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硬膜外麻醉操作规程
一、开放静脉输液通道,作好急救准备
二、体位
硬麻的常用体位是侧卧位。
三、穿刺点的选择
以手术部位的中心为依据,根据脊神经的体表分布规律,选择相适应的脊椎间隙进行穿刺。
四、无菌术
硬膜外腔严防感染,硬麻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五、穿刺路径
硬麻按穿刺路径分为正中法、侧入法和正中旁法。
六、判断硬膜外腔的方法
阻力消失法是判断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的最主要的方法,另外还有负压法、正压法。
七、置管
八、用药
联合用药,即将长效和短效局麻药混合,以求取长补短。
九、测试阻滞平面。
十、预防性静脉辅助用药。
带你了解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具有使用范围广、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点。
硬膜外麻醉的流程是什么如何对患者进行管理下文对此进行相关论述。
1、何为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是从患者腰上进行穿刺,首先让患者侧卧,双手抱膝的体位,弓出腰椎,选取穿刺位置进行麻醉穿刺,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
2、硬膜外麻醉流程硬膜外麻醉被称之为应急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下所示:(1)CD侧卧位,两手抱住膝关节,下颌和前胸紧贴,成屈曲状,依照手术要求,选取支配手术范围的相应棘突间隙穿刺,进行局部麻醉。
穿刺方式包含了两种,分别是直入穿刺法和侧入穿刺法,第一种形式是和脊柱呈垂直方向刺进硬膜外腔,而第二种则是从脊椎旁斜行刺入。
当颈椎和胸椎上端以及腰椎相互平行,可以使用第一种方式,而老年人脊柱弯曲受限制,则适合应用第二种方式。
(2)穿刺操作期间,结合阻力变化情况对经过的层次进行判断。
在发生黄韧带阻力增加的时候,具备坚韧感,在这一情况下,将针芯抽出,连接带有小量空气或者是生理盐水的针筒,缓慢的进行插针,穿破黄韧带以后有脱空感,利用硬脊膜外墙的负压把针筒中的空气吸进腔,检验针筒头部液平面是否有所改变,当伴随着负压变化情况而波动以后,就说明已经进入了硬脊膜外腔。
在没有负压状态的情况下,继续进针,在发现了脑脊液以后,就表示已经穿过了硬膜外腔,进入了蛛网膜下腔,穿刺即告失败而应放弃。
证明在硬膜外腔的话,逐步注入麻醉药。
经常使用的麻醉药包含了2%的利多卡因和2%的地卡因,利卡因使用期间,成人单人数量不可以超出500mg,地卡因的单次用量则不可以超出60mg。
(3)对于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来讲,可以依照手术要求依次给药,麻醉期间了解到病人的反应和麻醉平面变化情况,当需要持续性硬膜外麻醉的时候,先将和勺状针头大小相一致的输尿管导管取出,检测是否处于通畅状态,测试尺寸。
把勺状枕头的斜面向上或者是向下,依照手术要求确定,输尿管导管从针腔中插入硬脊膜外腔以后,一边拔出针头,一边缓慢的把导管推向硬脊膜外墙,导管留在硬膜外腔内3~5cm最佳,切记不可太长。
硬膜外麻醉操作最佳规程陈博言李润林江都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对于符合硬膜外麻醉适应症的患者,我们麻醉科医生总希望麻醉效果最好,患者感到最舒适,而麻醉并发症最少。
影响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穿刺点的选择、局麻药的容积和剂量、病人的体位、药液的种类、药液的重力作用、注药的速率以及置管的方向和方式。
在临床上也可观察到一些影响如:穿刺路径、穿刺针头斜面方向以及穿刺次数的多少。
另外,适时适量的静脉辅助用药则可让患者感到更舒适。
如何使硬膜外麻醉操作步骤达到最优化的程度,我们可试图从以下开始:一、开放静脉输液通道,作好急救准备。
二、体位硬膜外麻醉的常用体位是侧卧位。
孕妇硬膜外麻醉一律取左侧卧位,因其妊辰子宫在不同程度向右旋。
麻醉试验剂量在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仍保持侧卧位时注入的,应考虑药液的重力影响;若是身体一侧部位的手术,摆麻醉体位时,手术侧可在下方,如阑尾切除术的麻醉体位可取右侧卧位。
高位硬膜外麻醉应取左侧卧位,因为大多数麻醉医生持针穿刺时,左侧卧位比右侧卧位要相对顺手。
还可在手术开始前通过调整体位来达到阻滞平面。
如若为左(或右)侧手术,则将体位调至左(或右)斜位;或阻滞平面低(或高)于手术部位,可视情况追加局麻药后将体位调至头低脚高(或头高脚低)位。
这同样是利用了局麻药的重力作用。
三、穿刺点的选择以手术部位的中心为依据,根据脊神经解剖特点和体表分布规律,选择相适应的脊椎间隙进行穿刺。
