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固体材料的表面特点及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63
第二章固体材料的结构固体材料的各种性质主要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
原子之间的作用结合键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固体材料的结构可以最直接、最有效地确定结合键的类型和特征。
固体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合金、非金属、离子晶体、陶瓷研究方法:X光、电子、中子衍射——最重要、应用最多§2-1 结合键结合键——原子结合成分子或固体的结合键决定了物质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质。
一切原子之间的结合力都起源于原子核与电子间的静电交互作用(库仑力)。
不同的结合键代表了实现结构)的不同方式。
一、离子键典型的金属与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就是通过离子键而化合的。
从而形成离子化合物或离子晶体由共价键方向性特点决定了的SiO2四面体晶体结构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五、氢键含有氢的分子都是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极性分子之间结合成晶体时,通过氢键结合。
例如:H 2O ,HF ,NH 3等固态冰液态水§2-2 金属原子间的结合能一、原子作用模型固态金属相邻二个原子之间存在两种相互作用:a) 相互吸引——自由电子吸引金属正离子,长程力;b) 相互排斥——金属正离子之间的相互排斥,短程力。
平衡时这二个力相互抵消,原子受力为0,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此时原子间的距离为r0。
§2-3 合金相结构基本概念♦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非金属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组元、元——组成合金的元素。
♦相——具有相同的成分或连续变化、结构和性能的区域。
♦组织——合金发生转变(反应)的结果,可以包含若干个不同的相,一般只有一到二个相。
♦合金成分表示法:(1) 重量(质量)百分数A-B二元合金为例m B——元素B的重量(质量m A——元素A的重量(质量合金中的相分为:固溶体,化合物两大类。
固溶体金属晶体(溶剂)中溶入了其它元素(溶质)后,就称为固溶体。
一、固溶体的分类:♦按溶质原子在溶剂中的位置分为: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按溶解度分为:有限固溶体,无限固溶体♦按溶质原子在溶剂中的分布规律分为:有序固溶体,无序固溶体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中部分溶剂原子。
第一章测试1.材料科学主要解决的是为什么问题。
()A:错B:对答案:B2.材料科学的核心问题是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及其相互关系。
()A:对B:错答案:A3.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A:错B:对答案:B4.材料科学是当今带头学科之一。
()A:错B:对答案:B5.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界线越来越明显。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面关于固溶体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生成B:从溶液中析晶时形成C:通过烧结过程由原子扩散形成D:从熔体中析晶时形成答案:ABCD2.形成置换型连续性固溶体的主要条件()。
A:离子尺寸相近B:电负性相近C:晶体结构相同D:离子电价相等或电价总和相等答案:ABCD3.在下面非化学计量结构化合物中属于n型半导体的是()。
A:UO2+-xB:Zn1+xOC:TiO2-xD:Fe1-xO答案:BC4.关于刃型位错说法正确是()。
A:其他三种说法都不对B:位错线与原子滑移方向既平行又垂直C:位错线与原子滑移方向相垂直D:位错线与原子滑移方向相平行答案:C5.在NaCl晶体中,Na离子占据Cl离子晶格位置后,该缺陷有效电荷数是()。
A:2B:-2C:-1D:1答案:A第三章测试1.硅酸盐高温熔体具有近程有序的特点。
()A:错B:对答案:B2.二价阳离子(如Ca, Mg等)对硅酸盐高温熔体的粘度影响正确的是()A:能降低粘度B:与极化无关C:对粘度无影响D:与极化有关答案:AD3.根据单键能的大小,Al2O3属于是()A:网络改变体B:中间体C:网络形成体D:其他说法都不对答案:B4.硅酸盐玻璃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A:对B:错答案:B5.共价键越强越容易形成玻璃。
()A:错B:对答案:A第四章测试1.固体表面与被吸附质点之间相互作用,如果发生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这种作用力被称为()。
A:分散作用B:诱导作用C:静电作用D:定向作用答案:B2.当表面形成双电层后,它将向内层发生作用,并引起内层离子的极化和重排,表面效应所能达到的深度,与阴、阳离子的半径差有关,差愈大深度愈深。
表界面是由一个相过渡到另一个相的过渡区域。
若其中一相为气体,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
表面:在真空状态下,物体内部和真空之间的过渡区域,是物体最外面的几层原子和覆盖其上的外来原子和分子所形成的表面层。
表面层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物体内部的性质完全不同。
几何概念:表面是具有二维因次的一块面积,无厚度、体积。
界面:两个物体的相态相接触时的过渡区域,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在组成、密度、性质上和两相有交错并有梯度变化的过渡区域。
几何概念:它不同于两边相态的实体,有独立的相、占有一定空间,有固定的位置,有相当的厚度和面积。
弛豫;指表面层之间以及表面和体内原子层之间的垂直间距ds和体内原子层间距d0相比有所膨胀和压缩的现象。
可能涉及几个原子层。
重构:指表面原子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周期性不同于体内,但在垂直方向上的层间间距d0与体内相同。
这种不平衡作用力使表面有自动收缩的趋势,使系统能量降低的倾向,由此产生表面张力以σ表示,称为表面张力,即:6=f/2l,6=dw/da,σ也可以理解为表面自由能,简称表面能。
例题:20℃时汞的表面张力为4.85×10-1 Jm-2,求在此温度及101.325 kPa 的压力下,将半径1mm的汞滴分散成半径10-5 mm的微小汞滴,至少需要消耗多少功?解:已知:σ=4.85×10-1 Jm-2,r1=1mm, r2=10-5 mm,界面张力的热力学定义。
