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本文可以看作是关于《绝顶》的创作谈, 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平背景,同时也折射出 作者的心路历程。
• 解析:本题针对分析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进 行设题。A项,原文中作者说坚信千年后攀登 雪山已不再艰难,并没有说“人类将无高峰可 攀”;E项,文中并无对小说主人公生平背景 的交代。
• 答案:AE
• (取材于张海迪长篇小说《绝顶》的前言,有 删改)
• [注]张海迪,当代作家。1955年生于济南,五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 失去知觉。
•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候,人 类将无高峰可攀。
• D.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 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 的“心史”。
• E.本文既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雪山特有的 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 的历史感。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B项,“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 担”错,应该是“历史带给祁连山以厚重与美 丽”。C项,据文意可知,前后两个分句构不 成因果关系。
• 旅途中我喜欢把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 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 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 《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 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 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 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地窥察一个 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 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 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 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片膏腴之地, 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 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洌的乳汁汇成了 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 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 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