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伶官传序_优秀实用
- 格式:ppt
- 大小:946.00 KB
- 文档页数:29
伶官传序优质课教案【篇一: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伶官传序一、课题导入伶是——乐工,伶官是——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乐工在古代的身份是非常低微的,XXX为什么要给这些地位低微的人既作传又作序呢?这些地位低微的人到底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XXX又想要借此来表达怎样的见解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二、出示研究目标(生齐读)1、积累相关文言字词及文言句式;2、理解本文围绕中心步步深入的论证方法;3、明白“忧劳兴国,XXX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XXX多困于所溺”的道理,在反复诵读中理解XXX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及文中警句对人生的启示。
三、预检测,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句读准确2、检查字音(提醒矢的读音和意思)3、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几项任务(2分钟)检查文言现象师:其他同学在认真聆听时,要做一些记录搜检完,1分钟时间进行整理四、合作研究(一)第一段1、这是一篇史论文,前面我们研究过《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文,它在第一段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它的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那么这里是不是也一样呢?朗读第一段,思考:本文的论点是甚么?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找生翻译2、本质上XXX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呢?(没有)明白:昔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科学的认为人的运气是由上天主宰的,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作者没有否定这种传统的说法,但是在这里他更强调人事的作用3、作者依据甚么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呢?明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找生翻译(二)第二三段1、接下来默读二、三段,结合课文内容和注释,为XXX 做一个简单的履历表。
明确:接受三矢继父遗志函梁君臣之首系燕父子以组身死国灭,为天下笑2、从表中能够看出甚么?明白:XXX得天下用了15年时间,而失天下只用了3年时间3、作者认为XXX“盛”的缘故原由是甚么,“衰”的缘故原由又是甚么?(请用课文中的话往返答)明白: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伶官传序教案(通用7篇)伶官传序篇1教学目标欧阳修了解欧阳修在宋代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组告,抑,忽微,逸豫。
b、多义词:与,归,易,告。
c、虚词:于,为,d、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f、古今异义:至于3、能力目标:a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b、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1、词类活用2、课文第三段。
教学难点:对名句的理解教学方法: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学法:学生学会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三位文学家的作品,苏洵、苏轼、王安石,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伶官传序》。
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
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
是二十四史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新五代史》中《伶官传》。
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对本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品味一下这篇文章。
二、释题:师:伶,乐工,艺人。
伶官,乐工作了官。
《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
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暴乱,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
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三、作者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至皇祐五年(1053)间所撰。
在二十四史中,有两部《五代史》:宋初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称《旧五代史》,欧阳修撰的名为《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以纪传体记载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史实。
其列传中有合传《伶官传》,记载了敬新磨、景进、史迩怼⒐鸥叩热宋筇谱谒孕也⒌贾掳苷夜氖肥怠:秃芏嗍费ъ乙谎费粜薇嘧肥榈哪康氖俏饨ǖ弁跆峁┩持尉楹屠芳洹r虼耍思切鹗肥抵猓钩3r浴奥邸薄ⅰ靶颉钡男问椒⒈碜约旱募狻1酒闶恰读婀俅非暗男蚵邸?br>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伶官传序》优秀教案高一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章主题,把握作者观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重点词语;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评价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伶官生活的关注,体会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把握作者观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重点词语;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难懂的句子;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让学生分享对这些文章的感悟。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伶官传序》。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主题。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和句子,如“伶官”、“传序”等。
3.分析课文结构4.精讲重点词语和句子挑选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如“伶官传序”的含义、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等。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5.小组讨论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作者对伶官的生活有哪些关注?你认为文章中有哪些表达技巧值得学习?6.小组分享7.课堂小结8.课后作业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搜集有关伶官的其他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2.相关资料:关于伶官的背景资料、其他相关文言文;3.多媒体教学设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大家能否分享一下对这些文言文名篇的印象?”学生甲:“我觉得《岳阳楼记》写得很美,尤其是描写山水的那部分。
”教师:“很好,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伶官传序》则是一篇描写伶官生活的文章,大家猜猜伶官是什么?”2.自读课文教师:“现在请大家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优秀4篇代史伶官传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原、所以、恨、函、抑、本”等文言词语,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疏通文意,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行文抑扬顿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后唐庄宗的叹惋之情和借史讽喻的苦心。
(重点)3、了解史论文以史带论、以史论证的特点,深入理解、体会“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等文中警策句的内涵和人生启示。
(难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国论》中苏洵警告当权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过秦论》中贾谊以秦警醒,“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么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又有何深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二、目标展示三、预习反馈四、教学过程(一)提要钩玄寻挈领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学习文言文读必不可少,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找一找文章的核心句在哪里呢?生:读课文师:苏洵的《六国论》以六国灭亡为事例,开头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观点,同样作为史论文,你找到《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在哪里了吗?他又是以谁的史事展开论证的呢?生1:明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
