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文体常识
- 格式:ppt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5
小说的考查题型及方法(2010-04-24 21:26:13)转载标签:教育【知识梳理】一、小说的文体特点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阅读小说,要从三要素入手,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要抓住作品中的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而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生活。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的有着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把高潮安排在结尾,总之, 这四个部分并不是缺一不可的,但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把握这一点,然后通过对作品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事件中的各种表现,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
.抓住小说情节,小说的层次结构就清清晰晰,作家构思布局的巧处也容易把握。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二、小说的阅读方法一)、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情节。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其中最为典型的题目是概括故事情节,实现整体感知。
文章体裁分类文体常识及写作手法在写作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章体裁分类、文体常识和写作手法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不同的文章要求使用不同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手法,以达到更好地传达信息和吸引读者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文章体裁分类、文体常识和写作手法,帮助读者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一、文章体裁分类1. 议论文:议论文是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观点或看法的文章。
它通常包括引言、论据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是用来引入议论的主题,论据是用来支持作者观点的论证,结论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
议论文是多数人在学术和商务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写作形式。
2. 描写文:描写文是用来描述人、事、物等的文章。
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来使读者感到身临其境。
描写文常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共鸣。
这种文章体裁常见于文学作品和旅游介绍等领域。
3. 记叙文:记叙文是用来叙述事情经过或故事情节的文章。
它着重于讲述事件的先后顺序和人物的心理变化,通过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来传达主题。
记叙文广泛应用于小说、故事书和个人经历等领域。
4. 说明文:说明文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和介绍事物的文章。
它通常使用逻辑和分析的方式,阐述某一观点或解释某一现象。
说明文常用于科普类文章、使用说明和教科书等领域。
5. 应用文:应用文是用来传达特定目的和实现特定任务的文章,如求职信、邀请函和广告等。
它通常要求结构简明扼要、内容准确有序、语言得体得体。
6. 诗歌:诗歌是用艺术化语言组织的文学形式,通常以抒发情感和表达巧思为主。
诗歌不拘泥于传统的语法和逻辑,注重音韵、节奏和意象的表达。
诗歌可用于抒情、从事社会批判和表达政治立场。
二、文体常识1. 文言文和白话文: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写作形式,它使用较为繁复的句式和词汇。
而白话文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写作形式,它语言简明通俗。
根据文章的需求和读者的背景,选择适当的文体对于准确表达和传达信息非常重要。
2. 口语化和书面化:口语化是指文章使用口语的表达方式,语言幽默、随意,更接近日常交流的方式。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现当代文体及作家作品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3.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敬业与乐业》《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合集》。
4.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社戏》《故乡》《孔乙己》出自其中)、《彷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出自其中),共十篇;散文诗集《野草》(《雪》《风筝》出自其中);杂文集《且介享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其中)《三闲集》《坟》《热风》等。
5.陶行知: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课本中的《创造宣言》选自《陶行知全集》第四卷。
6.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
代表作品有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诗集《女神》《星空》等。
7.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其诗词具有意境博大、气势磅礴、景物明丽、富含哲理、浪漫主义、运用典故等特色。
如《沁园春.雪》。
8.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9.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语文常识: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小说文体知识1.小说足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3.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4.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5.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作用: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烘托主题推动情节发展记叙文的相关知识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
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晰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使用倒叙应注意交代清楚,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否则会影响表达效果。
作用:设下悬念,吸引读者插叙:指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入的另一段叙述,再接着原来的内容叙述。
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
补叙与插叙的不同在于:文字少,一般没有情节,前后不必有过渡文字;去掉补叙的文字,前后内容仍可以衔接起来。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使人有真实感、亲切感。
第三人称可以写得自由宽松,不受时空限制。
第二人称读起来亲切自然。
便于直抒胸臆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能表现中心的主要材料详写,表现中心的次要材料略写。
八、1、描写(是使叙述形象化的一种写作方法)A、从方法上分:细描:白描:B、从内容上分:(1)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C、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3、抒情(1)直接抒情(直接用文字表明自己的感触和动情之处)(2)在叙述描写中抒情(3)在议论中抒情4、记叙文中加入抒情议论的作用:画龙点睛,点明主题深化主题(升华主题)12、记叙的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小说的基本常识1、什么是小说?小说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三要素(识记):人物、情节、环境(1)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常见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识记)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对比烘托(2)情节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为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栩栩如生,作家必须把人物放在某些事件中去展现,这些事件互相交错,就构成三要素中的情节。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作用。
情节的构成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个部分。
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
