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思品(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8.9.2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21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九课第二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新人教版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2、能力目标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情感态度目标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平等、尊重方面的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讲授新课课前五分钟(一)导入新课设计各种方法,导入新课。
1、建议一:列举事例导入。
可以是教师列举生活实例,也可以让学生说说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然后引导他们正确规因,提出课题: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2、建议二:启发导入。
由教师讲述《电梯里的镜子》的故事,启发学生,引出课题。
根据主客观条件,教师可以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样,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变,使教学更加贴近教师的实际,有利于教师发挥个人的教学特长,体现教师教学风格和特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
那个国家的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
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白人姑娘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
她睡着了。
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
她坐了约15分钟。
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
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得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上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原来,她已经被太阳晒黑了。
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二)讲授新课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板书)情景活动一:某班一度流行起外号(活动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道理。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学情分析此节教学内容为八年级思品第九课第二框内容。
学生为初二。
针对学生平时在人际交往中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现实设计此课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2、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
4、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过程与方法: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布置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方式(上网、看书、询问长辈等)收集与人为善、理解和宽容他人的事例,为开展课堂教学做准备。
课堂上,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活动情境,如表演小品、讲述故事、开展小组辩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体验中感受理解他人,善待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处世之道,并且把这种感受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
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从情感体验上,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内化。
教学课时:一课时《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思路:1、阅读故事:梁楚瓜秧情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下面介绍一个个人之间交往的典型案例试着用一句比较合适的话(最好是格言)加以概括,并给这个故事取一个标题。
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过渡: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他人,体谅他人。
大到国家、单位,小到家庭、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这样。
下面介绍一个个人之间交往的典型案例。
3、出示故事:“管鲍之交”阅读后思考一个问题:你是否希望拥有象鲍叔牙这样的朋友?为什么?(因为人总难免犯错误,这是总希望得到朋友的谅解。
第二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设计一、从容说课第一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有两层意思。
一是,通过同学之间“起外号”的事例说明: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首先要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
教材用相关链接的材料,为学生提供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设计这个活动,意在帮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道理。
在活动中,要让学生结合学校中的情况摆出“起外号”的现象;结合各自的情况谈“被捉弄”的经历及自己的体验;讨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能强加于人”的道理;讨论“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能强加于人的理由;最后老师要注意总结提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
二是,通过小乔的事例,说明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正文的结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第二目“理解至上,善待他人”,主要有三层意思。
一是要学会换位思考。
教材由“管鲍之交”这段历史佳话为情景,让学生开展活动,体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二是进一步说明换位思考是一种理解、一种关爱。
课文以小蓉的事例为题材,设计了一组“角色置换”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说明换位思考要深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
三是学会欣赏人。
课文展示了一组以“欣赏”为题材的活动,通过这组活动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份欣赏,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友善、多一份爱心。
在活动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懂得如何欣赏他人。
可以讨论为什么要欣赏他人;讨论怎样欣赏他人;交流自己最欣赏的人的具体表现;教师进行适当总结。
要注意防止学生盲目夸耀,注意实事求是,欣赏的基点应该是同学所认可的。
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品表演、相关事例和故事教师准备:小品或游戏的道具;制作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计各种方法,导入新课。
1、建议一:列举事例导入。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一、教学目标(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2、在学习生活中懂得理解与尊敬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二、教学方法板书、多媒体、ppt三、教学过程1、导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某班一度流行给同学起外号,那些难听的外号一旦落到谁的头上,谁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心里有一种羞辱感。
其实,谁都不愿意成为被取笑的对象,即使那些喜欢捉弄别人的人也是如此。
例如:取外号姓董的同学——董大臀姓马的同学——马大哈姓严的同学——严大头班主任姓敖——所以他的绰号是“敖败”脖子短的女生——藏颈鹿脸平的女生——铲子跑得慢的——乌龟跑得快的——兔子得出结论: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事例一(出谋划策):小乔的故事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
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
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你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得出结论: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
应多去关心、帮助别人。
多考虑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努力去满足他人的需要,才能赢得别人的友谊,获得别人的真诚帮助。
2、案例二(换位思考)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
课间时间,A偷偷看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
A于是很骄傲的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假如你是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得出结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受到侮辱和伤害,也就不应该去伤害别人;学会换位思考,以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别人的需要,不要因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终身的遗憾四、板书设计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含义: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总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学案课前预习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A.自己不想做的事,别人也不想做B.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C.别人不愿意的事,自己也不愿意插手D.我们要始终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2.放学路上,小蓉捡到一个装有证件和大量现金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