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忠县马灌镇高洞小学校廖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MILE项目开展的培训活动,为我们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培训期间,我们主要学习了探究模式下数学学科三大能力的解读。
三大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要求我们学习了此能力之后要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以提高同学们这三个方面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课堂教学的一些模式。
这些都是对三大能力的具体应用,学习了之后也要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通过这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MILE”项目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培训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
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科学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
和谐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
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
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
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师爱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科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科学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科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
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模式几点转变(精选5篇)第一篇: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模式几点转变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模式几点转变【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学过程呈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形式。
由此,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出现了新的特征。
笔者就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心的,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这里谈谈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转变。
【关键词】模式转变转位因人施教面向全体倾听学生在新课改中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将以往的“全方位指导”“学生倾听教师”“研究教材”“面向个体”“单评”转变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师倾听学生”“教材、学生双研究”“面向全体”“众评”等,以适应新课改强调的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
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下面我想就以下几个教学模式的转变谈自己的认识。
一、变“全方位指导”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的关系要处理好。
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首先,教师在指导自学的过程中讲话时间少而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思维发展创造力,还课堂与学生。
例如:我在讲解不等式组3<5x-1<4的整数解时,少提示同学:先把它改写成不等式组的一般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然后我巡视同学做的情况,并有目的的找两个同学写到黑板上,让学生去讨论错对,选出正确的让学生去解每一个不等式并求出它们的解集,然后让同学们思考我们下面要做什么,并以小组讨论出最后结果。
最后再让同学们讨论作出小结。
教师在此过程中加以适当的点拨。
其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
如果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以至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了”),如果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如无助状态。
同时,教师在指导时还要注意设计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循序渐进,不要指导一步到位,要让学生有思考余地,让学生能有自我成功的感觉,从而有自信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习兴趣。
“1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课堂逐渐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其中,“136高效课堂”是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分析该教学模式的优点,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思考,旨在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1. 介绍“136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其名称来源于该模式的核心特点:每一个课时包含1个“一遍过”的核心知识点展示、3个典型题讲解及展示、6个练习题、以及师生互动的实践分析等,共计1+3+6=10个环节,因此被称为“136高效课堂”。
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尤其适合大规模在线课堂教学。
2. 优点2.1 互动性强该教学模式鼓励师生互动,通过实践案例分析、讨论和解答问题,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提供及时的学习支持。
2.2 效率高每个课时包含的环节数量有限,但涵盖了必要的知识点、案例、练习等,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此外,该教学模式有明确的时间规划,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高效完成作业。
2.3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该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通过练习题、案例分析等形式,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同时,讨论环节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不足之处3.1 考虑不全面该教学模式注重核心知识点、典型题型等方面,但是对于整个课程的全面性并没有覆盖到。
应该加强对于课程重点、难点、疑点等的考虑。
3.2 缺乏深度学习该教学模式的教学节奏比较紧凑,课堂上很难进行深入的知识解释和讨论。
对于一些深度学习的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3.3 学生参与程度低该教学模式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但是如果学生不够主动,可能会对于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总结可以看出,“1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互动性比较强,效率较高,对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也存在考虑不全面、缺乏深度学习等不足之处。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三阶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教学参考1012 0957新课标下中学语文“三阶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校都在探索适合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也确立了“三阶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路如下:一、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要树立“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坚持“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以练促学”,最终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要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生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使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最终达到自主发展。
二、教学策略1、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5分钟,学生训练时间不少于15分钟,学生展示人数不少于20人,并且要让中差生得到充分展示。
2、灵活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该少讲的不多讲,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
3、学生自谋自学策略。
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4、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
“兵教兵”,精诚合作,在兵教兵中,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共赢,共同提高。
5、教师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在教学中去渗透实施。
6、教后反思;教师依据教学效果,对本课的导学设计、课堂导学过程、目标达成度等进行评价反思,积累经验,以便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
三、教学流程1、自主学习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规定自学内容,提出自学提纲;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合作探究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互动式的学习。
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点拨。
针对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逐渐成为高
