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农业气象学名词解释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的一门科学。
下面将对农业气象学中的几个重要名词做解释。
1. 气象因素:指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各种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阳光辐射、风速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温度:是指空气的热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农作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合适的温度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
3. 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在地面降下的形式,包括雨、雪、露、雾等。
降水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水源,同时也会对农作物病虫害等问题产生影响。
4. 光照:是指太阳辐射照射到地面上的能量。
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5. 大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适宜的大气湿度有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农作物造成不利影响。
6. 风速:是指空气的流动速度。
适宜的风速有利于农作物的通风散热和水分蒸发,但过大的风速会对农作物造成风害。
7. 蒸发散发:指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过程。
农业生产中,正确估算蒸发散发量对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灌溉和农作物生长均具有重要意义。
8. 冷害:是指农作物由于低温而引发的生理、形态和产量的损害。
冷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影响。
9. 干旱:是指一定时期内降水量明显偏少,导致土壤含水量不足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
干旱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气象灾害,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0. 病虫害:是指由于气象因素导致的农作物疾病和害虫。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气象因素对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农村气象服务手册第1章农业气象基础 (3)1.1 气象要素与农业生产 (3)1.1.1 温度 (3)1.1.2 降水 (3)1.1.3 光照 (4)1.1.4 风速 (4)1.1.5 湿度 (4)1.2 农业气候区划与适应 (4)1.2.1 农业气候区划 (4)1.2.2 农业气候适应 (4)第2章农田水分管理 (4)2.1 农田水分平衡 (5)2.1.1 降水量 (5)2.1.2 蒸发蒸散 (5)2.1.3 土壤储水量 (5)2.1.4 作物需水量 (5)2.2 灌溉制度与灌溉技术 (5)2.2.1 灌溉制度的制定原则 (5)2.2.2 灌溉技术 (6)2.3 雨水收集与利用 (6)2.3.1 雨水收集 (6)2.3.2 雨水利用 (6)第3章农作物生长发育与气象 (6)3.1 作物生长的气象条件 (6)3.2 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 (7)3.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7)第4章农业气象灾害防御 (8)4.1 干旱的防御 (8)4.1.1 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作物结构,优先发展耐旱作物和品种; (8)4.1.2 增加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提高灌溉条件,保证作物生长关键期水分供应; (8)4.1.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8)4.1.4 增施有机肥和保水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8)4.1.5 建立干旱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采取应对措施; (8)4.1.6 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干旱状况。
(8)4.2 洪涝的防御 (8)4.2.1 合理规划农田排水系统,降低农田内涝风险; (8)4.2.2 加强河道整治,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8)4.2.3 建立健全洪涝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8)4.2.4 加强防洪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标准; (9)4.2.5 推广防洪避洪技术,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9)4.2.6 合理调整作物结构和种植制度,降低洪涝灾害风险。
绪论气象学:就是研究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和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天气学: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由各项气象要素一定的结合所决定的大气状态称为天气研究天气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预报未来天气的学科就是天气学。
气候学:研究气候形成和变化的规律,综合分析与评价各地气候资源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气象要素:表示大气状况和天气现象的各种物理量统称为气象要素。
主要气象要素有气压,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风,云,能见度,日照,辐射以及各种天气现象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光热水汽等气象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平行观测与联合观测法:除应用一般的科学方法外,对栽培作物而言需在进行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构成观测的同时在同地进行主要气象要素,农业小气候要素,农业气象灾害的观测和田间管理工作的记载等,称为。
气溶胶粒子:悬浮在大气中的这些固态或液态的粒子称为。
空气污染(大气污染):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使大气的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特性改变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影响人体健康,影响或危害各种生物的生存直接或间接损害设备建筑物的现象暖层:有很强的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
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意义。
气象学基本任务:1.农业气象监测2.农业气象预报与情报3.农业气候分区,区划,规划与展望4.农业气象措施,农业小气候,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手段的研究5.农业气象指标,规律,机制与模式的研究。
地理播种法能达到缩短观测年限的目的;地理移植法或小气候栽种法在确定某些作物越冬性的气候指标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农业气象学研究方法:地理播种法;地理移植法;小气候栽种法;分期播种法;地理分期播种法;人工气候实验法;气候分析法。
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气溶胶粒子组成干洁空气由氮,氧,氩,和含量不定的二氧化碳组成臭氧在20—25km浓度最大在1.5—2km的高度上空中水汽含量减少为地面的1/2,到5km高度减少为地面的1/10. 水汽不仅引起大气湿度的改变,同时引起热量的转移。
农学二级学科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因素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对气象要素、气象变化规律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分析研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农业气象学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业灾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象因素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气温、降水、光照、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土壤水分的蒸发与补给等农业生产过程。
例如,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降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了解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气候变化以及提前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成为农业气象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二、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农业气象学主要包括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气象灾害的预测与防控、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气温、光照、水分等的需求进行研究,可以制定出合理的种植措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同时,通过对气象灾害的研究,可以预测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减少农业损失。
此外,还需要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
