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9
2024年关于金融危机的心得体会2024年,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给各国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和不可预测性。
在这场危机中,我亲身经历了许多困境和挑战,也从中汲取了宝贵的教训。
现在,回首这段经历,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我对2024年金融危机的心得体会。
首先,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风险和漏洞。
尽管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金融体系,但在面对全球大规模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的动荡时,我们发现这套体系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稳固。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市场中许多隐患,例如金融机构过度杠杆化、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监管不到位等等。
我们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教训,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修补金融体系中的漏洞,以降低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其次,金融危机教会了我们重视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危机之前,我们一直以追求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忽视了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然而,危机的到来让我们痛苦地认识到,经济的增长并不是无限的,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采取可持续的经济政策,构建稳定的经济体系。
第三,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现实。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使得各国无法独善其身,而是相互影响、相互牵制。
这也表明了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和命运紧密相连。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只有通过合作与协调,才能摆脱困境,实现共同发展。
第四,金融危机教会了我们必须加强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的培养。
在金融市场波动的时期,许多人因为缺乏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而遭受巨大损失。
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提高自己的金融素养,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
同时,金融机构和政府也应该加强金融教育,提高公众的金融知识水平,减少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关于金融危机的一些思考引言金融危机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出现的系统性风险,这种风险通过金融体系或金融机构的崩溃而导致经济的衰退。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也让人们对金融稳定性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的产生通常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首先,资本市场可能出现泡沫,过度的风险积累和过度的杠杆化可能导致市场崩溃。
其次,金融机构的管理和监管失灵可能导致信贷风险的快速蔓延。
此外,全球性金融危机也可以由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全球经济的冲击引发。
经济周期和金融危机的关系金融危机往往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波动变化,包括繁荣期和衰退期。
在繁荣期,信贷扩张和投资增加导致经济增长;而在衰退期,信贷紧缩和投资减少导致经济衰退。
金融危机通常发生在经济周期的转折点,当繁荣期结束时,风险暴露和信心动摇往往引发金融体系的崩溃。
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金融危机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教训。
首先,金融市场的监管需要更加严格和全面,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应提前采取措施。
其次,金融机构应注重内部风险管理和治理,加强对风险的管控和抵御能力。
此外,国际金融合作和协调也非常重要,各国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应对金融危机的共识和行动。
金融创新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它也可能对金融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但它也可能导致风险的快速传播和难以预测。
因此,金融创新应与风险管理和监管相结合,避免出现过度创新和过度风险。
国际金融秩序的重建金融危机使得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国际金融秩序的建立和重建。
一方面,国际金融机构应更具代表性和公正性,各国之间的利益应得到平衡。
另一方面,国际金融规则和协议需要更加完善和有效,以确保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结论金融危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
全球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的冲击与反思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
这场危机的波及范围之广以及对各个领域的影响之深,使人们开始反思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及对于全球经济的运作方式。
本文将探讨全球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并提出一些反思与展望。
首先,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在这次危机中,不少企业受到巨大的冲击,许多传统行业遭受了重创,不少企业破产倒闭。
尤其是那些依赖金融支持的产业,如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受到了特别严重的打击。
这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还体现在投资减少、产能下降、就业压力增加等方面。
许多公司降低了投资额,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加剧了社会经济的不稳定性。
其次,金融危机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在危机之前,社会收入分配已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而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平等现象。
在危机中,一些富人通过大量投资购买低估的资产从而获得了更多利润,而一些穷人则失去了工作和财富。
这导致了社会的压力、不稳定和失衡,为社会问题的加剧埋下了种子。
此外,金融危机还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
这次危机中,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压力,很多传统的金融模式和规则也暴露了其无法防范风险的弊端。
这使得人们对金融体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产生了质疑,引发了对于监管制度的声音。
此次危机还暴露了金融市场的不透明性以及金融创新的风险。
因此,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回顾。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金融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
只有更多人对金融运作机制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预防类似危机的发生。
其次,需要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加强监管制度,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以减少类似危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应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全球化风险,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
