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专科技术操作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06.50 KB
- 文档页数:10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一、常规和技术规范1.危重病人的观察与监测:对于危重病人,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其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病人的神志状态、疼痛程度以及其他异常情况。
2.心肺复苏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是危重病人护理的基本要求。
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各项技术操作,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自动体外除颤等。
3.药物管理与监测:危重病人药物管理必须严格遵循规范,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护士需要掌握药物的剂量、途径、频率、禁忌症等相关知识,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4.理疗技术:部分危重病人需要进行理疗,如床位翻身、被动运动、物理治疗等,护士应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适当的理疗操作,确保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5.导管护理:危重病人常常需要留置各种导管,包括静脉导管、气管插管、胃肠道引流管等。
护士需要具备导管护理的技术能力,确保导管的畅通性和安全性,并注意相关的感染预防措施。
1.接诊和评估:危重病人护理的第一步是接诊和评估。
护士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主诉和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观察,以便制定后续的护理计划。
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护士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药物管理、监测频次、饮食安排、导管管理等。
护士还需要根据病人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如心理支持、家属沟通等。
3.实施护理计划: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护士需要准确执行各项护理措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需要时刻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4.与医疗团队的沟通与协作:危重病人护理需要护士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包括医生、药师、物理治疗师等。
护士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置。
5.家属教育与支持:危重病人的家属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需要给予家属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并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提高他们对病人的陪护质量。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是确保危重病人安全和护理效果的重要保障。
I C U 技术操作流程图一、 ICU 接病人程序备床、输液泵、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电除颤仪、临时起搏器处于功能状态接病人从手术车转移病床连接呼吸机观察 R 机呼气潮气观察病人胸廓运动是否量与预设是否一致正常(确认R 机波形)接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接换能器调零点,迅速调整仪,及时观察波形及数据出波形,观察二者是否一致连接心电监护仪观察心率、心律泵的参数、听诊双肺呼吸音,测量气管管道是否准确与通畅插管深度并用寸带固定接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及监听血压进行比较接 LAP 、CVP 管连接胸腔引流管、尿并观测记录数据管,使各种管道通畅交接病情:手术名称、术中有无异常,转机、心肌阻断时间,瞳孔大小、皮肤有无破损,末梢循环状态、温度、湿度、有无潮凉及花斑二、 CPB术后 ICU 病房监护常规消化、内分泌系统的状态做出判断,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循环系统LAP 脉搏各管尿心包CVP 心电路药引流压力示波物量液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监测血血氧尿肾饱和功项气度量能目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瞳反神HCT 血生HB. 血化、酸孔射志常规碱度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食大体血依据原发欲便重糖病查末梢循环、体温出入量注意事项:1、动态的监测术后病人各项指标,发现异常及时与值班医生沟通,对病人细微变化及时报告,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
2、运用现代化医疗设备为病人服务,但不迷信设备,运用视、听、感官发现、分析监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勤于动脑、动手,使病人安全度过恢复期。
三、监测指标的分析判断方法和异常处理循环系统各项指标正常值BP: 120/80mmHg LAP :6~ 12 mmHg 尿前 4h>2-4ml/kg/h SaO2:95%↑MAP :25~ 80mmHg CVP :5~ 12cmH2 O 量后 4h>1-3ml/kg/h HR:70-140 次 /min心功BP↓、呼吸机调节不能不CVP↑当、血容量不全尿量↘足、心肌缺氧调整 R 机,减少躁动利尿及补充新给血管活性药物:多鲜血和血浆,巴胺、硝普钠等增加心肌供血血容量不足、心LAP↓、 CVP↓、尿量↘补充血容量、补充速度根据心功能而定;功能失代偿心率↗、出量>入量补充成分依据化验结果:HCT、 HB等血容量不足、LAP 正常、 CVP↓、尿量↘补充血容量、补充速度根据心功能而定;心功能代偿期心率↗、出量>入量补充成分依据化验结果:HCT、 HB等血容量过多、心LAP↑、 CVP↑、尿量正常功能良好的代偿减少入量,增加利尿。
