一行中的一个数和每一列中的一个数相乘后,把积写在相应(交叉点)的格子内。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集体订正。
学生汇报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哪一句口诀计算的。
鼓励学生利用口诀间的关系,自己推想出忘记的口诀,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第5题教师先让学生把图意讲一讲,然后连线。
第6题结合前两个小题,可以对学生进行解题策略的指导。
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找到两个相关的条件。
例如,要计算买跳绳花了多少元,就要知道“一共买了几根跳绳”和“每根跳绳多少元”这两个条件。
通过看图和读文字,很容易找到对应的具体数量,“一共买了8根跳绳”“每根跳绳3元”。
求8个3是多少,应该列式为8×3或3×8。
其他各题建议也引导学生这样思考,如果能够长期坚持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提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八课时】练习三(2)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八课时】练习三(2)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正确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题。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给了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例如:3 + 2 = 5,3 2 = 1。
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4 + 3 = ,5 2 = 等。
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4. 应用: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小红有5个糖果,她吃掉了2个,请问她还剩下多少个糖果?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回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法:3 + 2 = 5减法:3 2 = 1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4 + 3 = ,5 2 = 等。
2. 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小红有5个糖果,她吃掉了2个,请问她还剩下多少个糖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学习机会和指导。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加减法的游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7课时练习三(1)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练习三(1)中的数学知识点,包括:用小数点的形式表示一堆零以上的数、比较大小等。
2.提高学生的计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练习三(1),包括数学知识点和练习题两部分。
知识点:1.用小数点的形式表示一堆零以上的数:将一堆数字用小数形式表示时,需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排列,把小数点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例如,数字123.45这个数,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的位数可以不定,但必须含有一位数以上。
规则:小数点应该放在整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的右边。
例如,0.0053中,小数点应该放在5的右边,即小数部分。
小数位数的数量应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增减。
2.比较大小:比较大小的方法是通过将数字转化为小数形式来进行比较。
例如,将1/2转化为0.5后与0.3进行比较,即0.5>0.3。
练习题:1.用小数点的形式表示以下数:–一千八百七十五点三–三点二八五–十二万九千零四十点五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下数:–0.3,1/4,0.25,1/3–0.375,3/8,0.38,3/4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如何用小数点的形式表示一堆零以上的数。
2.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及板书、演示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步骤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小数的认识和应用。
2.介绍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表示方法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3.在黑板上讲解小数点表示法和比较大小的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例子和练习题。
4.帮助学生完成练习题。
5.检查学生练习的答案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学生对小数的概念比较熟悉,但对小数点表示法和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加强了对小数点表示法和比较大小的讲解,并且提供了多种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及时进行了反馈和检查学生的习题答案,保证了他们能够在练习中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练习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三》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着加减法的运算展开。
通过这一练习,学生能够巩固和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以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为背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加减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对加减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运算速度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对数学感兴趣,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其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加减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激励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运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动画等,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加减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新北师大版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体会口诀的优越性。
2、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复习准备。
出示下面各题,指名口算,并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3+3+3=2+2+2+2+2=4+4+4+4=7+7=二、学习新知。
1、创创设数松果情境,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1)看着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松果?)(2)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可以怎样数呢?①1,2,3,4,…1个1个地数。
②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
③5,10,15,20,…5个5个地数。
(3)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4)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生答师板书:1×5=52×5=103×5=154×5=205×5=256×5=307×5=358×5=409×5=45(5)你知道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吗?(6)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
看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
)(7)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想,然后4人小组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
(学生讨论。
)(8)利用口诀顺口、方便。
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
你们能编出下面的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三-北师大版教学目标•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符号 <, >, = 进行判断。
•能够在 100 以内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能够能够描述小学生生活中使用比较大小的情景。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草稿纸、笔。
•学生:铅笔、橡皮擦。
教学内容1.课前热身•自我介绍。
2.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忆数字的大小关系,比如:4 比 3 大,2 比 5 小等等。
