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第八章》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8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复习教案5篇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复习教案1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一.理解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
1.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个增加到8个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正价由+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最低负价由-4到-1、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掌握证明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
1.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较强的金属能把金属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Ba等除外)。
2.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夺取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较强的非金属能把金属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或酸溶液中置换出来(F2除外)三.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熟记主族元素的名称及符号。
1.记住7个横行,即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不完全)。
2.记住18个纵行,包括7个主族(ⅠA~ⅦA)、7个副族(ⅠB~ⅦB)、1个第Ⅷ族(第8、9、10纵行)和1个0族(即稀有气体元素)。
3.记住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氢、硼、硅、砷、碲、砹与锂、铝、锗、锑、钋之间)。
4.能推断主族元素所在位置(周期、族)和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
四.能综合应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1.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主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元素正价数=8-∣最低负价∣。
初中化学第8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能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3. 掌握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1. 化学能的概念和性质。
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3. 热效应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能量的种类和转化。
2.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计算。
四、教学内容:1. 化学能的概念和性质(1)能量的种类及其转化(2)化学能的定义和单位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燃烧和腐蚀的能量变化3. 热效应的计算方法(1)反应热(2)标准生成焓的计算方法五、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发现。
2. 利用例题和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对能量转化的思考,引出本章主题。
2. 学习化学能概念和性质,探讨能量的种类和转化规律。
3. 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特点。
4. 学习热效应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分析演练,让学生掌握反应热和标准生成焓的计算方法。
5. 结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和小组讨论,以及课后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学习氛围的建立。
八、拓展延伸:1. 学生可通过实验观察更多不同物质间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增强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2. 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热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扩展对化学反应机理的认识。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复习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了解如何调节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化学反应速率的调节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第八单元内容;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实验器材和试剂。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二、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 基本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形成的量。
2. 计算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为速率=(Δ物质浓度)/ 时间间隔。
三、探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 温度: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2. 浓度: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3. 压力:气体反应中,压力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4. 催化剂: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四、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节方法1. 控制温度:通过控制温度可以调节反应速率。
2. 调节浓度和压力: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者气体的压力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3. 使用催化剂:合理选择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五、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数据分析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六、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反思对本节课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结束。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导学教案一、中考考点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4.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5.记住金属活动性顺序,能根据金属活动性的不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6.掌握置换反应的特点,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7.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知道金属资源的现状和保护措施。
8.认识铁生锈的危害,知道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9.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二、第八单元知识点(一)、金属材料1、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3、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4、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生铁:含碳量2%~4.3% 钢:含碳量0.03%-2%不锈钢:含铬、镍的钢黄铜: 铜锌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 酸→盐+ H2↑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置后,盐可溶”)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初中化学第8章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内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如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语言表达质量守恒定律,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内容2.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3.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 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内容、本质以及验证方法。