ICU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一、双相电除颤操作:1、患者平卧位。
2、迅速开放气道,放置口咽管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3、在准备除颤仪的同时,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4、将两个电极板涂以导电膏,并分别放置于患者右锁骨中线第二肋下方及心尖部,紧贴皮肤。
5、将除颤仪设置为非同步状态。
6、首次充电能量120瓦秒。
7、充电完毕时,检查术者及他人确无与患者身体接触后开始放电。
8、首次除颤后观察并记录即刻心电图。
如室颤持续存在,可连续电击,能量递增至200瓦秒,直至转复成功或停止抢救。
9、如心电监测显示为心电静止,立即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10、转复过程中与转复成功后,均须严密监测并记录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病情变化。
二、呼吸机操作:1、对呼吸机有关部件认真进行清洁消毒,检查有无漏气等情况,按要求正规安装,开机观察运转及性能是否良好。
2、按病情需要选择与患者气道连接的方式:1)密封口罩:适用于神志清楚、能合作、短时间使用机械通气或作雾化治疗的患者。
2)气管插管:适用于短期作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3)气管套管:适用于需长时间作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3、按病情需要选择、调节各通气参数。
1)潮气量的调节:成人为500一800ml。
2)呼吸频率的调节:成人一般为14—18次/min。
潮气量及呼吸频率决定了通气量。
应定时测定动脉血PaCO2以调节适合的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
3)进气压力:成人为2—2.6kPa(15—20mmH2O),以保证足够潮气量,而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为宜。
4)吸呼时间比:根据病情在1:1.5—3范围内选择、调节。
心功能不全、血压不稳的患者,以1:3为宜。
5)供氧浓度:以吸入气氧浓度40%为宜,病情需要高浓度给氧者,可酌情增加,但不宜长时间超过60%.以免发生氧中毒。
4、机械通气中的监护1)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如心率、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变化情况。
2)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观察各通气参数是否符合患者情况,是否需要调节。
ICU技术操作规范书1. 引言该文档旨在制定ICU(重症监护室)的技术操作规范,以确保医疗人员在ICU环境中的安全和有效工作。
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进入ICU从事技术操作的医疗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
3. 操作要求3.1. 操作前准备:- 在进行技术操作之前,医疗人员应保证自身状态良好,没有疲劳、缺乏睡眠等情况。
- 准备好所需操作工具和设备,确保其完好和洁净。
3.2. 技术操作流程:- 在进行技术操作时,医疗人员应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保证每一步骤的正确执行。
- 执行技术操作前,医疗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相关医嘱,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3.3. 密切观察和监测:- 在技术操作期间,医疗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进行记录。
- 对于监测设备的使用,医疗人员应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及时进行校准和维护。
3.4. 操作后的处理:- 在技术操作完成后,医疗人员应对操作工具和设备进行及时的清理和消毒,确保下一次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同时,医疗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后续观察和评估,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4. 监督与改进4.1. 监督机制:- 对ICU技术操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确保医疗人员遵守操作规范。
- 通过定期举行例会、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操作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疗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意识。
4.2. 改进措施:- 对发现的操作规范不符合情况及时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 定期审查和更新操作规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5. 附录- 相关技术操作流程图示- 常见技术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以上是ICU技术操作规范书的基本内容,具体操作细节和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希望该规范能够对ICU技术操作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起到指导作用。
icu技术操作规范篇一:ICU技术操作规程ICU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呼吸机操作规程1、查对病人,神志清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2、接通电源、气源,接模拟肺开机,开显示屏。
3、根据病情,调节各参数:通气方式、FiO2、VT、R、I/E、PSV、PEEP、灵敏度等,设定报警范围:高压限、低压限、分钟通气量低限、分钟通气量高限等。
