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率常数k 在数值上等于当CA=CB=1.0 时的反应速率,通常也称为比反应速率。 速率常数k 的因次与反应级数直接相关。 k与温度、压力、催化剂浓度或所用的溶 剂等因素有关。 在催化剂、溶剂等影响因素固定时,k就仅仅是反应温 度T的函数,并遵循阿累尼乌斯(Arrhenius)方程: k k0 exp[ E] RT 均相反应动力学 化学计量方程: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在反 应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方程。 如方程: N2+3H2=2NH3 上式可以写成如下的一般化形式: N2+3H2-2NH3=0 一个由S个组分参予的反应体系,其计量方程可 写成: α1Al+α2A2+……+αSAS=0 式中:AS i表示i Ai组i 分,0 αi为i组分的计量系数。 i 1 (rA)kCA aCB b 则要分别假定各反应级数,再根据 (2-8) dCA dt kCAaCBb 分离变量积分(式中CA和CB不是独立的,它们受计量方程 和物料衡算等关系约束)可得其积分式: kt CA0 dCA C C CA ab AB 以 CA0 dC A 对t绘图,若得直线,则假设速率式正确。 C C C A 反应组分A和B的反应级数;这些指数的代数和 则称为总反应级数。 反应级数不能独立表示反应速率的大小,只 表明反应速率对各组分浓度的敏感程度。 反应级数的值是由实验获得的,与反应机理 无直接的关系,也不一定等于计量系数。 反应级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亦可是负数, 但总反应级数在数值上不可能大于3。 ② 速率常数k 如假定为二级反应,则速率方程为: rA dCA dt kC2A 积分可得: kt1 1 1 xA CA CA0 CA01xA (2-16) 根据实验数据,以 1 CA 或 1 xA C A0 1 xA 对t绘图,若得直线, 则假设速率式正确。直线斜率=k,反应级数=2;否则需重 新假定速率方程。 如果速率方程与两种或以上两种组份的浓度有关,即: A 为进入反应系统的组分A被反应掉的分数。 xA组 组 分 分 A A 反 起 应 始 掉 时 的 的 摩 摩 尔 尔 数 数 nA 0 nA 0nA C A0 C A C A0 (恒容系统) (2-12) 2.2 等温恒容过程 2.2.1 单一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单一反应:只用一个计量方程即可唯一地给出 各反应组份之间量的变化关系的反应体系。 组分A的摩尔数变化量。 例: AABBSSRR (rA) dnA Vdt (2-1) A 组 分 摩 尔 数 的 反 应 变 化 量 反 应 时 间 反 应 体 积 反应物: (rA ) dnA Vdt (rB ) dnB Vdt 产物: rS dn S Vdt rR dn R Vdt 各反应组分的反应速率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rA rB rR rS r ab AB 斜率=k,但往往难以积出,要用数值积分或图解积分。 (2)可逆反应 对于反应 A A SS 若正逆反应均为一级,则反应动力学方程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关键是确定出速率方程中 的参数—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继而推导出其 速率方程的积分式,并对其动力学特征进行了 解分析。 2.2.1.1 积分法 (1)单一不可逆反应 对于反应: A AB BSS 如果系统恒温恒容,且速率方程仅与一种组份 的浓度有关,则其速率方程: (rA) kCAa 则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即可确定其速率方程。 活化能求取: 由实验测得各反应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值后,再 按阿累尼乌斯方程来求得。将式(2-7)两边取对数,得: 按lnkln对k1/lnTk标0 绘E R时T1, 即可得到一条斜率 为E/R的直线,由此 可获得E值。 ln k lnk0 slop=-E/R 1/T 反应转化率 x :在间歇系统中,转化率可定义 规定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为负,产物的计量系数 为正。 计量方程仅表示由于反应引起的各反应物之间 量的变化关系,与反应的实际历程无关。 单一反应:用—个计量方程即可描述各反应组 分之间量变化关系的反应。 复合反应:必须用两个(或更多)计量方程才能 确定各反应组分在反应时量变化关系的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反应体积(空间)中 k1C H 2 C 2 B r2 k2 C (2-6) HBr C B r2 幂函数型速度方程 例:不可逆反应 AA BB SS R R 反应物A的反应速率为: (rA)kCA aCB b (2-4) 对于气相反应,常用组分的分压来代替速率 方程中的浓度项,式(2-5)。 动力学参数a、b和k的物理意义 ① 反应级数:各浓度项上方的指数a和b分别是 假定速率方程的形式(假定反应级数); 如假定为一级反应,则有: rA dCA dt kCA 积分可得: ktln(C CAA0)ln(11xA) (2-11) 根据实验数据,以 l n ( C A0 CA ) 或 ln (1 1 x A ) 对t绘图(图 2-2),若得直线,则假设速率式正确。直线斜率=k, 反应级数=1;否则需重新假定速率方程。 A B R S (反应相对速率) 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系体积恒定时,各组分的 反应速率可简化为: (rA ) dCA dt (rB ) dCB dt rS dC S dt rR dC R dt (2-2) 反应速率方程 用于均相反应的速率方程有两类: 双曲函数型和幂函数型。 双曲函数型速率式通常是由所设定的反应机理 而导得的: 1 rH B r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精选 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基础 2.1 概述 2.2 等温恒容过程 2.3 等温变容过程 2.1 概述 均相反应:是指参予反应的各物质均处同一个 相内(液相或气相)进行的化学反应。 宏观条件:强烈的混合手段; 微观条件:必须是均相体系,是指在一个相中的 反应物料是以分子尺度混合的; (2-7) 式中:k0称为指前因子或频率因子; E为反应的活化能,因次为 J/mol; R为通用气体常数。 频率因子k0与T成正比,但与e x p [ 项E ]相比,其受 RT 温度的影响不显著,可近似地看成是与温度无 关的常数。 活化能E的物理意义是把反应分子‘激发’到可 进行反应的“活化状态”时所需的能量。活化 能E表明反应速率对各组分浓度的敏感程度,E 愈大,反应速率对温度就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