四、无菌术硬膜外隙严防感染,硬膜外麻醉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例如,医生的有菌部位和有菌物品不越过麻醉台上方;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半径至少15cm;消毒钳头端应高于尾端,防止消毒液回流;还要常规铺无菌洞巾等。
五、穿刺路径硬膜外麻醉按穿刺路径分为正中法、侧入法和正中旁法。
正中法对韧带的损伤相对大一些,故应尽量采用后两种方法。
穿刺前可估计患者适合何种穿刺路径,尽量减少因更换穿刺路径及穿刺点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六、穿刺针头斜面方向这一因素常常被忽视,但它对麻醉后腰痛确有一定影响。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将局部麻醉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使相应节段脊神经根阻滞,其支配区域感觉、运动功能暂时消失,称为硬脊膜外腔阻滞,简称硬膜外麻醉。
在硬脊膜外留置导管可连续给药,称连续硬膜外麻醉。
1.适应证与禁忌证⑴适应证:胸壁、腹部、盆腔、肛门会阴及下肢手术,术后PCEA镇痛与疼痛治疗等。
⑵禁忌证: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对血液病、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或应用抗凝药物者避免使用,以防止硬膜外腔出血、血肿造成截瘫。
2.麻醉前准备⑴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g或咪唑安定5mg im。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同时给予阿托品0.5mg im。
⑵急救用具及药物、麻醉机、气管插管用具等。
3.操作⑴体位: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⑵选择穿刺点:一般可选与手术切口中点相应的脊神经节段作为参考。
胸壁手术选择T4-5向头端置管,上腹部T8-10。
下腹部T10-12向头端置管,下肢T12-L1向尾端置管或L2-L3向头端置管;腹、会阴手术:T12-Ll向头置管联合L4-L5向尾端置管。
⑶穿刺方法:穿刺前应仔细检查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是否通畅完整和匹配。
①直入法:在穿刺点作皮丘及皮下浸润麻醉;换12号粗针破皮,左手拇指固定皮肤,右手持16号或18号穿刺针,刺入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双手持针,双手用力相互拮抗,缓慢推进,经棘上、棘间韧带进入黄韧带,有坚韧感,取出针芯,接5ml玻璃注射器,内含生理盐水约1ml,有少许空气,此时试探阻力大,气泡压缩变形,然后边试阻力,边进针,每次2mm左右,至针尖阻力消失(有明显的落空感),注入盐水无阻力,气泡不变形,轻轻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根据需要向头(尾)置管,保留导管3~4cm,退针,包扎穿刺点;②侧入法:穿刺点离中线1cm,经皮肤、皮下组织,针倾斜45度向中线方向刺入达黄韧带,其余操作同直入法。
完成穿刺后,改平卧位。
⑷判断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依据:穿透黄韧带“阻力消失”感明确;注射无阻力,注射器内气泡不变形或负压明显(吸入水注法)。
硬膜外麻醉操作最佳规程陈博言李润林江都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对于符合硬膜外麻醉适应症的患者,我们麻醉科医生总希望麻醉效果最好,患者感到最舒适,而麻醉并发症最少。
影响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穿刺点的选择、局麻药的容积和剂量、病人的体位、药液的种类、药液的重力作用、注药的速率以及置管的方向和方式。
在临床上也可观察到一些影响如:穿刺路径、穿刺针头斜面方向以及穿刺次数的多少。
另外,适时适量的静脉辅助用药则可让患者感到更舒适。
如何使硬膜外麻醉操作步骤达到最优化的程度,我们可试图从以下开始:一、开放静脉输液通道,作好急救准备。
二、体位硬膜外麻醉的常用体位是侧卧位。
孕妇硬膜外麻醉一律取左侧卧位,因其妊辰子宫在不同程度向右旋。
麻醉试验剂量在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仍保持侧卧位时注入的,应考虑药液的重力影响;若是身体一侧部位的手术,摆麻醉体位时,手术侧可在下方,如阑尾切除术的麻醉体位可取右侧卧位。
高位硬膜外麻醉应取左侧卧位,因为大多数麻醉医生持针穿刺时,左侧卧位比右侧卧位要相对顺手。
还可在手术开始前通过调整体位来达到阻滞平面。
如若为左(或右)侧手术,则将体位调至左(或右)斜位;或阻滞平面低(或高)于手术部位,可视情况追加局麻药后将体位调至头低脚高(或头高脚低)位。
这同样是利用了局麻药的重力作用。