4、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是否正常,出现报警及时查找原因排除。
5、湿化器加灭菌蒸馏水至标准刻度,打开电源,调节加热温度至需要温度。
注意储水器处于管道的最低位置,防止积水倒流。
6、去掉模肺,连接病人,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及报警情况,出现报警及时查找原因排除。
7、记录:上机时间、相应参数、上机前血气结果。
8、使用过程中随时观察气道压力的变化及病人病情的变化,上机半小时后应复查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进行必要的参数调节。
9、待病人血气分析、呼吸频率恢复正常、自主呼吸强,自主呼吸方式1小时以上,没有呼吸困难征象时,可间歇停呼吸机或停机。
10、将呼吸机与病人分离,关主机、空气压缩机、监护屏开关、湿化器开关、切断气源、电源,消音。
11、整理床单元,并继续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
12、去除湿化器内滤纸,各部位消毒后备用,防交叉感染。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操作规程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
2、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3、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者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成人为150—200mmHg);4、打开冲洗水瓶。
5、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负压管相连。
6、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纸巾上。
用戴无菌手套的一只手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
7、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
icu最新规范标准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专门用于治疗和监护重症患者的部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提高,ICU 的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根据最新的医疗实践和研究制定的ICU规范标准:ICU最新规范标准一、ICU设施与环境要求1. ICU应设立在医院内部便于快速响应的位置,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生命支持系统。
2. 病房应保持清洁、安静,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湿度。
3. 每个ICU床位应配备独立的监护设备,包括心电监护、血压监测、呼吸监测等。
二、ICU人员配备标准1. ICU应配备足够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以保证24小时不间断的监护和治疗。
2. 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ICU的诊疗流程和紧急情况处理。
三、ICU患者接收与转出标准1. ICU接收的患者应为需要密切监护和高度技术支持的重症患者。
2. 患者转出ICU应根据其病情稳定程度和恢复情况,由主治医师和ICU团队共同决定。
四、ICU诊疗操作规范1. ICU内的所有诊疗操作应严格遵循医院的感染控制标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对于危重患者,应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计划。
五、ICU监护与记录标准1. ICU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实施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并及时记录监测数据。
2. 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措施、护理记录等应详细记录在病历中,以便于跟踪和评估。
六、ICU感染控制与预防标准1. ICU应定期进行环境和设备的消毒,确保无菌环境。
2.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减少感染风险。
七、ICU患者护理标准1. ICU患者应得到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
2.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八、ICU教育培训与质量改进1. ICU团队应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以更新知识和技能。
2. ICU应实施质量改进计划,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技术操作规范一、心肺脑复苏(一)、单人心肺复苏术(二)、双人心肺复苏术二、人工气道吸痰技术(一)、开放式(二)、密闭式三、持续声门下吸引四、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五、气管切开术后换药技术六、PICC、CVC换药技术七、动脉穿刺与动脉置管术八、中心静脉压监测技术九、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十、PICCO监测技术十一、颅内压的监测十二、俯卧位通气一、心肺脑复苏(一)概念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心跳、呼吸骤停及意识丧失,迅速而有效的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可使呼吸循环重建,同时积极保护大脑功能,能够促进功能的恢复,这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和过程称为心肺脑复苏(CPCR)。
(二)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病人的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病人。
