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7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限时集训第7讲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因分别指的是( D )①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中“分离”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自由组合”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选D。
2.对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C.F2出现4种基因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D.F2出现4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解析] F1的基因型为YyRr,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即YR∶Yr∶yR∶yr=1∶1∶1∶1,A 正确;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较近于3∶1,黄色与绿色之比也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B正确;F2出现9种基因型的个体,C错误;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 D正确。
3.某种品系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C )杂交亲本后代杂交A灰色×灰色灰色杂交B黄色×黄色2/3黄色、1/3灰色杂交C灰色×黄色1/2黄色、1/2灰色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可说明亲本是纯合子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 纯合子能稳定遗传,根据题意“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可说明子代数量足够多,故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可说明亲本为纯合子,也可以根据杂交组合B判断灰色为隐性性状,故亲本均为纯合子,A正确;由杂交B中出现性状分离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B正确;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杂交B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应为AA(黄色)∶Aa(黄色)∶aa(灰色)=1∶2∶1,即黄色∶灰色=3∶1,而实际黄色∶灰色=2∶1,这说明显性纯合致死,即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只有杂合子,C错误;根据表中杂交实验结果可知,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病变会妨碍肺泡通气,使CO2在体内积累过多而导致酸中毒。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CO2来源于组织细胞的有氧呼吸B.缺氧会使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增多,有利于减轻酸中毒C.CO2既是细胞内液的成分,又是内环境的成分D.可通过检测血浆的pH来判断患者是否酸中毒【答案】B【解析】A.人体内的CO2来源于组织细胞的有氧呼吸(产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A正确;B.缺氧时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会产生更多的CO2,B错误;C.CO2既是细胞内液的成分,又可以运输到内环境,成为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故可通过检测血浆的pH来判断患者是否酸中毒,D正确。
故选B。
2.夏天时,空调房间与室外温差较大,如果经常进出空调房,就会出现咳嗽、头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在空调房待的时间太长,人会容易头晕目眩、关节酸痛等,俗称“空调病”,下列关于空调病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大B.室内几乎与外界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病菌含量会快速升高C.空调房内,人不能正常排汗,可能会破坏内环境稳态D.空调房内,气流方向经常变换,使人对空气中的病菌、过敏原等的反应加强【答案】D【解析】A.空调风加快人体表面空气流动,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A正确;B.室内空气对外界几乎隔绝,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B正确;C.空调吹出的冷风使人体表面温度降低,让人体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C正确;D.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大,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D错误。
故选D。
3.研究人员发现口腔中味觉受体蛋白与味物质结合后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结构变化反映给味觉细胞并传递至大脑相应部位即可产生味觉。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味觉的产生是一种反射活动B.口腔细胞中的特有基因决定了味觉受体蛋白的合成C.味觉产生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过程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后进入细胞内引起膜电位的变化【答案】C【解析】A.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味觉在大脑皮层产生,不属于反射活动,A错误;B.口腔细胞没有特有基因,是口腔细胞中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味觉受体蛋白,B错误;C.味觉产生过程通过神经调节传递到大脑皮层,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过程,C正确;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引起膜电位的变化,随后神经递质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D错误。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一、选择题1.(2020·山东高三月考)如图为真核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则可能具有物质运输功能B.若③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的种类有五种C.若②为储能物质,则可以是脂肪、淀粉和糖原D.若①③共同构成的物质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则其只分布在细胞核中【解析】①中除含有C、H、O元素外,还含有N、S元素,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则①可能为蛋白质,载体蛋白具有物质运输功能,故A正确;③中含有C、H、O、N、P元素,若③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可能是核酸或核苷酸,若为核酸则种类有两种,若为核苷酸则种类有8种,故B错误;②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可能是糖类和脂肪;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主要是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糖原,故C正确;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是染色体,若①③共同组成物质为染色体,染色体只分布在细胞核内,故D正确。