在恒温、恒压下研究表面性能,故常用下式表示。
广义表面自由能的定义:保持相应的特征变量不变,每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相应热力学函数的增值。
狭义表面自由能的定义:保持温度、压力和组成不变,每增加单位表面积时,Gibbs自由能的增加值称为表面Gibbs自由能,或简称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用符号σ表示,单位为J·m-2。
表面张力与表面Gibbs自由能的异同:相同点:数值相同,量纲相同。
不同点:物理意义不同,单位不同。
例:试求25℃,质量m=1g的水形成一个球形水滴时的表面自由能E1。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2-1.阐述原子质量和原子量的区别。
2-2.简要阐述四个量子数分别对应何种电子状态。
2-3.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VIIA 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有何共同点?(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 2.(2)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3)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内,排满后再一次向外排布.(4)电子排布总是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定则.2-4.按照能级写出N、O、Si、Fe、Cu、Br 原子的电子排布(用方框图表示)。
223224Si1s22s22p63s23p2Fe1s22s22p63s23p63d8Cu1s22s22p63s23p63d104s1B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2-5.按照能级写出Fe2+,Fe3+,Cu+,Ba2+,Br-,and S2-离子的电子排布。
(用方框图表示)。
同上题2-6.影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配位数的因素有那些?中心离子类型、离子半径、配体大小、溶剂、配体多少、环境温度、PH、共价键数、原子的有效堆积。
2-7.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按有方向性和无方向性分类,简单说明理由。
2-8.简要阐述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区别。
2-9.阐述泡利不相容原理。
在原子中不能容纳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同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处在同一个状态;也可以说,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
2-10.判断以下元素的原子可能形成的共价键数目:锗,磷,锶和氯。
2-11.解释为什么共价键材料密度通常要小于离子键或金属键材料。
由于共价键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和饱和性,一个特定原子的最邻近原子数是有限制的,并且只能在特定的方向进行键合。
所以共价键物质密度比金属键和离子键物质密度都要小.(共价键需按键长、键角要求堆垛,相对离子键、金属键较疏松)共价键的结合力较小,离子键结合力很大,形成的物质更致密。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英文):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课程编号:14241009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一门以材料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研究内容涉及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各种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同材料性能及材料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深入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性能之间的关系。
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所必须掌握的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等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科学思维、创新精神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关的知识,了解用物理化学等基本原理阐明材料形成过程中的组成、结构、工艺与性能之间关系及相互联系,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性质和作用。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以及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作用。
第二章材料结构基础(18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描述原子中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的四个量子数、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原则;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原子间结合键分类及其特点;正确理解并掌握高分子链的近程和远程结构。
掌握结晶的热力学、结构和能量条件;相律的应用、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的应用;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和形核功的推导;润湿角的变化范围及其含义;液—固界面的分类及其热力学判据;晶体的生长方式及其对生长速率的关系;阿弗拉密方程的应用;液—固界面结构和液—固界面前沿液体的温度分布对晶体形态的影响;减小晶粒尺寸的方法;了解亚稳相出现的原因;高分子结晶与低分子结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晶向、晶面的表示及其指数的计算;(2)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晶体的主要参数和计算方法;(3)立方晶体的间隙;(4)点缺陷的主要类型,扩散激活能和FICK第一定律;(5)四种转变类型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