(3)环境(识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作用很重要,主要有:a点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b渲染环境;c奠定感情基调;d 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e烘托心情;f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两种: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5、小说的分类:(1)按篇幅的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2)按照内容分为:武侠、言情、历史、谴责、侦探、推理、纪实、科学幻想、惊险……清代四大谴责小说(识记)李宝嘉(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趼(jiǎn)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3)按照表现形式分为:诗体小说:如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章回体小说:如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四大名著;《西游记》——吴承恩——明代《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红楼梦》——曹雪芹——清代书信体小说:如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阅读常见题型一、小说阅读考点总结: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二、具体考查角度: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赏析环境描写;4.概括小说主题;5.分析写作技巧;6.品味语言特色。
(一)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常见题型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见横线处A)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见横线处B)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关于小说文体的常识小说文体常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这三个要素。
[考察要点]1.明确小说的要素,理解作品的主习题思想。
2.能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开端、开展、高潮、结局)。
3.能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4.能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能分析直接(正面)描写,间接(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5.能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6.能结合语境理解和辨析一些关键词语、精彩语句、重点段落和含义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知识归纳]一.人物描写方法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有概括介绍,形象描绘;外貌描写和内心描写;行动和语言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无论哪种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
肖像描写,不只是在于勾画人物的外部相貌,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提醒人物的性格特征。
成功的肖像描写,能在读者的想象中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并由表及里的想象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果戈里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3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动作描写。
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进行描写,就叫心理描写。
分:内心独白:一般使用第一人称。
这种方法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
心理概述:又称心理分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称。
由于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分析、评价,因此不但便于比较细腻地表现人物当时当地地思想活动,还可以有进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感情变化,内心斗争,在行文中比较灵敏方便。
5.语言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和独白。
小说知识点总结1页一、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小说自古代故事、传说和神话中衍生而来,其发展历程千姿百态。
古代小说最早起源于中国,以神话、传说、寓言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品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了不同的发展和演变。
二、小说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小说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按题材可分为爱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按叙事手法可分为纪实小说、奇幻小说、悬疑小说等;按读者对象可分为青少年小说、成人小说等。
根据不同的分法,小说的类型多种多样。
三、小说的结构小说的结构包括情节结构、人物结构和语言结构。
情节结构是小说故事情节的组织和安排;人物结构是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发展;语言结构是小说语言的运用和表现。
一个优秀的小说应当在这些结构上有着合理的安排和丰富的表现。
四、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小说是一种文学艺术创作,其艺术表现手法有很多,如写实手法、夸张手法、象征手法等。
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风格来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法。
五、小说的价值小说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命题的文学形式,它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优秀的小说可以激发人们思考社会和人生的意义,丰富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生活。
小说是文学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它以虚构故事为主要内容,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命题。
它的起源、发展、分类、结构、艺术表现手法和价值都是我们学习和了解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小说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的魅力,拓展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小说文体常识小说文体知识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
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3.小说按其人物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等几种;按其题材,还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等。
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在阅读和欣赏的时候.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及语言的运用都有帮助。
从三要素入手阅读分析小说(1)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如分析《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的形象:小弗郎士原来是贪玩幼稚的小学生,因为怕老师责备他没有背分词的用法.就想逃学。
然而,他想不到这竟是最后一堂法语课!这最后一课。
使他深受教育,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使他忽然长大了,懂事了。
只有了解了《最后一课》所写的故事的背景:普法战争中法国国土的沦丧,爱尔萨斯和洛林沦为德国的殖民地,这里的法国人民失去了自由,才能把课文的思想内容分析得准确、深刻,才能体会出小弗郎士感情变化的原因。
再如分析《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要想弄清他为何耀武扬威地欺压百姓,就必须把他放在19世纪末叶,沙皇亚力山大三世疯狂实行恐怖统治,大力加强警察权力的社会背景之中,这样对人物形象才会有本质的认识,对主题思想才会有深刻领会。
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是写了一件反常的事。
小说文体常识一、概念: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
(一)环境1、分类及作用(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等作用:①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形象;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作品主题。
(2)环境描写的方法: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二)故事情节1、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情节构思(1)叙述方法: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叙述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3)情节安排的效果:A、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B、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C、开头倒叙式。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4)小说常用的开头及作用(1)设疑法(悬念法)。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一、文体常识
