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中国的工业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15
第七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限时:35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2019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月考)1843—1860年,全国出口的茶叶,1843年为132 958担,1853年为788 127担,1860年达到910 638担。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兴起B.日益卷入国际市场C.农产品日趋商品化D.茶叶产量急剧增加答案 B 1843年到1860年,全国的茶叶出口量大幅增长,结合所学可知,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B项。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中时间不符,故排除A 项;农产品日趋商品化是材料中现象的表现,而非原因,故排除C项;茶叶产量急剧增加的结论无从得出,故排除D项。
2.(2019新疆乌鲁木齐诊断)下表为1840年前与1894年国产粮食商品量、值估计,这从侧面反映出( )国产粮食商品量国产粮食商品值亿斤占产量(%) 万两1840年前233.0 10.0 15 533.31894年372.5 15.8 37 250.0A.农业生产有了长足进步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答案 C 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农业生产有了长足进步,A项排除。
B项可以直接从表中数据得出,与题目要求“侧面反映”不符,B项排除。
国产粮食商品量所占产量比重增加,商品值增加,从侧面反映出粮食生产不仅仅是满足自给自足的需要,而是越来越多地用于商品交易,这从侧面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故C项正确。
题中时间为1840年前至1894年。
在整个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故D项中“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表述错误。
3.(2019重庆八中全真模拟)1853年,清政府下旨允许各地“以本省之钱粮,作为本省之军需”,允许各省征收贸易税——厘金,厘金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财政来源之一,厘金税率由各省决定,洋货免纳厘金,1931年被南京国民政府废除。
第七讲中国近代史前期(公元1840—1895年)①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和民族危机;②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②洋务运动;③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①新思潮的萌发;第一节西方的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战争原因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国家要求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2).导火索:虎门硝烟;(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一、西方的入侵2.主要经过攻广州→到达天津;强占香港岛→进入南京下关江面;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4.1842年《南京条约》和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及其危害1842年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便利西方列强经济侵略,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西方国家的经济掠夺增加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把各种特权无偿地让给了列强,列强竞相侵略中国;为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5.影响1).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人民肩负的任务:反帝反封建;3).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根本原因2.主要过程1)1856年英法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一、西方的入侵2)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天津条约》的内容及危害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外国人到内地进行种种不法活动的护身符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列强不仅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运权,而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1.根本原因2.主要过程3).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一、西方的入侵4).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进一步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北方的活动基地,威胁北京的安全;使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1.根本原因2.主要经过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二)、第二次鸦片(1856—1860年)一、西方的入侵1)兴起(1851—1853):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2)发展(1853—1856):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北伐、西征、东征,达到军事上的全盛;3)失败(1856—1864):天京变乱后由盛而衰,重建领导核心,组织防御战,颁布《资政新篇》,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工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工业,掌握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我国工业地区的分布和特点;4.理解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策。
教学内容1.工业基本概念1.工业的定义、特征和分类;2.工业的发展史。
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2.工业对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
3.我国工业地区分布和特点1.我国主要工业地区的分布;2.不同工业类型地区的特点。
4.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策1.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工业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法、分组讨论法、小组展示法。
教学步骤1.预习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2.导入1.老师发放课件,介绍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2.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什么是工业?工业的分类有哪些?。
3.课堂讲授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我国工业地区分布和特点;3.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策。
4.小组讨论和展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就一个议题展开讨论;2.让每个小组以PPT形式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3.整合和总结每个小组的讨论内容。
5.课后巩固1.布置课后作业:完成《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的习题;2.老师进行课后作业的解答和点评。
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2.通过互动教学的形式,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3.通过课后作业,检测和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内容提要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
各类工程的特点、构造、适用、常用的尺寸、力学特点第二章工程构造第一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四、楼板与地面楼板它主要由楼板结构层、楼面面层、板底天棚几个组成部分。
(一)楼板的类型钢筋混凝土楼板是目前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楼板的基本形式。
(二)钢筋混凝土楼板例:梁和板搁置在墙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梁板式肋形楼板,板的搁置长度不小于180mmB、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与梁高无关C、梁高小于500mm,搁置长度不小于180mmD、通常,次梁搁置长度为240mm,主梁的搁置长度为370mmE、梁高大于500mm时,搁置长度不小于240mm答案; C、D、E分析;梁和板搁置在墙上,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搁置长度。