三、穿刺点的选择以手术部位的中心为依据,根据脊神经解剖特点和体表分布规律,选择相适应的脊椎间隙进行穿刺。
四、无菌术硬膜外隙严防感染,硬膜外麻醉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例如,医生的有菌部位和有菌物品不越过麻醉台上方;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半径至少15cm;消毒钳头端应高于尾端,防止消毒液回流;还要常规铺无菌洞巾等。
五、穿刺路径硬膜外麻醉按穿刺路径分为正中法、侧入法和正中旁法。
正中法对韧带的损伤相对大一些,故应尽量采用后两种方法。
穿刺前可估计患者适合何种穿刺路径,尽量减少因更换穿刺路径及穿刺点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六、穿刺针头斜面方向这一因素常常被忽视,但它对麻醉后腰痛确有一定影响。
硬膜外麻醉的步骤标准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常用于手术和疼痛管理。
它可以提供快速、有效的镇痛效果,同时避免全身麻醉可能带来的风险。
正确的硬膜外麻醉步骤可以确保手术和治疗的成功,下面将详细介绍硬膜外麻醉的步骤标准。
一、患者评估在进行硬膜外麻醉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该种类型的局部麻醉。
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过敏史、药物使用史等方面。
二、准备工作在进行硬膜外麻醉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包括:1. 硬脊膜穿刺针:选择合适尺寸的针头,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2. 静脉注射器:用于给予镇静剂或其他必要药物。
3. 局部消毒剂:用于清洁皮肤表面。
4. 麻醉药物:用于进行硬膜外麻醉。
5. 监测设备:包括血压计、心电图机等,用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6. 床位和护理设备: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
三、局部麻醉在进行硬膜外麻醉之前,需要先进行局部麻醉。
通常使用的是局部皮肤表面喷洒或注射表面局部麻醉剂。
这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为接下来的步骤做好准备。
四、穿刺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时,需要将针头穿过皮肤、软组织和硬脊膜。
正确的穿刺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穿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穿刺位置:一般选择L3-L4或L4-L5间隙作为穿刺点。
2. 穿刺角度:应该与背部垂直,并向前略微倾斜。
3. 穿刺深度:应该遵循“感觉而非力量”的原则,以避免损伤神经或脊髓。
4. 穿刺速度:应该缓慢而稳定,以避免针头弯曲或穿过硬脊膜。
五、确认在穿刺完成后,需要进行确认步骤,以确保针头已经进入了正确的位置。
确认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试验性注射:注射一小量生理盐水,观察是否出现感觉阻滞和肌肉松弛。
2. 镜检:使用镜子检查针头是否已经进入硬膜外间隙。
3. X线检查: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X线检查以确保针头的正确位置。
六、药物注射当确定针头已经进入了正确的位置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药物注射。
硬膜外麻醉通常使用局部麻醉剂或镇痛剂。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技术操作规范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是两种阻滞的联合应用。
其优点是麻醉作用起效快、肌肉松弛好、镇痛效果确切;可以满足长时间手术的要求;局麻药的血药浓度比单纯硬膜外阻滞低;保留硬膜外导管可以用于术后镇痛。
【适应证和禁忌证】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相同【操作方法】1、病人体位常取侧卧位。
2、穿刺和注药方法(1)皮肤消毒后铺消毒洞巾确定穿刺点,并于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做完善的局部浸润麻醉。
(2)一点法穿刺点在腰2-3或以下的椎间隙。
先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取一根长腰麻针(24G ,120mm)经硬膜外穿刺针内向前缓慢推进至有硬膜突破感。
拔出蛛网膜下腔阻滞针芯,见有清亮脑脊液流出,即将配好的蛛网膜下隙阻滞药物注入蛛网膜下隙。