无怪乎——《古文观止》的编者认为本文“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
不仅如此,呜呼2字,还为全文笼上了特有的情感色彩呢?师:“呜呼”是什么意思——啊!哎!文章开篇便言呜呼,你觉得这“呜呼”二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生:悲凉、痛心、痛惜、叹息、感慨、惋惜、慨叹……师点拨:叹惋,作者是用慨叹语气起笔的,内心是相当沉重的,应该是沉重的切入,些读得沉重些,语重心长些。
同时,还要注意反问句,语气强烈,突出“人事”的重要。
还要注意“哉”字的感叹语调。
)你能用自己的声音传达一下这种叹惋吗?生1、2,齐(二)盛衰得失析人事第二段——师:怎样的盛衰引得作者如此叹惋呢?那我们就跟着作者的步子且看庄宗如何得天下,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晋王三矢——遗恨、期盼庄宗受矢——遗志、使命师:你能感受到晋王的遗言当中饱含着怎样的情感吗?——满腔仇恨,抱恨终身,满腹期待。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优秀8篇)《伶官传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后唐庄宗的成败阐述盛衰在于人事的道理。
2.学习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3.理解文中的名言警句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1.理解本文充分运用对比手法说理抒情。
2.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启迪人性。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同学们,标题中的“伶官”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学生: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古时戏子大多地位低下,却能入朝为官,欧阳(板书:课题,作者)二、因声求气读通文意1.请学生复述庄宗的故事。
2.诵读感知庄宗的悲剧命运。
活动一:一生读晋王遗言,其他学生评价。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皆为兄弟,而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点拨:读出晋王深深的遗憾,对敌人仇恨、对庄宗期盼的语气和情感。
)活动二:读庄宗的奋斗史和失败史,其他学生评价。
奋斗史:“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可谓壮哉!”庄宗凯旋时的豪壮语气,笔势激越,情调激扬。
失败史:“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何其衰也!”庄宗败亡时的衰颓语气,仓皇失措,笔势迂回,情调低沉凄怆。
(点拨:语言和情感一扬一抑、大起大落、荡气回肠、对比鲜明。
)3.教师小结:庄宗的兴盛和衰败用了鲜明的对比,其奋斗史164个字,得天下完成父亲遗命,耗时十五年;其失败史63个字,失天下只有短短三年,奋斗过程如此艰难,衰败却如此迅速,一溃千里,发人警醒。
三、提要钩玄领会主旨(点拨:学生诵读第一段,第三段“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至文末。
)1.一个叹词:呜呼参考:欧阳修之子欧阳发《先君事迹》“先生自撰五代史,褒贬善恶,为精密。
发论必以‘呜呼’,曰‘此乱世之书也’。
”这一声“呜呼”,以感叹发端,起笔不凡,突兀惊人。
奠定全文沉痛的。
感情基调。
2.两个警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优秀8篇)伶官传序篇一执教:付令军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虚词:原,函,告,抑,本。
B、一词多义:与,归,易,告。
c、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3、能力目标: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教学过程:【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引出文章论题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
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
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
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伶,乐工,艺人。
伶官,乐工作了官。
《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
二、时代背景简介:五代(907-960年),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
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徘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
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
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
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
三。
讲解:(一)思考第一段: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五代史伶官传序优秀课件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五代史伶官传序》。
二、详细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五代时期伶官的历史地位和贡献,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了解伶官的生活、工作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了解伶官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理解文本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三、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一、教学难点:理解文本中古代文化、历史背景。
二、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二、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五代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伶官这一特殊群体。
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伶官的生活状态。
三、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分析文本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四、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伶官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五、课堂练习: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伶官的历史地位和贡献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伶官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有了深入了解,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历史知识的陌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历史知识的普及。
二、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五代时期的历史背景,对比当今社会,谈谈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理解文本中古代文化、历史背景。
解析:本课所涉及的五代时期历史背景及伶官这一特殊群体,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当时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降低理解难度。
二、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1. 字词解析: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问同学等方式,理解文本中的实词、虚词含义,确保阅读顺畅。
伶官传序(教案)(教师中心稿)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伶官传序》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欧阳修及其时代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阐述《伶官传序》的背景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序言。
2. 讨论作者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3. 探讨《伶官传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教学资源:1. 课文前的序言。
2. 关于欧阳修的资料。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效果。
2. 检查学生对作者欧阳修及其时代背景的了解程度。
六章:课文解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伶官传序》的文言文表达。
2. 学生能够解读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
教学内容:1. 分析《伶官传序》的文言文结构和用词。
2. 探讨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象征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韵律。
2.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结构。
3. 小组讨论,识别并解释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资源:1. 课文《伶官传序》。
2. 文言文阅读指南或词典。
评估方式: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
2. 学生对课文词汇和句子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解释能力。
七章: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伶官传序》产生的历史背景。