等教育中的一种常见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前三年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和基
础技能,后两年则主要进行专业实践和实习。
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竞
争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几个方面对3+2分段教学培养
模式进行思考。
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主
要接受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训,这为他们的后续专业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后
两年的学习中,学生将更多地接触实际工作和专业实践,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
际工作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这种分段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学术和实践中取得平衡,更好地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学校和教师要更加合理地安排前三年
和后两年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计划,在确保前三年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和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编排更加贴近实际的专业实践和实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
生本人也要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动参与到专业实践和实习中,不断提
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也需学校、教师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更好地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更好的保障。
新课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新一轮的课改逐渐在我国全面铺开,新课改理论不断深入。
在这场变革中,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位教师的难题,以下是笔者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崇尚师德,创新教育观点。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它要求老师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献身精神,有强烈的责任心、爱心,更要具备创新精神。
首先要除去落后的教育观念,单一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方法,僵化的考试程序。
其次”立新“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各种教学手法,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整体素质。
再次”创新“创新理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积极投生课改的浪潮中去。
(二)努力提升知识水平新课标的素质教育,教师应具备各种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专业的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知识越来越广,这给教师提出了只有不断的充电才能在教学游刃有余。
一方面老师要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一种负担,养成时时刻刻处处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求老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平台,利用“走出去,请进来“以及网络等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增强学习的效率。
(三)注重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试听盛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足进学生去想象,去创造。
创设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探究,自我发现和思考,老师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积极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关注学生情感交流教师围绕新课标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着就要求老师用高尚的情怀关心和爱护学生。
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鼓励落后生,差生、、、、、、等方式达到师生互动,用心灵对话的高度,平等,和谐的师生感情越来越深厚,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老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来。
五、打造自身特色的语言素质同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老师,其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别,除了教师自身的修养外,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语言也能足进课堂教学效果,老师有声语言的规范,精炼,悦耳,老师板书美观,赏心,精辟,肢体语言潇洒大方,愉悦,这种具有特色的授课学生爱听,老师爱讲,如何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总之老师面对新思想,新观念的挑战要成功完成教学,不仅要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理解其内涵和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情感上认同,大胆除旧迎新,不断摸索学习反思,大胆创新,从而积累教学经验。
三点五学教学模式使用心得
三点五学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着重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能力培养。
我个人对三点五学教学模式的使用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会设计一些富有启发和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三点五学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我会设置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合作,并共同完成某个课题或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我还会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乐趣,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学生实践和应用知识:三点五学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我会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例如,我会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或是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社会实践项目。
通过实践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学到的知识,并加深记忆。
同时,这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三点五学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式,能够提
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我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以上三点心得,灵活运用三点五学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教育质量。
针对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趋势之一。
3+2分段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育模式,其核心思想是让学生在大学生涯中先攻读3年本科课程,再在此基础上攻读2年研究生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
这种“先本后研”的教育模式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仍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从多个方面出发,本文将探讨3+2分段教学模式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思考。
第一,3+2分段教学模式加强了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却未完全考虑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本科阶段,大部分课程是理论课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并不充分。
此时,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还未能得到较好的培养,使得在后续的研究生课程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学习压力。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应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3+2分段教学模式存在着培养人才的方向问题。
目前,大部分本科专业都对应有研究生专业,而这些对应的专业在学科结构、专业方向等方面较为相似。
这种“对应式”的教学模式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它无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
教育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让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达到自我发展和揭示个人潜力的目的。
第三,3+2分段教学模式在过程设计方面还存在不足。
例如,某些院校在推行3+2分段教学模式时,可能会出现思路不清、教材不匹配等问题。