(三)心搏骤停标志及复苏成功有效特征1、心搏骤停标志:(1)意识突然丧失、昏倒;(2)面色苍白或发绀;(3)瞳孔散大;(4)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是心搏骤停早期最可靠表现,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心肺复苏有效特征:(1)颈动脉搏动恢复;(2)面色、口唇、甲床色泽转红;(3)出现自主呼吸;(4)扩大的瞳孔缩小;(5)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6)心电图波形改善;(7)收缩压在60mmHg以上。
(四)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步骤1、礼仪、仪容:着装整洁、洗手2、评估环境:安全3、全面评估病人情况(1)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拍打病人肩部、大声呼喊“你怎么了”。
(2)判断有无脉搏:触摸颈动脉应在10s内完成。
(3)判断有无呼吸:充分暴露胸部,目视胸部,观察有无起伏10s内。
4、判断无意识后,紧急呼救,带上除颤仪。
5、放置合适体位:松解衣领及衣扣,去枕仰卧于硬质的平面上,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6、胸外心脏按压(1)按压部位: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处。
(2)一手掌跟重叠在另一个手背上,保证手掌全力压在胸骨上,使手指脱离胸壁。
重症医学科(ICU)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
1.技术能力要求
(1)掌握基本的心电监护技能,能判断异常心电图。
(2)掌握基本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能初步判断血液动力学的异常变化。
(3)掌握基本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急救药物的使用等。
(4)熟练使用各种输液泵、微量泵、空肠泵,正确实施输液治疗、微量药物治疗和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
(5)掌握气道管理护理技术,熟悉呼吸机操作技术,正确实施呼吸机治疗。
(6)掌握外科各类管路的护理,胸部物理治疗技术。
(7)掌握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以及各种创伤性操作的配合技术,如深静脉穿刺术、气管切开术、腹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的配合技术等。
(8)熟悉多脏器的支持技术,如血液净化技术、体外起搏技术等。
(9)掌握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10)具有各专科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2.工作标准
(1)通过ICU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培训、考核。
(2)熟练掌握ICU的基础、专科知识和技能。
(3)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常规。
(4)具有良好的慎独精神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5)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疏导能力。
(6)护理记录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
(7)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8)按护理部的年培训计划参加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考核成绩须达到85分以上。
目录中心静脉置管 (1)动脉穿刺术及微量血血气分析 (8)支气管镜治疗 (10)气管插管术 (12)电除颤 (14)呼吸机应用 (15)无创心功能监测 (16)心电图分析 (17)血糖仪的使用 (19)中心静脉营养及血制品的应用 (20)中心静脉置管一、入选条件: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是高风险的操作,必须是临床一线的执业医师才可成为置管的申请者,申请者需具备:1在重症监护室工作1年以上;2临床经验丰富、动手操作能力强,专业奉献精神好,并有一定中心静脉知识和技能人员;3熟悉局部解剖结构;二、操作培训:1科室培训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对入选的申请人先后进行理论培训和操作指导;理论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局部解剖、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部位和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置管技术、操作程序、并发症防治、感染控制、职业安全防护、质量保证与质效提高等;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让其在穿刺条件较好的患者中进行实际操作,指导老师必须在现场;若一次穿刺不成功,则必须有指导老师亲自操作,以免因多次穿刺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和将来血管选择的有限性;三、准入资格认定:1科室审核认定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符合条件人员经过以上严格的理论培训及操作培训后,且理论考核成绩>90分,股静脉穿刺在指导下实际操作成功10例以上,锁骨下静脉和颈静脉穿刺在指导下实际操作成功20例以上,可以以书面形式申请置管资质;审核认定小组对其进行考评,先书面测试相关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的评估考核;由置管技术准入审核组的2名成员进行现场考核,对操作流程规范、技术准确熟练、一次穿刺成功者,结合其在操作训练中的技巧和熟练程度审定其置管资格;考核合格者上报医务处,由医院认定其置管资格,并以医院文件形式公布拥有相应操作资格的人员名单;不具备操作资格的医疗人员不得施行中心静脉;申请培训条件1.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责任心强;2.具有临床执业医师技术资格;3.从事消化内科临床专业3月以上,熟练掌握腹腔穿刺术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规范;二、申请准入条件1. 已完成腹腔穿刺术培训;2.作为一助腹腔穿刺术50例以上,无重大差错事故;3.