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方法学演变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现状及发展趋势点击上方“CAIVD”关注我们1630年,Nicolas Claude等最早使用显微镜观察尿沉渣。
1948年,苏格兰医师Addis介绍了尿液的收集和计数池的使用方法,即著名的“爱迪(Addis)计数”。
从此使尿液显微镜检查成为评估患者相关疾病的检测项目之一。
迄今为止尿沉渣分析仪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尿沉渣直接镜检再进行影像分折,得出相应的技术资料与实验结果;另一类是流式细胞术分析。
1983年,美国国际遥控影像系统有限公司(InternationalRemote imaging systems Co., Ltd)研制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Yollow IRIS”高速摄影机式的尿沉渣自动分析仪。
简称Y一1尿自动分析仪。
这种仪器是将标本的粒子影像展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由检验人员加以鉴别。
1989年,日本东亚医疗电子有限公司(TOA MedicalElectronics Co., Ltd)引进Y-1尿自动分析仪,发现此仪器不能满足临床要求。
1990年,美国国际遥控影象系统有限公司与日本东亚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对原有的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改进,生产出影象流式细胞术的UA-1000型尿沉渣自动分析仪,随之又生产了UA-2000型尿沉渣自动分析仪。
这种仪器主要由连续高速流动位点摄影系统组成,包括闪光放电管、放大接物镜、平面流动池、CCD摄影系统、影像信息处理机和阴极射线示波器等。
虽然该仪器对原来的尿液分析仪进行改革,但由于此类尿沉渣自动分析仪对图象粒子测绘不十分满意,处理能力低,重复性差,管型分辨不清,价格较昂贵等原因,而不能普及。
该公司在2000年推出了改进型大型939UDX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后,于2002年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论证建立新的IQ-200系统,并推出了小型的尿沉渣检测工作站。
近年来Iris集团又推出第五代全自动尿液粒子分析仪(iQTM200全自动尿液显微镜分析仪)。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原理尿液有形成分检测是医学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泌尿系统疾病、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等。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测、免疫检测和自动化分析。
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是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基本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尿液样本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尿液中的各种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
显微镜检查的原理是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直接观察,通过不同的视野和倍数,可以发现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有形成分。
化学检测化学检测是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另一种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
尿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以与特定的试剂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或者沉淀等,从而间接检测出尿液中的有形成分。
化学检测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的特异性,将尿液中有形成分的存在转化为可见的信号,以便于医生的诊断。
免疫检测免疫检测是利用免疫学原理来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
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它通过识别和中和外来物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免疫检测的原理是通过将尿液中的有形成分作为抗原,利用特异性抗体来检测其存在。
如果抗原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则说明尿液中含有该抗体对应的抗原,即有形成分。
免疫检测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性,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查。
自动化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分析仪器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动化分析仪器利用物理、化学和免疫学等原理,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尿液中的多种有形成分。
这类仪器具有高效率、低误差、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自动化分析中,尿液样本经过处理后,被加入到仪器中进行检测。
