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嬗变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的嬗变取向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德育目标从社会本位走向人与社会的和谐;德育内容从单一走向整合;德育实施从“单向灌输”走向“对话”;道德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实施;学习在人类步入以知识经济发展为主导、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正走向深入。
在此次改革中,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也在渐渐嬗变。
它体现在学校德育的各个方面,诸如德育内涵、德育内容、德育途径等。
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论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取向嬗变的重要特征。
一、德育目标从社会本位走向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德,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同一。
正如康德所言:“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愈是经常地、反复地思考,它们就愈给人心灌注时时更新的、有加无减的对它们的赞叹和敬畏。
这两种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头上的星空代表了外在世界,而内心的道德法则则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是人的良心的体现[1]164。
为此,道德教育不仅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2]83,而且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实现其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和谐,达到自觉的道德境界。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中德育的目标过于政治化,学校德育过分凸现德育的社会功能,忽视个体存在的价值。
道德因人的存在而存在,德育首先应当关注人的存在,教会学生懂得思考“人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等关于人生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生命本原的个性化探索,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使“人最终成为自己和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3]64。
其次,德育应当关注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学生的社会性是“个体能动地进行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的内化品质”,体现在学生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和社会技能的习用、形成关于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具备相应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和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小学德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改下的小学德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调整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成长特点。
本文将从德育教学的背景、特点和模式等方面进行浅析,旨在为小学德育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教育环境的变化新时代的小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教育需求。
社会的多元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要求学校德育教学更具包容性、多样性和全面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和素养。
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对德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
新课改下的小学德育教学模式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小学德育教学的特点1. 德育教学的实践性小学德育教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质需要通过生活化、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道德、树立信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德育教学的综合性小学德育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小学生年龄特点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学,注重个别差异,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其未来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构建全员参与的德育教育体系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学模式需要构建全员参与的德育教育体系,倡导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合力的德育教育合力,建立全员参与、全方位培养的德育教育模式。
2. 强化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学模式需要强化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情感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德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合格公民和社会主人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品德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小学德育教育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1. 多元化教育理念的引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理念变得更加多元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这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再只是注重传统的传授道德规范,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 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新课改对学科内容和课程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更新,小学德育教育也将在这个大背景下受益。
新的课程将更多地涉及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以及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教育,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教育技术的融合应用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改将注重教育技术的融合应用,这将为小学德育教育带来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传递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观念,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挑战1. 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新课改将带来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这对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
从灌输式的传统德育教育向注重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的现代德育教育模式的转变,需要教师们有更多的创新能力和对新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实践。
2.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新课改需要有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这对德育教育的师资建设和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德育教育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现代教学技术和创新能力,能够符合新课程的发展需求。
3. 学生学习负担的减轻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新课改力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将更多地放在启发式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上。
如何在减轻学习负担的保证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深度,是一个新的挑战。
需要找到更多适合学生的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使之更好地融合到新的教育体系中。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背景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一环,德育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中小学德育教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旨在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研究。
二、现状分析2.1 德育教育成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陆续推进,德育课程逐渐成为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教版》小学教材中设置了“思想品德和法律课”的课程,中学教材中也分别设置了“语文素养与人生观”、“品德与社会”、“法律与生活”等课程。
其中,“思想品德与法律课”的设置更是为德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推动力。
2.2 德育课程的资源教育不足尽管对于新课改中的德育课程设置专门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但却没有相应的教育资源支撑。
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找到合适的教育资源。
2.3 德育教育与现实脱节由于社会快速发展,传统道德观念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
因此,传统的德育教育与现实脱节。
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时,很难将道德观念与现实相结合。
2.4 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和其他学科一样,德育教育也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但现状仍然存在德育教育缺乏应有的评价标准的问题。
这使得学生、家长和社会无法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
三、对策研究3.1 建立更完善的德育教育资源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德育教育资源。
政府和教育部门可以开发一些资源,如设置德育教育网站、建立互联网德育教育资源库。
在教育教材编写过程中,也需要力求丰富德育教育资源。
3.2 德育教育与现实结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发展需求。