总的来说,全球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金融危机下的全球化思考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
全球化的经济体系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互相沟通、交流和协商的国际市场。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全球化的思考也越来越重要。
因此,本文将围绕“对于金融危机下的全球化思考”展开探讨。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
这次危机的原因并不简单,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信贷泡沫。
财务机构将高风险房贷打包成更为稳健的金融工具,出售给全球银行和投资者,并以次级房贷为担保,制造出信贷泡沫,最终导致了全球银行和投资机构的崩溃。
此外,买方欠债过多也是此次危机的起因之一。
许多人购买房屋和汽车等物品,利用信用借款支出。
随着利息的增长,借贷费用急剧上涨,导致了许多消费者无法支付贷款,进而使银行的财务状况恶化。
二、危机下全球化的思考1、需加强国际合作金融危机再次显示出了全球化经济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因此,国际合作是战胜金融危机的关键。
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呢?一种办法是加强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另外,加强对外贸易和投资的监管,防止投机和不正当的行为。
2、加强金融监管金融危机使普通百姓发现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特别是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检查,以确保它们严格遵守金融规定和法律。
3、强化国际金融体系在加强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将重点放在建立一个完善的国际金融体系上。
这体系应该包含了全球银行、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
4、加强金融教育金融稳定的实现需要普及金融教育,也就是增强公众对金融市场和相关经济责任的认识。
政府应该加强金融教育和金融小额贷款制度建设等工作,提高公众的理财意识。
三、结论金融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解决危机需要全球人士的共同努力。
全球化经济体系的建立必将面临困难和挑战,但是如果能够遵循一些原则:加强合作、加强监管、强化国际金融体系、加强金融教育等,建立一个强大且稳定的全球经济体系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金融经济危机体会近年来,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时有发生,经济大国如美国、欧洲、日本等,都曾遭遇经济危机的考验。
而我也曾经历过一次金融经济危机,深刻地体会到了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
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第一大影响就是经济衰退。
由于危机前期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出现信贷过度扩张和不良贷款增高等问题,当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时,金融机构会疯狂抽贷,导致大量企业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失去了运转资本。
这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
此外,由于经济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人们的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市场需求减少,从而导致产品销售下降和供应过剩,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
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第二大影响就是社会动荡。
当经济衰退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无法借款、房价下跌、人们收入下降和生活质量下降等情况发生时,会引发人民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人们会失去信心,对政府和其他机构失去信任。
这种情绪越来越强烈,会引发社会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多。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人会采取极端手段,如暴乱、骚乱等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进一步激化社会动荡。
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第三大影响就是个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由于经济危机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和失业期延长等问题,很多人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无法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比如,购买力下降、房价下跌影响到很多人的购房计划,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受到了牵连。
此外,很多企业无法维持正常生产运营,雇佣员工的人数也出现了较大的减少,自然会影响到很多人的生计问题。
总之,经济危机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危机教训,认真探讨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案和策略,提高自己的财务意识和风险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的对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和处理能力。
论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与反思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成为了全球性问题。
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到2011年希腊债务危机,再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我们不断地被提醒着金融危机是一个不断存在的问题。
然而,我们也必须深入反思,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首先,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了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资本和人才的流动变得更加方便,全球市场的互动也更加频繁。
这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它也为全球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因为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的互相依靠,一国的经济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对整个世界造成影响,金融危机便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点。
其次,金融危机强调了监管的重要性。
在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缺乏对银行业、信贷市场等金融领域的监管,这让局势更加恶化。
舆论普遍认为,如果金融市场能够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就能避免类似的危机发生。
因此,加强监管,规范市场成为金融危机后的重要措施之一。
再次,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了金融风险和信任的重要性。
在投资、贷款、信贷等业务中,金融机构和客户的信任关系非常重要。
如果金融机构没有诚信,或者金融产品本身有风险,这就可能破坏整个信用体系。
此时,金融机构难以维持经营,客户也会失去信心,从而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
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客观、透明、稳定、可靠的信用体系,同时加强金融产品的风险管控。
最后,金融危机也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
金融危机具有跨国的特点,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
通过加强区域和国际金融合作,各国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可以更好地保护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从国际组织的角度出发,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可以加强对金融危机的联防联治的体系,设置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防范金融危机的出现。
