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体会

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体会

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体会
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体会

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18-10-11T11:19:08.85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作者:龚宁赵竞飞杨春华刘小婷周慈平

[导读] 探讨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效果

宁乡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湖南省宁乡市 410600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 年9月至 2017年8月接受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的层级护士资料,并根据实施前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护士在晋级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护士长评价、医生评价数值。结果:采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方式的观察组护士相比对照组护士获得了更加优异的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护士长评价、医生评价数据(P<0.05)。结论: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因此应当合理推广这种科学、有效的护士考核晋级方法,并作为职称晋升评价条件之一。

关键词:综合能力;层级护士;应用体会

N0-N4等不同等级的层级护士,在其晋升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因此这意味着不同层级的护士在独立的临床工作时会表现出很大的能力差距。因而采取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要求层级护士针对病例进行相关知识查找,准确回答考核者及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护士在工作中反复实践,熟练掌握各项专业体格检查,面对提问,需对患者各种信息进行的分析和处理[1]。因此,需要护士具备护士扎实的理论实践和临床实践基础,以及较高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系统评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另外,层级护士晋级模式按照我国以往习惯,主要是多方面评价和考核层级护士的技能和理论知识,但是此类考核并不能透彻地考察护士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采用全面客观的评价考核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我院从2015年开始采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并对不同层级护士的床旁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5 年9月至 2017年8月接受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的层级护士资料,现对具体经过做如下报道。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需要晋升层级的护士382名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床边综合纳入标准:N0-N3级别的护士。排除范围:①在孕或在休产假的各层级护士;②完全满足任职资格的N4级护士。在在职护士中,共有95名人员与研究条件不符排除在外,最终纳入研究中的人员共计287例。按照床旁综合考核方法实施前后将287名护士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传统考核方法,观察组采取床旁综合能力考核,两组护士在学历、年龄、性别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护理部对需要进行床旁综合能力考核的护士进行分阶段、有重点、系统的床旁综合能力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病例汇报、床边系统评估、操作技能考核、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提炼、护理效果的陈述、现场提问答疑、突发情况处理等。并要求护士在考核时逐项完成上述内容。对照组进行的是由各科室组织的传统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合格为分数均≥80分。在本次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是由护理部老师和科室组织进行的,而观察组人员必须要参与其中。

具体方法如下:①层级考核在每年8月份之前完成,具体考核时间由各科室根据计划进行安排。②层级考核人员提前2天向科室床旁能力考核小组提交考核申请,由考核小组根据各层级护士岗位能力要求选择典型病例。③科室确定由相关专科护士长、本科室护士长、教育护士、护理部成员组成的考核小组。④考评流程为考评对象病例汇报,陈述病人基本情况,包括主诉、现病史、医疗诊断、治疗、辅助检查以及患者病情动态变化的过程;床边系统评估病人,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陈述病人现存主要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健康教育重点,考核病人突发变化的处理情况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评人提问、汇报病例等环节均在示教室内开展 [2]。⑤考评人点评,是指将考评人员的缺点和优点一一指出,现场打分,并完成考核结果的反馈。⑥在初次考核中如果并未达到及格,需要继续其进行培训,当导师和护士长认为其能力达到标准时才能够进行补考,在规定时间内如果补考成绩不合格,则不予晋级,若护理人员在考核达标后则顺利晋级。

1.3分析指标

(1)纳入研究的护士需要在规定周期内完成考核工作,在考核结束时进行相应的同事评价、自我评价、导师评价、医师评价、护士长评价。评价使用的表格一定要统一,其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急救配合、护理技巧、理论知识、应急处理、沟通能力、工作信心、自我提升、计划安排、团队合作等,每项成绩计分为A、B、C、D四个评分等级,为优秀、良好、普通、不合格。分数分别为4、3、2、一切“沩"、"美"而来,直播进行中……1分。表格均统一发放,统一回收,并在护士填写前说明填写时的注意事项。

1.4统计方法

处理此次实验数据的软件为SPSS11.0版本,t检验计量资料,卡方值检验计数资料,存在显著差异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不同人员评价不同考核方式两组护士分值情况,具体情况见下文表1。

表1两组护士不同人员评价得分

3.讨论

床边综合能力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真实的反映出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的所应当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了综合护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及病情评估等方面的能力。该晋级考核方法不仅包括了理论知识考核,而且还涵盖了护理问题提炼、技能考核、健康宣教、系统