2.(2020·广西来宾市高三教学质量诊断)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的形式存在B.乳糖及其水解产物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C.脂肪不仅能储能、保温、减压,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D.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解析】糖类的结构单元是单糖,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能源物质,如淀粉是植物的能源物质,而糖原是动物的贮能物质。
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A错误;乳糖为二糖,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它们都具有还原性,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正确;脂肪不仅是储能物质,还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的功能,同时它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C正确;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物质,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D正确.3.(2020·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一模)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中都有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细胞膜上载体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R基中B.细胞质基质中载体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C.两种载体的合成都涉及转录过程D.两种载体的合成场所不同【解析】细胞膜上的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中的N 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A错误;细胞质基质中的载体是tRNA,其中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B正确;在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会先发生转录的过程,而tRNA是由DNA经过转录形成的,C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tRNA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或细胞质,D正确。
遗传类实验设计题型1、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性植株.其突变性状是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的值分别为1、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 和P的值分别为0、1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 和P的值分别为1/2、1/22、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C.若组合①的F1 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16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 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3、为探究等位基因D(高茎)/d(矮茎)、R(种子圆粒)/r(种子皱粒)、Y(子叶黄色)/y(子叶绿色)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某兴趣小组用纯种豌豆植株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根据实验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综合三组实验的结果,能否得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结论?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三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在实验一、二的基础上,利用纯种高茎绿色皱粒豌豆植株和纯种矮茎绿色圆粒豌豆植株设计实验(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
实验思路︰__________;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
4、已知某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其叶形宽叶和窄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抗病和不抗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专题提升练7一、选择题1.(2022山东枣庄模拟)植绥螨能捕食蚜虫、烟粉虱等的卵,也有不少取食花粉。
烟粉虱成虫不善飞行,活动能力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喜欢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吸食汁液,随着新叶长出,成虫不断向上部新叶转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绥螨和烟粉虱、烟粉虱和植株之间都是捕食关系B.烟粉虱种群的分布呈现出由下向上的垂直结构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烟粉虱成虫的种群密度D.可利用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对其进行生物防治2.(2022山东卷)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
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
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C.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群落空间结构完全相同D.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低3.(2022浙江三模)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抑制该害虫的数量。
科学家研究并获得了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吹绵蚧增长的比率)的关系模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吹绵蚧种群数量大于m小于n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m点B.当吹绵蚧种群数量大于n小于p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n点C.当吹绵蚧种群数量超过p点时,吹绵蚧种群数量会稳定在q点D.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吹绵蚧数量就不可能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4.(2022广东湛江二模)根据生活史的不同,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
如图所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和K对策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 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 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 t+1=N t。
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灭绝点(X点),当种群数量高于X点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 点,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点,种群就会走向灭绝。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7) 细胞周期的调控与细胞增殖的同步化从“高度”上研究高考[典例](2022·浙江1月选考)某多细胞动物具有多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多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两者可组成多种有活性的CDK-cyclin复合体,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
