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大数据分析与质量监测研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疗器械在医疗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器械质量问题的存在,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对医疗器械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医疗器械质量控制领域亦不例外,大数据分析成为监测和改进医疗器械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大数据分析与质量监测研究。
一、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背景与现状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手段,确保医疗器械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然而,由于医疗器械种类繁多、生产工艺复杂、监管环节缺失等原因,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器械材料不符合标准、生产工艺出现瑕疵、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等。
目前,医疗器械质量监测主要依靠不同的标准和规范,结合抽样检验和现场检查等手段进行。
然而,传统的质量监测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效率低、数据不全、监测主体单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数据分析应运而生,成为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新方向。
二、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大数据分析方法1. 数据采集与整合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在于数据的获取和整合。
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数据主要包括质量问题记录、生产数据、销售数据、使用记录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云平台、医院信息系统、生产企业数据库等渠道进行采集和整合。
2.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医疗器械质量数据中可能存在错误、重复、缺失等问题,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清洗后的数据才能保证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3. 数据挖掘与模型建立在清洗和预处理后,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医疗器械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潜在的信息和规律。
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包括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分析等。
通过构建合适的预测模型,可以对潜在的质量问题进行预警,帮助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
医疗器械产品数据统计与分析医疗器械产品数据统计与分析在医疗器械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医疗器械产品数据的准确统计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趋势、产品销售情况、竞争对手动态等信息,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发展方向。
本文将探讨医疗器械产品数据统计与分析的重要性,并介绍相关方法和工具。
一、数据收集首先,要进行医疗器械产品数据统计与分析,就需要准确地收集所需数据。
数据来源可以包括市场调研报告、销售数据、用户反馈、竞争对手信息等。
其中,销售数据是最为直观和重要的数据之一,可以反映产品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情况;而市场调研报告则能够提供行业发展趋势和未来预测信息;用户反馈则是了解产品质量和市场口碑的重要途径。
二、数据整理与清洗收集到的数据往往是杂乱无章的,需要进行整理和清洗。
数据整理包括数据分类、编码、归档等工作;数据清洗则是对数据进行筛选、去重、去除异常值等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数据分析工具在医疗器械产品数据统计与分析过程中,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包括Excel、SPSS、SAS等软件。
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分析师进行数据可视化、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预测建模等操作,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医疗器械产品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帮助企业进行市场定位、产品定价、营销策略制定等决策。
五、数据应用最后,通过医疗器械产品数据统计与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产品研发策略、市场推广计划、客户服务方案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通过科学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实现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医疗器械产品数据统计与分析是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准确、深入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企业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制定有效策略、持续创新发展。
希望本文可以为医疗器械行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共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医疗器械市场的市场调研方法与数据分析技巧医疗器械市场的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是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市场营销策略、促进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医疗器械市场调研的方法和数据分析的技巧,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市场调研方法市场调研是指通过对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潜在客户等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以获取有关市场需求、市场规模、顾客需求及竞争情况等信息的过程。
在医疗器械市场调研中,常用的调研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和分发问卷,获取潜在客户和现有客户对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满意度、价格敏感度等信息。
问卷调查可以定量地了解市场需求和顾客偏好,并通过统计分析数据来得出结论。
2.深度访谈:通过与潜在客户、行业专家、医疗从业人员等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获取更为详细和具体的信息。
深度访谈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潜在客户的需求、产品使用体验和市场竞争情况,从而更加精准地分析市场。
3.市场观察:通过对市场现场进行观察,了解产品销售情况、竞争对手的促销活动、行业展会等信息。
市场观察可以直观地了解市场动态和竞争态势,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二、数据分析技巧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数据分析是进一步理解市场情况和制定营销策略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技巧:1.市场份额分析:市场份额是指某一品牌或企业在整个市场中所占的比例。
通过分析市场份额可以了解到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计算市场份额可以采用市场销售额、市场销量等数据进行比较。
2.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通过观察和分析历史数据,确定市场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通过趋势分析可以预测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和产品定位。
3.SWOT分析:SWOT分析是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SWOT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并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提供依据。