三、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气象学的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通过气象预报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减少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气象灾害的预测与防控,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可以指导农民选择适应性更强的作物品种,调整种植结构,以应对环境变化。
四、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前景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以及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农业气象学将进一步深化与气象学、农学、生态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模式。
同时,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气象学的研究方法也将更加多样化和精准化,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支持。
气象学在农业气象和作物生产中的作用气象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大气现象和天气变化规律,对于农业气象和作物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气象学在农业气象监测、气象灾害预警和气象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气象监测农业气象监测是指通过气象观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象要素进行观测和记录,以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支持。
首先,气温是农业气象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气温的变化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及时了解气温变化可以帮助农民做出适时的灌溉和施肥决策。
其次,降水是农业气象监测另一个重要的指标。
降水量和降水分布对农田的灌溉和排水有着直接影响,及时了解降水情况可以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农业措施。
另外,风速、湿度和日照时间等气象要素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监测指标。
二、气象灾害预警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对农作物和农田产生破坏性影响的天气事件。
气象灾害预警是指提前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向农民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救助措施。
首先,霜冻预警是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温度降至0摄氏度以下时,霜冻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破坏。
根据气象数据,科学家可以预测霜冻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提前通知农民采取防寒措施,保护农田。
其次,干旱预警也是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中的一个关键内容。
干旱会导致农田缺水,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根据气象数据,科学家可以预测干旱的发生趋势和范围,提前通知农民采取节水措施,缓解干旱对农田的影响。
三、气象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气象因素对作物生长和产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首先,气温对作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作物对气温的适应能力和生长要求不同,了解作物对气温的响应规律,可以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时间。
其次,降水是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作物对降水量的需求也有所差异,科学的降水预测可以帮助农民合理调节灌溉量,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另外,风速和湿度等因素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科学地了解这些因素的规律,可以帮助农民采取有效的农业措施,提高作物产量。
气象与农业关系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和它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发展这門科学的目的,首先是用来防止水、旱,风、冻等自然灾害;其次是揭示气候资源,以供人类应用于生产建设;并进一步利用所腮谶到的规律来控制自然、改造自然。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从来就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风调雨顺,庄稼就可丰收;天时不利,就会减产。
这道理是很明显的。
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最重要的气象要素是光、热和水分。
光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这样,植物才能从碳中制造出有机物质来。
植物生长地的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影响很大,因为只有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植物才能生活得好。
此外,每一种植物又都有一个最高和最低温度,超过了这个限度,植物就不能发育;甚至会死亡。
当然土壤中含有足量的水分,也是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如果土壤中没有水分,植物就不能够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好环,也不单是和一个气象要素有关系,而是受各种气象要素的影响。
例如,温度适中井有足够的日光,才有利于小麦赭实、器官发育和大粒种子的形成,收成才会好;不然就会影响产量。
所以,气象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农业气象观测是指利用气象观测手段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监测、预测和评估的过程。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要素观测、病虫害监测、作物生长监测、气象灾害监测等。
有效的管理对于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象要素观测气象要素观测是农业气象观测的基础,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观测。
这些气象要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的传播和防治、灌溉和施肥等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农业气象观测必须对这些气象要素进行连续、准确的观测,并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有效管理气象要素观测工作,需要加强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维护,提高观测设备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还需要加强观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观测设备,并进行准确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时保存和整理观测数据,并进行有效的数据共享和利用。
二、病虫害监测农业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病虫害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病虫害的传播情况和发生趋势,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农业气象观测需要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包括病虫害种类、密度、趋势等方面的观测。
为了有效管理病虫害监测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确保监测点位的覆盖范围和密度。
还需要加强监测手段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还需要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报告,及时向农民和农业管理部门通报病虫害的监测结果和预警信息,指导农业防治工作的开展。
三、作物生长监测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因此作物生长监测是农业气象观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作物生长监测,可以了解作物的生长状态、需水需肥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管理依据。
作物生长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作物播种、生长期、结果期等阶段的生长情况的观测和分析。
四、气象灾害监测气象灾害是指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干旱、洪涝、冻害、霜害等气象灾害。
农业气象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古人曾说:“农耕之本,必先顾天”。
农业的发展与天气密切相关,因此气象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围绕农业气象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展开探讨。
一、农业气象技术的原理农业气象学是以现代气象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应用于农业各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天气、气候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气象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气象技术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温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