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体会

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18-10-11T11:19:08.85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作者:龚宁赵竞飞杨春华刘小婷周慈平 [导读] 探讨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效果 宁乡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湖南省宁乡市 410600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 年9月至 2017年8月接受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的层级护士资料,并根据实施前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护士在晋级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护士长评价、医生评价数值。结果:采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方式的观察组护士相比对照组护士获得了更加优异的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护士长评价、医生评价数据(P<0.05)。结论: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因此应当合理推广这种科学、有效的护士考核晋级方法,并作为职称晋升评价条件之一。 关键词:综合能力;层级护士;应用体会 N0-N4等不同等级的层级护士,在其晋升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因此这意味着不同层级的护士在独立的临床工作时会表现出很大的能力差距。因而采取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要求层级护士针对病例进行相关知识查找,准确回答考核者及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护士在工作中反复实践,熟练掌握各项专业体格检查,面对提问,需对患者各种信息进行的分析和处理[1]。因此,需要护士具备护士扎实的理论实践和临床实践基础,以及较高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系统评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另外,层级护士晋级模式按照我国以往习惯,主要是多方面评价和考核层级护士的技能和理论知识,但是此类考核并不能透彻地考察护士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采用全面客观的评价考核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我院从2015年开始采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并对不同层级护士的床旁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5 年9月至 2017年8月接受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的层级护士资料,现对具体经过做如下报道。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需要晋升层级的护士382名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床边综合纳入标准:N0-N3级别的护士。排除范围:①在孕或在休产假的各层级护士;②完全满足任职资格的N4级护士。在在职护士中,共有95名人员与研究条件不符排除在外,最终纳入研究中的人员共计287例。按照床旁综合考核方法实施前后将287名护士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传统考核方法,观察组采取床旁综合能力考核,两组护士在学历、年龄、性别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护理部对需要进行床旁综合能力考核的护士进行分阶段、有重点、系统的床旁综合能力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病例汇报、床边系统评估、操作技能考核、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提炼、护理效果的陈述、现场提问答疑、突发情况处理等。并要求护士在考核时逐项完成上述内容。对照组进行的是由各科室组织的传统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合格为分数均≥80分。在本次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是由护理部老师和科室组织进行的,而观察组人员必须要参与其中。 具体方法如下:①层级考核在每年8月份之前完成,具体考核时间由各科室根据计划进行安排。②层级考核人员提前2天向科室床旁能力考核小组提交考核申请,由考核小组根据各层级护士岗位能力要求选择典型病例。③科室确定由相关专科护士长、本科室护士长、教育护士、护理部成员组成的考核小组。④考评流程为考评对象病例汇报,陈述病人基本情况,包括主诉、现病史、医疗诊断、治疗、辅助检查以及患者病情动态变化的过程;床边系统评估病人,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陈述病人现存主要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健康教育重点,考核病人突发变化的处理情况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评人提问、汇报病例等环节均在示教室内开展 [2]。⑤考评人点评,是指将考评人员的缺点和优点一一指出,现场打分,并完成考核结果的反馈。⑥在初次考核中如果并未达到及格,需要继续其进行培训,当导师和护士长认为其能力达到标准时才能够进行补考,在规定时间内如果补考成绩不合格,则不予晋级,若护理人员在考核达标后则顺利晋级。 1.3分析指标 (1)纳入研究的护士需要在规定周期内完成考核工作,在考核结束时进行相应的同事评价、自我评价、导师评价、医师评价、护士长评价。评价使用的表格一定要统一,其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急救配合、护理技巧、理论知识、应急处理、沟通能力、工作信心、自我提升、计划安排、团队合作等,每项成绩计分为A、B、C、D四个评分等级,为优秀、良好、普通、不合格。分数分别为4、3、2、一切“沩"、"美"而来,直播进行中……1分。表格均统一发放,统一回收,并在护士填写前说明填写时的注意事项。 1.4统计方法 处理此次实验数据的软件为SPSS11.0版本,t检验计量资料,卡方值检验计数资料,存在显著差异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不同人员评价不同考核方式两组护士分值情况,具体情况见下文表1。 表1两组护士不同人员评价得分 3.讨论 床边综合能力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真实的反映出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的所应当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了综合护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及病情评估等方面的能力。该晋级考核方法不仅包括了理论知识考核,而且还涵盖了护理问题提炼、技能考核、健康宣教、系统