细胞周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有差异B.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有序转换受不同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C.抑制某种CDK-cyclin复合体的活性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D.一个细胞周期中,调控不同阶段的CDK-cyclin复合体会同步发生周期性变化[解析]同一生物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不同,A正确;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CDK-cyclin复合体有序转换,抑制某种CDK-cyclin复合体的活性会使细胞周期停滞在特定阶段,B、C正确;不同时期需要的CDK-cyclin复合体不同,因此调控不同阶段的CDK-cyclin 复合体不会发生同步的变化,D错误。
[答案]D从“深度”上提升知能1.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的调控关键在分裂间期。
有两个起决定作用的控制点,从G1期进入S期和从G2期进入M期。
这两个转变过程都是由一种称为成熟促进因子(MPF)的蛋白质复合体所触发的。
组成MPF的是两种蛋白:cdc2激酶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
cyclins有2种:S-cyclin 和M-cyclin。
其调控过程如图所示:2.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根据细胞周期调控的原理,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
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
(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会阻断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使处于间期的细胞停滞在间期;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间期,从而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专题四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一、重难点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伴性遗传4、基因重组及其意义5、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6、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8、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二、专题知识网络构建1.遗传的基本规律2.伴性遗传实例实例3.可遗传的变异与进化专题四限时训练一一、选择题1、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l: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宝宝那胖胖的小脸颊有没有可爱的小酒窝(由A基因决定),有没有富于情感表达的双眼皮(由d基因决定),是由准爸爸和准妈妈共同决定的。
如果有酒窝双眼皮女孩与无酒窝单眼皮男孩结婚,理论上,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A.1:1 B.1:1:1:1 C.1:0 D.以上均有可能3、图甲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
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标示为图乙。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有关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号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若13号与一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则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 / 6C.10号个体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9号与该病患者结婚,出现该病子女的概率为04、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
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
20组非选择题标准练第1组~第16组为必修部分,4个非选择题,共39分。
第17组~第20组为选修部分。
第17组~第18组为选修1,第19组~第20组为选修3,每题15分,测试时间30分钟。
标准练11.(9分)(2019·江西九校一模)下图为哺乳动物细胞膜结构及功能的示意图(图中膜两侧黑点的密集程度代表对应物质的相对浓度),请据图作答:(1)研究发现,采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更易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其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除细胞膜外的其他膜结构(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动物细胞膜上的主动运输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上图中K+进入细胞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TP(ATP 的水解);葡萄糖进入细胞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这种方式中驱动葡萄糖进入细胞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膜两侧Na+浓度梯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与协助扩散相比较,主动运输具有的特点是一般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图示中,“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结合表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若该“信息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含有该激素受体的细胞为甲状腺细胞;肝细胞膜上不存在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其根本原因是肝细胞中该受体基因不表达(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其他具膜细胞器,容易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2)分析题图,K+进入到细胞内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因此该主动转运过程需要的能量直接由ATP提供;葡萄糖进入细胞为逆浓度梯度运输,该过程需要的能量由膜两侧Na+浓度梯度提供。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为顺浓度梯度运输,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为逆浓度梯度运输。
(3)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
肝细胞和甲状腺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之所以肝细胞表面不存在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该受体的基因不在肝细胞中表达。
2020届高考高三生物第二次模拟考试(二)(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动物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通透性都会发生改变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外膜上有运输葡萄糖和氧气的载体蛋白D.溶酶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用高浓度的尿素作为溶剂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
