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心肌病
- 格式:ppt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60
应激性心肌病概述: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由应激因素(包括躯体及心理应激)引起的心肌病,以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障碍(短暂性)为主。
其心电图表现及心肌酶结果与心肌梗死类似,而冠状动脉却没有明显狭窄。
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绝经后女性偏多。
简介:这种病常常表现为左心室的一块心肌突然变薄,被血液冲击得像气球一样鼓起来,又像章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心肌气球样变或是章鱼冠心脏病,又因为这种病通常起因和情绪有关,所以也被称为应激性心脏病。
这种病最先是在日本发现的,后来被欧美乃至全世界认可。
产生原因:发病机制不明,由于疾病的发病通常与应激有关,因此由交感神经分泌的儿茶酚胺介导的心肌病可能性较大。
现阶段提出的假设包括:儿茶酚胺过量,冠状动脉痉挛,以及微血管功能障碍等。
症状:应激性心肌病发病迅速,该病的主要特点为:心脏心尖部的心室壁发生一过性的运动异常,病变呈气球样。
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心悸,胸闷,急性胸骨后疼痛,一过性意识丧失,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心律失常等。
并发症:肺部感染,心源性休克,室间隔穿孔,心力衰竭,肺水肿。
治疗:支持治疗:保守治疗和减轻身体或情感应激可快速缓解症状。
积极处理并发症,积极对症治疗。
低血压和休克:根据患者左心室流出道是否梗阻决定治疗方式: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可能需要正性肌力药,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
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中至重度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低血压,不能使用正性肌力药治疗,否则会加重梗阻。
推荐治疗方法包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患者不耐受或治疗效果不佳,可加用α受体激动剂,如去氧肾上腺素。
心力衰竭:给予吸氧,利尿剂,血管舒张剂等进行治疗。
血栓栓塞:超声心动图评估是否有血栓,并及时处理。
抗凝:如果没有禁忌症,可选用肝素抗凝预防心室壁血栓形成,如果已经形成血栓,更要重视抗凝治疗,短时间内可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按标准接受抗血小板治疗。
明显持续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标准
应激性心肌病(SCD)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在发作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心脏痉挛,休克或死亡。
诊断SCD需要经过多方面的检查,而诊断标准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包括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CK-MB)测定,全血细胞(CBC)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
心电图(ECG)是检测应激性心肌病的经典检查方法,可以诊断SCD的标志性心律不齐,如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早搏,以及室性期前停搏等。
ECG测量中还可以看到ST段变化,ST段低表明血管通畅,可以指导治疗。
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能够精确的表示心脏的各种结构,可以捕捉任何可能的异常,从而可以帮助诊断应激性心肌病。
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SCD的重要环节,检查包括肌钙蛋白
(CK-MB),这是一种表示心肌损伤的指标,可以用来诊断有无应激性心肌病。
而全血细胞(CBC)分析则可以检测出细胞的异常,进一步判断SCD的存在与否。
另外,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一种诊断SCD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的检测血清中脂肪酸的水平,以及心肌细胞的活性,可以帮助医生准确的判断是否存在应激性心肌病。
总之,确诊SCD的诊断标准必须有ECG,ultrasound,CBC,CK-MB 和FISH等多个检查项目,有了这些检查结果,医生就能够确定SCD
的存在或不存在。
虽然SCD依然是一个难以治疗的疾病,但是准确的诊断是治疗之路的第一步,希望能够及早检测出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研究应激性心肌病(stress-induced cardiomyopathy,缩写为SIC)是一种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临床疾病,也称为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由精神或身体应激刺激引起的急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表现为心尖部室壁运动障碍,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旋转型或双凸型室壁显著瘤样膨胀,类似于章鱼罐(Takotsubo)的形状,因此得名Takotsubo心肌病。
SIC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假说:1.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假说:SIC病人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兴奋状态明显增加,同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对交感神经的压抑作用降低,导致心脏肌肉张力失衡,从而引起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2.心肌细胞直接神经介导假说:SIC病人体内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引起心肌细胞收缩的钙离子失衡和内皮细胞NO(一氧化氮)生物合成的减少,从而导致心室壁的收缩功能障碍。
3.心肌代谢失调、缺血假说:由于应激刺激的影响,SIC病人体内的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导致心肌代谢失调,从而引起心肌收缩功能的障碍和缺血。
SIC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最常见的症状为类似心梗的剧烈胸痛,但不同于心梗的是,SIC的心肌梗塞面积较小,深部或传导组织损伤较少。
其次是血压过高或过低、心率异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肌梗死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目前,对SIC的诊断主要采用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提出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条件:1.表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状;2.无冠状动脉狭窄或仅有非重要性狭窄;3.出现心室壁运动异常,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4.通过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等检查排除其他心肌疾病。
SIC的治疗主要包括对基础疾病治疗、纠正代谢紊乱、控制心血管风险因素、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和控制症状等方面。
Takotsubo综合征知识1. Takotsubo综合征概述Takotsubo综合征又称心碎综合征、应激性心肌病、心尖球囊综合征等。
其名称的由来是该病发生后,心室造影中心室呈现类似日本的捕章鱼罐的形状,因此也有学者称之为“章鱼罐”心肌病。
Takotsubo综合征最常见症状为急性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心电图可呈酷似心肌梗死改变,当酶学出现改变时,常误诊为急性心梗(AMI)。
在疑似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中,大约有1%~3%为Takotsubo综合征;在疑似STEMI的女性患者中,大约有5%~6%为Takotsubo综合征。
典型Takotsubo综合征患者左室中部及心尖部室壁运动障碍,少数累及右心室。
其流行病学及病因目前还不明确,情感应激(生气、惊吓、争吵、过度兴奋等)或躯体导致的应激刺激(哮喘、过敏反应等)引起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可能起关键作用。
2.Takotsubo综合征的诊断Takotsubo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生物标志物缺乏特异性,与AMI非常相似。
目前尚无良好、可靠的非侵入性工具,可用进行Takotsubo综合征的快速诊断,左心室造影被认为是排除或确诊TTS 的“金标准”。