退出蛛网膜下腔阻滞针后,固定硬膜外导管后,嘱病人仰卧,按蛛网膜下腔阻滞方法调节麻醉平面,直至合适为止。
(3)两点法根据手术部位选择适当的硬膜外穿刺点,先行硬膜外阻滞穿刺并置入导管备用。
然后在腰2-3或以下椎间隙用笔尖式针蛛网膜下腔阻滞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已配好的蛛网膜下腔阻滞药,并按蛛网膜下腔阻滞方法调节平面,直至合适为止。
(4)若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或阻滞时间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可应用硬膜外阻滞来完善。
3、硬膜外注药方法(1)注药前测试麻醉平面并记录。
(2)先注入实验剂量1.6%-2.0%利多卡因3-5ml,5-10min 再测麻醉平面。
(3)如果麻醉平面异常超过第一次蛛网膜下腔的阻滞平面,且循环明显波动,导管有可能进入蛛网膜下腔,下次给药应按蛛网膜下腔阻滞药量给药。
(4)如果麻醉平面能满足手术要求,但未超过第1次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并且血压脉搏稳定,说明硬膜外导管在硬膜外腔,可间断硬膜外注药以维持麻醉。
但维持量一般不超过常规量的2/3。
(5)每次注药前应常规轻轻回吸,应警惕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隙。
【注意事项】1、一点法穿刺是先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滞药,后置硬外导管。
硬膜外麻醉[1]适应证:上腹部至下肢手术;一般情况良好,可不受年龄限制。
[2]、麻醉前准备1、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
2、准备好急救器具及药品。
[3]、操作方法①体位:取侧卧位,头前屈垫枕、背部贴近手术台边缘并与手术台平面垂直,双手抱膝,膝部贴腹和胸壁。
若患肢不能屈曲,可取被动体位,健肢屈曲。
②穿刺点:根据手术范围选择间隙。
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与脊柱相交处相当于腰3~4棘突间隙或腰4棘突。
③穿刺方法:先行皮肤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然后检查腰穿针与针蕊是否匹配。
在所选择的穿刺点棘突间隙中点做局麻,左手拇指或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腰穿针垂直皮肤进针,依次经皮肤、皮下组织、棘上和棘间韧带。
待穿刺针固定,改双手进针,阻力消失表示针入硬脊膜外腔,。
也可使用侧入穿刺法,在棘突间隙中点旁开1.5cm处穿刺,穿刺针向中线倾斜,与皮肤成75度角对准棘突间孔方向进针,经黄韧带、硬脊膜至硬膜外腔。
此法适用于韧带钙化的老年人,棘突间隙不清的肥胖者或直入法穿刺失败的病人。
④调节平面:影响麻醉平面的因素很多,如体位、用药剂量、浓度、容积、比重、注药速度、局麻药性能、脊柱弯曲以及病人的身高、病理生理如腹内压增高等。
其方法是根据体位调节,针刺皮肤试痛后和观察运动神经麻痹情况来进行。
[4]、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①低血压:主要由于相应区域交感神经阻滞、麻醉平面过高和病人心血管代偿功能较差所致。
处理方法:加快输液速度,吸氧,麻黄素6mg、10mgiv,或者多巴胺2mg3mgiv.。
合并心率减慢阿托品0.3mg、0.5mgiv。
②呼吸抑制:麻醉平面超过T4甚至更高,导致肋间肌麻痹,胸式呼吸受限。
平面超过C4则可致膈肌麻痹,腹式呼吸限制。
处理:面罩供氧,辅助呼吸,全脊麻应立即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同时支持循环。
③恶心呕吐:因循环、呼吸抑制引起脑缺血缺氧或手术牵拉内脏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所致。
处理:吸氧、纠正低血压。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记版)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胸壁、腹部、盆腔、肛门会阴及下肢手术,术后PECA镇痛与疼痛治疗等;2禁忌证:休克、血容量不足、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恶液质、严重高血压、高颅压、脑膜炎、脊柱畸型、穿刺部位感染、血液病、凝血机制障碍、应用抗凝药物者和不合作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以防止硬膜外腔出血、血肿造成截瘫。