这说明A.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B.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过氧化氢酶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D.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上述“变性”的发生3.紫外线对DNA分子的主要损伤方式是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下图表示细胞中DNA分子发生这种损伤后的自动修复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后可能会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B.图示DNA分子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可能需要多种酶参与C.DNA修复功能缺陷可能会引发基因突变导致恶性肿瘤D.DNA损伤引起的生物变异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4.T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同时还有很多辅助分子来帮助完成这一过程。
此外,T细胞表面还存在负向调控的受体分子,如PD-1。
当PD-1与某些特定分子PDL1结合后,能迫使免疫细胞“自杀”,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
一些肿瘤细胞进化出了一种防御机制,它们的表面也带有PDL1,从而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破坏程序。
科学家研制出PD-1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负调控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免疫抑制反应,进而治疗甚至治愈肿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PD-1有助于防止免疫反应过度,避免发生自身免疫病B.部分T细胞会在PD-1的作用下发生细胞凋亡C.PD-1单克隆抗体不是直接作用于肿瘤,而是对免疫细胞起作用,达到抗肿瘤的目的D.人体细胞中含有控制合成PD-1和PDL1的基因5.某调查小组欲调查某地区针毛鼠的种群密度,在该地区相同面积的旱地和水田里均放置了数量相同的捕鼠夹,结果发现旱地中被捕针毛鼠数占捕鼠总数的12.8%,而水田中被捕针毛鼠数占捕鼠总数的2.2%,据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针毛鼠对当地旱地种植的农作物的危害可能大于水田B.在旱地种植少量高大树木,为猫头鹰提供栖居地,有利于控制针毛鼠害C.若捕获后的针毛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则会导致调查的针毛鼠的种群密度偏小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影响针毛鼠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6.在一个自然种群的小鼠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图①所示过程一般发生在________(填细胞分裂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发生该过程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
(4)由图②所示生物体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________(填“能”、“不能”或“不能确定”)合成黑色素,其中基因A和a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5)由图③可以得出,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某一性状也可能受多对基因控制。
解析:(1)细胞分裂过程中,图①所示转录过程一般发生在间期。
由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也有少量的DNA分布,所以能发生转录过程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和线粒体。
(2)密码子位于mRNA上,若b2链为RNA链,则转录过程结束时,终止密码子位于b2链上。
(3)图②所示的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该生物细胞中最多含有4个b基因。
b基因相互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由图③可知,基因型为A_bbC_的个体才能合成黑色素,图②所示生物体中不能确定控制合成酶③的基因,所以不能确定该生物体能否合成黑色素。
基因A和a是等位基因,它们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5)由图③可以得出,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某一性状可能受多对基因控制。
答案:(1)间期此时染色质没有螺旋化,DNA容易解旋细胞核和线粒体(2)b2(3)4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不能确定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5)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3.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其生理过程如图(Ach 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A组基础练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B与b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该植株自交后代都是红色性状C.以该植株作为母本,授以基因型为Bb正常植株的花粉,子代中红色:白色=3:1 D.该植株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B【分析】图示植株的基因型为Bb,其中红色显性基因B在缺失染色体上,白色隐性基因b在正常染色体上,且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但含有缺失染色体的卵细胞可育。
【详解】A、B与b是等位基因,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B、由于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所以该植株只产生一种雄配子b;而雌配子可以产生两种:B和b,所以该植株自交,下一代为Bb:bb=1:1,所以下一代红色性状∶白色性状=1∶1,B错误;C、雌配子和雄配子都可以产生两种:B和b,下一代为(Bb+BB):bb=3:1,所以下一代红色性状∶白色性状=3∶1,C正确;D、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正确。
故选B。
2.(2021·吉林·延边甲子中学高中部有限公司高一期中)“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南北朝时阴山风光。
今天的邵阳南山牧场重现了这种画面。
下图是南山牧场一个山羊种群的毛色(黑毛和白毛)遗传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全部的黑毛山羊基因型相同B.图中的全部的白毛山羊基因型相同C.探究第3代的黑毛山羊个体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的实验方法D.第3代的白毛山羊是杂合子的概率是2/4【答案】A【分析】分析题图:子一代中白毛羊和白毛羊杂交,后代出现黑毛羊,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白毛相对于黑毛为显性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黑毛羊的基因型为aa,子一代白毛羊的基因型均为Aa,亲代中白毛羊的基因型为Aa,子二代中白毛羊的基因型为AA或Aa。
7 遗传的分子基础1.(2023·山东烟台二模)UGA通常作为终止密码子,释放因子RF可与之结合使翻译终止。