因此,在推行这种教学模式时,院校需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过程和设计教学方案,甚至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3+2分段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具有先进性和优势,但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它也暴露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和现实问题,不妨进行多方面地思考和探讨,以期改进和优化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和人才培养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机械原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收知识,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学习视频、阅读材料等方式预习知识,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们探讨、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倒置教学”,即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讨论和实践运用。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同时,翻转课堂也可以为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的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的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打破传统教学中的一切传统,推动教育领域向更加富有活力、包容和创新的方向发展。
1.2 机械原理翻转课堂的意义机械原理翻转课堂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机械原理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可能会出现厌学、记忆混乱等问题。
而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在线视频、课件等形式预习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践等互动学习,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种互动性和实践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翻转课堂还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信息传递不及时、课堂时间利用率低等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
机械原理翻转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新与教学质量提升。
2. 正文2.1 机械原理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1. 教师准备阶段:在开始翻转课堂之前,教师需要认真准备教学内容。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确定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选择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和工具。
2. 学生学习阶段:学生在课前需要预习相关的知识内容,掌握基础概念和原理。
针对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是指在学生大学期间,将学习阶段划分为3年本科和2年硕士研究生阶段,通过分阶段的教学培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以下是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在本科阶段能够更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相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专业,本科时间可能并不足够学生全面掌握所有的专业知识。
而3+2分段教学模式将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本科阶段,使学生在这个重要的学习阶段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能够更深入地研究专业领域。
研究生阶段相对于本科阶段更强调学生对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培养学生具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本科阶段完成了较为广泛的专业知识学习后,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深入学习中,提高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为未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通过这种分段教学模式,学生在本科阶段可以获得一定程度上的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而在研究生阶段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更具竞争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合作。
学术交流和合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在3+2分段教学模式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有机会在同一学院和团队中进行学习和研究,研究生可以为本科生提供学术指导和帮助,本科生也可以借鉴研究生的科研经验和成果。
这样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促进学术进步。
3+2分段教学培养模式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分段教学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学习专业知识,在研究生阶段更深入地研究专业领域,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这种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思考一、概述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学模式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逐渐被新的教学方法所取代,“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策略,受到了广泛关注。
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将传统的课堂讲授转移到课堂之外,而课堂时间则用于更深入的学习活动,如讨论、实验和项目工作。
这种模式旨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参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本论文旨在探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我们将从教育理念、技术支持和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对翻转课堂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教育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创新。
1. 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起源与发展。
随着这种教学模式的逐渐推广和实践,翻转课堂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灵活的学习体验。
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
同时,翻转课堂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如今,翻转课堂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教学模式,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它不仅适用于中小学教育,也适用于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等领域。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翻转课堂将会继续得到优化和创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阐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与特点。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
在这种模式下,传统的“课堂授课课后作业”模式被颠倒,学生在家通过观看视频讲座、阅读电子书、参与在线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新知识,而课堂时间则用于讨论、解决问题和深入探究。
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将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转变为主动探索和实践的场所,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摘要通过一定模式或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从中可以学到“渔”的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写作;在授课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课堂讨论,在一定时间内寻求一个可以共同接受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流行学与练的结合,使学生当堂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最后对所学课文或每个单元进行归纳或总结,寻求借鉴之路。
具体做法为:自主学习——质疑讨论——点拨指导——总结感悟——练习巩固。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近几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很多教师莫衷一是,随意性大,甚至在教学中顾此失彼,丢三落四。
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维与素质的培养;最终达到使学生少走弯路、终身受益的目的。
一、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语文学习语言教学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众多语文教师都在对固有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着变革。
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或学习方法的培养。
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模式?什么是学法指导呢?所谓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课堂教学程序的合理化和规范化的问题,是从教学目标出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能力基础,规范课堂教学程序的问题。
运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是为了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而学法指导是配合教学模式进行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化的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套理论,并获得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的过程。