科内组织考核,笔试及操作成绩均95分以上;三、具备以上条件后,填写准入申请书,医务处及分管院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授权;四、再授权制度1.每两年再授权一次,重新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2.对每人的操作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符合以下条件者可再授权:1 操作成功率90%以上;2 并发症发生率10%以下;3 无重大差错事故;4 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95分以上;3.不符合上述条件者,须进行再培训,培训期半年,半年后重新申请准入,条件同上;胸腔穿刺术授权制度、程序及标准1术者具备的条件及培训方案具有胸腔穿刺技术资质的医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2有1年以上呼吸内科临床工作经验;3在本院需要有1年以上学习胸腔穿刺临床工作经历期间跟随具有资质医师学习至少20例以上;4考核先进行理论培训,以中华医学会临床技能操作规范为教材;理论考核成绩>90分,再进行操作考核,操作考核>90分,获得上级指导医师评价认可后,经2名以上具有胸腔穿刺资质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推荐;5具备以上条件者医院方许可其申请及授权可进行胸腔穿刺相关操作;二胸腔穿刺术资格复评制度1由科主任组织定期对胸腔穿刺术资格进行复评,每年度进行1次; 2格授权许可实施动态管理,获得胸腔穿刺术资格医师每年度均应进行资格复评;3复评分为理论及操作两部分,每部分得分均不少于90分4每年的胸腔穿刺术操作不少于30例5当出现下列情况,则应当取消或降低其操作的权利;①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须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②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③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予以取消胸腔穿刺术操作资质;分级原则根据需行腰椎穿刺检查患者的个体情况、手术者级别及理论和实践成绩划分为非限制级、限制级两级;1,非限制级:年龄8-75岁,无脊柱侧弯、畸形、能自主配合、无严重肥胖者;2,限制级:年龄小于8岁或大于75岁,过度肥胖、合并脊柱侧弯、畸形,配合较差或有其他合并情况,考虑腰椎穿刺困难者;二、分级管理1,各级医师应遵循腰椎穿刺术分级权限,通过申请、考核后由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推荐和医务处授权后取得腰椎穿刺术权限,未取得授权者不得独立承担该项操作,其有关医疗行为应在上级医师亲自指导下完成;2,腰椎穿刺术权限授予原则:1非限制级权限授予:实习医师、研究生、进修医师和我院低年资住院医师在我科临床一线工作两周以上,辅助穿刺两例以上,经理论和实践考核为优秀;2限制级权限授予:高年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在我科临床一线连续工作3年以上,经理论和实践考核为优秀;动脉穿刺术及微量血血气分析一、入选条件:动脉穿刺及微量血血气分析是高风险的操作,必须是临床一线的医生、护士才可成为穿刺的申请者,申请者需具备:1在重症监护室工作1月以上;2动手操作能力强,专业奉献精神好,并有一定挠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解剖知识及酸碱平衡知识;二、操作培训:1科室培训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对入选的申请人先后进行理论培训和操作指导;理论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动脉穿刺的目的、穿刺部位和穿刺工具的合理选择、操作程序、并发症防治、职业安全防护、质量保证与质效提高,酸碱平衡知识,血气分析仪的使用等;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让其在穿刺条件较好的患者中进行实际操作,指导老师必须在现场;若一次穿刺不成功,则必须有指导老师亲自操作,以免因多次穿刺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和将来血管选择的有限性;三、准入资格认定:1科室审核认定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符合条件的人员经过以上严格的理论培训及操作培训,且理论考核成绩>90分,足背动脉穿刺在指导下实际操作10例以上,股动脉穿刺在指导下实际操作20例以上,挠动脉穿刺在指导下实际操作20例以上,可以申请动脉穿刺资质;审核认定小组对其进行考评,先书面测试相关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的评估考核;由准入审核组的2名成员进行现场考核,对操作流程规范、技术准确熟练、一次穿刺成功者,结合其在操作训练中的技巧和熟练程度审定其置管资格;考核合格者由科室认定其动脉穿刺及血气分析操作资格,并科室备案;不具备操作资格的医疗人员不得施行动脉穿刺及微量血血气分析;支气管镜吸痰一、入选条件:纤支镜下吸痰操作是高风险的操作,必须是监护室临床一线的执业医师才可成为该操作的申请者,申请者需具备:1在重症监护室工作3年以上;2临床经验丰富、动手操作能力强,专业奉献精神好,并有一定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知识和气管支气管解剖知识;二、操作培训:1科室培训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对入选的申请人先后进行理论培训和操作指导;理论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纤支镜的操作要点、支气管解剖、适应症禁忌症、操作程序、并发症防治等;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让其在条件较好的患者中进行实际操作,指导老师必须在现场;若操作不顺利,则必须有指导老师亲自操作,以免对病人造成损害;三、准入资格认定:1科室审核认定小组成员有: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符合入选条件人员经过以上严格的理论培训及操作培训,且理论考核成绩>90分,纤支镜下吸痰操作在指导下实际操作20例以上,可以以书面形式申请操作资质;审核认定小组对其进行考评,先书面测试相关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的评估考核;由准入审核组的2名成员进行现场考核,对操作流程规范、技术准确熟练者,结合其在操作训练中的技巧和熟练程度论审定其纤支镜下吸痰操