A.板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B.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C. 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D.井字形肋楼板E.无梁楼板2009考题11.某宾馆门厅9mx9m,为了提高净空高度,宜优先选用( C )。
A.普通板式楼板B.梁板式肋形楼板C.井字形密肋楼板D.普通无梁楼板2008考题4.房屋中跨度较小的房间,通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C )。
A.井子形肋楼板B.梁板式肋形楼板C.板式楼板D.无梁楼板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安装,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预制实心平板的跨度不超过2.5m;B、板直接搁置在墙上,搁置长度不宜小于100mm。
C、当肋在板下时,称为正槽板。
正槽板的受力较合理D、当肋在板上时,称为正槽板。
正槽板的受力较合理E、受力钢筋布于板底答案;B、C、 E分析;(三)地面构造地面主要由面层、垫层和基层组成,当它们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考虑增设结合层、隔离层、找平层、防水层、隔声层等附加层。
例:地面主要[ ] 组成A、防水层B、面层C、垫层D、基层E、找平层答案;B、C、D分析;地面主要由面层、垫层和基层组成,当它们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考虑增设结合层、隔离层、找平层、防水层、隔声层等附加层。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七讲: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011-06-16 10:14:36 来源:人民网《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七讲: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要谈的话题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个题目要谈的是从1956年到1976年这20年的历史,讲的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
这一段的探索应该说很曲折,几十年之后,我们再来回顾这段历史是有意义的,能够使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由来有更深入的理解。
探索是从1956年开始的,探索的任务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中提出来的。
他这样讲,最近苏联暴露了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问题,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很清楚,毛泽东想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走一条自己的路。
那么,为什么这个任务这时候才提出?新中国成立到这时候已经快七年时间了,为什么这中间没有提出?当然,这是有原因的。
我认为,这个时候提出探索任务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过去对苏联模式的迷信。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搞的社会主义跟马克思的设想是一致的,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共产党人都对苏联模式有着迷信,那就可以理解了。
似乎社会主义就是这样的,跟它不一样就是离经叛道。
这个迷信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毛泽东都造成了压力。
毛泽东后来讲过,建国初,我们是照抄照搬苏联的,懵懵懂懂不满意,但是没办法。
没办法,就是这个迷信的压力。
但是,这个迷信让苏共二十大打破了,让赫鲁晓夫所谓的“秘密报告”打破了。
所谓“秘密报告”,其实题目叫《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为什么说是“秘密报告”呢?因为事先没有正式列入苏共二十大的议程,苏共二十大2月25日结束,24日晚上临时通知开全体会议,赫鲁晓夫作了一个报告。
作这个报告的时候,各国共产党代表团的团长只让波兰、匈牙利的两位团长去听,我们的团长是朱德,副团长是邓小平,都没让听。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第七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一.阶段特征从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1.政治上: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产生,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的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3.思想上:“天朝上国”的愚味思想受到冲击,时人对中外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4.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二.具体史实(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合作探究: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A.继续(1)从背景看:都是发生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为发展资本主义,列强竭力寻找海外市场。
(2)从目的看: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3)从性质看: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4)从结果看: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侵略权益。
B.扩大(1)从目的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从战争过程看,侵略者的数量由英国变为英法两国,侵略时间由两年延长为四年,侵略范围由中国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侵入北京。
(3)丛影响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经济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清朝统治者开始投靠侵略者,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七讲学习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明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必要性,掌握解放战争的基本历史线索,坚定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
【难点重点】1.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把官僚资本作为革命对象?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学时安排】2课时一、官僚资本的形成二、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三)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四)第二条战线(五)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三、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一)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二)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这一讲我们学习解放战争,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进程,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斗争。
为什么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呢?这就要从官僚资本说起。
一、官僚资本的形成官僚资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垄断资本”。
它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其发展经历了清政府统治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
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与果夫)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是中国官僚资本的典型形态。
它是直接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7年国民党全国统治建立以后,官僚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
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地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国民党政府通过加入“官股”、改组有关机构等,将原北洋军阀的两大金融支柱即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控制了起来。
随后,又成立了“国家的”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
它们被赋予经理国库、发行兑换券、铸发国币、经募内外公债等项特权。
以“四行二局”(二局为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为中心的金融垄断体系,不仅完全主宰了全国的金融业,而且直接操纵着全国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