2.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以及如何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质量守恒定律的奥秘。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烧水时水蒸气的消失,引发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内容、本质,以及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验验证: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 案例分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
3. 思考和探讨如何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第八章酸、碱、盐第一部分识记1、溶液的导电性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在溶液中存在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
但整个溶液不显电性,因为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量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量相等。
2、酸、碱、盐的概念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如:HCl H2SO4 HNO3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如:NaOH Ca(OH)2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盐,如:CuSO4NaCl Na2CO3·10H2O NH4Cl等。
3、盐酸、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质(1)纯净的浓盐酸是没有颜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工业品浓盐酸常因含有杂质(铁离子)而带黄色,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上方能形成白雾,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而形成盐酸小液滴。
(2)纯净的浓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
浓硫酸有吸水性,能用作某些气体(如:H2、O2、N2、CO、CH4)的干燥剂。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地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4、酸的通性(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Zn+H2SO4====ZnSO4+H2↑Fe+2HCl====FeCl2+H2↑(3)酸能跟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Fe2O3+6 HCl==== FeCl3+3 H2OCuO+ H2SO4==== CuSO4+ H2O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如:CaO Fe2O3 K2O MgO CuO等。
(4)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Al(OH)3+3HCl==AlCl3+3H2OMg(OH)2+2HNO3====Mg(NO3)2+2H2O(5)酸能与某些盐作用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共性及个别金属的特殊性,了解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常见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了解钢铁生锈的条件及防锈方法。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应用,知道炼铁的反应原理,会根据金属与酸及化合物溶液的反应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活动性。
【复习重点】掌握常见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了解钢铁生锈的条件及防锈方法.【复习难点】应用常见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说说铁是怎样的一种金属。
2.出示复习目标,由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知识梳理——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纯金属合金2.金属的物理性质:大多为银白色,都有金属光泽,常温下为固体(汞为液体)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3)铁:年产量最多的金属(4)银:导电性最好的金属(5)钨:熔点最高的金属(6)汞:熔点最低的金属4.合金:(1)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能:熔点低,硬度大,性能更优越。
(3)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专题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的认识;2.熟练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3.进一步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熟练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4.通过对铁锈蚀及防护的复习,进一步提升对金属锈蚀的探究能力,加强对金属资源保护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游戏、实验探究等情景,学生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归纳、概括、发现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学习,增强化学知识与实际结合,突出有用化学,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解决生活与社会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学情分析通过第八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金属的一些零碎的知识,但不容易内化应用,与原有知识形成网络。
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应用,并形成以金属为中心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梳理基本知识,形成金属与各物质之间的关系的网络科学系统。
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教学难点:构建金属与各物质之间的关系的网络。
教学方法:合作、展示、探究、练习教学用具:希沃白板、游戏扑克、实验药品与仪器、学案【复习学习】第一环节:【我来展示】教:我们将从“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锈蚀与保护”三个方面开展今天的金属之旅的学习。
请某一小组同学分享展示“金属材料专题小结”。
师生再梳理本专题的“知识树”(第一部分金属材料)。
【链接中考1】课堂练习教:我国的钢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现在我们玩与Fe有关的一个“小游戏”。
第二环节:【合作游戏】“扑克游戏”规则:请拿到Fe的同学先出牌,将能与Fe反应的牌全出,不能反应的牌留在手中。
将游戏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写在学案中。
的问题;3.进一步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熟练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4.通过对铁锈蚀及防护的复习,进一步提升对金属锈蚀的探究能力,加强对金属资源保护的认识。
第八单元复习1.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并会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同时会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4.掌握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画出本单元的知识树,如:金属和金属材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性质很感兴趣,欲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取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投入浓度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已知A、B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相同)。
(1)由图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对话正确的是甲、丙。
甲: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
乙:t2时,金属均有剩余。