1、诗歌文体
诗歌文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诗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具有节奏感、韵律感、寓意深刻等特点。
诗歌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如屈原、柳宗元、李白、杜甫等。
2、散文文体
散文文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简短的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流畅、清晰、深刻的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体之一。
散文文体有许多优秀的作家,如韩愈、柳宗元、王勃、陆游等。
3、小说文体
小说文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故事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情节曲折、描写细腻、情节感人等特点。
小说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许多优秀的小说家,如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等。
二、文学常识
1、文学史
文学史是指文学活动的历史,是文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研究文学的历史发展、文学趋势及文学发展的规律的重要科学。
文学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文学的演变规律。
2、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指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从而更好地鉴赏文学作品。
3、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指对文学作。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一、知识要点复习:内容涉及面较广泛。
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
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戏剧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一)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升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散文的含义和特征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通常指除诗歌、小说、戏剧、曲艺等以外的其他所有文章。
狭义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章体裁。
近年来,杂文、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已从散文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这一概念的外延逐步缩小。
这里所说的散文就是狭义范围内的散文。
根据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当然也有将记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有以下特征:(1)取材广泛散文的题材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中具有认识意义、思想价值、美学意蕴的人、事、物、景,都能成为散文的题材范围。
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能够迅速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
(2)形散神聚形散神聚又叫形散神不散,是大多数散文的基本的特征。
形散指取材广泛、形式自由、手法灵活、思路开阔,从内容到形式要散得开。
神聚指文章整体结构严谨,材料层次井然,有统一的主题。
散文贵“散”,但要散而不乱,思路清晰,首尾一贯,做到撒得开,收得拢。
(3)形式自由散文无定体,笔法无定格,凡写人、叙事、议论、抒情,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涉笔成趣。
这使得散文形式自由灵活,多种多样,随笔、游记、札记、访问记……都是散文家族的成员。
文体常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文体常识概述文体是指文章、作品所采用的文字表达方式。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和规范,比如散文、诗歌、小说、杂文等。
了解文体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文学作品。
本文将从不同文体的特点、写作规范、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二、散文散文是一种以平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灵巧的观察和感悟为表现特征的文学体裁。
散文通常以叙述、描写为主,具有自由的写作形式,内容广泛,表现形式丰富,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深沉。
散文的写作规范:1. 结构松散,内容多样。
散文不受严格的格式限制,可以自由发挥,表达个人思想和感情。
2. 写实生动,言简意赅。
散文需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准确的语言,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 自觉真实,含蓄高雅。
散文在表达情感时,需要保持一定的克制和高雅,不宜过于张扬和庸俗。
代表作品:《自然》、《倾城之恋》、《黄金时代》等。
三、诗歌诗歌是一种用音韵和图像表现情感和思想的文体,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诗歌常以抒情、叙事为主,语言高度艺术化,意象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是文学艺术的精华。
诗歌的写作规范:1. 押韵和节奏。
诗歌的语言需要具有鲜明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通过音韵的和谐和节奏的起伏,表现情感和思想。
2. 意象丰富,表达深刻。
诗歌常通过意象的丰富和深刻来传达情感和思想,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表现抽象的概念。
3. 高度压缩,言简意赅。
诗歌语言需要简洁凝练,一语中的,尽量用少量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代表作品:《静夜思》、《水调歌头》、《绝句》等。
四、小说小说是一种通过虚构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文学体裁。
小说通常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不同的形式,内容广泛,情节精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产品。
小说的写作规范:1. 故事情节丰富多样。
小说的情节需要有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能够反映社会人生的多样性和真实性。
2. 人物塑造生动鲜明。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专题:小说的基本常识和阅读方法一、小说常识1、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1)小说的概念: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其中,人物是核心,情节是骨架,环境是依托。
2、小说篇幅(1)长篇小说(六万字或十万字以上)。
(2)中篇小说(三万字至六万字)。
(3)短篇小说(几千字至三万字)。
(4)微型小说(数百字至几千字)。
一般认为,微型小说的字数应在两千字以下。
3、小说的“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人物、情节一般是虚构的,它不受时空限制,为了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作者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手段。
(1)真实与虚构“真实”体现在人物类型、故事类型、环境类型或叙述方式,“虚构”体现在典型形象的塑造、情节的编排、环境的描写或叙述方式。
“文学虚构”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具有文学艺术性;“文学真实”建立在“文学虚构”之上,由“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使其富有文学真实性。
(2)历史(往事、回忆)与现实一主一辅(依据两者内容决定);两个时空形成对接或穿插。
拓展或补充情节,丰富或完善内容;结构灵活,避免平铺直叙;多角度展现人物形象;烘托现实情怀,深化主题;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故事更具艺术真实,更具张力。
(3)历史小说中的历史与虚构依据历史事实做适当的想象、概括和虚构,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有历史根据,具有真实与虚构相统一的特征。
一种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鲁迅《故事新编·序言》)的严格的历史小说,一种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同上)的较为自由的历史小说。
“历史”指大的历史事实、主要矛盾、人物命运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命运进行臆造和歪曲。
“虚构”指适当的艺术夺张和必要的矛盾集中,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并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