总结:金融危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挑战着我们对全球化、监管、信用、合作等诸多方面的认识。
回应金融危机意味着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为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反思2007年初爆发的次贷危机,目前已经逐步演变为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发源于市场经济和现代金融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随后迅速席卷整个欧美市场,并最终扩散到全球实体经济领域。
针对此次金融危机及其引起的全球经济动荡,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都对危机产生的根源和暴露出的国际货币金融体制的缺陷进行了深刻反思。
固然,过度创新的复杂结构化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过度投资、金融监管的松懈以及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对此次危机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然而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国际货币经济体制的不平衡。
因此从制度上来看,本轮危机的爆发具有其必然性。
一、全球金融危机成因分析1.1 危机前背景1.1.1 全球化背景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以贸易全球化、生产投资全球化和企业重组全球化为特征的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一是全球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与低通胀现象并存,即菲利普斯曲线的扁平化(Flattened Phillips Curve)。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处于历史高增长时期,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处于低位平稳状态(见下图),表明经济的实际增长与其增长潜力基本保持一致。
图1:全球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1970-2008年二是各国经济周期同步化(Synchronization)的趋势逐步增强。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各国贸易和金融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周期的趋同性也开始在国际间进行传导。
2001年12月在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中,委员们就曾指出“世界经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同步性”。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一些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呈现出了同步化的趋势。
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也加大了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动性,客观上增加了金融风险不可控性和传播性。
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一些思考——在州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暨当前经济形势研讨会上的讲话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霖我们即将送别的2008年,无论对中国来说还是对世界而言,都是一个不平凡的、必将载入史册的年份。
这一年,我国遭遇了南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西藏严重暴力冲突事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严峻考验。
这一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成功完成了神舟七号航天飞行,成功实现了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大三通”。
这一年,美国次贷危机越演越烈,并逐步席卷全球,我国也深受其害。
而且,经验证明,现代经济危机的周期至少要持续3—5年,加之年内国内几台大事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一切,决定了当前乃至今后几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扑朔迷离;决定了当前乃至今后几年全州包括各县市经济工作的愈加艰辛;决定了当前乃至今后几年人大工作的重点所在。
基于此种认识,我们选择了当前经济形势、世界金融危机以及应对策略为本次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的主题。
刚才,州经委党组书记、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吴建明同志以他扎实的经济学功底、敏锐的思维能力,很好地分析、探讨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对我州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州应对的措施。
围绕这一主题,马汝祥同志、李涛同志、李庆国同志也做了很好的发言。
希望与会同志认真学习领会并变成自己今后工作的良好知识、科学方法和卓越能力。
下面,我也要向大家汇报自己关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一些思考。
一、要深入探索,弄清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内涵与原因著名军事家孙武曾经说过:“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无异于是打一场战争。
因此,知彼,即弄清其内涵与原因,理当是我们要学的第一课。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首先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并且也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
所以,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次贷、次级债券和次贷(次债)危机的基本含义。
那么,什么是次贷呢?次贷就是次级贷款或次级按揭的简称。
是指金融机构为信用评级较差、无法按严格程序、正常渠道借贷的人所提供的贷款。
关于企业应对危机问题的思考毋庸置疑,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成了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议题。
上至各个国家,下至公司个人,都十分关注全球金融危机对于自身的影响,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至今,对全球的影响远没有结束,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在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时候,对于公司和员工都应该做好对于自身的调整与积极的准备在目前的形势下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增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对于企业最终实现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还需要了解市场,加强管理等举措。
要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市场定位。
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发展战略,重新确定市场定位,并相应进行资源配置。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重大且深远,市场竞争格局势必会发生重大变化。
面对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企业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认真评估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企业应对危机的前景和对策,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正企业的发展战略。
如果是所处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并且自身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企业,可以采取收缩战线、压缩产量的战略,以渡过难关,再谋发展;如果是所处行业严重不景气并且自身已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要审时度势,必要时应及时实施战略调整,重新确立企业的市场定位。
还要不断提高主业的竞争能力。
主业是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企业生存的基础。
在强调企业要不断提高主业竞争能力的同时,并不排斥适度多元化。
对大企业来说,适度多元化经营,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分散经营风险等。