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能使学生更加理解道德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3 建立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对于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和完善至关重要。
评价体系应包括教育目标、卡点要求和可量化的德育教育内容等方面。
同时,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考试得分和日常表现相结合。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1. 引言1.1 新课改背景新课改背景是指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德育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
新课改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人的教育体系,推动学校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中,德育教学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不再只是注重知识传授,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
新课改的理念强调学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通过关注德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必然会发生改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1.2 小学德育教学模式引言新课改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小学德育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德育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发展。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逐渐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德育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出不足之处。
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无法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探索与创新的德育教学模式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在新课改的框架下,素质教育的理念被融入到德育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德育教学方案,引导他们全面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正朝着更开放、更灵活、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德育教学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2. 正文2.1 新课改对德育教学的影响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就要求德育教学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析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的新发展,德育-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德育已步入崭新的阶段。
在我国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一直是其关键所在,特别是中小学德育,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但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变,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新发展;探讨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推进的浪潮中,多元化是我国社会结构的显著特征。
在多元化环境中,我国中小学德育极易产生各种新的问题,阻碍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而这已成为新时期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怎样把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必然会引进新的德育政策。
为此,在新课标背景下,需要转变已有的教学理念,使中小学德育走上全新的发展道路。
一、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新时代下,课程改革犹如一把双刃剑,中小学德育工作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在课程背景下,充分突显出德育的重要性,学校要对德育的发展引起高度的重视,培养更多新时期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法,寻找新的途径不断增强教育的时效性,从传授知识转变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优秀品质,强化他们已有的道德观、价值观。
为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充分展现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方面的不同价值,改变教学现状,更加注重在一种真实、客观的生命体中去感受自身道德成长的经验。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道德与生活分离的问题,逐渐由教学向教育转变,教学工必须站在全新的角度,重新定位、思考传统教育,要更加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德育已步入崭新的阶段。
在我国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一直是其关键所在,特别是中小学德育,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但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变,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改革下小学德育课的嬗变论文•相关推荐改革下小学德育课的嬗变论文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嬗变(一)小学德育课指导思想的改变在没有进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指导思想是在道德的基础上,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主要是以学习为主。
此种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后发生了改变,对人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应该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道德,与此同时,还强调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教授学生知识等与培养学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将德育教育和其它的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的连接。
(二)小学德育课性质的改变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之前,小学德育课的性质是一种分科课程,所谓的分科课程,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分开了,从而导致学生对自身、社会等的认识并不全面,教学内容出现了重复现象,教学效率较低。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的性质有了明显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将德育课和其它学科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生活课,两者的有效联系,使原本单一的德育课转变为“品德和生活”相结合的课程,进而体现出了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小学德育课目标的改变在原有的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等。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倾向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注重学生对道德规范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
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在小学德育的目标上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不仅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等,还针对学习方法以及情感价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四)小学德育课内容的改变小学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有集体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民主与法制教育等,这些教育内容基本将社会中的方方面面都包含进去了,这些教育内容中,有很多内容是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继续弘扬的,这样就使得人们在选择教育内容的时候,是以社会价值作为标准的,选择的教学内容大多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可以为德育社会功能提供有效的服务。
新课改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新课改对小学德育教育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德育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新课改的背景和特点出发,探讨新课改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的研究。
一、新课改背景和特点新课改是指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改革。
其背景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知识教育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2. 教育思想的更新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再是单纯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情感、智力、身体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这也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教学模式的转变新课改鼓励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这些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也是德育教育转变的方向。
二、新课改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新课改下的小学德育教育不再是单纯地进行道德灌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具有以下几个意义:1.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具备在不同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只是进行道德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而新课改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3.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新课改下的小学德育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摘要】本文从新课改背景和小学德育教学模式入手,探讨了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后分析了新课改对小学德育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创新小学德育教学模式的建议。