当UGA的下游出现特殊茎环结构时,UGA能编码硒代半胱氨酸,使翻译继续进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F可能通过识别UGA,使肽链和核糖体从mRNA上释放B.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mRNA从5'端向3'端移动C.mRNA的结构会影响携带硒代半胱氨酸的RNA与UGA的识别D.若基因中控制UGA的碱基序列改变,其控制的性状将发生可遗传的变化2.(2023·江苏模拟)从同一个体的造血干细胞(L)和浆细胞(P)中分别提取它们的全部mRNA(分别记为LmRNA和PmRNA),并以此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相应的单链DNA(分别记为LcDNA和PcDNA)。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LcDNA中嘌呤数和嘧啶数一定相等B.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的PcDNA的数目与LcDNA的数目相等C.在适宜温度下将PcDNA与LmRNA混合后,全部形成双链分子D.能与LcDNA互补的PmRNA中含有编码ATP合成酶的mRNA3.(2023·福建宁德模拟)蜜蜂蜂王与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但它们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截然不同,表观遗传在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
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
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甲基化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性状改变B.DNA甲基化后不影响RNA聚合酶对DNA的识别和结合C.蜂王浆可能会使幼虫细胞中DNMT3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D.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导致DNMT3基因被甲基化而发育成工蜂4.(2023·广东惠州一模)重叠基因在病毒和原核生物中较为普遍。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拟卷(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1.一种细菌mRNA由36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长度是()A. 约360个氨基酸B. 约1080个氨基酸C. 整120个氨基酸D. 少于120个氨基酸2.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
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乙中的c点对应图甲中的C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①B. 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h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C. 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此时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D. 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3.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
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和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合成GPI。
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图谱如图。
鲤鱼鲫鱼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四倍体鱼。
现利用一尾四倍体鱼与一尾二倍体鲤鱼杂交,得到的三倍体子代基因型均为a1a2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纯合二倍体鲫鱼,体内的GPI类型是P3P3或P4P4B. 杂交亲本中的二倍体鲤鱼可能为纯合体,也可能为杂合体C. 杂交后得到的基因型为a1a2a3的三倍体鱼,体内GPI类型有6种D. 杂合二倍体鲤鱼与杂合二倍体鲫鱼杂交,二倍体子代体内GPI类型均有3种4.秋水仙素的结构与核酸中的碱基相似,可渗入基因中;还能插入DNA的碱基对之间,导致DNA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
据此推测,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后不会引发的结果是A. 转运RNA错误地识别氨基酸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B. 转录受阻导致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不能流向RNAC.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局部解旋导致稳定性降低D. DNA分子在复制时碱基对错误导致基因突变5.如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
非选择题专练A组1.线粒体DNA是人体细胞内唯一的核外遗传物质,细胞中的线粒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间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细胞能量代谢等相关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细胞周期中,某些时间内线粒体中的DNA分子数目可以为原来的几倍,可见核DNA与线粒体DN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复制次数的差异是_核DNA只复制一次,而线粒体DNA可复制多次__。
抑制核DNA的基因表达,一段时间后,线粒体DNA不再增多,这说明核基因组与线粒体DNA复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是_线粒体DNA复制所需要的酶可能是核基因组控制合成的(合理即可)__。
(2)与核基因表达不同的是线粒体中DNA的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就已开始,这是因为_线粒体没有类似于核膜这样的结构将转录和翻译在空间上隔断,因此两过程可同时进行__。
(3)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DNA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活性氧中,容易受到环境中一些刺激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突变,线粒体基因缺失或基因突变会导致呼吸酶活性下降,进而影响核DNA的转录过程,这说明核DNA的转录过程在能量供求方面属于_吸能__反应。
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能量代谢效率降低会导致多种疾病,这些疾病表现出的遗传特点是_都只能由母亲传给后代(或母系遗传)__。
[解析](1)一个细胞周期中,某些时间内线粒体中的DNA分子数目可以为原来的几倍,说明这些细胞中一个细胞周期内线粒体DNA可复制多次。
抑制核DNA的基因表达,一段时间后,线粒体DNA不再增多,原因可能是催化线粒体DNA复制的酶是由核基因组控制合成的。
(2)核基因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是不能同时进行的;而线粒体内没有膜结构将DNA和核糖体分隔开,故线粒体中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就已开始。
(3)呼吸酶活性下降会使核DNA的转录受阻,这说明核DNA的转录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应。
线粒体中基因控制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由线粒体基因控制的疾病会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
2.植物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干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必修非选择题强化练一、新陈代谢类1.如图为光合产物在植物细胞中的利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卡尔文循环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中进行。
若有1分子的三碳糖离开卡尔文循环,则需要进行________轮卡尔文循环。
