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扫描参数的选择: 扫描采集层厚2-3mm,螺距3或3.5,扫描时尽量可能缩小
扫描野,以免影响分辨率;扫描后将重建间隔缩小为0.5 或1 3.后处理技术: 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 重组(VR)、表面遮蔽显示(SSD)、仿真内镜显示(VE)。
第五页,共九十二页。
头颈部CTA扫描
争议:在CTA扫描时,选择右侧肘 静脉还是左侧肘静脉, 尤其是颈 动脉及肺动脉CTA。
建议从右侧肘静脉注射,因为如果从 左侧肘静脉注射,由于左侧无名静脉 从三根毛血管前经过,会有造影剂浓 度过高伪影.
4
第四页,共九十二页。
影响CTA血管成像质量要素
1.静脉内对比剂团注的浓度选择: 对比剂浓度:320/350或370Img/ml 对比剂注射速率:3-4ml/s、 注射对比剂后的扫描时间: 颅脑18-20s, 颈动脉10-15s, 主动脉20-25s, 门静脉50-55s, 下腔静脉60-70s。 使用造影剂跟踪出发扫描技术进行扫描。 病人血管的个体差异及扫描医师的经验及设置。
MPR显示胸主动脉
第九页,共九十二页。
曲面重建:是一种特殊的MPR,首先应用于血管病变,是
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迂曲走行的器官,经计算机软件后 处理、数据重建,获得沿曲面拉直展开的图像。
MPR显示的冠状动脉及椎动脉
第十页,共九十二页。
MPR显示:
腹主动脉 腹腔干 肠系膜上动脉 左侧髂总动脉
第十一页,共九十二页。
内侧组 外侧组
迷路动脉 亦称内听动脉
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二页。
半球支 蚓支
外侧支 中间支 缘支
丘脑后穿支 脉络膜后内动脉 脉络膜后外动脉
后胼周动脉 皮质支
颞下前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