各种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植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0-30℃之间。
当气温超出这个范围时,会对植物的生理代谢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农业气象技术可以通过监测温度变化及其趋势来预测植物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作物能够正常生长。
2.日照及光照强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日照是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充分的日照可以促进作物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
同时,光照强度也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农业气象技术可以通过监测日照及光照强度变化,提供相应的实时数据,帮助农民制定科学的农业生产计划及作物管理策略,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3.降水及湿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降水和湿度是植物生长的两个重要气象要素。
降水不仅能够提供作物的水分需求,还能够带来养分物质。
而湿度则是影响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的因素。
针对这两个问题,农业气象技术可以通过监测降水和湿度变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从而帮助农民制定合理的灌溉策略,最大程度地提高作物生产效益和节约水资源。
4.风向与风速对气象要素的影响风向和风速是影响气象要素变化的两个重要因素。
它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影响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方面。
因此,农业气象技术可以通过监测风向和风速变化,对作物生长及防治农业灾害提供重要参考。
二、农业气象技术的应用农业气象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气象数据进行农业生产决策农业气象技术可以通过监测与预测天气、气候变化,提供相应的数据和信息,帮助农民制定科学的农业生产计划及作物管理策略,同时也可以预测农业灾害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损失。
农业生产中的气象因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气象因素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作物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变化、降水、温度、光照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发育,进而对作物产量带来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气候变化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日益显著。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气候变化不稳定性增加,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如干旱、洪涝、高温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例如,长期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作物生长受限,产量大幅下降。
而长期的高温天气则会加速水分蒸发、作物蒸腾,导致土壤干燥,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减少。
此外,洪涝灾害会导致水稻等作物的直接淹水,造成生长环境恶劣,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对作物产量产生极大影响。
二、降水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降水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降水对作物产量有着直接影响。
过少或过多的降水都会对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长期干旱或降水不足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无法正常吸收和利用水分,生长减缓,产量显著降低。
相反,过多的降水会造成积水现象,导致土壤积水,使植株根系缺氧,根部腐烂,从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产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温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温度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适宜的温度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显著影响。
不同作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最适温度等有所不同。
当气温偏高或偏低时,作物的生长发育都会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产量。
高温对许多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负面影响,会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叶片焦枯、花器官凋谢等。
这些现象会直接影响作物的含水率、根系发育和果实生长,从而导致产量的下降。
低温对作物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许多作物在低温下容易受冻、冻害,导致植物细胞破裂,影响光合作用正常进行,进而影响作物产量。
四、光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光照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直接影响。
充足的光照有助于植物叶片光合作用进行,提高光能利用效率,促进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增加。
气象学与农作物生产关系研究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气象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农作物生产是指人类通过种植作物来满足食物和经济需求的活动。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气象学与农作物生产之间的关系,以及该研究对农业产业的重要意义。
首先,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温、降水、日照和风等天气要素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理代谢过程。
例如,温度是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同作物来说,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不同的。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生长速度变慢、营养代谢受阻甚至死亡。
同样,降水的充沛与否也会对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不足的降水会导致土壤干旱,使得作物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此外,日照时间的长短和强度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和植物对光信号的接收,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光合效率。
其次,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也有重要的影响。
病虫害是困扰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气象因素对其发生和传播起着调控作用。
比如,湿度过高、降水过多会导致土壤和叶面湿润,从而创造了病菌和虫害繁殖的有利条件。
另外,气象因素还会影响病虫害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风的强度和方向会影响虫害的迁飞,而气温和降水情况则会影响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因此,研究气象学与农作物病虫害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此外,研究气象学与农作物生产关系对于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全球气温的升高,农业生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正确认识和应对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可以帮助农业从业者制定合理的种植计划和管理策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灾害风险。
例如,在干旱地区,研究如何利用节水灌溉技术、种植抗旱品种等,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提高农作物的耐旱能力。
此外,科学合理地利用气象预测技术,预测降水、温度和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有助于提前采取相应的农事措施,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简介: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应用的学科,它通过对气象要素的观测、分析和预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本文将探讨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对农业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一、气象要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 温度:合适的温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在高温条件下,作物的光合作用受阻,导致光合产物减少。
而低温则会影响植物的代谢活动和养分吸收。
2. 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光照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质量。