4.竞争对手分析: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产品特点、市场份额等进行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点。
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标准流程一、概述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是确保医疗器械在设计、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达到一定标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标准流程,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计划制定、质量控制监督和质量改进。
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医疗器械企业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步骤如下:1. 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企业需要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确保质量方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 制定质量手册: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写质量手册,详细描述企业的质量管理职责、流程和程序。
3.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4. 建立质量管理程序: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质量管理程序,包括质量计划、质量审核、非合格品管理等。
三、质量计划制定质量计划是医疗器械企业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制定的具体方案,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指标和质量保证措施等。
质量计划制定的主要步骤如下:1. 确定质量目标: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相应的质量目标,包括产品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2. 制定质量指标:根据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指标,用于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和质量管理的效果。
3. 确定质量保证措施: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质量检测、质量控制、供应商评估等,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四、质量控制监督质量控制监督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质量控制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1. 质量管理评估: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发现并解决问题。
2. 生产质量抽样检验:对生产过程中的医疗器械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 供应商评估: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和零部件质量可靠。
4. 用户投诉处理: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质量问题。
医疗器械工作者实验数据分析在医疗行业中,医疗器械工作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负责设计、研发和测试各种医疗设备,确保其安全有效。
实验数据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帮助工作者评估设备性能、确定改进方向和提供医疗决策依据。
本文将探讨医疗器械工作者如何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以及应用实验数据分析的一些常见方法。
一、实验数据搜集医疗器械工作者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研究目的,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
这对于数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和可信度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数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例如实验仪器记录、观察员记录、问卷调查等。
为了确保数据的质量,工作者还需要实施数据质量控制措施,例如规范化、去除异常值等。
二、数据预处理在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之前,数据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数据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分析。
数据预处理可以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和数据变换等。
数据清洗用于去除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整合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合并为一个数据集,方便后续分析操作。
数据变换可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归一化等处理,以满足特定的分析需求。
三、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步骤之一。
它通过计算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频数分布等指标,对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和描述。
描述统计分析主要用于理解数据的整体情况,发现数据的分布规律和异常情况。
医疗器械工作者可以使用描述统计分析来了解设备性能的平均水平、数据的分散程度以及异常数据的存在情况,从而为后续的推断性分析提供基础。
四、推断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是实验数据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通过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数据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决策。
推断统计分析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主要方面。
参数估计用于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数据的参数值,例如通过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
假设检验则用于根据样本数据判断总体数据的某种断言是否成立,例如判断两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与数据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医疗器械在治疗和诊断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上市过程中,临床试验和数据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流程以及相关方法。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重要性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是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医疗器械的上市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可以获取关于医疗器械在人体内的安全性、有效性、副作用等方面的信息。
只有通过充分的临床试验,医疗器械才能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和上市许可。
同时,临床试验还能够为医疗器械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实质性的数据支持。
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流程1. 研究设计和方案制定在开始临床试验之前,研究者需要制定研究设计和方案。
这一步骤包括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对象、试验内容和流程等。
同时,还需考虑到伦理审批和患者知情同意等问题。
2. 受试者招募和筛选研究者会在医疗机构或研究中心招募适合的受试者,并根据特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对受试者进行筛选。
招募和筛选过程需要严格把关,以保证最终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试验实施和数据采集在临床试验实施阶段,医疗器械会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进行使用,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数据采集可能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治疗效果、不良事件等内容。
