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语言特色
- 格式:ppt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16
诗歌鉴赏题型语言特色型答题模式诗歌鉴赏题型语言特色型答题模式:第四节分析语言特色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
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4.答题模式: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作家的语言风格举例①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②平淡(质朴、自然):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③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④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高中诗歌鉴赏语言风格
高中诗歌鉴赏语言风格有很多,例如:明快、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旷达、率性、整散结合、音律和谐、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含蓄隽永、含蓄委婉、清新明丽、清新、形象生动、绚丽飘逸等。
以下列举部分风格特点: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表达技巧2.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思路和答题步骤。
一】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通常会围绕语言、手法、结构、意境等角度设题。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讲究语言凝练,生动传神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诗中的词都是诗人千锤百炼之后写下的。
这些千锤百炼的词句就会吸引读者和出题者的目光,成为诗歌鉴赏考查的切入点。
一般而言,鉴赏诗歌语言常从炼字型和语言风格赏析两个角度命题。
炼字:动词。
一个好的动词可以使一句诗甚至一首诗灵动起来,鉴赏时要注意发现并深入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例如陶渊明《饮酒》(其二)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把诗人无意看山,山入眼帘,悠闲自得的形象,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表达得极其自然和真切。
形容词。
那些用得精彩的形容词,有的能生动地写出事物的形象色彩,有的能准确地写出人物的情态行为。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个“漫”(胡乱地)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急促的动作和狂喜的心情。
形容词的运用,给人以形象感,鉴赏时更是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去再现诗歌表现的情景,这样才会有真切的感悟。
数量词。
数词用得好,可以使诗歌表达准确。
古代诗歌中有些量词由名词充当,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例如“一叶扁舟”,以“叶”为量词,既言其小,又使人联想到树叶的形象,很生动。
鉴赏时要注意推敲。
小技巧:最传神的字一般来说五言诗多在第三个字,七言诗多在第五个字上。
语言风格鉴赏: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
古诗的语言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生动形象。
2)质朴。
这类语言常见于叙事、抒情诗中。
作者往往不是刻意追求华美的语言,而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像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杜甫的“三吏”“三别”都是这类语言的典范。
3)绮丽。
其特点是用华丽的辞藻、多变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
赏析之语言风格、特色1)语言与文体文体不同,语言特点也不相同。
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整饬,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小说的语言是散句形式,在节奏和韵律上显然不具有诗歌的特点。
小说的语言可以口语化,总结和报告则要求运用书面语。
中国古代散文的语言典雅、规范,古代戏曲的语言则具有方言土语的风味。
应用文体的语言不用夸张等修辞手法,平实的语言即可;文学作品则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摇曳多姿。
文学作品对语言的要求是形象、含蓄、生动、感人,非文学作品对语言的要求则是清通、平实、简明、连贯。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中就有在社科类文本中去考查鉴赏语言。
所以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到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
2)鉴赏语言阅读是一种智力技能,它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从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散文阅读题的命题情况来看,鉴赏语言内容成为必考的内容之一,而且考查的方式也在不断翻新。
因而,这类试题解答得分也就直接影响了散文阅读的整体质量。
品味文章的语言是鉴赏的基础。
无论是体会文章深刻的思想感情,或者是赏析其艺术表现手法,都与语言密切相关。
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有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有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
有的语言凝练含蓄,形象生动,情理相谐,意境深广。
特别是散文的语言风格很多。
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
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特点,如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婉约,就要仔细玩味,仔细体味散文的语言之美。
例:⑧读书其实是一种习惯,一种区别于野蛮的文明习惯。
自古以来,中国读书的人只是士人,读书是文化人的事情,今天的中国人,除知识分子外,一般普通家庭过就没有藏书的习惯,倒是有相当多的人以藏书来装潢门面的。
四⑨让一个本来不爱读书的民族改变习惯热爱读书,光靠政府立法、下文件、发号召是不管用的。
,语言特色的赏析1,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而又亲切自然,充满文雅的书卷气,特别是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画面,令人读后久久沉浸于这种美的享受之中。
2,本文句式灵活多变,长句、短句、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等等,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尽显华彩,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3,本文中的……,抓住了……的特点,运用……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把……写得惟妙惟肖,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图画,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所见之景如在目前。
4,本文所表达的……感情,深沉隽永,感人至深,读者无不为那份真挚而浓烈的感情而动容,始知天下……之情与共。
5,本文语言极富夸张、讽刺的味道,特别是……几句,把……的形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捧腹大笑之后又进入对……的深深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6,本文语言极富哲理,特别是……几句,告诉我们……,使我们读后懂得了……的道理,并能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二,写作手法的赏析1,小中见大: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入题,抓住……的……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
(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
)例,《哨子》《帆》《萤火虫》。
2,对比:本文巧用对比,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到……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
例,《范进中举》3,象征: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准确的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的目的。
例,《白杨礼赞》4,巧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令人读后不免颔首称许。
例,《麦琪的礼物》5,抑扬:本文运用了抑扬之法,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
例,《白杨礼赞》6,衬托:本文运用了衬托之法,用……的……衬托……的……,使作者对自己的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5:理解赏析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一、考点:《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中对词句的考查要求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知识梳理:对重点词语的考查主要以含义(意义)为主;而对文章中重点句子的考查则既考查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又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同时,还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句子进行赏析和评价。
三、解题方法和思路:(一)对词语意义的考查重点是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和指代义。
1、词语的引申义是指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
例如(1)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
“深”:深奥。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深”:深入。
(3)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深”:深刻。
(4)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
“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5)夜已经很深了。
“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6)他是个实心眼儿的人。
“实”:真实,实在。
2、词语的比喻义是指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例如:(1)“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比喻义为:比喻艰险的遭遇。
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2)“风雷”本义为:狂风和暴雷。
比喻义为: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
如:革命的风雷激荡中原大地。
(3)“风起云涌”比喻义为:比喻事物出现得很多很盛。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反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4)“风雨同舟”比喻义为: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如:全国人民与灾区同胞风雨同舟,没有为困难所吓倒,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
(5)“烽火”本义为: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
比喻义为:比喻战火或战争。
如: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3、词语的指代义是文章中代词的指代意义。
例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鸿儒”指代的是有学问的大儒;而“白丁”则指的是平民百姓。
4、解题步骤:首先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分析具体的语言环境;第三、联系文章的主题和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鉴赏语言特色一、修辞比喻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爱心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效果: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比拟比拟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
1.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
2.拟物。
拟物有时是把人当做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1]会思想,会劳动,会创造和富有感情是人的本质特点,人类对自己的这些本质特点最为熟悉,最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产生共鸣。
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把动物拟人:(1)……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
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弯腿的小羊在它们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着的母亲身边跳跃;……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②(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简析】列文处在失恋的苦闷中,可是,春风给他带来了安慰,希望和信心。
上述文字具体地,有层次地描写了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变化。
作者将动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品格。
蜜蜂在“探险”,云雀在“歌唱”,田凫在“哀鸣”,鹤和鸿雁发出“叫喊”,小羊在“母亲”身边跳跃。
作者将这些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洋溢着春天到来的蓬勃生机。
各类事物无不具有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