作资格;考核合格者上报医务处,由医院认定其置管资格,并备案;不具备操作资格的医疗人员不得施行纤支镜操作;气管插管术一、入选条件:气管插管术要求快速、准确,成功率100%,必须是临床一线的执业医师才可成为插管的申请者,申请者需具备:1重症监护室工作1年以上;2临床经验丰富、动手操作能力强,专业奉献精神好,熟悉局部解剖知识;二、操作培训:1科室培训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先对入选的申请人先后进行理论培训和操作指导,理论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气管插管适应症、禁忌症、操作程序、并发症防治、困难气管插管操作、职业安全防护、质量保证与质效提高等;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让其在插管条件较好的患者中进行实际操作,但指导老师必须在现场;若一次插管不成功,则必须有指导老师亲自插管,以免延误抢救时机;三、准入资格认定:1科室审核认定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符合入选条件者经过以上严格的理论培训及操作培训,且理论考核成绩>90分,经口气管插管在指导下实际操作20例以上,经鼻气管插管在指导下实际操作20例以上,可以以书面形式申请插管资质;审核认定小组对其进行考评,先书面测试相关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的评估考核;由审核组的2名成员进行现场考核,对操作流程规范、技术准确熟练、一次插管成功者,结合其在操作训练中的技巧和熟练程度审定其插管资格;考核合格者由科室认定其插管资格,并科室备案;不具备操作资格的医疗人员不得施行气管插管;电除颤一、入选条件:电除颤术要求快速、准确,技术要求高,必须是临床一线的执业医师才可成为电除颤的申请者,申请者需具备:1重症监护室工作1年以上;2临床经验丰富、动手操作能力强,专业奉献精神好,并具有一定的心电生理知识;二、操作培训:1科室培训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参照急救技能培训标准,对入选的申请人先后进行理论培训和操作指导;每月1次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电除颤现状和展望、适应症、禁忌症、操作程序、并发症防治、职业安全防护、质量保证与质效提高等;医院专门配置可以模拟操作的模型,先指导培养对象在模型上操作,待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再让其在情况允许的患者中进行实际操作,但指导老师必须在现场指导,以免延误抢救时机;三、准入资格认定:1科室成立审核认定小组,成员有:杨海卫主任医师,孙强、姜文、耿衍忠主治医师;2经过以上严格的理论培训及操作培训,且理论考核成绩>90分,电除颤或电复律在指导下实际操作20例以上,可以以书面形式申请电除颤或电复律资质;审核认定小组对其进行考评,先书面测试相关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的评估考核;由审核组的4名成员进行现场考核,对操作流程规范、技术准确熟练、除颤成功者,结合其在操作训练中的技巧和熟练程度,集体讨论审定其电除颤资格;考核合格者由科室认定其电除颤资格,并备案;不具备操作资格的医疗人员不得施行电除颤或电复律;呼吸机应用一、入选条件:呼吸机应用必须是临床一线的执业医师才可成为呼吸机应用的申请者,申请者需具备:1重症监护室工作1年以上;2临床经验丰富、动手操作能力强,专业奉献精神好,并具有一定的呼吸循环生理知识;二、操作培训:1科室培训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对入选的申请人先后进行理论培训和操作指导;理论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呼吸机应用的现状和展望、适应症、禁忌症、操作程序、并发症防治、呼吸机项目监测等;待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让其进行实际操作,指导老师必须在现场,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三、准入资格认定:1科室审核认定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符合入选条件者经过以上严格的理论培训及操作培训,且理论考核成绩>90分,呼吸机应用在指导下实际操作10例以上,可以以书面形式申请呼吸机应用的资质;审核认定小组对其进行考评,先书面测试相关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的评估考核;由审核组的2名成员进行现场考核,对操作流程规范、技术准确熟练者,结合其在操作训练中的技巧和熟练程度审定其呼吸机应用资格;考核合格者由科室认定其呼吸机应用资格,并备案;不具备操作资格的医疗人员不得应用呼吸机;无创心功能监测一、入选条件:无创心功能监测必须是临床一线的执业医师才可成为申请者,申请者需具备:1在重症监护室工作3月以上;2临床经验丰富、动手操作能力强,专业奉献精神好,并具有一定的心电生理知识和技能人员;二、操作培训:1科室培训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对入选的申请人先后进行理论培训和操作指导;理论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无创心功能监测的适应症、操作程序、各项参数的分析等;待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后进行实际操作,指导老师必须在现场指导; 三、准入资格认定:1科室审核认定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符合入选条件人员经过以上严格的理论培训及操作培训,且理论考核成绩>90分,在指导下实际操作5例以上,可以以书面形式申请无创心功能监测资质;审核认定小组对其进行考评,先书面测试相关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的评估考核;由技术准入审核组的4名成员进行现场考核,对操作流程规范、技术准确熟练、结合其在操作训练中的技巧和熟练程度审定其资格;考核合格者由医院认定其无创心功能监测资格,上报医务处,并以医院文件形式公布拥有相应操作资格的人员名单;不具备操作资格的医疗人员不得施行无创心功能监测;心电图分析一、入选条件:心电图分析要求细致、准确,必须是临床一线的医师才可成为心电图应用的申请者,申请者需具备:1重症监护室工作1月以上;2临床经验丰富、动手操作能力强,专业奉献精神好,并具有一定的心电生理知识;二、操作培训:1科室培训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对入选的申请人先后进行理论培训和操作指导;理论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