最后结论指出,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发展完善。
文章内容全面介绍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德育教学模式、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传统德育教学模式、新课改对小学德育教学的影响、小学德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新德育教学模式的建议、发展。
1. 引言1.1 新课改背景新课改,即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自2001年开始,我国启动了新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新课程体系。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和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死记硬背和应试技巧,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德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德育教学不再局限于灌输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念,而是以真善美为核心,倡导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需求和要求。
1.2 小学德育教学模式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
德育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和原则。
在小学阶段,德育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价值观塑造和行为规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创新小学德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等。
急需对小学德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2000字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也在不断地发生变革,学校德育教育也成为了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课改背景下,德育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以中小学德育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状,并提出对策。
一、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1.德育教育理念不清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校存在德育教育理念不清晰的问题。
德育教育不仅要传授道德原则和价值观,还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环境,为学生成长提供积极的指导和支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德育教育往往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缺乏深度和内涵。
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
2.德育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德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完善的教学计划。
但是,在现实中,德育教育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课程设置也比较片面。
德育课程重视规则传授,缺乏对道德问题和道德选择的探讨,学生对其反应不大。
3. 德育教育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德育教育关键在于育人,而育人的关键在于育人者。
然而,在现实中,德育教育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的基本素养。
这也导致了德育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对策措施1.明确德育教育的初心和方向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明确德育教育的初心和方向。
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风险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学设置德育教育课程德育教育课程应该多角度进行教学,探讨道德问题,提高学生对道德问题和道德选择的意识。
同时,德育教育课程也需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营造出以德育课程为基础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实现多元化教育。
3.提高德育教育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学校应该对德育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师资水平,加强教师对道德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手段,提高德育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德育教育的实施和监督。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探索【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正面临着转变和完善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课改对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探讨了德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德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德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多元化德育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德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接着,结论部分提到了小学德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强调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有效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优秀青少年。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德育教学模式,转变,优化,评价体系,多元化教学活动,师资队伍,完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德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背景介绍部分将通过简要分析当前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出新课改对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当前小学生德育教学存在着注重传道而不重德行实践的倾向,导致学生德育行为存在较大空白和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德育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无法满足当代小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德育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完善,评价方法单一,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德育表现。
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下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转变和创新。
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探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1.2 新课改对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引言新课改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措施,对小学德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小学德育教学往往注重灌输和机械记忆,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无法真正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人格。
而新课改的提出,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包括道德素养在内。
新课改对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这与德育教学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传统的德育教学以道德品质教育为核心,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规范化教育,缺乏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仍然停留在被动接收和机械执行的层面。
而现在,新的教育改革思想要求德育教育必须成为教育的所有方面的基础,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特质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教育个体差异,提高个体素养和个性发展水平。
一、注重轻重缓急的分配德育教学应该意识到轻重缓急的分配问题。
在德育教学中,同时注重对学生的道德理念和思想心理方面的培养,也注重对学生道德行为及实际能力的提升,考虑到学生年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德育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安排。
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在新课改下,德育教学应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教育。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和风格来表达对德育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注重个性差异的发挥德育教学要注重个性差异的发挥,因为每个学生的人格、思想和性格都有所不同,德育教学也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特点和个性的长处,不断提高个体素养和个性发展水平。
四、注重综合培养在德育教学中,应重视知识、情感和行为的协调发展,调动学生的情感、强化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使其成为高尚的人格,同时也要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增长,以实现全面发展。
五、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德育教学应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且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素质和表现。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学模式必须注重贯彻以德育为核心的整体教育理念,强调人本思想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水平。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德育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如何在新的背景下推动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成为了教师们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具和故事情节,传递正能量和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小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公益机构、社区服务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小学德育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应更加注重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正确的行为方式和社交礼仪。