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会遇到是突出主业还是多元化的战略选择问题。
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大企业应集中有限资源做优做强做大现有的主业,不断巩固和提高竞争优势。
对认准的主业要锲而不舍,不要轻易放弃。
在集中资源发展主业的基础之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一些与主业及其核心能力联系密切的业务作为新的发展板块,通过不同业务之间共享已有的技术、品牌、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等资源,依托现有主业形成的优势地位和核心能力,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尽快建立起新业务的竞争优势。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正在持续发展中。
这个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民众生活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进行讨论。
一、危机的成因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于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是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借贷的过度放松,房屋价格过高,使得很多借款人短期内就无法还清房贷款,这就导致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迅速攀升,从而引发了整体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稳定。
另外,全球贸易的不平衡也是导致危机的原因之一。
由于美国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导致美国出现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流动性不断被投资到其他国家,最终形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大泡沫。
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危机导致了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这直接影响了全球企业的市值和投资者的财富状况。
其次,金融危机也导致了全球信用市场的紧缩,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这使得企业的扩张计划和生产计划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最后,由于全球经济的紧缩和产品价格的下跌,通货紧缩的风险日益加大,这将直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消费行为。
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危机对中国经济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出口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为外部需求的减少和外部市场的收缩使得中国出口企业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其次,危机也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使得中国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最后,危机也促使中国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使得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向更加可持续和协调。
四、对应对措施的思考为了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此外,国家间的协调也是应对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逐步一体化,各国之间的协调水平也逐渐提升,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危机。
另外,也应该看到当前应对措施的局限性。
金融危机的启示与教训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这些危机不仅给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的教训。
一、金融危机的启示1. 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金融危机揭示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
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金融市场的波动往往会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
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本国的经济状况,还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的动向。
2. 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金融危机表明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制度漏洞是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以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发生。
3. 风险管理的必要性:金融危机提醒我们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金融市场存在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只有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才能降低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冲击。
4. 经济周期的必然性:金融危机揭示了经济周期的必然性。
经济发展不可能一直保持稳定,周期性的波动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周期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周期性的波动。
二、金融危机的教训1. 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性:金融危机教会我们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性。
投资者应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和地区,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这样一来,即使某个资产或地区出现问题,也不会对整个投资组合造成巨大的影响。
2. 健全的金融体系的必要性: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的必要性。
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应该包括完善的金融市场、有效的金融机构和健全的金融法规。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3. 提高金融素质的重要性:金融危机提醒我们提高金融素质的重要性。
普通投资者和公众应该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高自身的金融素质,以便更好地应对金融风险和危机。
4.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金融危机教会我们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启示在2008年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中,全世界的经济体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面对着经济衰退、就业率下降以及社会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几年过去了,人们开始对这场危机做出反思,探讨危机背后的原因、教训和启示,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危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金融业的失控,尤其是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化。
这些机构在过去几十年里大肆从事衍生品交易,这些交易规模巨大,而且无法被监管。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机构逐渐演变成了对整个金融系统构成威胁的风险集中器。
当这些机构在2008年遭遇巨大的损失时,它们的债务迅速变成了全球金融体系的问题,并导致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
其次,太多的国家采用了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依靠消费主义和财政赤字寻求短期内的经济增长。
这种模式导致了财政压力加剧和长期贬值,也让企业和人民养成了不健康的消费习惯。