(2)图中的三碳糖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3磷酸甘油酸接受来自________的氢和来自________的磷酸基团形成的。
(3)图中的三碳糖在叶绿体内能作为合成________、蛋白质和脂质的原料而被利用,但大部分是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成________,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解析:(1)卡尔文循环属于碳反应的过程,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在卡尔文循环中,每3个二氧化碳分子进入循环生成6分子三碳糖,其中5分子在循环中再生为RuBP,1分子离开循环,故1分子三碳糖离开卡尔文循环需要进行3轮循环.(2)每分子3。
磷酸甘油酸接受来自NADPH的氢和来自ATP的磷酸基团形成1分子三碳糖(实际上是三碳糖磷酸).(3)三碳糖在叶绿体内能作为合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的原料而被利用,但大部分是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成蔗糖,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答案:(1)基质 3 (2)三碳糖磷酸NADPH ATP (3)淀粉蔗糖2.下图表示玉米光合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NADPH由________细胞的叶绿体提供,它产自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
(2)能固定CO2的物质是________。
PEP酶与CO2的亲和力是Rubisco酶的60倍,而马铃薯没有C4生成这一途径,则玉米和马铃薯在炎热夏天的中午,两种植物细胞内三碳酸含量的变化及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探明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过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精编】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七)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1.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糖核苷酸,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单链RNA分子,能与某些mRNA结合,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lncRNA虽然为单链,但可能同tRNA相似,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 lncRNA与某些mRNA结合后,通过影响RNA聚合酶与mRNA结合,抑制翻译的进行C. 与rRNA相同,lnc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也为四种核糖核苷酸D. lnc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需要穿过四层磷脂2.两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甲、乙。
在相同自然条件下,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丙、丁曲线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 段和cd 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B. e 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C. 一昼夜中,装置乙中的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D. 14 点时,与乙装置的植物相比,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含量相对较高3.二倍体生物(2n)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多一条称为三体,染色体少一条称为缺体。
三体在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
若DDd与Dd进行杂交实验,则F1中显性性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A. 1/4B. 8/11C. 3/4D. 1/64.秋水仙素的结构与核酸中的碱基相似,可渗入到基因中去;秋水仙素还能插入到DNA的碱基对之间,导致DNA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
据此推测,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后不会引发的结果是()A. DNA分子在复制时碱基对错误导致基因突变B. 转录受阻导致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不能流向RNAC.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局部解旋导致稳定性降低D. 转运RNA错误识别氨基酸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5.一处养鸡场最近被发现有H5N1型禽流感病毒,5天里死了3.5万多只鸡。
【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训练7
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姓名:________ 班
级:________
1.(2016·山东省齐鲁名校调研联考)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体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阅读下列有关资料:
资料1 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据图回答问题(1)(2)。
(1)图中糖分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有________(填序号),酵母菌能进行的糖分解代谢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人由平原进入高原地区,机体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填序号)。
(2)人(还有鸟类和哺乳类)能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体温的维持与细胞呼吸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2 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
(3)图甲的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W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
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中曲线上的X点将向________移动,Y点将向________移动。
(4)在图乙装置的灯与广口瓶之间放一隔热装置(假设其对透光性无影响)则可用于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若实验中每隔15 min加大一次广口瓶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与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CO2的第二阶段,无氧呼吸生成乳酸的第二阶段。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即图中的①③④。
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过程①②),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过程①③)。
人由平原进入高原地区,组织细胞处于暂时缺氧状态,部
分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但仍以有氧呼吸为主,因此机体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有氧呼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2)细胞呼吸过程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其中很大的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