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严格管理。
4.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数据分析是临床试验的核心环节之一。
研究者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直观地显示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果解读需结合统计学意义、临床重要性等多个因素来进行,从而作出准确的结论。
三、医疗器械数据分析的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最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
通过计算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指标,可以直观地描述医疗器械的特征和效果。
2. 生存分析生存分析常用于评估医疗器械的存活时间。
通过构建生存曲线和进行生存率比较,可以评估医疗器械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制度下的数据分析和统计要求概述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对医疗器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本文将介绍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制度下,数据分析和统计的要求。
数据收集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制度下,首先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
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测试数据、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的数据、不良事件和质量事件的报告数据等。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手工记录、电子记录等进行。
数据分析1. 数据整理和清洗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包括去除错误数据、缺失数据和异常数据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统计和描述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描述,包括计算各种统计指标,如均值、标准差、中位数等,以及绘制相关图表,如柱状图、饼图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分布。
3. 数据比较和分析对不同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比较可以包括不同批次或不同型号的医疗器械之间的数据比较,也可以包括不同时间段或不同地区的数据比较。
分析可以采用各种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4. 数据挖掘和模型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数据挖掘和模型建立工作,以帮助预测和优化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性能。
数据挖掘可以采用各种算法,如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分类分析等。
数据报告和验证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分析结果进行报告和验证。
数据报告应包括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和结论的描述和解释,以及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报告的目的是向相关人员和管理者提供一个全面和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以便他们做出决策和采取相应的行动。
数据验证是对数据分析结果的验证和确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制度下的数据分析和统计要求是确保医疗器械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可以更好地了解医疗器械的质量特征和分布,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和趋势,并为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提供决策和改进的依据。
医疗器械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医疗器械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是指用于监测和控制医疗器械的一系列软件程序和算法。
这些程序和算法在医疗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疗人员准确地测量和监视患者的生理参数,并根据数据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1.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用于从各种传感器和仪器中采集患者的生理参数数据,如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
这些数据一般以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相应的接口进行采集和转换处理。
2.数据处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生理参数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包括滤波、放大、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以及数据分析、模式识别、特征提取等算法的应用,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提供给其他模块使用。
3.实时监视模块:该模块用于实时监视患者的生理参数变化,并及时报警。
通过与事先设定的正常范围进行比较,如果超出范围则触发报警机制,提醒医护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对监测到的生理参数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包括数据的存储格式、存储位置、存储周期等的设置,以及数据的查询、修改、删除、导出等功能,提供便捷的数据管理方式。
5.远程监控与控制模块:该模块支持远程对医疗器械的监控和控制。
通过网络连接,将监测到的生理参数数据传输到远程终端,并允许医护人员通过远程终端对医疗器械进行控制,如调整参数、开启关闭功能等。
总结起来,医疗器械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医疗器械的软件程序和算法,能够提供准确的生理参数监测和报警功能,支持数据的实时处理、存储和管理,以及远程监控与控制等功能。
它在医疗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性能和效果,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医疗服务。
医疗器械风险分析控制程序1.目的1.1 满足医疗器械法规要求,向管理当局提供新产品注册的《风险管理报告》;1.2 为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性,保证在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中,对医疗器械产品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针对其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2.范围本公司所开发的医疗器械产品。
3.定义3.1 医疗器械medical device符合标准(EN ISO14971、YY0316等)和法规(欧盟法规和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定义规定的产品。
3.2 程序可控医用电气系统(PEMS)programmable electrical medical systems包含一个或更多的程序可控电子子系统的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为简化文件,以下统称医用电气设备,同时,本文所称医疗器械也自动包含程序可控医用电气系统)。
3.3 开发生命周期development life-cycle从项目的概念阶段开始,到产品完成后的确认为结束的一个周期中,所进行的必要活动(参见IEC 60601-1-4)。
3.4 伤害harm对健康和财产的实际损害和破坏。
3.5 危害hazard由医疗器械/医用电气设备直接引起的对病人、其他人员、动物和周围人员所产生的潜在的不利影响。
3.6 安全性safety避免了不可接受风险的可能性。
3.7 风险risk导致伤害的危害所发生的概率及其伤害的严重程度。
即: 风险= 严重性(3.9)×可能性(3.10)。
3.8 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对用于识别危害和评估风险的可利用信息所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3.9 危害的严重性severity of the consequence of the hazard event危害的所导致后果的定性测量,按IEC 60601-1-4 标准将严重性分为4 级加以量化处理如下:3.10 危害的可能性likelihood of a hazard event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划分为6 个级别进行量化表示如下:3.11 风险管理报告risk management summary提供风险分析中的每种危害及原因的可追溯性文件,以验证所有危害的风险都受到了控制。