同时,环境也受到了巨大的损害。
因此,应该采取更加可持续的经济模式,例如转向绿色经济、强调人力资本和促进更为平衡的国际贸易等。
此外,政府监管机构的失职和疏忽也是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2008年,美国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允许了投资银行将高风险贷款打包成看似低风险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
投资者和借款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些证券的实际风险水平,这给整个金融系统注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
因此,应该加强监管机构的权利,以确保其能够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对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那么,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启示是什么呢?首先,需要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政府需要控制金融市场中过度杠杆化风险的危险,确保整个系统的健全运作。
此外,需要减少流动性危机的风险,让市场和政府能够更好地应对风险控制。
同时,国家应该改变发展经济的模式,加强节约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推广。
最后,需要加强监管机构的权威,让其能够更好地监督并管理金融市场,从而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一些思考一、加深了我们对全球化的认识这次金融危机已经暴发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加入世贸组织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一员,对外依存度超过60%。
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我们既可以享受到全球化的成果,也可能遭受到全球化的冲击,这是客观规律。
在这次席卷全球的危机中,所有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置身度外,包括我们,这是共同点。
不同的地方在于,各个国家由于政治制度、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等国情不同,受到的冲击程度不同,冲击的产业影响不同。
比如美国可能是金融业受的冲击最大,实体经济较小,而我国则是金融业受的冲击较小,实体经济受的冲击较大。
通过这次危机,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全球化绝不是免费午餐,也绝不是人间天堂,过去我们对全球化正面的宣传太多了,而对其弊端认识不足,宣传不够,导致全球性危机来临时,我们方方面面从思想上、认识上、应对上都没有准备好,显得有点慌乱和不知所措。
今后,对全球化的宣传会更加全面,对全球化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深刻,要根据我们在全球产业中的分工和定位,经常性地做好预警、应对、防范工作,时刻保持警惕,努力把全球化的成果最大程度地享用,把全球化的危险最大程度避免,使全球化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加深了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选择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市场经济的魔力也越来越痴迷,甚至有时候在一些领域把市场化作为改革的灵丹妙药,认为只要实行市场化,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有些领导甚至认为,发展经济主要依赖市场手段,依赖市场调节,政府不管就是最好的管理。
这次危机给我们深刻地补了一堂市场经济的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实际上是从计划经济认识的极端走到了市场经济认识的极端,并没有真正、全面、深刻地认识市场经济。
客观地讲,由于我国真正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很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经历过市场经济失灵带来的萧条衰退局面,因而对于市场经济认识比较乐观、片面。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的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伴随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后,社会发展也有了很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也在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改善。
在金融行业也有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在新形势下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国要抓紧找到适合本国发展、减少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方法,以此促使我国的经济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能够顺利进行,社会发展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以此人类社会做出更显著的贡献。
一、金融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一)影响我国对外资的吸入金融经济危机的出现导致欧洲与美国的银行的保险业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重创,很多大型的公司也因此倒闭,这些国家连带把自己的投资项目进行了回收,对贷款项目也进行了相对的减少,并且提升了对外的投资的标准以及出台限制各种企业的投资,由此导致我国对外资金吸入受到影响,并且使海外投资受到很大的阻碍(二)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冲击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影响对我国形成的冲击不会太严重。
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金融系统与世界还没有完全接轨,货币也没有实现自由兑换,所以说金融危机对我国还没有造成直接性的冲击,而我国金融机构对于美国次货产品的购买量不是不多,所以对我国的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并不是很大。
但是,新形势下深入的金融危机,也使得我国经济必须直面国际、国内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压力,虽然我国金融机构行业受到的打击没有像美国那样直接,但是在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深入的如今,我国也将面临着空前绝后的挑战和考验。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一)给我国企业向世界发展创造了机会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很多大型的企业都直面倒闭破产的威胁,企业的价值也大大降低,由此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向世界发展创造了绝好的机会。
浅论应对金融危机的深度思考应对金融危机是一个复杂而又严峻的挑战,需要深度思考和全面的解决方案。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深度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
金融危机通常是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金融机构的失控风险、不合理的经济政策或市场过度泡沫等因素引起的。
因此,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我们需要明确危机的根源,以便采取合适的对策。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健全和稳定的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具备稳定性和透明度。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益。
此外,要加强监管部门的职能和能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第三,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税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消费。
货币政策则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利率等手段来调控经济的总需求。
在应对金融危机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相互协调和配合,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通胀压力的控制。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由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机构的互相关联性,金融危机往往具有全球性的影响。
