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工程量方格网计算例题
- 格式:docx
- 大小:638.35 KB
- 文档页数:6
例题:某公园为了满足游人游园的需要,拟将如图地面平整为三坡向两面坡的“T”字形广场。广场具有1.5%的纵坡和2%横坡,土方就地平衡,试求其设计标高并计算其土方量。
1.作方格网
按正南北方向(或根据场地具体情况决定)作边长为20m的方格网,将各方格角点测设到地面上,同时测量各角点的地面标高并将标高值标记在图纸上,这就是该点的原地形标高。(如果有较精确的地形图,可用插入法由图上直接求得各角点的原地形标高,并标记在图上。)
上图所示的角点1—1属于上述第一种情况,过点1—1作相邻二等高线间的距
离最短的线段。用比例尺量得L=12.6m,x=7.4m, 等高差h=0.5m,代人前面插入法求两相邻等高线之间任意点高程的公式,得Hx=Ha+xh/L =〔20.00 +(7.4×0.5)/12.6〕= 20.29 m
2.标方格网角点
3.将角点测设到图纸上或用插入法求角点高程。
4.求平整标高平整标高就是把一块高低不平的地面在保证土方平衡的前提下,挖高填低成水平后的地面标高;设计中经常用原地面高程的平均值作为平整标高。
设平整标高为H
,则:
= 1/4N*(∑h1+2∑h2+3∑h3+4∑h4)
H
式中:h1——计算时使用一次的角点高程;
h2——计算时使用二次的角点高程;
h3——计算时使用三次的角点高程;
h4——计算时使用四次的角点高程。
H0 =1/4N*(∑h1+2∑h2+3∑h3+4∑h4)
▪∑h1=角点之和=(20.29+20.23+19.37+19.64+18.79+19.32)=117.75 ▪2∑h2=2*(边点之和)
=2*(20.54+20.89+21.00+19.50+19.39+19.35)=241.34
▪3∑h3=3*(拐点之和)
=3*(19.91+20.15)=120.18
▪4∑h4=4*(中间点之和)
=4*(20.21+20.50)=162.84
代入公式:N=8
H0=1/(4*8)*(117.75+241.34+120.18+162.84)≈20.06
5.求各角点的设计标高
假设4-3点的设计标高是x,根据场地的坡度求出其他点的标高,标在角点上,如图;再求出每角点的设计标高。
H0′=1/4N*(∑h1′+2∑h2′+3∑h3′+4∑h4′)
∑h1′=x-0.8+x-0.8+x-1.1+x-1.1+x-1.3+x-1.3 =6x-6.4m
2∑h2′=(x-0.4+x+x-0.4+x-1.0+x-1.0+x-0.9)×2 =12x-7.4m
3∑h3′=(x-0.7+x-0.7) ×3 =6x-4.2m
4∑h4′=(x-0.3+x-0.6)×4 =8x-3.6m
H0′=1/(4*8)* (6x-6.4+12x-7.4+6x-4.2+8x-3.6)= x-0.675
H0′=X-0.675=H0
∵ H0 ≈ 20.06 ∴ X=20.06+0.675≈20.74
6.求施工标高施工标高=原地形标高-设计标高,得数“+”号者为挖方,“-”号者为填方。
7. 求零点线所谓零点是指不挖不填的点,零点的联线就是零点线,它是挖方
和填方区的分界线,因而零点线成为土方计算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相邻二角点之间,如若施工标高值一为”+”数,一为“-”数,则它们之间必有零点存在,其位置可用下式求得。
X–零点距h1一端的距离(m)
h1,h2 -方格相邻两角点的施工标高绝对值(m)
a-方格边长(m)
以右图方格Ⅱ的点4—2和3—2为例,求其零点。4—2点施工标高为+0.20m,3—2点的施工标高为-0.13m,取绝对值代入公式,即
h1= 0.20,h2=0.13,a=20
即,x=12.12m
零点位于距点4—2,12.12m处(或距点3—2,7.88m处),同法求出其余零点。
并依地形特点将各零点连接成零点线,按零点线将挖方区和填方区分开,以便计算其土方量。
8.土方计算
在例题中方格Ⅳ四个角点的施工标高值全为”+”号,是挖方,用公式(1-22)计算
V
= a2*∑h/4=106m3
Ⅳ
方格Ⅰ中二点为挖方,二点为填方用公式(1-23)计算。则
+V
=a(b+c)*∑h/8
1
a=20m, b=11.25m, c=12.25m
+V1=32.3m3
-V1=16.5m3
依法可将其余各个方格的土方量逐一求出,并将计算结果逐项填入土方量计算表(表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