丙:两种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B。
(2)结论:金属A、B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A<B。
启示:金属与酸反应涉及的量有:①金属的质量;②金属元素在反应中显示的化合价;③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④金属的活动性;⑤产生氢气的量;⑥产生氢气的时间;⑦酸的量。
这些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①当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时,对于相同质量的金属,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②在温度、金属颗粒大小和稀酸溶液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生成氢气就越快;生成氢气越快,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可通过曲线的斜率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斜率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则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解决这类问题有时要讨论两种情况:(1)如果酸足量,由于A、B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则产生氢气的量不同;(2)如果酸不足,产生氢气的量相同,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一定过量,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金属可能过量,也可能正好完全反应。
本题中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浓度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
由图示知产生氢气的量不相等,属于第一种情况。
初中化学第8章教案人教版【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2. 掌握化学反应中主要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基本规律。
3. 能够描述并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过程,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3.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4.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5. 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教学重点】1.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平衡原理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3. 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速率相关知识【教学难点】1. 能够正确理解并书写化学方程式2. 能够解释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速率变化规律【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及试剂2. PPT课件3. 教辅材料及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展示实验现象或引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反应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讲解化学反应基本概念(10分钟)介绍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平衡原理及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规律。
通过示意图或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15分钟)详细讲解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掌握方程式平衡的技巧和规律。
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讲解解题思路。
四、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0分钟)讲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规律,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及特点。
通过实验或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五、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10分钟)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作用原理。
通过实验或案例让学生了解影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六、总结与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提出问题并设立作业,激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兴趣和思考。
【教学反馈】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验结果,检验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掌握程度,及时纠正错误,激发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复习教案模板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们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复习教案1一、说教材1、本课的地位、作用:《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
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
并且对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特点;认识分子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结合,对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重、难点确立为: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对自然、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等能力。
第八章酸、碱、盐第一部分识记1、溶液的导电性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在溶液中存在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
但整个溶液不显电性,因为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量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量相等。
2、酸、碱、盐的概念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如:HCl H2SO4 HNO3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如:NaOH Ca(OH)2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盐,如:CuSO4NaCl Na2CO3·10H2O NH4Cl等。
3、盐酸、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质(1)纯净的浓盐酸是没有颜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工业品浓盐酸常因含有杂质(铁离子)而带黄色,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上方能形成白雾,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而形成盐酸小液滴。
(2)纯净的浓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
浓硫酸有吸水性,能用作某些气体(如:H2、O2、N2、CO、CH4)的干燥剂。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地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4、酸的通性(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Zn+H2SO4====ZnSO4+H2↑Fe+2HCl====FeCl2+H2↑(3)酸能跟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Fe2O3+6 HCl==== FeCl3+3 H2OCuO+ H2SO4==== CuSO4+ H2O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如:CaO Fe2O3 K2O MgO CuO等。
(4)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Al(OH)3+3HCl==AlCl3+3H2OMg(OH)2+2HNO3====Mg(NO3)2+2H2O(5)酸能与某些盐作用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一、知识点梳理:1. 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光泽、密度等。