因此,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加强信息沟通和经验分享,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此外,还可以通过国际金融稳定组织的设立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等方式,提高国际金融系统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金融教育和风险意识的培养。
金融危机的发生往往与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行为的盲目性有关。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金融市场的了解和风险意识,从而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
总结起来,应对金融危机需要我们进行深度思考和全面的解决方案。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建立健全和稳定的金融体系,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以及加强金融教育和风险意识培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并且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经济危机的新思考自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一直陷入长期的低迷期。
银行系统崩溃,失业率居高不下,商品价格飞涨,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
而经济学家们对此的分析和解决策略却显得乏力,似乎已经到了一种盲目放任的状态。
面对这一困境,我们需要新思考来化解眼前的困境。
首先,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危机的发生机理。
尽管危机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大部分的影响都是由金融和投资的交错关系所导致的。
金融业的产品繁复、监管机制不成熟,已成为市场波动的重要源头。
所以,在解决当前危机的过程中,重视金融系统的持续稳定会变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银行业的监管,可能成为恢复全球经济活力的关键所在。
其次,我们需要建设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系。
一些国家试图通过高关税壁垒、强制技术转移等手段来保护本国经济不受外部冲击,却忽视了保护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际贸易立法的制定和完善,可以消除不同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障碍,提高货物流动的透明度和效率,从而促进全球市场的振兴和突破。
第三,我们需要借力科技、数字化成果来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世界中相互联系和合作。
商业模式和娱乐方式也被数字化所影响,而像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更是促进了经济形态的变化和升级。
同时,数字技术可以轻松而高效地处理信息和数据,提供了新的经济选择,同时也减少了物理交易的限制,进而促进市场交流的全球化趋势。
最后,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
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实际上也是人们面临的几重危机之一。
环境的恶化、社会的不公、贫富差距的加大,不仅加剧了危机的产生,更是在危机的恶循环中不断加重。
因此,企业和政府都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致力于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从而推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全球经济危机正在持续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
而在这个危机之下,我们需要全球人民的智慧与勇气,面对变化、寻找跨越危机的前行之路。
金融危机的反思1. 引言金融危机是指由金融体系内部或外部因素引起的全球或国家级经济衰退的事件。
历史上,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导致经济崩溃、财富损失和社会动荡。
在金融危机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还能从中汲取教训,以避免未来类似的危机。
2. 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金融危机的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金融市场的泡沫化、呆账率上升、信贷风险增加等。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脆弱,最终引发了危机的爆发。
在过去的金融危机中,有几个共同的原因经常被提及。
首先,金融市场的过度放松监管和监管制度的薄弱性使得金融机构可以过度冒险,从而导致了风险积聚。
其次,财务工程和金融创新的滥用导致了金融市场的不透明性增加,投资者对真实风险的认识不足。
此外,过度杠杆和资产价格的过度泡沫化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3. 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首先,金融危机导致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倒闭,引发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
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财富,经济活动受到了严重的抑制。
其次,金融危机使得投资者和消费者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进一步挫伤了经济复苏的动力。
此外,金融危机还引发了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给各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 金融危机反思与应对措施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各国都意识到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监管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金融危机中的反思和应对措施:4.1 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作用在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各国政府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强流动性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透明度。
4.2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帮助各国及时掌握金融市场的动态,并预测潜在的危机风险。
这样可以采取及时的措施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或减轻其影响。
4.3 促进金融创新和财务工程的审慎性金融创新和财务工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如果滥用则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各国应加强对金融创新和财务工程的监管和审慎性管理,避免其滥用和误导投资者。
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启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很多人猝不及防。
那一年,股市暴跌,银行关门,房价暴跌,全球经济一片萧条。
这场金融危机,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高度复杂性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
而且,这种危机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关注和预防。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风险。
一、金融监管要更加严格和有效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
许多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并没有受到足够的监管和限制,从而导致了金融风险的快速扩散。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严格和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
这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管体系,限制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并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审查和监管。
二、重视全球化和国际合作全球化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金融机构和产品已经越来越跨国和跨境,形成了一个高度复杂的金融体系。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金融风险。