老年及高龄、高血压、心脏病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二麻醉前准备硬膜外麻醉的术前准备务必同插管全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1.适宜的术前用药;2.与插管全麻一样必须准备有效的、完备的气道管理用具;3.麻醉机功能正常,可随时进行面罩加压辅助呼吸;4.吸引器正常可用。
三操作流程1体位:常规右侧卧位;2穿刺点:一般可选与手术切口中点相应的脊神经节段作为参考。
;3皮肤消毒:消毒范围必须包括穿刺点在内的上下15~20cm,两侧达腋后线;4穿刺方法:穿刺前应仔细检查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是否通畅完整和匹配;4.1直入法4.2侧入法;4.3判断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依据:穿透黄韧带“阻力消失”感明确;注射无阻力,注射器内气泡不变形或负压明显(吸入水注法);回抽无脑脊液、气泡外溢试验和导管置入通畅等。
5试验用药和维持用药;常用局麻药多采用长效与短效药、快效与慢效混合使用以发挥互补作用。
四强化麻醉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1强化麻醉:因硬膜外麻醉均为不全神经阻滞,特别是腹腔内手术应静脉使用合适剂量的镇痛镇静药物以强化麻醉效果。
上述用药可在手术野消毒或进腹前静注。
新的观点:为了减少硬膜外穿刺的痛苦和患者的情绪紧张,上述用药特别是镇痛药,可以在穿刺前使用,但应注意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并且可能影响麻醉平面的测评。
2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防治低血压。
五监测麻醉期间应加强对患者意识、循环及呼吸的观察,手术结束后,麻醉平面应退至T6以下才能送回病房。
椎管内麻醉可选择初级或中级监测项目。
六注意事项:1遇穿刺困难应更换间隙,切忌反复多次在同一点穿刺;2置管超过穿刺针后遇阻力置管困难时,应将导管连同穿刺针一同退出,切忌单独拉出导管,以免发生断管;3每次注药前应常规轻轻回抽,注意有无血液及脑脊液,若遇血液返流,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或注入含有1:20万的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冲洗,至流出清彻液体后方可插入导管,否则更换间隙穿刺或更换麻醉方法;4待麻醉平面确切,达到预定范围之后再消毒手术野,铺无菌巾,以免造成被动;5胸壁手术或平面较广的腹部手术,尤其是应用哌替啶等辅助药时要注意防治呼吸抑制,常规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流量分别为2L/min和2~4L/min;6麻醉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和循环变化,监测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脉搏氧饱和度;7遇镇痛、肌松作用不完善,宜复合使用全身麻醉,不能过多复合使用镇静镇痛剂。
硬膜外麻醉操作规范
1、硬膜外穿刺针:常用17G的Tuohy Weiss穿刺针。
2、患者体位:可用坐位或侧卧位穿刺,具体事项参见脊麻。
3、穿刺入路:无论采用正中或旁正中穿刺,穿刺针均应由中西进入硬膜外间隙,以便减少刺伤硬膜外静脉、脊髓动脉或脊神经的危险性。
穿刺点定位、皮肤消毒及铺巾均与脊麻相同。
a 腰段硬膜外麻醉:用25G长注射针做浸润麻醉。
用15G针破皮后硬膜外穿刺针稍向头侧进针,穿过脊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抵达黄韧带可有韧性感。
b 胸段硬膜外麻醉:胸段硬膜外穿刺与腰段相同,但进针方向更需向头侧倾斜。
c 置入导管:缓慢将导管置入硬膜外间隙5cm以内。
保留导管退出穿刺针保持硬膜外间隙中的导管深度为4-5cm.
d 试验量:可以经穿刺针护硬膜外导管给予,试验量包括2%的利多卡因3ml和1﹕200000肾上腺素。
e 注入局麻药:局麻药应每3-5min注入3-5ml,直到达到全量。
硬膜外麻醉操作规程一、术前准备1.患者的术前准备:患者应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查看患者的病历、药物过敏及手术相关检查。
并告知患者麻醉的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风险。
提前给予镇静剂和抗酸剂。
2.设备准备:检查麻醉设备是否完好。
准备必要的药物、针头、注射器、输液器、监测设备等。
3.术区准备:对术区进行无菌处理,准备好硬膜外穿刺所需要的器械。
二、术中操作1.体位选择:选择合适的体位,常见的为侧卧位和坐位。
侧卧位时可使用腊窗或侧卧架进行支撑。
坐位时可使用低头位或者高头位。
2.皮肤消毒:在穿刺点处进行局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局麻:在穿刺点附近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感。
