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809.00 KB
  • 文档页数:4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的基本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
(1)悬念。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 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 下文。 (2)照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 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首尾呼应使结 构更严密,中心更突出。
(3)伏笔。在文章的前面将下文要出现的人物 或事件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 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抒 情 散 文 的 阅 读
其实,散文多是用以抒情的, 单列一种“抒情散文”,是因为这 一类散文在表达方式上以直接抒情 为主,传达感情不像叙事、写景、 咏物类散文那样含蓄,读者比较容 易把握文中的思想情感。
哲 理 散 文 的 阅 读
哲理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 这类作品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 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 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 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 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喟,写出人 人心中有笔下无的个体感受。
悬念: 引起读者对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感知作用。 照应: 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 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伏笔: 将对下文的内容作暗示,在相宜作呼应,使情节发展合理,主读者 感到妙趣。 突出气氛、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
渲染:
象征: 引申事理,使被象征的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扬抑: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小中见大,表现人、事的本质。
(7)想象。它是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 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有两种,人们在自己 的头脑中再现曾体验过的事物的形象,叫再造想象; 人们根据已有的形象和体验,设想出自己没有直接见 过的形象,叫创造想象。 (8)联想。它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 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的事物或事理的活动。联 想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A)相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 到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另外事物的一种联想;B) 相似联想,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特点(或外形相似,或 精神相似)而产生的一种联想;C)相反联想,是由眼 前的事物想到与之相反的事物的联想;D)因果联想, 是由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产生的联想。
咏物散文的阅读
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 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托物言志,所 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阅读时要把握象征 这种表现手法。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是直接点 明的;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含而不露。对后者 须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写作背景,如作者的生平、 思想倾向、写作时间等,但必须注意,联系背景 不等于对号入座,不能把象征意义理解得太具体、 太狭窄。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 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 义。
写景散文的阅读
①要注意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来绘形状物的。特 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 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抓特征的目 的不但是要求其形似,更要求达到本质上的神似。 ②要注意作者是如何安排描写的顺序的,一般地说, 这类散文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 ③ 还要注意作者的观察点与被观察景物之间的关系, 注意观察角度的变化。 ④最重要的,是把握融注于景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地领会作品的主题。
• 在阅读散文时如何找文眼呢?虽然文 眼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固定,但也有规 律可寻。清人刘熙载说:“眼乃神光 所聚„„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 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 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 之。”这就为我们说明了找文眼的规 律: 注意篇首、篇中、篇末。
• 在篇首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这 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文眼,引起全文对荷塘 月色的描绘,末尾写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 么也没有。”这是对开头“不宁静”的照应。文 眼在篇中的,如张洁的《捡麦穗》中“一个丢失 的梦”,承上启下,由姑娘们的嫁个好男人梦想 的丢失过渡到我和灶糖老汉如梦般的往事的回忆, 表达出对没有任何希求和企望的爱的追求的主题。 在篇末的,如余光中的《沙田山居》篇末的诗与 前文山海相连的景物描写相呼应,揭示出思乡的 主题。因此,找文眼既应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 更应注意那些能统领全文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警策”之语。
(4)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烘托出主体 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 “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5)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 场面、人物、事件等作多方面的浓 墨重彩(反复、排比)的描写,以 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6)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 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 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 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以小见大: 铺垫:
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可以限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 关注。 虚实结合: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 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 记叙 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 了解(插叙: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臵 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 议论 可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到统领全篇,画 龙点睛的效果。 • 说明 (列数字: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画图表 : 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下定义 :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 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分类别 :使说明条理清楚)。 • 描写 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 象(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 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 明)。 • 抒情 则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 接抒情:含蓄隽永,令人回味,烘托作品的主题,给读者留 下一片想象的空间)。 • 此外,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通常能起到揭示 中心主题的作用。
散文阅读三步曲: 把握主旨、 揣摩语言、 赏析技巧。
如何“把握主旨”?
①抓标题与文体
②抓“文眼”
1.从重点句 段上找突破 ③抓对全篇有概括 性的句、段 ④抓文中表现作者 情感的议论、抒情 性的句、段
2.从写 作材料(题 材)上看作 ②寓情于物(托物言志)— 者用什么来 —通过对所写之 “物”的分 表达感情, 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以此来把握 文章的主旨。 ③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 “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 情 3.从写作背景及作家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 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赏析技巧
• 构成散文的材料作用如下: 人、事、物、景本身的描写——揭示散 文的神(品德、道理、志向、情感) 他 人、他 物 的 描 写——对比或类比, 形成反衬或正衬 环 境 描 写——渲染气氛、衬托中心, 烘托形象
• 表达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叙、 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 如人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 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 表现手法(如铺垫、对比、象征、烘托、 人称、想象、联想、引用、情景交融 等) • 重要的谋篇布局的方法(如线索、顺序、 过渡、悬念、照应、详略、呼应)
•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 体,化冗长为简洁,用来描绘事物可以让形象鲜明 生动,用来说明道理,能让道理通俗易懂。 •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增强想象力。 • 拟人: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 对偶: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诵。 • 排比:结构整齐,语调一致,说理周密表现充满论 证雄辨气势磅礴,可以周密全面地表达思想。 • 借代: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 反问:表达鲜明,加重语气作用。 • 设问: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会 主题。
①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 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 所谓文眼,指作者构思谋篇、布局 行文的引发点,即晋代陆机在《文 赋》中所说的“立片言而居要,乃 一篇之警策”。陆机的意思是说, 文眼常常是在文章较重要的位置上 出现的联系着内容的某些话。其实 文眼并不一定都是一句话,它可以 是一个字。总之,文眼不论是一个 字,一句话,还是一段文章,都必 须是能领起全篇的“警策”之处。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散文知识点汇总表
~形 选材—广泛自由 散~
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线索— 人—事物—感情 明确 (主题) 集中 景物—时间—地点
开拓
深化
语言 (凝练优美)
方法— 寓情于事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联想 (丰 富)
叙事散文
写景
(状物) 抒情 直抒胸臆
景语
情语 叙述(交 待)语
•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能使读者产生一种 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 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 第二人称在表现情感方面更具有震撼力。如“我”向 “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你”的距离拉 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 •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 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散 文
抒情散文
哲理散文
叙事散文的阅读
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凡,讲 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 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 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 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 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 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1.理解有深层含义的句子
①放到特定的时代中去看 ②联系作者的思想发展去看 ③放到一定的上下文去看
2.理解富有感情色彩的句子
①具有讽刺意义的 ②运用反语手法的 ③不便直接说而运用讳饰手法的
二、揣摩语言
3.语言技巧的作用
①叠音词的使用 ②炼字 ③引用与化用 ④辞格的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
• 语言技巧的鉴赏具体角度如下: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 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 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如:比喻、拟人、 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 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如自然淡雅, 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清婉隽永,如 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形象含蓄,如余 光中,用形象表达主旨。
实战训练
08安徽卷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我与地坛①(节选)史铁生 ①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 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 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 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 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 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② 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 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 看见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 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 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 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 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 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 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
1.理解有 深层含义的句子
①放到特定的时代中去看
②联系作者的思想发展去看
③放到一定的上下文去看
①具有讽刺意义的
二、 揣摩 语言
2.理解富有 感情色彩的句子
②运用反语手法的
③不便直接说而运用讳 饰手法的
①叠音词的使用
3.语言技 巧的作用
②炼字
③引用与化用 ④辞格的运用(比喻、拟人、 通感等)
二、揣摩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