2. 金属的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金属和氧的反应、金属和水的反应等。
3. 金属的提炼:火法提炼、电解法提炼等。
4. 非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脆性、不良导体等。
5. 非金属的应用:硅的应用、碳的应用等。
6. 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2. 掌握金属和非金属的常见反应。
3. 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提炼方法。
4.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金属和非金属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2. 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和反应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金属和非金属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反应和提炼方法,介绍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和联系,并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示给学生。
3. 实验探究(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比较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差异。
例如,可以用烧杯测试金属的导电性、用火柴测试非金属的导电性等。
4. 拓展应用(10分钟)让学生思考金属和非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展开相关讨论,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重要性。
5. 练习巩固(10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思(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反思今后如何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思考并写下金属和非金属的应用领域及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1. 金属: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光泽、密度等。
2. 非金属:导电性、导热性、脆性、不良导体等。
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1. 金属和酸的反应2. 金属和氧的反应3. 金属和水的反应金属和非金属的提炼方法1. 火法提炼2. 电解法提炼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通过实验和实践探究金属和非金属的差异。
金属与金属矿物复习一、重点、难点突破(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1.共性:常温下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热和电的良导体(用作加热器具和导线),有延展性(能展成薄片、拉成丝)、密度大、硬度大、熔点高等共性,但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别。
2.特性:铁、铝等多数金属银白色,而铜为紫红色;多数为固态,而汞为液态等。
3.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合金的强度、硬度和抗腐蚀性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好,有更广泛的用途,生活中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如生铁和钢;钛和钛合金等。
钢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4.金属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例如,制造飞机机翼的金属,需要坚硬而质轻;用于制造切割工具的金属,需要有很大的硬度;制造电灯丝的金属,熔点要高;制造保险丝的金属熔点要低;制造化工设备的金属要耐腐蚀等。
但性质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的反应:金属因活泼性不同,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1)镁、铝等在常温下(在空气中)就能与氧气反应。
例:4Al+3O2=2Al2O3银白色的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①铁在常温下的干燥空气中,很难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会生成暗红色的疏松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xH2O)。
②铁丝在氧气中点燃,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3Fe+2O2Fe3O4(3)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2.与稀硫酸、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Mg+H2SO4=MgSO4+H2↑Mg+2HCl=MgCl2+H2↑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Fe+H2SO4=FeSO4+H2↑Fe+2HCl=FeCl2+H2↑3.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金属:Fe+CuSO4=FeSO4+Cu2Al+3CuSO4=Al2(SO4)3+3CuCu+2AgNO3=Cu(NO3)2+2Ag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及与盐溶液反应能否发生都取决于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
2021年九年级化学《第八章》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部分识记1、溶液的导电性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在溶液中存在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
但整个溶液不显电性,因为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量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量相等。
2、酸、碱、盐的概念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如:HCl H2SO4HNO3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如:NaOH Ca(OH)2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盐,如:CuSO4 NaCl Na2CO3·10H2ONH4Cl等。
3、盐酸、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质(1)纯净的浓盐酸是没有颜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工业品浓盐酸常因含有杂质(铁离子)而带黄色,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上方能形成白雾,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而形成盐酸小液滴。
(2)纯净的浓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
浓硫酸有吸水性,能用作某些气体(如:H2、O2、N2、CO、CH4)的干燥剂。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地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4、酸的通性(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Zn+H 2SO 4====ZnSO 4+H 2↑ Fe+2HCl====FeCl 2+H 2↑ (3)酸能跟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Fe 2O 3+6 HCl==== FeCl 3+3 H 2O CuO+ H 2SO 4==== CuSO 4+ H 2O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如:CaO Fe 2O 3 K 2O MgO CuO 等。
(4)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Al(OH)3+3HCl==AlCl 3+3H 2O Mg(OH)2+2HNO 3====Mg(NO 3)2+2H 2O(5)酸能与某些盐作用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2HCl+CaCO 3==CaCl 2+H 2O+CO 2↑(检验碳酸根离子,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HCl+AgNO 3===AgCl ↓+HNO 3(检验氯离子) H 2SO 4+BaCl 2==BaSO 4↓+2HCl(检验硫酸根离子) 5、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物理性质(1)纯净的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因此氢氧化钠可以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可用来干燥H 2 O 2 CO N 2 CH 4等。
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因此俗称为苛性钠、火碱、烧碱。
