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都江堰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余秋雨《都江堰》赏析
作为一位富有使命感的学者,余秋雨在文化景观与历史遗迹中穿行,在探寻中观照,在观照中体悟,在体悟中传达,用现代意识烛照历史遗迹,反思传统文化,构建人文精神。
学院化的经历和身份,使得他的文章带有浓厚的书卷气和深邃的文化底蕴。
读他的文章,会让人感到字里行间流淌着文化的清流,绽放着智慧的琼花。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天一阁能读出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难,道士塔能读出文明被劫掠的悲哀,那么作为一项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文化精义是什么呢?
《都江堰》和余秋雨的其它文章一样,传达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独特观念。
在作者那里,都江堰不是一种单纯的建筑,而是一个中国文化因子的载体。
从“都江堰——李冰——中国文化”的逻辑演进中,作者难于掩饰自己内心中的兴奋、感慨、悲凉和欣慰的复杂情绪。
在作者那里,长城和都江堰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两端。
长城是一种蛮横的政治哲学的象征,不过是统治者壮胆和摆排场的道具;而都江堰是一种灵动的文明,是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丰碑,因此都江堰才这样激动人心,才这样让作者击节赞赏,余秋雨那种兴奋的心情早已溢出文外。
作家从都江堰想到李冰,想到李冰所象征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想到李冰的治水哲学体现出的文化观念,想到李冰的澄明的智慧境界。
李冰的治水哲学固然泽被后人的水利事业,然而让人悲哀的是,这种哲学却被统治者扭曲利用而成为治人的阳谋抑或阴谋。
悲凉中又有着
若干亮色。
作者又从人们对李冰的纪念膜拜中产生了一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
李冰父子已经成为民众心中的神,李冰的哲学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普遍的价值标准。
文章的最后一节,传达了作者所认同的一种文化理念,这就是“厚生爱民”。
在作者饱满沉实的文字中,让人们再次感受到都江堰所承载的文化重量。
正是余秋雨的复杂情绪和灵动文字,使得整篇文章起伏跌宕,颇具生命力和丰富性。
从艺术角度看,至少有以下几点比较惹人注目:
一、两相对照的太极笔法。
余秋雨从文章一开始就将都江堰和长城并置,宛如太极图中的两极:一阳刚,一阴柔。
两者相互映照构成了一种对比,孕育了作者的价值判断。
文章一落笔就有千钧之力,一反人们的思维定势。
在常人的眼里,长城是人民智慧的结晶,雄壮的气势哪里是都江堰所能与之相比的?然而作者却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因为在作者的眼里,长城和都江堰在这里是中国文化系统内部两种文化的象征。
长城所代表的是统治者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雄壮、蛮横、残忍的文化,是一种僵硬、壮胆和排场的文化;都江堰所代表的是一种苍生的文化,即中国文化传统中“天地之大德曰生”的文化,是一种浚理、消灾、滋润、濡养的文化,是一种实在而又具体的惠泽苍生的文化。
在春风化雨般的情感渗透和文化思考中,后一种文化在价值上超越了前一种文化而获得了更为普泛的意义,获得了更为突出的强调和推崇。
二、个人与山水的周旋中,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招魂。
余秋雨曾谈到自己的散文时说是“个人与山水的周旋”。
山水建筑只是是引发思索的起点,余秋雨的落脚点在于对中国文化或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个人体悟。
虽然在文章中,余秋雨借助很多文化史的知识,但是有着非常自觉的文体意识。
余秋雨并没有把文章写成简单的“文化加山水”,而是强调自己的文化思考和个人体验对于山水人文景观的渗入和穿透。
《都江堰》一文实际上并没有描写都江堰的实际情貌,只是通过写都江堰两侧水的不同态势来对都江堰进行虚写,重点还是放在对都江堰所代表的文化的体验感悟上,从而将人、建筑和历史有机地混融在一起。
人观照山水建筑,从山水建筑感悟历史文化,最后通过感慨、赞赏、希冀,为这种苍生的文化招魂。
这构成了余秋雨散文的特殊景观。
思考与练习:
1.作者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而都江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作者是从什么意义上讲这两句话的?
2.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为什么?
3.你如何评价余秋雨散文写作的模式?
背景知识: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之中。
原名都安堰、百丈堰,元代改称都江堰。
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水利工程,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
它的特点是: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因此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都江堰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部分组成,有机配合、相互调节。
它充分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口处的地形、水脉、水势,因势利导,无坝引水,自动分流,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
都江堰至今仍然发挥巨大作用,灌溉面积超过一千万亩,不愧为造福千秋的伟大工程。
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