2. 学生能够评价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价值。
教学内容:1. 探讨《伶官传序》创作时的历史背景。
2. 分析《伶官传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历史背景资料。
2. 教师讲解《伶官传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
3.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伶官传序》的文学贡献。
教学资源:1. 历史背景资料。
2. 相关学术论文或评论。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讨论的历史背景分析。
2. 学生对文学价值的理解和表述。
八章:比较研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将《伶官传序》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
2. 学生能够分析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点。
伶官传序(教案)(教师中心稿)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伶官传序》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教学内容:1. 介绍李白和他的诗歌创作。
2. 简要介绍《伶官传序》的背景和内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李白的其他诗作,如《将进酒》、《庐山谣》等,让学生对李白的诗歌风格有所了解。
2. 提问学生对《伶官传序》的背景和内容是否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第二章:文学鉴赏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伶官传序》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伶官传序》的语言、形象、情感等。
2. 探讨李白在诗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分析《伶官传序》的文学特色。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全班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第三章:历史文化背景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伶官传序》的历史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唐代官场和伶官的身份地位。
2. 分析《伶官传序》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背景。
教学活动:1. 利用多媒体展示唐代官场和伶官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2. 引导学生通过《伶官传序》中所描述的情节和人物,分析其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背景。
第四章:文本解读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伶官传序》的文意和主旨。
2.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伶官传序》的文意和主旨。
2. 引导学生思考李白为何写下这首诗。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从文意和主旨方面解读《伶官传序》。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引导全班学生进行文本解读。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学生通过创作和表达,深化对《伶官传序》的理解。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伶官传序》为灵感来源。
2. 让学生通过表达,展示自己对《伶官传序》的理解和感受。
伶官传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伶官传序》。
(2)理解并掌握《伶官传序》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伶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伶官传序》。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尊重。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与现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伶官传序》。
(2)理解《伶官传序》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掌握伶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理解《伶官传序》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特殊句式。
(2)分析伶官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伶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激发学生对《伶官传序》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伶官传序》,感受作品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伶官传序》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伶官传序》中的生僻词语和特殊句式。
(2)分析伶官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
(2)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锻炼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伶官传序》。
2. 结合课文,分析《伶官传序》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伶官传序》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伶官传序》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伶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合作探讨和课堂练习的表现。
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伶官传序》(优秀8篇)《伶官传序》篇一伶官传序欧阳修,本文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言。
《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
记伶人(古代音乐工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
本文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
作此序是为了告戒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翻译: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伶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原:推求本原来,探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在猪、羊个一头作祭品。
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还是。
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伶官传序》优质课教案共3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伶官传序》优质课教案1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伶官传序》优质课教案一、教材分析《伶官传序》收录于明代刘知几所编的《神韵雅集》,书中选取了唐宋元明四朝的戏曲名篇及其批评、剧论文章。
本文作为序言,作者从“伶官”这个古老的职业入手,介绍了中国戏曲从起源到明代的演变历程。
文章涵盖了历史、文化、戏曲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是一篇较为综合的文艺理论文章。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伶官传序》,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文章的结构与内容,认识中国戏曲的演变历史;2.熟练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和文化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独立写出类似的文艺理论文章。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 Warming-up以盘点学生对于戏曲文化的了解程度,快速了解学生文化认知水平:学生答题,答题时间10分钟。
问题:你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了解吗?会演戏曲吗?知道有哪些常见的戏曲类别?2. 目标讲解根据预设目标讲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等。
3. 阅读片段让学生先通过教材认真阅读《伶官传序》的前两段,了解文本主题和思想内涵。
详细讲解文本内容,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理解和感受。
4. 口算游戏教师进行一口算游戏,并放出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快速心算,在短时间内能够计算出正确答案。
5. 写作训练结合导入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本文的内容与导入中了解的戏曲文化,回答以下问题,“写作:以《伶官传序》为依据,谈谈戏曲这一民间艺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6.听评优秀学生作答后向全班讲解,互相评价、分享体验。
四、教学评估本次的教学评估主要采用两种方式:1. 输出评估学生按照一定格式和要求进行了写作练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实况,把学生的作业固定在黑板上逐一点评,提出优缺点、讲解专业术语、进行示范等。
2. 学生成绩考核教师根据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表现(包括课堂考勤、参与度、个人阅读笔记、写作练习等),进行成绩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