心电图机操作步骤、常见心电图分析等;待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后,进行实际操作,指导老师必须在现场指导,以免延误抢救时机;三、准入资格认定:1科室审核认定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符合入选条件的人员经过以上严格的理论培训及操作培训,且理论考核成绩>90分,心电图在指导下实际操作10例以上,可以以书面形式申请心电图应用资质;审核认定小组对其进行考评,先书面测试相关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的评估考核;由审核组的2名成员进行现场考核,对操作流程规范、技术准确熟练者,结合其在操作训练中的技巧和熟练程度审定其资格;考核合格者由科室认定其心电图应用资格,并备案;不具备操作资格的医疗人员不得施行心电图操作;血糖仪的使用一、入选条件:血糖仪的使用必须是临床一线的医生、护士才可成为申请者,申请者需具备:1在重症监护室工作1月以上;2动手操作能力强,专业奉献精神好,并具有一定的血糖监测知识;二、操作培训:1科室培训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对入选的申请人先后进行理论培训和操作指导;每月1次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血糖监测的目的、针刺部位的合理选择、操作程序、感染防治、职业安全防护等;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让其进行实际操作;三、准入资格认定:1科室审核认定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符合入选条件人员经过以上严格的理论培训及操作培训,且理论考核成绩>90分,血糖仪的应用在指导下实际操作10例以上,可以申请血糖仪使用资质;审核认定小组对其进行考评,先书面测试相关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的评估考核;由准入审核组的2名成员进行现场考核,对操作流程规范、技术准确熟练、一次操作成功者,结合其在操作训练中的技巧和熟练程度论审定其资格;考核合格者由科室认定其血糖仪使用的资格,并科室备案;不具备操作资格的医疗人员不得使用血糖仪;中心静脉营养及血制品的应用一、入选条件:中心静脉营养及血制品的应用是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操作,必须是中级以上医生才可成为申请者,申请者需具备:1在重症监护室工作5年以上;2专业奉献精神好,并具有较好的营养支持治疗及合理用血知识;二、操作培训:1科室培训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对入选的申请人进行理论培训;理论培训内容包括:中心静脉营养及血制品应用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防治、职业安全防护等;三、准入资格认定:1科室审核认定小组成员:杨海卫主任医师,姜文副主任医师,孙强、耿衍忠主治医师2符合入选条件人员经过以上严格的理论培训,且理论考核成绩>90分,可以申请中心静脉营养及血制品应用的资质;审核认定小组对其进行考评,书面测试相关理论知识,由准入审核组的4名成员进行现场考核,集体讨论审定其资格;考核合格者由科室认定其中心静脉营养及血制品应用的资格,并科室备案;。
ICU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36ICU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一、技能要求;1、掌握基本的心电监护技能,能判断异常心电图;2、掌握基本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能初步判断血液;3、掌握基本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电击除颤,;4、熟练使用各种输液泵、微量泵、空肠泵,正确实施;肠外营养治疗;5、掌握气道护理技术,熟悉呼吸机操作技术,正确实;6、掌握各种创伤性操作的配合技术,如深静脉穿刺术;胸ICU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一、技能要求1、掌握基本的心电监护技能,能判断异常心电图.2、掌握基本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能初步判断血液动力学的异常变化。
3、掌握基本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急救药物的使用等.4、熟练使用各种输液泵、微量泵、空肠泵,正确实施输液治疗、微量药物治疗和肠外营养治疗。
5、掌握气道护理技术,熟悉呼吸机操作技术,正确实施呼吸机治疗。
6、掌握各种创伤性操作的配合技术,如深静脉穿刺术、气管切开术、腹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的配合技术。
7、熟悉多脏器的支持技术,如血液净化技术、体外起搏技术等。
8、具有各专科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二、工作标准1、通过ICU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培训、考核.2、熟练掌握ICU的基础、专科知识和技能。
3、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制度、ICU制度和操作常规。
4、具有良好的慎独精神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5、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疏导能力和富有爱伤观。
6、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血透室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一、技能要求1、血透室护理人员必须依法执业,持证上岗.工作一年及以上的护士须持有上海市血透质控中心《培训合格证书》。
2、首次从事血液透析工作的护士,必须在专职老师带教下进行不少于三个月的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3、严格执行岗位制度,高度的工作责任性.4、熟悉各种透析方式的原理,熟练掌握各种机型透析机的操作规程、报警识别及紧急处理。
5、熟练掌握各项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操作及治疗过程的监护和护理。