这需要建立国际的金融监管机构,完善国际金融合作机制,建立更加透明和稳定的金融市场。
三、建立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金融体系这场金融危机也体现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金融机构和产品过于复杂,缺乏透明度和稳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金融体系。
这需要推进金融创新和发展,但同时也需要考虑金融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我们需要重视金融风险管理和防范,同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控制。
四、保护消费者权益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很多金融产品和服务,都存在欺诈和误导的情况,导致很多消费者遭受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公正和透明的金融市场,加强对金融产品的监管和审查。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和教育,让他们更加理性地进行消费和投资。
五、金融治理要更加民主和透明这次金融危机也引发了对金融治理的反思。
很多人质疑,金融决策是否过于集权和不民主。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民主和透明的金融治理机制,让公众能够参与金融决策和监管。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启示与教训金融危机是指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累积,导致金融机构面临破产风险和市场崩溃的危机情形。
历史上多次发生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与教训。
本文将从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教训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往往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以下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一些常见原因:1. 信贷扩张和泡沫:金融机构大规模发放信贷并推动资产价格上涨,不可持续的信贷扩张会导致泡沫的形成,最终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
2. 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监管的不足使得金融体系容易受到外部冲击,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3. 国际金融风险传染: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使得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迅速传播,一国的金融危机很容易演变成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金融市场的崩溃:金融危机往往导致市场的恐慌情绪,大规模的股市下跌和债务违约现象会对金融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甚至引发恶性循环。
2. 经济活动的下滑:金融危机使得企业信用紧缩,投资下降,消费减少,导致经济活动受到抑制,产出和就业都会遭受重创。
3. 国际贸易的衰退:金融危机会导致世界各国经济活动的下滑,国际贸易规模缩减,出口和进口都会受到冲击,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程度。
4. 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加:金融危机会导致财政收入下降,而政府需要通过增加开支来刺激经济复苏,从而增加政府财政压力,可能导致债务水平的上升。
三、金融危机的启示与教训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宝贵的启示与教训:1. 增强金融市场监管:金融市场的完善与监管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关键,必须加强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和监测。
2. 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市场应该发挥更好的作用,提高金融机构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防止过度扩张和形成泡沫。
3. 提高国际合作水平: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分享信息,共同制定应对策略,以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摘要]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分析世界金融危机问题。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在对外经济关系上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防止出现依附资本主义世界的现象。
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努力使虚拟经济运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
近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犹如海啸一般席卷了全球,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从房地产的信贷危机发展到一般的信用危机,从投资银行的破产蔓延到商业银行的破产,从虚拟经济危机扩展到实体经济危机,从美国迅速地影响到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牵连。
有人惊呼,这是继1 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面对着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全世界议论纷纷。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中,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分析世界金融危机问题现在,世界金融危机是一个热门话题,有关的文章很多,各种意见都有。
然而大多数文章、尤其是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文章,往往停留在描述危机的种种表现上,即使谈到危机的原因也是找一些表面的、浅层次的、操作性的因素进行搪塞,诸如监管不力、贪婪成性、消费过度、金融衍生工具过多等等。
他们不会也不愿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逻辑、思想方法来研究金融危机问题,甚至连语言也很少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他们是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者,分析问题跳不出西方经济学的框子,基本上跟着西方学者说话。
这是由多年来我国一些学者迷信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所造成的。
只有从西方经济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对金融危机做出科学的分析,并正确地吸取教训。
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分析世界金融危机问题。
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一次学术讨论会,会标是“《资本论》、《帝国主义论》与世界金融危机”,这就抓住了事情的本质。
离开了《资本论》、《帝国主义论》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我们就看不到金融危机的本质及其根源。
有人提出,《资本论》讲的是19世纪的资本主义的事情,今天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已经不适用了、过时了。
毫无疑问,与19世纪相比,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资本论》揭示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使资本无限增殖。
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他追逐利润是不择手段的。
马克思曾经引用托·约·邓宁的话说,“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只要是资产阶级私有制,这种无限度地追逐剩余价值的贪婪本质,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正是这种本质使得经济危机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这一点,下面将详细说明)。
我们必须运用《资本论》里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观察当前的金融危机,分析其根源,得出应有的结论。
危机爆发以后,在欧洲,人们的目光转向马克思,《资本论》重新成为畅销书。
有分析人士指出,“眼前的金融危机已经转化为经济危机,而且出现了向制度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转化的趋势。