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引导和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要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需要家校密切合作,形成共同的育人合力。
学校应与家长密切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成长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
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课程教学中,通过家访、家校互动等方式,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教育。
要注重形成德育课程体系。
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需要形成科学、系统的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应包括学生的审美修养、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素养。
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德育课程的层层渗透和融合,将德育目标与其他学科目标结合起来。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德育课堂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需要关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德育课程体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小学德育课程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在传统的德育课程中,往往是通过灌输知识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证明是不够有效的,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程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生活化的教学,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小学德育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问题。
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只是简单地灌输道德知识,没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而现在的小学生正处于个体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初级阶段,他们对道德的理解和认识比较具体,对具体的学习活动更加感兴趣。
德育课程应该通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和实践道德规范,培养他们对道德的认识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能力。
小学德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
在新课程背景下,德育课程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情境和角色中,让他们体验到各种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培养他们对道德行为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的形成。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和家庭,让他们了解社区和家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社区和家庭事务的意愿。
小学德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现在的社会中,道德问题和伦理道德的冲突日趋复杂,德育课程要培养学生不仅仅是道德行为的遵守,更重要的是学会通过思考和判断去解决实际问题。
德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讨论案例和分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判断道德问题,培养他们处理道德问题的能力。
小学德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感悟。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课程应该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感悟。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意识。
2013.11学教育143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的嬗变取向张育才(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水洛中学,甘肃平凉744600)[摘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的中小学德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德育体系更加健全、德育目标更加明确。
作为中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德育工作在新时期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素质。
本文主要就我国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德育的嬗变取向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并提出适当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中小学德育;嬗变取向;研究分析一、前言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引起了我国高度的重视,国务院也曾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把德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作为中小学校来说不仅要抓好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更应该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其言行会对中小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应该不断改变落后思想,将新知识、新理论运用于德育工作中。
只有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才能够保证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德育工作的实施还需要学校的积极参与与支持,认真落实教育部门的有关政策文件,真正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在近些年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比较迅速,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对中小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真研究中小学生认知行为的特点,并综合分析传统德育存在的缺点,及时探索出新的德育工作模式。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嬗变取向1、创建学校德育管理系统,保证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建立健全学校的德育管理体制,对中小学生的德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我们可以建立不同的管理层次从学校开始到年级再到班级,并组成责任分明的领导小组,使他们处于一种纵向关系。
同时学校各部门之间还应该保持有效的畅通,经常进行互动交流,对于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剖,及时提出改进性的意见,保证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德育创新改革1. 引言1.1 新课改对小学体育德育的影响新课程改革提倡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作为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更加重视。
新课程改革将体育教育纳入核心素养培养范畴,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元评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小学体育德育中,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鼓励通过体育实践、表现、作品等多元化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德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为小学体育德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强调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为小学体育德育的创新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指导。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请继续为您输出其他部分的内容。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德育创新改革的实践与发展,通过对当前小学体育德育现状的分析,总结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评估改革的成效,以及探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从而揭示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创新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小学体育德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推动小学体育德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还可以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应用,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小学体育德育工作的持续改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促进小学体育德育改革、推动教育教学改进和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正文2.1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的现状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体育德育在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传统的体育教育注重技能和竞赛,而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这就要求体育德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注重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嬗变
摘要:自199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德育课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德育课嬗变的特点进行梳理,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小学德育课改革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德育课;嬗变