不同作物对光照要求不同,了解和控制光照条件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3. 降水:降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合适的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供应,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过多或过少的降水都会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带来负面影响。
二、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1. 气象灾害预警和减灾:农业气象学通过对天气变化的研究和预测,能够提前预警干旱、洪涝、霜冻、暴风等天气灾害,为农民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
例如,当预测到将有强降雨时,可以提前采取排水、防淹等措施来减轻水灾的影响。
2. 作物生长模拟和评估:利用农业气象学的知识,可以建立作物生长模型,并通过模拟和评估不同气象条件下的作物生长情况。
这有助于科学地选择适宜的种植时期、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气象服务和决策支持:农业气象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为政府和农民提供气象服务和决策支持。
通过建立气象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等,帮助农民做好农事决策,减少损失,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三、农业气象学的局限性和挑战农业气象学虽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面临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复杂多样,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合作。
农学气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气象学中,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是多少?A. 10公里B. 100公里C. 1000公里D. 10000公里答案:B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B. 海陆分布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D3.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通常出现在哪个时段?A. 早晨B. 中午C. 下午D. 傍晚答案:C4. 以下哪个是降水的测量单位?A. 毫米B. 米C. 公里D. 吨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气象灾害?A. 台风B. 干旱C. 洪水D. 地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气象要素?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降水量E. 土壤湿度答案:A、B、C、D2. 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包括哪些?A. 温度B. 光照C. 水分D. 土壤肥力E. 风向答案:A、B、C3. 以下哪些属于气象观测设备?A. 风速计B. 雨量计C. 温度计D. 土壤湿度计E. 气压计答案:A、B、C、E4. 以下哪些是气象预报的内容?A. 温度变化B. 降水概率C. 风向风速D. 空气质量E. 紫外线指数答案:A、B、C、D、E5. 以下哪些是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A. 建立预警系统B.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C. 制定应急预案D. 增加农业保险E. 提高公众意识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层内各种气象现象的科学。
(对)2. 气象学的研究范围仅限于地球大气层。
(错)3. 气象预报可以完全准确预测未来的天气。
(错)4. 气象观测是气象学研究的基础。
(对)5. 气象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气象学主要研究大气层内各种气象现象,包括大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分析和预报,以及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2. 气象观测站通常需要观测哪些气象要素?答案:气象观测站通常需要观测的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日照时数、能见度等。
农业气象要素名词解释1. 温度: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在农业气象中,温度是一种重要的要素,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病虫害的发生。
2. 降水量: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降水量,通常用毫米表示。
降水量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水分状况有重要影响,是农业气象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3. 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与饱和状态下所含水蒸气的含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相对湿度影响农作物的水分蒸发和病虫害的发生,也与温度、降水量等要素相互作用。
4. 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速度,通常用米每秒表示。
风速对农作物的传粉、花粉传播和病虫害传播有影响。
5. 日照时数:指单位时间内太阳直接照射地面的时间,通常以小时表示。
日照时数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
6. 大气压力:指单位面积所受大气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表示。
大气压力是农业气象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影响着气象现象的变化和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稳定性。
7. 蒸发量:指单位面积上升的水蒸气量,通常用毫米表示。
蒸发量对农业灌溉和作物的水分需求有重要影响。
8. 土壤温度:指土壤内部或表层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土壤温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根系活动以及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重要影响。
9. 光照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通常用瓦特/平方米表示。
光照强度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周期起着重要作用。
10. 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恒定气压下,饱和时所达到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露点温度与相对湿度和温度有关,对农作物的蒸腾、水分运输和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
摘要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有光照、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素。
概述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照
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光能调节农作物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因此光照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光照与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在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
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增加。
光照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
光照强度弱时,农作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农作物就会停止生长。
一般作物在强光下,株高降低、节间缩短、叶色浓绿、叶片小而厚、籽粒饱满、根系发达;弱光下作物节间较长、株高增加、根系发育不良、抗性降低。
温度
农作物的生长存在着一定的温度范围,大多数农作物能够适应的温度变幅在15摄氏度到40摄氏度之间。
温度低于或高于此上下限,则生长缓慢。
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等。
比如对光合作用,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增强,但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呼吸作用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在极高温度下,在维持短时间强呼吸后,呼吸速率急剧下降。
水分
水分约占农作物体重的70%~90%,不仅是农作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等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合理控制水分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保证,如果水分不足以补偿农作物因蒸腾作用和代谢活动消耗的水量时,嫩枝和叶片就会出现萎蔫现象,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反之,如果水分供应过多,不仅会引起植株徒长,还会导致作物根部缺氧,呼吸作用降低、难以吸收养分造成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风
风也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
风速增加,空气乱流加强,使作物内外各层次之间的温度、湿度得到不断的调节,有效避免某些层次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风能减少大气湿度,破坏农作物内水分平衡,使成熟细胞不能扩大到正常的大小,结果所有器官组织都小型化、矮化;风能够把农
作物的花粉或者种子传播到远处,帮助农作物受粉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