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2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的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

梁的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

1、纯弯曲梁有关尺寸:弯曲梁截面宽度 b=20mm, 高度 h=40mm, 载荷作用点到梁支点距离a=150mm 。

E=210GPa。

2、本实验采用公共接线法,即梁上应变片已按公共线接法引出9根导线,其中一根特殊颜色导线为公共线,见下图1。

图一

3、如图二,将应变片公共引线接至应变仪第一排的任一通道上,其它按相应序号接至第二排各通道上,补偿片接

法选半桥。

4、调零。打开纯弯曲梁实验装置电源开关,转动加

载手柄1,当测力仪2显示 -0.5KN即F0=0.500KN。

电桥粗调平衡:打开应变仪电源开关,仪器将自动逐

点将电桥预调平衡;电桥细调平衡:按下静态应变测

试仪操作面板数字“1”,再按“确定”,然后按“平

衡”,如显示屏显示为“0”,则说明调零成功,如

果不为“0”,找老师处理。依次类推,逐点(2,3,

4。。。。8,11,12,。。。18)将电桥预调平衡。

5、逐级加载。继续转动手柄1,当测力仪2显示1.5KN,

即F1=1.500KN(150Kg),按下静态应变测试仪操作

面板数字“1”,再按“确定”,显示屏上将显示该

点应变。依次类推,逐点测出各点应变。

分别加F2=2.500KN, F3=3.500KN, F4=4.500KN,逐

点测出各点应变。

图二

6、卸荷至0.500KN,重复实验步骤4-5,测第二次数据。

7、本实验重复2次。

8、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接线,整理实验现场。

平面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纯弯曲是指梁段的各个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无剪力,如图中CD段梁。

实验现象分析:

横向线变形后仍保持为直线,只是它们相对旋转了一个角度,但仍与纵向线成正交。

各纵向线变形后仍保持平行,但由直变弯;梁凹侧的纵向线缩短,凸侧纵向线伸长;对应纵向线缩短区域的横截面变宽,纵向线伸长区域的横截面变窄。

根据上述现象,由材料的均匀连续性假设设想梁内部的变形也与表面变形相应,因而可作如下假设:

平面假设——由现象推测,梁弯曲变形后,其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且仍与弯曲后的纵线正交,这就是梁弯曲变形后的平面假设。

纵向纤维单向应力假设——由现象推测,将梁看成是由无限多条纵向纤维组成的。假设梁各层的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现象(即垂直于横截面的纵向截面上无正应力)。所以,各条纵向纤维仅承受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即处于单向应力状态。

梁弯曲后,上部各层纵向纤维缩短,下部各层纵向纤维伸长,根据梁变形的连续性推断,中间必有一层长度不变的过渡纤维层,称为中性层,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中性轴把横截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受拉,一部分受压。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的横截面绕中性轴作相对转动。

正应力公式的推导考虑几何、物理与静力学三方面关系建立弯曲正应力公式。

z z

M y

σI

式中:z M —所求应力点所在横截面上的弯矩;

y —所求的应力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z I —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梁的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

1、纯弯曲梁有关尺寸:弯曲梁截面宽度 b=20mm, 高度 h=40mm, 载荷作用点到梁支点距离a=150mm 。

E=210GPa。

2、本实验采用公共接线法,即梁上应变片已按公共线接法引出9根导线,其中一根特殊颜色导线为公共线,见下图1。

图一

3、如图二,将应变片公共引线接至应变仪第一排的任一通道上,其它按相应序号接至第二排各通道上,补偿片接

法选半桥。

4、调零。打开纯弯曲梁实验装置电源开关,转动加

载手柄1,当测力仪2显示 -0.5KN即F0=0.500KN。

电桥粗调平衡:打开应变仪电源开关,仪器将自动逐

点将电桥预调平衡;电桥细调平衡:按下静态应变测

试仪操作面板数字“1”,再按“确定”,然后按“平

衡”,如显示屏显示为“0”,则说明调零成功,如

果不为“0”,找老师处理。依次类推,逐点(2,3,

4。。。。8,11,12,。。。18)将电桥预调平衡。

5、逐级加载。继续转动手柄1,当测力仪2显示1.5KN,

即F1=1.500KN(150Kg),按下静态应变测试仪操作

面板数字“1”,再按“确定”,显示屏上将显示该

点应变。依次类推,逐点测出各点应变。

分别加F2=2.500KN, F3=3.500KN, F4=4.500KN,逐

点测出各点应变。

图二

6、卸荷至0.500KN,重复实验步骤4-5,测第二次数据。

7、本实验重复2次。

8、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接线,整理实验现场。

矩形截面梁切应力

设有一矩形截面梁,其截面宽度为b 、高度为h ,并在纵向对称面内承受外力作用,梁发生平面橫力弯曲,其横截面上的剪力Q F 沿y 轴方向,如图1所示,依据切应力互等定律和工程上的精度要求,对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方向及分布规律作出两个假设。

(1)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切应力τ方向均平行于剪力Q F ; (2)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

图1

矩形截面梁切应力计算公式

Q z

z F S I b

τ=

式中:Q F —所求点所在横截面上的剪力;

z I —整个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b —所求切应力作用点处的截面宽度;

z S —所求切应力作用点处横线以下(或以上)的面积*A 对中性轴的

静矩。

利用公式时,Q F 、z S 可直接代绝对值。

切应力沿横截面高度按抛物线规律分布,上下边缘处的切应力为零,中性轴处的切应力最大,并且最大值为整个横截面平均切应力的1.5倍,即

15

Q

max F .A 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