在二者当中,它们都贯穿了现代教学原则,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思想。
“质疑——自读——解疑——归纳——扩展”的模式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阅读课文,有目的地组织教学活动和课堂讨论来共同寻求答案。
做到以上这些,不仅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而且还可以积少成多,把握规律。
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课文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获取知识和思想的双丰收。
123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以榆林市X中学为例孙田雨 15级学科教学(思政)一、写在最前面扑面而来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着势在必行的决心走进学校,走进千万师生。
它实在针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的基础上,应新时期科技发展与时代变换对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下诞生的。
新课改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如有句话讲的:知识是珍宝,但是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知识才是瑰宝。
现代教育为了实现这样的知识传授必须以受教育者即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为原则,以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实现这些教育目的,光有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还远远不够,更在于教学中的落实这一主要途径与基本环节。
于是各种优秀的以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123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
二、成功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一文指出“学习知识的过程永远永无止境,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终身继续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
于现实中我们来看这句话,意思是我们的教育要提供给受教育者不竭的学习动力,方能成为成功的教育。
反过来讲类似:某学生因为不堪学习之负而辍学;坚持学习的动力是:学习才能找到工作;毕业了再也不用读书了等等的社会现象都昭示我们,我们的教育的失败!不着急,我们暂且来看看这种“123教学模式”向我们展示的新的教育世界,以我校的教学模式为例。
(一)“123教学模式”的简述1、目标: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和高效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品质。
2、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教学准备:学生学案、教师教案、PPT课件。
4、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即“自主学习-交流展示-释疑点拨-课堂检测-课后延伸”。
5、123是什么?各地对于“123教学模式”中“123”的含义解释各不相同,有的认为:“1”是“一个目标”即打造师生共同发展的高效课堂;“2”是“两种方式”即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3”是“三个环节”即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反馈提升i。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6篇关于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 (1) 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我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作了以下几点的思考: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
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
深入地解读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吃透新课程的理念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的诞生,已经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做到这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观念不改变,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比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有价值说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如听一位老师上的“与11相乘的速算”,这个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碰到的。
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找出规律,运用规律进行计算,在获得与11相乘的速算技能的同时感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乐趣。
(二)领会教材意图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新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运用新课程理念,构造一种优化的全新的课堂模式就成了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是优、新?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一直在思考,通过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索,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思考与尝试:
一、新型课堂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根本。
这是课堂改革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时刻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展现,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二、“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应成为评价新型课堂效果的基本标准。
只有确立了这一标准,才能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才能彻底排除“满堂灌”现象。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该看的让学生自己看,学生该读的让学生自己读,学生该说的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该思考的让学生自己思考,学生该动手的让学生自己动手,使课堂真正成为由学生自己的主阵地,使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课堂学习是种体验。
三、新型课堂应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互动的场所,而不应是教师单独演练的领地。
课堂教学归根结底应是一种交际、交流不可少的手段的。
若教师如同表演一样,把学生作为观众,按照教参或教案设计亦步亦趋地展示自己的行为,既没有沟通也没有交流,教学
也就极易成为没有学生参与甚至是完全忽视学生的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课堂就没体现出生成。
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流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
四、新型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天地,而不应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好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企盼与要求。
把课堂当作知识的“交易领域”,从教师一方原封不动地转移到学生一方,虽然学生也能获得知识,但这样一来,在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会渐渐降低,对外在事物的敏感性会渐渐淡化,捕捉问题的能力会渐渐削弱,创新也会离他们越来越远。
因此,我们绝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无知无能的受动者、看作是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而要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特个性和鲜活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
教师所要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性地去灌输知识,而是从内部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引导他们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使他们最终成为知识真正的占有者、发现者、创造者。
通过思考,我们是否应当明确这样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教模式,展示新的教学过程,形成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创造的主人,在课堂中通过引导、互动、探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质人格、学科素养、学习能力都能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也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这一环中,教师尤要注意进行画龙点睛般的启示,以提升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尤要注意给“学困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尤要注意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得到提高。
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评析,激起激起主体与主导之间的思维共鸣,使个体从不同侧面都得到自我完善。
提升的过程,以发现问题的延伸、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科之间的衔接,尤其是培养学生好的学习素养。
实践证明,新课堂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刘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