自199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小学德育课无论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新教材的编排与使用上,还是在小学德育课的教学上,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为了更清晰地把握小学德育课的演变轨迹,笔者对小学德育课的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以及小学德育课的教学等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梳理,以期发现其中的新变化。
一、小学德育课程标准的演变
1、关于小学德育课的指导思想
从新课程改革前的教学大纲来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大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强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这一指导思想的立足点是着眼于德育的社会性价值,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从而导致德育的政治化、成人化,道德理想化色彩浓厚,而相对忽视德育的本体功能,忽视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因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学校德育,主要是以道德知识传授、灌输与学习为主要特征。
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小学德育回归生活和人性化倾向,构成了学校德育课程的指导思想。
如“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教育是为终身教育奠基;强调品德的培养回归生活,课程的设计立足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从儿童生活出发,而不是从规范出发;强调儿童是道德的主体,应把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与尊重儿童结合起来,提倡儿童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自己的道德;强调德育的综合性,即把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态度、情感的培养结合起来,把社会生活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把德育同其他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2、关于小学德育课的性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一种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人为割裂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不仅使学生对世界、社会和自身认识变得片面、不完整,而且使课程出现交叉与重复,增加了教学负担,降低了教学效率。
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实现课程综合化。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适应这一形势,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为“品德与生活”,将品德课与社会课综合为“品德与社会”,体现出综合课程的性质。
3、关于小学德育课的目标
在目标要求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的小学德育课教学大纲,虽然强调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但在目标层次结构上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强调道德知识和规范的掌握,而对学生品德能力、道德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则重视不足。
而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设计上显然有较大进步,它不仅对学生的认知提出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情感价值都提出了要求。
4、关于小学德育课的内容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历次的教学大纲来看,小学德育课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劳动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这些教育内容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德育的主要内容,它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许多内容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等依然是我国德育的主旋律。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德育内容在选择上,更多是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是为德育社会功能的实现服务的,而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际和儿童生活实际考虑较少。
而新课程标准在内容设计上则从儿童的生活情境出发,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以儿童生活为轴心来选择内容。
如“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5、关于小学德育课的实施
在评价功能与方法上,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前的小学德育课主要以结果性评价为主。
而新课程标准在评价的功能与方法上,呈现出新的特点,即注重对儿童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发展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评价主体、角度和尺度的多样化;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不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多样性的、开放性的,其内容涉及学校课程以外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文化。
概括而言,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德育课具有如下新的发展趋势:一是,日益注重个体发展的需要,将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个体发展的需要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是小学德育德课趋向于综合化;三是德育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来越贴近;四是课程内容更具有开放性、弹性和选择性;五是教材呈现方式更加生动、丰富。
二、小学德育课教材的变化
1、教材内容的变化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根据1999年以前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有伟人化、名人化、男性化倾向,向学生传授的主要是正面人物的形象,这类内容几乎占教材内容的80%左右,在人物年龄构成上有成人化倾向,在教
材内容编排的人物对象分布上,成人对象的题材所占比重较大;而根据2002年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在性别比例上基本相当,在年龄结构上,以儿童为主,人物正反形象各有一定比例,教材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儿童题材约占85%左右。
2、教材编写体例与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
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笔者发现,以1999年以前的课程标准为指针编写的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基本上是围绕“看(与主题相关的故事)——说(说一说、议一议)——做(做与主题相关的作业)”的方式展开的,在内容呈现方式上,主要是大篇幅文字穿插部分图片,配以一些问题。
总体而言,教材虽是以主题为线索,但提供的信息多是固定的、现成的,即便是讨论也是试图把学生引向现成的结论,留给学生的空间不大,教材内容对阅读对象的学生来说体现的是一种“他一我”的关系,如“他想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
而以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主要是以“情景讨论——体验感受——留白”的体例编写的,呈现方式也较为多样,如情景设置、问题讨论、美文欣赏、留白等,教材提供的信息量大,留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的空间、选择的余地也较大,而且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内容只是一种对话的文本,内容与学生是一种“你一我”关系,如“你认为怎么样”、“你的感受是怎样”,感觉较为亲切、自然。
3、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
一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德育教材编写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的是主体性德育、生活化德育理论;二是,教材内容注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性人格,注重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诸多方面的内在统一;三是,在教材的功能上,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小学德育教材视教材不仅仅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与儿童交流、对话的文本,是儿童成长的“记录袋”;四是,教材所蕴涵的学习方式倾向于师生互动,教师重在引导与指导,教材充分体现儿童的天性与品德形成规律,安排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探究。
三、小学德育课教学的变化
1、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观的演变
传统德育中,教师是固定道德规范、准则的传授者,在课堂上,教师处于绝对中心地位,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力和角色威望,而且教师是学生道德的评判者,学生对教师具有较大的依赖性。
但随着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人的自主意识被唤醒,个体的需要与价值追求得到激发和满足。
与价值观念变迁的新趋势相一致,德育理论也不断更新,德育指导思想不断向人性化转变,主体性德育理论得到确立。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绝对权威受到了挑战,教师由德育知识的绝对拥有者、道德的评判者逐渐向引导者、指导者甚至是合作者转变。
2、德育课教学中学生观的演变
市场经济对主体性的尊重,社会本位价值向个体本位价值的转变,使学生主体意识日益觉醒,学生主体地位逐渐显现。
学生逐渐由道德规范、准则的被动接受者、被评判者,逐渐成长为道德的主体,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扩大,教师不再是学生道德知识的唯一来源,随着学生自我判断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的增强,他们的生活领域和精神领域的不断扩大,他们在人格上不再依赖教师。
3、德育课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演变
传统德育中师生之间主要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单向关系,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师生之间是一种被动的、依赖的和不对等的关系。
但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个人需要与个体价值得到确认与肯定,个人主体意识日益明显,反映在德育课教学中,随着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逐渐演变为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互动的关系,德育过程也就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品德共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