(2)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俗称为熟石灰、消石灰。
微溶于水,水溶液称为石灰水。
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CaO+H 2O==Ca(OH)2 6、碱的通性(碱在溶液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兰。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如:CO2+2NaOH=== Na2CO3+ H2O SO2+2NaOH=== Na2SO3+ H2O(3)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如:Ba(OH)2+H2SO4==BaSO4↓+2H2O Al(OH)3+3HCl==AlCl3+3H2O(4)碱能与某些盐作用,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如:Ca(OH)2+ Na2CO3==== CaCO3↓+2 NaOH (制烧碱的反应)3NaOH+FeCl3=====Fe(OH)3↓+ 3NaCl (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2+ CuSO4====Cu(OH)2↓+ Ba SO4↓(蓝色沉淀和白色沉淀)2NaOH+CuCl2=====Cu(OH)2↓+ CuCl2( 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反应)7、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用途(见书本)。
8、几种常见的盐(1)氯化钠俗称为食盐,化学式:NaCl。
(2)纯碱又名碳酸钠,化学式:Na2CO3, 其水溶液显碱性,从它的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为Na2CO3·10H2O(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
常温下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的空气中能失去结晶水成为粉末,发生风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3)硫酸铜(CuSO4):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能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呈蓝色。
从其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蓝色的,俗称胆矾或蓝矾,化学式为CuSO4·5H2O.胆矾(蓝色晶体)受热能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式为CuSO4·5H2O加热CuSO4+5H2O. (这个变化不是风化)硫酸铜有毒,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由它和熟石灰可配制波尔多液。
9、酸、碱、盐的溶解性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硝水中溶,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其余一般水中沉。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10、化学肥料的主要种类和特性(不包括微量元素)氮肥: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常用的氮肥有:(NH4)2SO4NH4NO3NH4HCO3NH4Cl NH3·H2O CO(NH2)2等。
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加强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常用的磷肥有:磷矿粉、钙镁磷肥等。
钾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常用的钾肥有:K2SO4KCl.复合肥料: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如:KNO3 NH4H2PO4KH2PO4.11、酸的分类酸碱的命名方法酸的分类:(1)根据酸的分子里是否含有氧原子,可以将酸分为含氧酸(如H2SO4HNO3)和无氧酸(如:HCl H2S);(2)根据酸分子电离时所生成的氢离子个数,可以将酸分为一元酸(如HCl HNO3)、二元酸(如H2SO4H2CO3)、三元酸(如H3PO4)等。
酸的命名:含氧酸称为“某酸”,无氧酸称为“氢某酸”。
碱的命名:称为氢氧化某。
Fe(OH)3:氢氧化铁,Fe(OH)2:氢氧化亚铁。
1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及特点: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复分解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可能有单质。
13、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运用(1)金属与酸(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位于氢前的金属(除K Ca Na)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生成氢气。
(2)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的前面的金属能反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 Ca Na外)14、PH PH与溶液的酸碱度PH的取值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且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7溶液呈酸性,且PH值越小酸性越强。
(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碱溶液一定显碱性)15、常见物质的俗名及化学式干冰—二氧化碳—CO2生石灰—氧化钙—CaO 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石灰石、大理石—碳酸钙—CaCO3盐酸—氯化氢—HCl 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纯碱—碳酸钠—Na2CO3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 酒精—乙醇—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 沼气、天然气—甲烷—CH4第二部分运用1、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如:Zn+H2SO4====ZnSO4+H2↑Mg+H2SO4====MgSO4+H2↑ Fe+H2SO4====FeSO4+H2↑Fe+2HCl====FeCl2+H2↑ 2Al+3H2SO4===Al2(SO4)3+3H2↑2Al+6HCl===2AlCl3+3H2↑(3)与碱性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如:Fe2O3+6 HCl==== FeCl3+3 H2OFe2O3+3 H2SO4===Fe2(SO4)3+3 H2OCuO+ H2SO4==== CuSO4+ H2O(4)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如:Ba(OH)2+H2SO4==BaSO4↓+2H2OAl(OH)3+3HCl==AlCl3+3H2O(5)与某些盐作用,生成新酸和新盐,2HCl+CaCO3==CaCl2+H2O+CO2↑(检验碳酸根离子,实验室制二氧化碳)HCl+AgNO3===AgCl↓+HNO3(检验氯离子)H 2SO4+BaCl2==BaSO4↓+2HCl(检验硫酸根离子)2HCl+Na2CO3==2NaCl+H2O+CO2↑(灭火器反应原理)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与酸性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
如:CO2+ Ca(OH)2=== CaCO3↓+ H2OCO2+2NaOH=== Na2CO3+ H2OSO2+2NaOH=== Na2SO3+ H2O(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Ba(OH)2+H2SO4==BaSO4↓+2H2OAl(OH)3+3HCl==AlCl3+3H2OMg(OH)2+2HNO3====Mg(NO3)2+2H2O(4)与某些盐作用,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
如:Ca(OH)2+ Na2CO3==== CaCO3↓+2 NaOH (制烧碱的反应)3NaOH+FeCl3=====Fe(OH)3↓+ 3NaCl (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2+ CuSO4====Cu(OH)2↓+ Ba SO4↓(蓝色沉淀和白色沉淀)2NaOH+CuCl2=====Cu(OH)2↓+ CuCl2(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反应)3、盐的化学性质(1)盐溶液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如:Fe+CuSO4====Cu+FeSO4Cu+2AgNO3===2Ag+Cu(NO3)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见酸的化性之5(3)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见碱的化性之4(4)盐与盐作用生成两种新的盐,如:NaCl+AgNO3===AgCl↓+NaNO3(检验氯离子)K 2SO4+BaCl2==BaSO4↓+2KCl(检验硫酸根离子)CaCl2+Na2CO3==2NaCl+ CaCO3↓小结:请归纳酸碱盐的8条化学性质。
.如图,旋塞 K2关闭着,装置A中盛有氯化氢气休,装置 C、D 、E 、F、G、中分别盛有五种不同的溶液, H 为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管,分液漏斗有 NaOH 的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