仪器通过读取和分析样本中的有形成分,将其转化为可分析的数据,以便医生进行诊断。
结论尿液有形成分检测是医学检验中的重要内容,它为医生提供了关于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信息。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研究进展作者:李炳霞李剑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13-01尿沉渣检查即采用离心尿的沉淀物,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管型、结晶、细菌等有形成分的方法,故又称尿有形成分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及泌尿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判断、预后估计等提供依据。
一千多年前,Ismail已对尿液的颜色、粘稠度、透明度、尿量及沉淀物等作了观察,显微镜发明后Bright于1827年首次发现肾炎患者蛋白尿中出现管型,此后尿沉渣检查的临床价值不断被证实。
传统的手工镜检法费时、费力,重复性差,已经不能适应患者数量增多、检测量增大的需求,对检验人员的要求较高,必须有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不同检验人员检测结果间的差异大,难以标准化。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化学定性法出现了重大变革,简便快速多种反应试带的干化学法开始应用和普及。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是有微电脑控制,根据球面积分析仪和双波长测定试剂带上的颜色变化得出实验结构,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同时也把实验工作者从大量的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
干化学检测操作简便,不仅可以检测完整的红细胞,而且可以检查微量的血红蛋白,这弥补了镜检不能发现破碎及溶解的血红蛋白的不足,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环节和干扰因素都直接影响尿液干化学分析。
例如,尿液中含有的羊水、白带、大量的维生素均可以干扰红细胞的检测,使尿试纸条为阴性而镜检为阳性;白细胞试剂带的主要成分是吲哚酚酯、重氮盐,而粒细胞胞浆内含有酯酶,此酶可作用于吲哚酚酯[1],尿液在膀胱中贮存时间过长或标本放置时间过久,导致白细胞破裂,酯酶释放到尿液中,就造成干化学法阳性,而镜检阴性的所谓假阳性,另外,干化学法只能测定中性粒细胞,不与淋巴细胞反应,尿中的上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脓细胞、庆大霉素、甲醛、浓胆红素均会造成假阴性[2]。
课件(尿液有形成分)一、尿液的形成过程1.1 肾小球滤过人体内的血液进入到肾脏中,经过肾小球的初始部分,也就是毛细血管团,血中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物质,如尿素、尿酸、糖类等,被滤出到肾小管内,形成原尿。
1.2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原尿经过肾小管,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多数水分和有价值的物质被重吸收,决定重吸收的是多少血浆中的物质,分别反映在成分与浓度上。
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还通过分泌作用,将体内多余或有毒的物质,如药物、毒素等,排出体外,以此保持内环境稳定。
1.3 肾小管收集与排泄原尿在肾集合管中收集,组成的新尿经过输尿管排出体外。
排泄可通过多条途径实现,透析、利尿、促排尿剂等。
二、尿液的有形成分2.1 细胞元素包括尿中的红细胞(红染色粒),白细胞、上皮细胞、间皮细胞。
2.2 非细胞元素指尿中除细胞元素以外的物质,包括:2.2.1 尿蛋白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是极低的,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时受损的蛋白质而来,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中大部分被清除。
如果出现尿中大量蛋白质的情况,则需要考虑肾脏疾病等情况。
2.2.2 尿糖正常情况下,在肾小管中重新吸收的葡萄糖非常多。
如果出现尿糖阳性的情况,往往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正常所致。
2.2.3 尿钙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正常情况下应该在肾小管中得到重吸收,如果发现尿液中存在大量的钙,应该在肾结石等方面引起重视。
2.2.4 尿酮体尿酮体是代表酮症的标志,在严格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补充过量脂肪酸或应急治疗不当时,可能会出现代谢物的产生,导致尿液中酮症的现象。
三、尿液的常见异常3.1 外观异常3.1.1 尿色浅或透明可能原因是大量喝水,也有可能是由于长期口服感冒药或利尿剂等导致。
3.1.2 尿色变黄这种情况十分常见,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身体的代谢废物引起的,如尿素、胆红素等。
3.1.3 尿色加深可能原因是盐分的摄入量过高,有时还可能与吸烟、酗酒等习惯有关。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方法学演变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尿液有形成分的临床检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过去简单的目测颜色、性状到显微镜检查高倍估计,从干化学的初筛检验到尿液流式细胞仪全自动分析,大大提高了尿液检验速度,而且为尿液有形成分检验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1.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意义