4.硬膜外间隙穿刺:消毒好手套后,握紧针头,通过指导针或穿刺针进行硬膜外间隙穿刺,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损伤脊髓和神经根。
5.注药:穿刺成功后,通过穿刺针插入的硬膜外间隙进行要麻醉药物的注入,常用的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6.检测效果: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麻醉效果,包括局部麻醉作用是否达到预期、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等。
7.麻醉维持和调节: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手术的需要,适时调整和维持患者的麻醉深度。
三、术后管理1.监测: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术后监测,包括心电监测、血压监测、呼吸监测等。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麻醉恢复:当患者麻醉开始退去时,需要给予相应的恢复治疗,包括给予氧气、辅助通气等,确保患者安全恢复。
3.术后镇痛:术后给予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
以上是硬膜外麻醉操作规程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操作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2020年麻醉住培考试硬膜外阻滞操作规范
一、操作前准备
①三方核查
②物品准备:穿刺包、手套、碘伏、局麻药(利多卡因)、生理盐水
③开放静脉通道,建立心电监护(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④协助患者摆好体位:侧卧位,背部与床沿垂直,头像胸前弯曲,双手抱膝贴腹
⑤定位:髂脊平对L3-4间隙或L4椎体;若为痔疮或下肢手术,可选择L3-4穿刺置管。
二、具体操作:
①检查穿刺包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
②打开穿刺包
③洗手,戴无菌手套
④检查穿刺器械是否完好可用,导管及穿刺针是否通畅
⑤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至少直径15cm(打圈消毒),消毒三遍,每一遍消毒范围缩小。
⑥穿刺部位局部麻醉:抽取2-3ml利多卡因(使用黄色过滤头),逐层浸润。
⑦破皮针破皮
⑧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缓慢进入,感觉针在黄韧带上固定后,退出针芯,用带盐水的注射器进行负压试验(缓慢进针,每进1-2mm,回抽注射器无液体,再推动注射器观察阻力是否消失)
⑨出现落空感,一手固定针,一手将导管置入硬膜外腔3-4cm。
⑩谨慎退出硬膜外针,防止导管被带出,固定导管。
三、注意事项
①操作过程中的无菌原则
②人文关怀。
硬膜外麻醉的手法:硬膜外麻醉即硬脊膜外神经阻滞麻醉。
操作方法如下:(1)侧卧位,两手抱住膝关节,下颌紧贴前胸,成屈曲状。
(2)按手术要求在第10胸椎至第4腰椎刺突之间,选择好脊椎间隙,先作局部麻醉,用勺状穿刺针头穿刺。
穿刺方法有二:①与脊柱成垂直方向刺入硬膜外腔,称直入穿刺法;②从脊椎旁斜行刺入,称侧入穿刺法。
(3)穿刺时主要根据阻力的改变来判断所经过的层次。
当遇到黄韧带时阻力增大,有坚韧感,这时抽出针芯,接上带有小量空气(或生理盐水)的针筒,小心地继续进针,穿破黄韧带时有“脱空感”,利用硬脊膜外腔的负压将针筒内的空气吸入腔内,并观察针筒头部的液平面变化,若随着负压的变化而波动,则说明已进入硬脊膜外腔。
如无负压等现象,则继续进针,若发现脑脊液,即说明已穿过硬膜外腔,进入了蛛网膜下腔,穿刺即告失败而应放弃。
(4)确已证明在硬膜外腔,则分次注入麻醉药。
常用麻醉药有2%利多卡因(又称赛罗卡因)或2%地卡因,内加0.1%肾上腺素0.1~0.2mL。
利多卡因一般成人单次用量不能超过500mg,地卡因单次用量不超过60mg。
对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可按手术要求陆续分次给药。
麻醉的全过程应密切注意掌握病人的反应及麻醉平面的变化。
(5)如需作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先取与勺状针头大小相应的输尿管导管一根,预先测试是否通畅,并测好长短尺寸。
将勺状针头的斜面向上(或向下,按手术要求而定),输尿管导管从针腔内插入硬脊膜外腔后,边拔出针头,边缓慢将导管向硬脊膜外腔推进,导管留在硬膜外腔内3~5cm即可,不要过长。
在拔勺状针头时切勿将导管带出腔外,从导管内试注少量麻醉药约2mL,如无阻力,局部不隆起,亦无液体外溢,即证明导管仍在外腔内。
最后将留在体外的导管用胶布平直固定在背部,防止脱出和折曲成角,保证导管通畅及术中给药。