ICU护理的关键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在医疗领域中,ICU(重症监护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ICU护理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本文将探讨ICU护理的关键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以帮助护士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首先,ICU护理的一个关键注意事项是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患者在ICU中通常处于危重状态,生命体征的变化可能意味着疾病的进展或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需要经常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和血压等指标,以及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疼痛程度。
这些数据对于护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发现患者的变化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其次,ICU护理需要护士具备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
例如,护士需要掌握插管技术,包括气管插管和胃肠插管等。
插管是ICU护理中常见的操作,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呼吸道通畅和营养摄入。
此外,护士还需要掌握静脉穿刺技术,以便给患者输液、注射药物或抽取血液样本。
这些技术操作需要护士具备高度的技术熟练度和谨慎性,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外,ICU护理还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ICU中的患者通常需要多学科的治疗和护理,包括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和康复师等。
护士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患者的护理计划。
此外,护士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治疗方案、提供情绪支持和回答问题。
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除了以上提到的关键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ICU护理还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
护士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常见的并发症和治疗方法。
此外,护士还需要了解和应用ICU中常用的监测设备和治疗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和血气分析仪等。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ICU护理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关键注意事项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及时记录,技术要求包括熟练的插管和静脉穿刺技术,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及丰富的临床知识。
ICU护理的关键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一种提供高度监护和专业护理的特殊医疗单位。
作为护士,护理ICU患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ICU护理的关键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以帮助护士们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工作。
一、环境管理在ICU工作,护士们需要时刻保持洁净而安静的工作环境。
这涉及到定期清洁和消毒ICU设备、保持气流清新、控制噪音、维护恒温等方面。
此外,护士还要确保病房内的设备齐全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二、患者安全1. 交叉感染控制:护士们必须掌握并严格遵守交叉感染控制的标准操作程序,如正确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并根据需要进行手卫生消毒。
2. 预防跌倒:ICU患者病情较重,运动能力较弱,护士要留意患者的行动,并采取措施预防跌倒,如使用床栏、留意地面湿滑等。
3. 药物管理:准确核对医嘱,正确给药,确保剂量准确,并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
三、呼吸管理1. 气道管理:维持患者气道通畅是ICU护理的重点之一。
护士需要掌握气管插管、拨痰、吸氧等技术,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气道情况,及时处理气道阻塞、痰液潴留等问题。
2. 机械通气:护士需要掌握机械通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并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调整通气参数。
四、循环管理1. 血压监测: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循环指标,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监测和记录。
2. 静脉置管:护士要熟练掌握静脉置管技术,通过合适的静脉通道给予药物或输液,并及时观察置管部位有无红肿、渗血等异常情况。
3. 导尿管理:护士要掌握正确的导尿技术,并特别关注导尿管是否通畅,有无感染等问题。
五、感染控制1. 患者隔离:护士要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进行隔离措施,包括必要时佩戴隔离衣、手套等。
2. 消毒措施:护士要定期对病房、设备进行消毒,特别是对共用设备和排泄物的处置要加强消毒管理。
3. 手卫生:护士要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经常进行手部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