文件编号:/PD/8.4-01版次/修订:A/0制定者:审核者:批准者:2022-09-26 发布2022-09-26 实施本程序由XXXX 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出A/0 /PD/8.4-011 /6更改人 确认人 原版本号版 本 号 / 修 改 状 态编 号 页 次数据分析控制程序序号 更改时间 修改说明页次 2 /6对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其他相关质量活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及早发现过程、产品、服务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偏差”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及有效性,识别可能实施的改进,作为决策和持续改进的依据。
本程序合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分析的控制。
3.1 品质管理部负责统计技术的培训、数据和信息的归口管理、分析以及信息传递。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以及相关数据的采集、整理。
3.3 品质管理部负责对统计分析结果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组织实施改进。
4.1 数据来源4.1.1 外部来源a. 政策、法规、标准等;b. 国家机构(包括地方政府机构)的检查结果及反馈;c. 市场趋势,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及其发展方向的信息d. 相关方(如客户、供方等)的有关信息。
4.1.2 内部来源a. 顾客满意及过程和服务的监测结果,质量管理体系日常考核的数据,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产品质量的检查记录、不合格品的记录、质量体系审核及管理评审的结果等;b.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c. 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页次 3 /6d. 其它信息,如员工的合理化建议等。
4.2 数据和信息的分类4.2.1 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a. 质量记录;b. 产品不合格信息(包括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等) ;c. 不合格率;d. 顾客的抱怨(投诉) ;e. 设备故障率;f. 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展动向;g. 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4.2.2 与运行能力有关的数据a. 过程运行的监视和测量信息(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试验记录、生产环境监测记录和质量体系运行记录等) ;b. 产品实现过程的能力;c. 内部审核的结论;d. 管理评审的输出。
1.0目的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信息。
2.0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对于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它相关来源的数据和信息的分析。
3.0相关资料无4.0定义无5.0职责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数据的收集,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分析的结果用于持续改进。
5.1质量部负责收集和分析质量目标、管理评审、内审、客户质量反馈、首检结果、检验结果等数据。
5.2物料部负责收集和分析供应商业绩、准时交货、库存周转、库存量、订单完成情况等数据。
5.3生产部负责收集和分析生产效率、设备效率、报废率、首次合格率等数据。
5.4人力资源部负责收集和分析培训资料、员工业绩和评估等数据。
6.0操作程序6.1 数据分析的目的a)对过程实施有效控制;b)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c)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d)确定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以便采取适当的纠正或预防措施;e)为公司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6.2数据和信息的来源6.2.1外部来源a 政策、法律、法规、标准等b 市场和新产品的反馈b 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6.2.2内部来源a 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监视和测量记录,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作的其它记录。
b 存在和潜在的不合格及其趋势,如产品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 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 其它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6.3 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6.3.1 各部门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提供如下信息a 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b 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持续改进和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c 供方的信息6.3.2各部门应选用合适的统计工具,如检查表、控制图、柱状图、因果图、排列图、过程能力等。
6.4 数据和信息的传递6.4.1 各部门应传递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给其它有关部门。
质量手册(包括:程序文件)依据:YY/T0287-2003、YY/T0316-2003、ISO13485:2003编制:审核:批准:20XX-05-28发布20XX-05-28实施XX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发布质量手册发布令依据YY/T0287-2003标准要求,结合本公司产品特性,在管理者代表的组织下,通过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编制了本质量手册(包括程序文件),现予以发布实施。
本手册是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具体阐述了企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描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过程和相互作用。
是指导企业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
企业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执行。
总经理:20XX年5月28日任命书为贯彻执行YY/T0287-2003标准,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特任命同志为本公司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总经理:20XX年5月28日目录序号章节号标题编页1 0.1 目录 12 0.2 主题内容 23 0.3 公司概况 34 1.0 目的范围 45 2.0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承诺 56 3.0 组织机构 67 3.1 质量管理体系网络网 68 3.2 质量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79 4.0 质量管理体系8-910 4.2.3 文件控制程序10-1211 4.2.4 记录控制程序13-1412 5.0-5.5 管理职责15-2013 5.6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21-2314 6.0-6.4 资源管理控制程序24-2615 7.0 产品实现2716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控制程序28-2917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30-3218 7.3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33-3619 7.4 采购控制程序37-3920 7.5 生产和服务控制程序40-4621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47-4922 8.2.1 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50-5123 8.2.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52-2624 8.2.3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57-5825 8.