•让学生自己想一些小学生常见的比较大小的情景,例如:考试分数、身高、重量等等。
3.学习新知•第一步:教师出示几组数字,例如:56 和 7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询问学生哪个数更大,并解释使用符号 <, >, = 的含义。
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写下答案。
•第二步:学生手抄练习三内容,进行自学。
•第三步:教师巡视,提问、解答。
4.拓展练习•请学生举例子,说明比较大小的情景,并且让其他同学判断。
默训内容•将下列数字用 <, >, = 连接。
1.22 __ 212.85 __ 543.10 __ 104.77 __ 99•根据题意写出答案。
1.23 __ 18 . 46 __ 592.32 __ 34 . 12 __ 213.81 __ 18 . 63 __ 374.14 __ 17 . 59 __ 74作业•请同学自己出至少 5 组不同数字的大小关系,并使用符号 <, >, = 表示出来,写在草稿纸上。
•布置下节课预习作业:练习四。
教学反思此次课堂教学以常见大小比较的情景为基础,通过符号判断进行拓展,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和差距大小。
教师以指导为主,让学生自己完成作业,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三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三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数学教材的练习三。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包括整数的认识、加减法的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等。
具体内容包括:1. 复习整数的认识,能够准确地数数和认数,理解数位的概念。
2. 复习加减法的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 复习简单的几何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对整数的认识,能够准确地数数和认数,理解数位的概念。
2. 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 加深对简单的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整数的数数和认数,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对简单的几何图形有清晰的认识。
难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数位的概念,以及能够进行较复杂的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计算器等。
2. 学具:学生练习本、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引出对整数的认识和数位的概念。
2.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整数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对整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4. 几何图形的学习:通过观察和描述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整数的认识:数位概念的介绍,数数的规则。
2. 加减法的运算: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具体的例题。
3. 几何图形: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七、作业设计1. 整数的认识:让学生数数和认数,填写数位表。
2. 加减法的运算:给出一些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
3. 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些几何图形,填写相应的表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对整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对数位的理解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5.7练习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5.7练习三,为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材设计的详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表内乘法》的练习三为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乘法的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购物场景为例,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例如,苹果每斤2元,买3斤需要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2. 讲解例题: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如23乘以5,先将5乘以3得到15,写下5,进位1,然后将5乘以2得到10,加上进位的1,得到11,写下1,最终得到115。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实际问题,如“家里有5个人,每人需要2个苹果,一共需要几个苹果?”让学生运用乘法进行解答,并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a. 先将一位数乘以个位数b. 再将一位数乘以十位数c. 将两个结果相加2. 实际问题解答步骤:a. 理解问题意思b. 确定需要用乘法解答c. 运用乘法计算d. 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013秋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北师大版)课题名称练习三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二年级提供者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这是一节练习课。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知识解诀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知识解诀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情景创设二、探究新知三、体验感悟四、实践应用师:国庆节快到了,学校为了表示庆祝,让每班开展游园活动,下面是老师为了搞好“游园活动”让小明去超市购买的礼物。
1、让学生先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分类方法,2、让学生提出问题:(1)买体育用品多少元?(2)买学习用品多少元?(3)买玩具多少元?(4)你还想买什么?1、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后再与同组的小朋友交流算法,集体订正。
2、师生对口令共同完成表格,师说3、师随意抽查某一句口诀让学生对4、答案。
5、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学生把物体进行分类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分类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后再与同组的小朋友交流算法,课堂总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总结这一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层次作业基础作业提高作业思维训练六、板书设计练习一(1)买体育用品多少元?3×3=9(元)(2)买学习用品多少元?3×5=15(元)(3)买玩具多少元?七、教学评价设计本堂课大家表现不错,能够开动大脑,积极发言。
希望继续努力,只要用心,更多的同学会得到表扬。
八、教学反思课题名称整理与复习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二年级提供者课时第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课本内容第44、45页归纳、总结本单元、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利于更好深入地理解。
一、计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樱落学校曾泽平二、填一填。
三、说一说,算一算。
四、在圆里填上“>”“<”或“=”。
2×6 3×4 2×9 3×6 3×9 4×8 5×5 5×9 7×3 6×6 6×6 7×4 8×2 7×2 4×9 6×8 五、①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②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③天空一共有多少只小鸟?答案:一、10 27 40 54 18 8 2415 18 14 2124 28 16 9二、4 12 20 28 , 10 20 30 40三、4×9=36(人) 36>34 够答:租4辆车够。
四、= = <<<>>><五、①每组有6只小鸟,有4组。
有2组鸭子,每组5只。
有4组小鸡,每组6只。
有6组小蚂蚁,每组3只。
②3×6=18(只)答:一共有18只蚂蚁。
③4×6=24(只)答:天空一共有24只小鸟。
【素材积累】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七课时练习三教学内容:教材第42、43页。
教学目标:1、通过 1~5 的乘法口诀和 1~5 乘法口诀以内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创设情境,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竞争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难点: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 2~5的乘法口诀。
1、口算。
2、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提供数学信息。
(1)老师星期天去超市,观察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请同学们看。
(老师边往黑板上贴图片,边让学生说出图片上商品的名称和价钱。
)(2)这样贴,好不好?为什么?那应该怎么办呢?谁能帮帮我?(把它们整理整理,归归类。