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全脊髓麻醉的预防诊断和处理原则问题答案[医疗泉州市]杨晓初浙江新昌中医院麻醉科312500临床中可遇到一些手术后并发症,医生和患者往往误认为是麻醉并发症,其实不然,通过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很多与麻醉本身并无直接关联。
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连续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各种中、小型手术。
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流程术前准备1. 术前评估:评估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硬膜外麻醉。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诊疗常规一、临床应用:将局麻药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射到硬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暂时性的麻痹。
不但应用于腹部、胸部手术,也能用于颈部、上肢和下肢;并且成人及婴幼儿均可应用,是国内较广泛应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二、适应症:适用于甲状腺、上肢或胸壁手术;腹部手术;下肢、盆腔手术;肛门会阴手术等。
三、禁忌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全身严重感染,穿刺部位有炎症,脊柱外伤畸形,严重休克等。
四、麻醉前准备:1麻醉前用药。
2硬膜外包(包括手套、硬膜外导管、穿刺针(16或18G)、15G注射针头、5m1和20m1注射器各一副、内径小的玻璃接管一个、50m1量药杯二个、无菌单、纱布数个;麻醉机及插管急救设备。
五、操作方法;1.取侧卧位,按手术要求定好穿刺点,打开硬膜外包。
2.戴好消毒手套,整理好麻醉用品,助手给予05%—1%普鲁卡因约20m1。
3.配药:现利多卡因+025%的卡因共20m1;布比卡因应用025%—075%浓度,初量不超过2m1∕kg,重复应用至少应间隔3小时。
小儿、危重或高位硬膜外麻醉的配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少浓度。
4.消毒后,于穿刺点处以局麻药做08cm皮丘,然后,边注药边进针至黄韧带前约5m1o5.以15G穿刺针于穿刺点处穿刺诱导,然后换成硬膜外穿刺针,穿刺时,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进针至棘间韧带后,换成双手进针,并边进边试阻力,带针穿破黄韧带时,即有落空感,推注液体无阻力时,即应停止进针,然后测进针深度并记录。
6.置入导管3一4cm,小儿3cm左右,注入少量液体,如无阻力,退出穿刺针,固定导管后病人躺平。
7.试验剂量成人3m1,约5Tomin后检查无腰麻征象及其他异常反应后,可分次或单次(身体好的)给足药量,手术开始时麻醉平面应予测定和记录。
六、注意事项:术中要根据需要与病情追加局麻药,避免病人诉痛后再追加;术中根据情况使用各种类型的辅助药;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掌握呼吸管理和心肺复苏技术;穿刺要细致轻巧,避免暴力;置管后要反复抽吸,确证无脑脊液流出方可注射试验剂量。
李茂兵 Maobing Li 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浙江311600
Department of Anesthesia , Jiand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 Zhejiang 311611
对于符合硬膜外麻醉(以下简称硬麻)适应症的患者,麻醉科医生总希望麻醉效果最好,患者感到最舒适,而麻醉并发症最少。
影响硬麻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穿刺点的选择以及局麻药的容积和剂量;病人的体位、药液的种类、药液的重力作用、注药的速率以及置管的方向和方式在临床上也可观察到一些影响[1];穿刺路径、穿刺针头斜面方向以及穿刺次数的多少则影响到穿刺的损伤程度;另外,适时适量的静脉辅助用药则可让患者感到更舒适
本文试图探讨如何使硬麻主要操作步骤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一、
开放静脉输液通道,作好急救准备
二、
体位
硬麻的常用体位是侧卧位。
孕妇硬麻一律取左侧卧位,因其妊辰子宫在不同程度右旋。
麻醉试验剂量一般是在硬麻穿刺成功后仍保持侧卧位时注入的,考虑到药液的重力影响,若是身体一侧部位的手术,摆麻醉体位时,手术侧应在下方,如阑尾切除术的麻醉体位应取右侧卧位。
高位硬麻应取左侧卧位,因为医生持针穿刺时,左侧卧位比右侧卧位要相对顺手。