”“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谈论资本主义带来了什么?它是否走到了尽头?”“认为资本主义开始衰落的人不在少数”。
人们得出结论:“只有马克思才对资本主义有透彻的看法”。
德国工人举行反危机游行时,提出的口号是:“危机是资本主义造成的,我们不应为此买单”,“《资本论》是正确的”等。
我国某些学者经常把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作样板,言必称西方国家如何如何,迷信西方经济学、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然而正是这些国家的人们看到了只有《资本论》才能正确而透彻地分析当前的经济危机。
在马克思以后,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全面而深刻地研究了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所出现的新情况,阐明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
有一段时间,我国某些学者对这些论断采取嘲笑的态度,至少认为这些论断说过头了,所谓“腐而不朽”、“垂而不死”等等成为常见的说法。
然而,事实证明列宁这些论断抓住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方面的材料很多,我仅举一个美国债务的例子。
美国国会接受的国家名义的债务是11.2万亿美元,美国的GDP为13.8亿美元。
国际公认的国家安全债务率为60%,而美国事实上己达到81.6%。
美国实际上的债务率比这要多得多。
如果把美国政府对国民的社保欠账等所有隐形债务加在一起,2007年美国的实际债务总额达到53万亿美元。
2007年,全球的GDP为54.3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一个国家的欠债,已经使得全球债务接近100%。
平均每个美国人欠债17.5万美元。
但这还不是美国债务的全部。
如果把诸如“两房债券”那样的抵押债券,加上美国各大财团发行的公司、政府、市政债券,美国的总债务约为73万亿美元。
按照2007年市场公允价格计算,美国全部资产约76万亿美元。
自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的全部资产已经缩水,现在最多还有50万亿美元。
换句话说,美国目前欠债73万亿美元,全部资产只有50万亿美元,把美国拍卖光,也是资不抵债。
这种情况出现在任何一个国家,这个国家肯定破产了。
那么,美国为什么没有破产呢?无非是依靠美元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它让全世界都离不开美元,其他国家不得不掌握大量美元债权,因为如果美国破产了,其他国家也将一起破产。
美国实际上是绑架了全世界。
靠别人的廉价劳动来养活自己,利用经济霸权通过金融勾当来掠夺全世界,“空手套白狼”,不劳而获,用这种办法维持自己的高消费,这除了证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寄生性、腐朽性、垂死性外,还能说明什么呢?巴西总统卢拉就尖锐地指出,现在的世界是“让所有人分担少数人无尽贪婪带来的负担”,真是一语中的!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
世界金融危机是一件坏事,它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但从另一方面说,它又是一件好事,因为危机使人们的头脑清醒了,进一步认清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低潮,一度使得人们怀疑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资本主义是不是必然灭亡的话,那么,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粉碎了资本主义永远不朽的神话,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二、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危机?对这个问题存在着原则性的分歧。
有的学者为资本主义如何摆脱经济危机出谋划策,仿佛只要采取他们的主张,资本主义就可以安然无恙。
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从资本主义是永恒的社会制度、“历史到此终结”的观点出发,把经济危机看作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只要纠正一些偏差就可以避免。
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和对待经济危机。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表现,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这次危机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经济危机这种极不合理的现象表明,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暂时的社会制度,它必然要为更先进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区别于以往任何生产方式的地方是,一方面社会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生产达到了高度社会化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却被一小撮资本家私人占有。
正是这种生产的社会性同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构成了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
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条件下,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整个社会的经济已经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和对生产进行统一的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从而使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的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归他们私人占有,服从他们攫取剩余价值的贪婪目的,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这样,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必然引起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必然会出现比例失调。
当这种比例失调现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表现为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没有限度的,而外部的竞争压力也促使他们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
所以,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客观上存在一种不顾市场规模而盲目提高生产能力和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为生产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条件。
但与此并存的却是劳动人民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
资本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总是尽量加强对工人的剥削,降低他们的工资。
此外,资本家还利用大生产的优越地位,不断排挤和剥夺中小生产者,使他们日益贫困和破产。
资本主义把广大劳动人民的有支付能力需求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当相对缩小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同无限扩大的生产发生矛盾的时候,资产阶级又提倡“寅吃卯粮”,发放贷款,鼓励用未来的收入来进行当前的消费,结果矛盾非但没有解决,相反越积越多。
一旦若干重要商品由于群众无力购买或群众无力偿还贷款,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就遭到猛烈的破环,普遍性的经济危机就会爆发。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地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才是生产力的限制。
”每一次危机的具体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危机的根源却是一样的,即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现象,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
要消除危机,就必须彻底地永远地消除资本主义制度。
企图在保存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下,靠采取某些具体措施来避免或消除危机,那是痴心妄想。
这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他指出,“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正确地认识经济危机及其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