胃癌——护理床旁综合能力考核

床旁综合能力考核 病例分析

胃癌 一、一般情况: 姓名:徐** 性别:男年龄:59岁职业:务农,建筑 学历:初中入院诊断:胃占位入院时间:2015.10.29 二、主诉: 上腹部不适1月余。 三、病史: 现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剑突下烧灼样疼痛不适,多于餐前饥饿时发作,进食后缓解,伴反酸、嗳气。约于1周前,患者剑突下疼痛加重,进食后无明显缓解,伴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反酸、嗳气较前明显加重。患者于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示“胃癌,食管炎”,病理结果“(胃体-贲门)腺癌”,现为行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胃占位"收入我科。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无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当地。 个人史:生于原籍,饮食长期无规律,吸烟,每日两盒。喝酒,每日约50ml。 家族史:父母兄妹均体健,否认家族性传染病、遗传病及恶性肿瘤疾病史。 四、体格检查: T36.8℃P 66次/分R18次/分BP 130/85mmHg 中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检查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瘀点、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专科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曲张。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诊正常鼓音区,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未闻及气过水声及振水音。肛诊未见明显异常。 五、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胸片示肺部纹理增多。 血常规示血小板96mmol/l,血红蛋白143g/l,白细胞计数6.52mmol/l,凝血、入院五项、肝肾功、电解质均正常。消化道肿瘤标记物无异常改变。 胃镜示胃体上部小弯侧近后壁有一巨大不规则隆起性增生组织,表面粗糙不平,糜烂、质脆、易出血,累计贲门,病理示(胃体-贲门)腺癌。 腹部CT示胃体小弯侧及贲门胃壁增厚。 六、治疗经过: 1、患者10.29日入院,腹部CT结果符合胃体贲门占位诊断,做择期手术术前准备。 2、患者于11.02 ,8:00在全麻下行姑息性胃全切除、空肠J字代胃术,13:10返回病房。术前置胃管、鼻肠管,术中在左上腹置引流管。术后持续氧气吸入,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平稳。次日晨胃肠减压引出血性液体约200ml,持续导尿通畅,引出尿量3200ml,腹部引流管引流淡血性液体约25ml。 3、11.04,生命体征稳定,胃肠减压通畅,已排气、未排便,切口愈合良好,开始给予应用

护士床旁综合能力操作考核评分标准.docx

护士床边综合能力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项 总 评分等级 目 技术操作流程及标准 A B C D 分 1、 病史采集全面(包括主诉、现病史、过敏史、医疗诊 3 2 1 0 断治疗、辅助检查) 2、 汇报病史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使用恰当、有针 3 2 1 0 护 对性 理 3、 正确评估病情动态变化(能说出对病人的病情转归及 3 2 1 评 对护理工作有影响的相关症状、体征、生化等指标变 估 15 化的过程) 能 4、 掌握病人住院以后的治疗措施(用药、特殊检查等 )3 2 1 0 力 5、 评估病人目前的状态(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活 3 2 1 动能力、症状、阳性体征、出入量、有无并发症、跌 倒、烫伤、压疮等风险的评估、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等、 心理社会评估、辅助检查) 护 根据床边评估流程 20 步 6、准备工作充分(用物及自身) 5 4 3 2 理 7、良好的交流技巧 5 4 3 2 查 25 5 4 3 2 体 8、敏锐的观察力 9、护理查体操作流程不违反无菌原则 5 4 3 2 10、护理查体方法恰当、熟练 5 4 3 2 护 11、护理问题符合病情 5 4 3 2 理 12、护理问题相关因素明确 5 4 3 2 问 20 5 4 3 2 13、护理问题排序合理 题 14、护理问题体现个体差异、动态性、阶段性 5 4 3 2 护 15、按病人问题的轻重缓急排列护理措施要点 5 4 3 2 理 16、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5 4 3 2 措 20 5 4 3 2 17、病人健康教育符合病人需要 施 18、病人健康教育恰当有效 5 4 3 2 护 19、护理措施有效(包括平时) 5 4 3 2 理 20、评价目标有针对性 5 4 3 2 评 10 价 提 实用临床护理 “三基” 应知应会及与本专科疾病相关知识: 问 21、 基础护理知识 5 4 3 2 10 5 4 3 2 22、 专科知识 得分 得 备 分 注 备注:总分 100 分