在手术开始前可通过调整体位来阻滞平面若为左(或右)侧手术,则将体位调治左(或右)斜位;或阻滞平面低(或高)与手术部位,可视情况追加局麻药后将体位调至头低脚高(或头高脚低)位。
这同样是利用了局麻药的重力作用。
三、
穿刺点的选择
以手术部位的中心为依据,根据脊神经的体表分布规律,选择相适应的脊椎间隙进行穿刺。
四、
无菌术
硬膜外腔严防感染,硬麻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例如,医生的有菌部位和有菌物品不越过麻醉包上方;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半径至少15cm;消毒钳尾端应高于头端,防止消毒液回流;还要常规铺无菌巾等。
五、
穿刺路径
硬麻按穿刺路径分为正中法、侧入法和正中旁法[4]。
正中法对韧带的损伤相对大一些,故应尽量采用后两种方法。
穿刺前可估计患者适合何种穿刺路径,尽量减少因更换穿刺路径及穿刺点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六、
穿刺针头斜面方向
该因素易被忽略,但他对麻醉后腰痛确有一定影响。
穿刺针头斜面在最初穿刺的2~3cm内与身体纵轴平行,估计到达黄韧带时将穿刺针旋转90°至斜面与身体纵轴垂直,这样即可减少穿刺针对组织的切割伤,又可在随后的穿刺中体会到穿过黄韧带的突破落空感。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在到达硬膜外腔后才旋转穿刺针,因为此时穿刺针可能已顶住硬膜,针体旋转可能刺破硬膜。
七、
判断硬膜外腔的方法
阻力消失法是判断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的最主要的方法,另外还有负压法、正压法[4]。
每种方法都无特意性,符合的指征越多,穿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阻力消失包括两层含义:①穿刺针穿过黄韧带时有突破落空感;②用玻璃注射器注入气水混合液时几乎感觉不到阻力。
注意,硬膜外腔以少注入空气为宜,因为空气团块可能影响局麻药扩散,也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空气栓塞。
八、
用药
联合用药,即将长效和短效局麻药及其效快和起效慢的局麻药相混合,以求取长补短。
局麻药中常规加用肾上腺素,浓度为1:200,000。
应用碳酸利多卡因来缩短起效时间,延长维持时间及增强阻滞能力。
低温局麻药具有显效时间短和镇痛时间长的优点,但他亦是引起寒颤的原因之一,故不主张应用。
九、
置管前注入试验剂量
确定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后,可以先注入试验剂量后在置管,这样做有几点考虑:①注入试验剂量后,硬膜外腔被相对撑开,硬膜外腔导管可相对通畅的置入;②缩短麻醉操作时间,减少手术医生的等待时间,尽快消除患者的不舒适感和不安全感[2];③注入试验剂量后,将针体旋转180°再置管,可求得更广泛的
阻滞平面。
因为硬膜外腔已被相对撑开,故穿刺针旋转时刺破硬膜的机会应不存在,但亦应注意防止移位太大。
对于情况差的患者,仍以置管后在注药更为安全[2]。
十、
置管方法
导管置入硬膜外腔方向与针体方向之间的夹角应>90°,以便导管相对通常地置入。
医生可将导管有弧度的尖端对准针头斜面置入,以期控制置入方向,使其置入在硬膜外腔的中央位置。
置入硬膜外腔的导管长度以3~5cm为宜,太短退针时易被带出,太长易发生扭折、盘旋、偏向一侧,甚至穿过椎间孔而入椎旁[2]。
十一、测试阻滞平面的方法
硬麻神经阻滞的先后顺序为:交感神经、温度感觉、疼痛感觉、触觉、肌肉运动、压力感觉,最后是本体感觉的阻滞[1]。
体表痛觉显著减弱的范围即阻滞平面[1]。
测试阻滞平面的方法有针刺法、冷刺激法及其他客观测试方法等[4]。
其实,冷刺激法中测试患者的温度觉是不够准确的,因为依据神经阻滞顺序,交感神经阻滞后体表血管扩张,患者会感到身体相应部位发热,但随之温度感觉又被阻滞,患者就不易分辨出温度的差别。
硬麻最主要的目的是痛觉阻滞,所以针刺法是测量阻滞平面最直接最使用的方法。
针刺法要用较粗钝的针头,测试时以针尖压凹皮肤为限,不可过于用力,亦不可快速针刺,以免刺破皮肤引起出血和增加患者的痛苦。
十二、预防性静脉辅助用药
有些手术单纯硬麻难以让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手术期,例如,患者因惧怕手术表现得过分紧张,硬麻后发生局麻药的寒颤反应或毒性反应,硬麻阻滞效果不完善,术中因牵拉反应而致患者恶心、呕吐及心跳骤降等。
在临床麻醉中还可观察到这一现象:当患者已出现诸如牵拉反应等表现时在静脉辅助用药,其剂量往往明显高于预防性用药。
所以,如果无禁忌症,可在测试到阻滞平面后静注适量镇静药或神经安定镇痛药,如安定、咪唑安定、杜氟合剂、氟芬合剂、杜非合剂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麻醉科医生的智慧何止体现在这一方面呢?
文章虽然比较“老”,但办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
在此感谢原作者。