在尿液形成过程中,泌尿道常有组织的脱落物和细胞渗出,尿离体离心或自行沉降,其沉降物称为尿沉渣,是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包括细胞、管型、细菌、霉菌、结晶、药物等。
尿沉渣检查是尿液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直接将尿离心,取沉渣在显微镜下检查,称为“尿沉渣检查”,而目前开展的流式原理自动化检查方法,无需离心即可直接分析尿中有形成分,称为尿有形成分分析。
近年来强调分析尿中所有颗粒,即细胞、管型、细菌、霉菌、结晶、药物等。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可确定进入尿路中的细胞种类,如红细胞增多常提示尿路出血,进一步检查红细胞形态则有助于确定血尿来源;白细胞增多则提示尿路感染;不同尿路上皮细胞增多有助于判断各种尿路病变部位。
管型增多则提示肾小球肾炎、肾小管(远端,集合管病变)及肾功能减退,所以说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可反映泌尿系统各部位的变化,协助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定位、鉴别及预后判断等,为泌尿系统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难怪有人称尿沉渣检查为“体外无创性肾活检”。
2.传统尿液有形成分的检验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有多种方法,而目前临床常用的包括显微镜检查法、干化学方法和流式细胞法。
传统的离心后显微镜检查法,即取混匀的新鲜尿液10 ml 于一刻度管内,用回转半径15 cm的水平离心机以1 500 r/ min(RCF=378 G)沉淀5 min,取出离心管倾去上层液体使剩约0.2 ml,混匀管底沉淀物,用吸管吸出沉淀物的20 μl,滴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后镜检。
先用低倍镜(10×10倍)观察全片,再用高倍镜(10×40倍)仔细观察,细胞以高倍镜所见最低和最高数字表示,管型以低倍镜所见最低和最高数字表示。
这种传统方法受操作者主观影响误差较大,重复性差,判断不标准,不易定量,报告结果不利于临床动态观察,是缺乏标准化的实验方法。
3.干化学对尿液有形成分的初筛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临床上大量使用干化学分析仪方法,尿干化学分析仪对尿中红细胞、白细胞检测是应用化学方法进行的。
对尿中白细胞的测定是基于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含有酯酶,可催化吲哚酚酯分解出吲哚酚,后者再与重氮盐反应呈现紫色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细胞多少呈比例关系,但淋巴细胞不含酯酶,则不与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此外高比重尿,尿中含有头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硼酸、草酸也可致假阴性。
尿中含有里甲醛、呋喃坦啶及大量胆红素,氧化型清洁剂则可致假阴性。
尿干化学分析仪对红细胞测定是利用血红蛋白(Hb)具有过氧化氢酶样活性,可使过氧化氢茴香素或过氧化氢稀枯分解出,后者能氧化色原使其显色,它既可测完整HBC,也可测游离Hb,此法最大问题是受易热酶干扰。
在尿液中常存在类过氧化酶性的物质,其具有Hb相同的氧化色原的作用,造成红细胞结果偏高或出现假阳性。
对尿中细菌的检测主要基于尿液中细菌能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只有尿中致病菌含有硝酸盐还原酶时,且尿中含有适量硝酸盐,允许细菌与尿液充分作用(在膀胱停留间隔>4h),否则试验将出现假阴性。
干化学分析仪灵敏度较高,相对特异性较差,假阳性较多,只能作为患者诊断的初筛,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
干化学分析对尿中红白细胞的检查不能代替显微镜,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只有在干化学结果尿蛋白,尿亚硝酸盐,尿白细胞(WBC),尿RBC结果均为阴性且尿液来自非泌尿系疾病患者,才可视为尿液中的RBC,WBC 数量在参考范围内可免于镜检。
尿有形成分分析是尿常规检验的核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而要获得有价值的实验资料,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尿沉渣检查。
4.尿液有形成分的标准化建议及参考值
中华医学检验分会于2002年出台了:“尿沉渣检验标准化建议”。
建议对材料和器械、标本的收集及运送,尿沉渣检验的操作步骤,应报告的尿沉渣内容等均进行明确规定。
如容器、离心管、尿沉渣计数板、离心机(水平式)相对离心力在400 g左右,显微镜则要求有内置光源,光线强度可调,应具备40倍、10倍的物镜和10倍的目镜,并对标本运送,标本接收均作了明确规定,是值得推荐的尿沉渣检查法。
但规范镜检步骤准确、及时地发出报告是比较困难的。
最好寻找一个简单的、快捷的方法进行过筛,即将完全正常的标本筛去后,对异常标本进行规范性检查才是真正可行的。
全自动尿有形成份分析仪(尿流式有形成分分析)
有替代手工显微镜法进行尿液成分来源判断的可能性,且克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相对较高的诊断价值。
尿流式有形成分分析,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简化了操作流程,并为临床提供新信息,如红细胞形态信息判断血尿来源、UTI信息为尿路感染提供鉴别诊断等。
尿流式有形成分分析设置了质量保证体系,使操作易于标准化,从而保证了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