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9-6126 8.4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62-6327 8.5 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控制程序64-6528 附录质量记录清单1主题内容本质量手册阐述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依据并引用了YY/T0287-2003及YY/T0316-2003标准的核心内容,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过程和相互作用进行了识别和描述,是企业开展质量方针、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XXX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质量系统程序文件文件编号:QP-19文件版本号:A-0文件名称:数据分析控制程序文件版实施日期修订内容修订人部门本号A-O首次质量部分发文件部门记录部门名称发行份数部门名称发行份数总经理1质量部1文控室1储运部1行政部1业务部1生产部1研发部1管理者代表1签批流程签名文件归口部门制订人_________________质量部管理者代表_________________总经理_________________实施日期页码第1页共3页1.目的明确公司的数据与资料,以确保这些数据与经营目标进行比较,正确选用统计技术,揭示质量活动中显见的和隐含的规律,为质量改进提供可靠的信息,以利于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包括对统计技术在内的适当方法及其使用程度的确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数据/信息收集和分析处理。
3.定义(无)4.职责4.1质量部负责统计技术应用的组织实施,监督有关部门正确应用统计技术。
4.2各部门负责产品质量有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5.工作程序5.1需要收集的数据与资料如下表:部门项目收集/分析频次目标值业务部顾客满意度的调查(投诉)1次/年≤5%合同履约率1次/月≥90%储运部供方交期及时率1次/月≥95%供方质量改善及时率1次/年≥95%生产部生产任务完成率1次/月≥90%质量部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1次/年≥95%半成品,成品合格率1次/月≥95%来料退货率1次/月≤5%行政部每年按计划组织培训及时率1次/年≥90%研发部项目完成及时率1次/年≥90%5.2质量部根据本公司产品的质量特点、数据分析和要求,确定统计技术应用场合和方法。
5.3各部门按时根据上面的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后填写《质量目标统计分析表》(QR-QM-017)交,实施日期页码第2页共3页质量部汇总后,呈交总经理决策。
6.统计技术应用的管理6.1各实施部门应根据公司质量目标的要求统计达成率,可用图表法、特性要因图、柏拉图等对目标达成率进行分析。
医疗器械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
评价在何处可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来自《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执行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的分析和控制。
3职责
3.1质量部
a)负责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b)负责公司统计技术的选用和实施效果的跟踪。
3.2各部门
a)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和交流;
b)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4程序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如果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得到改进,应予评价。
这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
4.1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4.2数据的来源
4.2.1外部来源
a)政策、法规、标准等;
b)政府机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
c)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动态;
d)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抱怨等。
4.2.2内部来源
a)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如《供方/外协方评定表》、《部门质量记录清单》、《不合格项目分布表》、《跟踪服务卡》、《风险评价表、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不合格率、交货期等;
b)与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如《内审不合格报告》、《内审检查表》、《管理评审报告》、《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4.3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4.3.1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有关方面的信息:
a)顾客反馈;
b)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c) 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 供方。
数据分析结果的记录保持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4.3.2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a) 质量部负责技术监督部门、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和反馈数据的收集、
分析,并传递至各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的相关控制程序;
b) 技术部负责收集技术标准类数据;
c) 政策法规类信息由质量部负责收集、分析、整理、传递;
d) 市场部分别按各自的职责范围与顾客进行信息沟通,
以了解顾客需求,妥善处理顾客的投诉,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3.3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a)质量部依照相应规定传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评审、内审结果、更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的信息;
b) 各部门依据相关规定直接收集和传递日常数据,对存
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
防措施控制程序》;
c) 紧急信息由发现部门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处理;
4.4 数据分析方法
4.4.1 为了寻找数据的变化规律,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质量
部负责确定各部门收集数据的范围和方法,各部门按照
规定的统计技术方法,注重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统计结果,据此做出分析报告并上报。
4.4.2 统计方法的选择:
a) 对于市场、顾客反馈等一般采用调查表;
b) 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当合格率在正常控制范围内时
可采用调查表,当合格率低于质量目标的控制时,可采用排列表、因果图;
c)对关键过程的监视和测量采用控制图;
d) 对采购物资的检验,采用抽样方案或100%检验。
4.4.3 统计方法实施前,质量部应对有关人员进行统计方法
培训,以便能够正确使用统计方法,确保统计分析数据的科学、准确和真实。
4.4.4 质量部对统计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跟踪,每季
度末检查各部门统计方法应用的记录,对应用中出现的或潜在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5为对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应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确定:
a) 产品符合性趋势;
b) 顾客要求满足的程度;
c) 过程的有效性;
d) 供方供货业绩;
a)达到业绩改进
目标的情况。
4.6数据分析的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5 相关文件
5.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STHF-CX-8.2.4-A
5.2记录控制程序STHF-CX-4.2.4-A
5.3纠正措施控制程序STHF-CX-8.5.2-A 5.4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STHF-CX-8.5.3-A
6质量记录
6.1供方/外协方评定表
6.2部门质量记录清单
6.3不合格项目分布表
6.4跟踪服务卡
6.5尿仪风险评价表、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
6.6血凝风险评价表、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
6.7内审不合格报告
6.8内审检查表
6.9管理评审报告
6.10尿仪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6.11血凝设计开发评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