床旁综合能力考核

床旁综合能力考核 1.评估流程20步 ?1、核对病人(腕带、床头卡) ?2、自我介绍 ?3、询问体位是否舒适,是否需要入厕(拉起床帘) ?4、询问夜间睡眠情况,顺势看十指毛细血管充盈 ?5、眼结膜有无充血,巩膜有无黄染(双眼往上额看) 瞳孔对光反射情况(双眼看天花板) 眼球是否凝视、头晕者眼球有无震颤 ?6、触摸有无淋巴结肿大(耳前,下颌处) 顺序﹕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窝。 浅表淋巴结: 检查方法检查部位充分放松,4指并拢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按一定顺序滑动触诊。 1. 头面部淋巴结 2. 颈部淋巴结 3. 锁骨上淋巴结 ?7、口腔黏膜是否完整,有无溃疡(用压舌板撑开双颊部,使用手电筒查看) ?(询问病人进食是否呛咳、有无误吸的发生) ?8、如有颈部留置针,注意查看刻度,固定和穿刺处有无发红,并询问病人有否不适 ?9、询问有无咳嗽,咳痰,痰的性状,能否自主咳痰,有无胸闷、气急等。 ?听诊肺部呼吸音,前胸和背部对称听诊六个象限。——让患者配合深呼吸 肺部听诊: ?听诊顺序:自肺尖部始、前胸、侧胸、背部。 ?前胸:锁骨中线和腋前线; ?侧胸:腋中线、腋后线; ?背部:肩胛线。 ?10、听诊心率,脉搏,时间均> 30秒。——如有心律不齐,需听诊1分钟。 ◆心脏听诊顺序﹕ (1)二尖瓣区﹕在心尖部。 (2)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2肋间。 (3)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2肋间,或左3、4肋间。 (4)三尖瓣区﹕在剑突下端稍偏右处。 (熟记心功能分级)

?11、腹部情况: ?视诊:有无明显膨隆 ?听诊:四个象限肠鸣音。——可以顺或逆时针,如未闻及肠鸣音,至少听诊3-5分钟。 ?触诊:腹肌紧张度,有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触诊时让患者曲起双腿,腹肌放松。 (同时作好疼痛评分) ?询问患者进食情况和两便情况 ?12、如有引流管,检查各个引流管是否固定、通畅、引流物性状等。 ?如有导尿管,检查导尿管是否固定,尿液情况,触摸膀胱有无明显充盈。 ?如有鼻饲管,检查鼻饲管的置管日期、置管刻度、病人是否腹胀、每天注食量、床头是否抬高以免引起误吸。 ?13、背部及骶尾部皮肤情况。 ?14、检查双下肢有无明显水肿。 ?15、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16、检查四肢肌力。 ?双上肢——握力; ?双下肢——逐一抬起,离开床单,抵抗阻力;肌力。 (熟记肌力分级) ?17、检查完毕,整理床单位。 ?18、总结主要存在的问题,让患者进行补充。 ?19、宣教:药物,活动,饮食,引流管相关知识。 ?20、记录相关内容。 2.病例汇报 ?病例汇报 ?病例汇报时应将心功能分级、肌力分级、坠床跌倒评分、疼痛评分、压疮危险分期、昏迷评分量表 三、汇报病史 ?一般情况 ?主诉

护士床旁综合能力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护士床边综合能力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 项目总 分 技术操作流程及标准 评分等级得 分 备 注 A B C D 护理 评估能力15 1、病史采集全面(包括主诉、现病史、过敏史、医疗诊 断治疗、辅助检查) 2、汇报病史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使用恰当、有针 对性 3、正确评估病情动态变化(能说出对病人的病情转归及 对护理工作有影响的相关症状、体征、生化等指标变 化的过程) 4、掌握病人住院以后的治疗措施(用药、特殊检查等) 5、评估病人目前的状态(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活 动能力、症状、阳性体征、出入量、有无并发症、跌 倒、烫伤、压疮等风险的评估、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等、 心理社会评估、辅助检查) 3 3 3 3 3 2 2 2 2 2 1 1 1 1 1 护理 查体25 根据床边评估流程20步 6、准备工作充分(用物及自身) 7、良好的交流技巧 8、敏锐的观察力 9、护理查体操作流程不违反无菌原则 10、护理查体方法恰当、熟练 5 5 5 5 5 4 4 4 4 4 3 3 3 3 3 2 2 2 2 2 护 理问题20 11、护理问题符合病情 12、护理问题相关因素明确 13、护理问题排序合理 14、护理问题体现个体差异、动态性、阶段性 5 5 5 5 4 4 4 4 3 3 3 3 2 2 2 2 护 理措施20 15、按病人问题的轻重缓急排列护理措施要点 16、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17、病人健康教育符合病人需要 18、病人健康教育恰当有效 5 5 5 5 4 4 4 4 3 3 3 3 2 2 2 2 护 理评价10 19、护理措施有效(包括平时) 20、评价目标有针对性 5 5 4 4 3 3 2 2 提 问 10 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及与本专科疾病相关知识: 21、基础护理知识 22、专科知识 5 5 4 4 3 3 2 2 备注:总分10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