(3)光照强度为W时,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此时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当温度调节到25℃时,呼吸作用的酶活性相对较弱,光合作用的酶活性相对较强,因此呼吸作用减弱,导致图甲曲线中X点向下移动,同时光合作用又增强,因此光补偿点减小,Y点将向左移动。
(4)图乙装置中在灯与广口瓶之间放一隔热装置,目的是吸收灯光照射产生的热量,排除光照引起的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则该装置可用于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黑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随着时间和灯与广口瓶之间距离的增加,黑藻接受的光照减弱,装置中CO2浓度下降,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量减少,气泡产生速率下降。
答案:(1)①③④①②③①②
(2)细胞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中有很大的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
(3)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下左
(4)光照强度(或光质)与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变小或广口瓶中的CO2含量降低,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O2释放量减少,气泡产生速率下降
2.(2016·重庆六校联考)下面是关于甲状腺的研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正常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促甲状腺激素(TSH)直接调节。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反过来抑制________分泌相关激素。
TSH合成和分泌的调节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采取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若某同学检测结果显示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TSH水平偏高,推测其发生病变的器官可能是________。
(3)研究人员将含131I的溶液注射到兔体内,通过检测甲状腺的放射性,来跟踪131I被甲状腺细胞吸收的情况,对兔的研究表明,131I过多地滞留在甲状腺组织,可诱发细胞癌变,癌细胞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征而容易被识别和清除,说明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的功能。
解析:(1)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减少,以维持机体甲状腺激素的正常水平。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能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而甲状腺激素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合成和分泌,因此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甲状腺激素具有拮抗作用。
(2)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而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可推知垂体的功能正常,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的原因可能是甲状腺发生了病变。
(3)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监控和清除体内衰老、异常的细胞。
细胞癌变后其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而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
答案:(1)垂体和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3)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监控和清除
3.(2016·辽宁省××市质量监测)已知鼠的黄色基因Ar对野生型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
AY或T基因纯合时都使胚胎致死,且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并独立遗传。
(1)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其子代的表现型可能出现黄色短尾、野生型长尾、________和________。
其中黄色短尾鼠和野生型长尾鼠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在子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已知同种性别的黄色短尾鼠与野生型长尾鼠产生的配子数量相同,且黄色短尾鼠与野生型长尾鼠交配,平均每窝生出小鼠8只,则推测黄色短尾鼠之间交配,理论上平均每窝生出小鼠________只。
解析:(1)据题意,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Y或T纯合时胚胎致死,则两只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为AYATt,杂交后F1存活个体的基因型为4AYATt(黄色短尾)、2AYAtt(黄色长尾)、2AATt(野生型短尾)、1AAtt(野生型长尾),黄色短尾鼠所占比例为4/9,野生型长尾鼠所占比例为1/9。
(2)黄色短尾鼠AYATt 与野生型长尾鼠AAtt交配,后代都存活,而黄色短尾鼠AYATt之间交配,后代基因型共16份,存活的概率为3/4×3/4=9/16,已知黄色短尾鼠与野生型长尾鼠产生的配子数量相等,则黄色短尾鼠之间交配没有致死的情况下也应生出8只小鼠,则实际存活的个体数为8×9/16=4.5(只),因此平均每窝生出小鼠4~5只。
答案:(1)黄色长尾野生型短尾AYATt AAtt 4/9 1/9
(2)4~5(或答:4.5)
4.(2016·山西省××市模拟试题)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代表3种不同生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丙、丁中,________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在一定时间内,丙中物种(填“A”、“B”或“C”)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最可能符合“J”型增长模型。
(2)若物种A处于第二营养级、物种B处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而物种C 捕食物种A和物种B,请根据以上信息画出图中存在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种间关系存在捕食和竞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物种C的灭绝,则其他生物数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逐渐趋于稳定,这种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中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图中物种A种群数量明显小于环境容纳量,在一定时间内其种群数量增大,最可能符合“J”型增长模型。
(2)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物种A处于第二营养级、物种B 处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物种C捕食物种A和物种B,其处于第三营养级和第
四营养级,根据以上信息写出食物网(见答案),同时可以分析出其中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的是物种A和物物B、物种B和物种C。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答案:(1)生物群落乙 A
(2) 物种A和物种B、物种B和物种C
(3)负反馈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