)(3)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对贴在黑板上的图片进行整理。
2、提出数学问题。
(1)看着黑板,同学们能提乘法问题吗?(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三、数学活动。
1、出示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说出乘法口诀。
2、找朋友,用数学语言描述题中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汇报成果。
(完成第3题)四、游戏。
1、谁能说说青蛙的形状。
2、播放歌曲《数数歌》片断。
3、独立填写第4题。
4、小组相互检查。
5、集体交流反馈。
(完成练习一第4题)五、找新家。
1、“找新家”活动,将算式写在卡片后,让学生扮演小动物上台“找新家”。
2、对号入座。
悄悄的进入新家,然后说明原因。
六、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设计:练习三× 1 2 3 4 5 6 7 8 92 2 4 6 8 10 12 14 16 183 3 6 9 12 15 18 21 24 274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5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教学反思: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学过的乘法口诀。
木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朋第五单元“方10与位置”中的第3课时,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1可,知道地图上方I可的基础上,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进一步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突破此重难点的关键是教师不要把这部分内容作为知识点讲给学生,而要为学生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理解和认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钟面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探索解决问题。
主要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匕京2008奥运一直都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话题,教师从这个话题创设情景入手,提出“你知道北京成功申办奥运的确切时间吗?”引发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这部分是木节课的重点内容,又主要分为了三个环节:回忆己经掌握的简单的钟面的知识,比如认识钟面以及整时和整时半的认读。
体会1 H'j =60分。
儿时儿分的读法,这部分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自己总结出规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从《一-分能干什么》这节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须回于生活。
数学只有在生活中富有活力与灵性。
”一分钟”这个概念确实是比较抽象的,木节课把生活紧密联系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同时也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佐证。
二、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许多孩子都对足球感兴趣,他们差不多都有自己崇拜的球星。
老师将对孩子极具吸引力的足球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弓|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是件十分有趣的事。
这样,学生爱学、乐学,把学生的内在需求激活了。
三、学生在学习与活动的空间中获得了发展。
课程标准提出,课堂应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提供充分的空间。
木节课,老师创设了多次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中,在从事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中,先前经验得到了重新组织、改造,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活动经验。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第8课时练习三(2)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给定的长、宽、高,并找出物品的长、宽、高。
2.能够理解长方体是由长方形组成的,能够在生活中运用长方体所具备的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同学们在生活中如何观察和发现长方体的特征。
2.同学们通过观察并测量长、宽、高等尺寸,找出物品的长、宽、高。
2.教学难点:1.同学们如何进行长、宽、高的测量。
2.同学们如何理解长方体是由长方形组成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同学们,让他们了解什么是长方体,并通过与长方体相似的物品来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探究1.同学们找出课桌、椅子、板凳等物品,通过观察测量,找出它们的长、宽、高。
并且同学们在寻找时带有固定的顺序。
先确定长、再确定宽,最后测量高。
2.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寻找物品所遇到的困难,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法。
3. 概括归纳在同学们找出物品的长、宽、高之后,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来进行讨论,并且概括出用于描述长方体的三个尺寸。
同学们可以来回地转动长方体并且观察它的形状变化。
同时,教师可以用黑板上的图来说明长方体由两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组成,同学们可以通过图形来理解这个概念。
4. 拓展练习最后,同学们可以通过寻找其他的物品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在找到物品之后,可以自己想象出由长方形组成的对应的长方体。
四、教学反思1.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到长方体的形态,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使用它们;2.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物品,并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分配学生任务,确保教学效果;3.在概括归纳阶段,老师需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并且主动引导同学们归纳出正确答案;4.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借鉴部分“探究”教学方式。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第七课时练习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 1~5 的乘法口诀和 1~5 乘法口诀以内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创设情境,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竞争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难点: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5的乘法口诀。
1、口算。
2、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提供数学信息。
(1)老师星期天去超市,观察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请同学们看。
(老师边往黑板上贴图片,边让学生说出图片上商品的名称和价钱。
)
(2)这样贴,好不好?为什么?那应该怎么办呢?谁能帮帮我?
(把它们整理整理,归归类。
)
(3)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对贴在黑板上的图片进行整理。
2、提出数学问题。
(1)看着黑板,同学们能提乘法问题吗?
(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三、数学活动。
1、出示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说出乘法口诀。
2、找朋友,用数学语言描述题中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汇报成果。
(完成第3题)
四、游戏。
1、谁能说说青蛙的形状。
2、播放歌曲《数数歌》片断。
3、独立填写第4题。
4、小组相互检查。
5、集体交流反馈。
(完成练习一第4题)
五、找新家。
1、“找新家”活动,将算式写在卡片后,让学生扮演小动物上台“找新家”。
2、对号入座。
悄悄的进入新家,然后说明原因。
六、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三
× 1 2 3 4 5 6 7 8 9
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3 3 6 9 12 15 18 21 2
4 27
4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5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教学反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学过的乘法口诀。
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利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更简便。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同时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评价别人。
学生在观察思考的活动中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取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