表1 Takotsubo综合征国际诊断标准《2018 Takotsubo综合征国际专家共识》指出,出现ST段抬高的患者应进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以排除AMI。
非ST段抬高的患者可考虑先采用Inter TAK诊断评分,如表2。
概率低(InterTAK≤70分)的患者应进行造影,评分高(InterTAK≥70分)者应考虑经胸超声心动图。
表2 Inter TAK诊断评分另外,急性期Takotsubo综合征诊断的心脏磁共振标准,包括典型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水肿和缺乏不可逆组织损伤的证据(晚期钆增强[LGE])。
3.Takotsubo综合征的管理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与改善患者1年随访时生存率相关。
心内科应激性心肌病患者护理要点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指严重精神或躯体应激下出现一过性左心室功能障碍的疾病。
其主要特征为一过性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呈气球样变,故也称心尖气球样变综合征(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
由于大部分患者发病前均经受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应激,且发病时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等应激性物质水平明显增高,故又称该病为应激性心肌病。
应激性心肌病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所占比率介于0.7%~2.0%;但在拟诊 ACS 的女性,发生率可高达7.5%~12.0%;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多见,发病率为男性的6~9倍。
很多患者可找到明显的诱发因素,发病季节似乎以夏季为多,且常在白天发病。
尽管患者存在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但无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室功能障碍可逆,在几天或几周内恢复,预后好。
少数患者可以复发且大多有诱发因素,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不一定与首次发病时一致。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1)精神应激因素:指某种突然的严重情绪激动,如遭受亲属死亡、亲人虐待、巨大经济损失、被公司解雇及获悉灾难性医学诊断、承受有创医学诊疗、驾车迷路、赌场失意、遇到抢劫、与人激烈争吵等情况。
(2)躯体应激因素:指各种严重内、外科疾病,如脑血管意外、支气管哮喘严重发作、胃肠道出血后急性血容量减少致血流动力学紊乱,以及严重外伤等。
2.发病机制(1)冠状动脉结构异常:前降支从心尖至其终末点的一段被称为前降支“旋段”,旋段占整个前降支长度的比例称为旋段指数。
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前降支往往绕过心尖,在心脏的膈面走行一段较长的距离,当旋段指数>0.16时,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生概率大为增加。
(2)心脏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精神刺激作为应激性心肌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已获公认。
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容易引起心尖部心肌的暂时性缺血,而心底部由于有多支冠脉供血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增强。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标准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由于急性应激事件引起的急性心肌损伤,临床上常见于外伤、手术、感染、出血、烧伤、休克等情况下。
该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以供临床参考。
一、临床表现。
1. 心绞痛,患者出现胸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放射性疼痛。
2. 心肌酶学改变,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
3. 心电图改变,出现ST段抬高、T波倒置、QT间期延长等改变。
4.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心肌运动异常等。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
2. 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水平升高。
3. 心肌损伤标志物,BNP、NT-proBNP等水平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1.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心肌运动异常等。
2. 心肌灌注显像,核素显像检查显示心肌灌注减少区域。
四、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发展过程,可以进行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
一般来说,符合以下条件可以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1. 患者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2. 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3. 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T波倒置等改变;4. 心脏超声或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显示心肌损伤。
五、诊断注意事项。
1. 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如冠心病、心肌炎等;2. 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以进行心肌活检以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发展过程。
及时准确地诊断可以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参考,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标准应激性心肌病(STPD)是一种慢性心脏病,它是指一种神经症状与异常的心电图模式,经常伴随不明原因的轻度心肌损伤和炎症性心脏病变。
STPD可产生临床表现,如心绞痛、心力衰竭、合并不良心律和心搏分裂。
管这种病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最严重的后果,但病情有时可以被完全治愈,有时可以延缓其发展和发展速度,但病情也可能持续一段时间甚至是长期。
在诊断STPD之前,医生会尽可能地将症状与其他疾病的症状进行比较,以便确定心脏病的原因。
此,诊断STPD的方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家庭史和体格检查为了诊断STPD,医生可能会搜集患者的家族病史和体格检查记录,以确定其中可能潜在的有害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
二、心电图在诊断STPD时,心电图通常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记录患者心肌活动状态来确定心脏功能,以确定是否存在心肌病变。
果患者的心电图显示出心肌的异常变化,则可以诊断STPD。
三、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EKG)通常被用于诊断STPD,它可以检测出心脏功能,以及心脏是否存在一些结构性异常。
EKG通常可以以较短的时间检测出心肌病变,但它仍然有些局限性。
四、心肌钙蛋白比测定心肌钙蛋白比测定是一种常用的检测STPD的方法,它是检测心肌细胞内蛋白质和钙离子的比值。
肌钙蛋白比值可以检测出STPD的程度,通常可以检测出轻度的心肌病变。
五、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MRI)可以用来诊断STPD,MRI可以准确检测出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种技术可以精确检测出STPD的程度,并且有助于区分与其他心脏疾病相似的症状。
六、化学血液检查化学血液检查可以用来检测患者体内心肌细胞内的蛋白质和酶,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最后,为了确认STPD的诊断,医生可能会使用强有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心肌保护剂来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
以上就是应激性心肌病诊断的常用标准,通过上面的诊断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出STPD的病情,从而实施正确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